瞻仰烈士1000字

瞻仰烈士

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今年的国庆节非比寻常,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个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们更应深深缅怀那些长眠在地下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我们一大早便乘车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北大门,进门便仰面看见一座宏伟的烈士群雕。群雕由179块巨大赭色花岗石砌成,高10.3米,长14.2米,一共由九位烈士形象组成,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烈士们临刑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群雕周围苍松似海、翠柏成行,这墨绿色的茫茫林海衬托着高大肃穆的烈士群雕,令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庄严悲壮。

接着,我们沿着长长的台阶来到了高耸入云的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坐落在雨花台主峰峰项,石碑正面镌刻着由邓小平爷爷手书的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前矗立着一尊革命烈士的黑色铜像。这是一位英雄就义前的形象,只见他双手戴着沉重的镣铐,身上穿着破旧的衣衫,阵阵寒风吹过,他毅然走向断头台,毫不惧怕,表现了一种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铜像前是块正方形的碧绿草坪,草坪的上部放着一个圆形的铜盆,铜盆采用的是“日月同辉”的造型,铜盆里点着永不熄灭的长明火,象征着英烈们的精神生生不息,天地永存。铜盆的下方不远处还有一块铜板,铜板上面刻着“我和我的子孙都会经常来这里的”,字的下面静静地放着一束含着露珠的白菊花,洁白晶莹的花瓣在清晨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寄托了人们对死难烈士们的无限哀思。

离开了烈士纪念碑,我们又去了烈士纪念馆,馆里陈列了从1972年到1949年22年期间在雨花台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遗像、遗书、遗物等革命文物,供后人参观缅怀。其中令我最难忘的便是共产常员恽代英烈士了。才华横溢的恽代英在雨花台殉难时才36岁,他说过的一句话至今仍令我感动至深,这句话的大意是: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十分美好的。可能未来的年轻人不一定能理解我们走过的这条崎岖艰难的道路。但我们吃了苦中苦,才能让未来的年轻人享受到富中富。为了这个崇高伟大的理想,我是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的!从这段话的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恽代英那颗火热的爱国心。在那个充满了苦中苦和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为了祖国美好的将来,恽代英用他那年轻的生命和满腔的热血,为祖国付出了一切。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充满富中富的和平年代的青少年们,更应加倍珍惜如今这个来之不易的好时代,为祖国献出我们的青春和汗水。作为学生的我,只有好好学习,学到一番真本领,长大了才能大展身手,报效祖国。

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浏览结束了,它让我明白了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我们更要牢记那些付出一切代价、英勇就义的英烈们和革命先辈们吃过的苦中苦。让我们化哀思为力量,在烈士们爱国精神的鼓舞下,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吧!

相信自己

600字 初一 议论文

相信自己

零点乐队的激情澎湃的歌声响亮在我的耳旁,“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曾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

巨鹿之战正是因为项羽带领的军队自信满满才能够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带着对自己的期望取得了反败为胜的佳绩;我们要想在成长的道路上熠熠生辉,就必须具备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从容不惊、相信自己的品质。

相信自己,就能创造奇迹。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但他勇于面对身体的残障,用坚定的信念以及仅有的“小鸡腿”,活出了生命的奇迹。他的足迹遍及全世界,和不同的生命接触。他的名言激励鼓舞所有的人:“肢体的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思想上的残缺。这个社会决定人的不是命运,而是一个人的态度。”

相信自己,就能取得佳绩。安徽蚌埠的小伙韩明建,从小因为遭遇火灾而留下了不幸的伤疤,严重毁容。但是他从不放弃自己,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分别超过了二本和一本的分数线。他用自己超过常人的艰辛和汗水诠释了相信自己的力量。

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渐渐地爱上了文学,我开始向我的朋友和家人谈论写作。我经常梦想着自己某天能够成为一个有名的文豪,但是每每我说到这里,朋友都会投来善意的劝阻,“算了吧,你不是那块料。”家人也是轻描淡写,并且投来不以为然的笑容。但是我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时间没到来。”直到那天,我收到了作文网邮箱的回复,并且在它的网页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我的内心澎湃不已,激动万分。深刻地体会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信自己,“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自己,“铁杵磨成针”;相信自己,“百二秦关终属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