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那三年_1200字1200字

岁月匆匆,那三年_1200字

1200字 高三 散文

不知不觉,我们在大学里已独自度过了没有当初陪自己走过青葱岁月的那些人的一学期。

不知不觉,我们又老了一年,又感慨了一年。

不知不觉,又到了艺考,单招的时间。

时间,怎么如此不饶人?

曾记否?

2010年,我们怀着憧憬,揣着家人的期盼,进入了高中。然后我们有了各自的高一生活。

高一,我们都是血气方刚,想着,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然后,为此拼搏,努力。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在努力一段时间后开始迷茫了,开始放松学习,花天酒地了。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目标,还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那一年,我是天下第一班的成员,我爱这个班级。

那一年,我有了一段小小的悸动,只是一个心动。

2011年,我们分班了,选了各自应选的路。摇身一变,俨然成为了高二的一名学子。于是我们又着手备战小高考。而从文从理从艺,似乎就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思考,开始规划我们的未来。可是,在这过程中,也一定会再次迷茫,再次迷失自己的方向。但是,当每次考试,成绩、名次会敲醒我们;而随机而来的班会,也会给我们上一课。于是,我们梦醒了。又开始前行。

2012年,我们又升入高三,带着高二的一路心酸。可是,那时候,谁又知道,高三是比高二还要更心酸,更艰辛的旅途。只有在我们真正成为了高三的一名准毕业生时,才会深感高三之苦。

这一年,身为一名艺术生,我们必须经历艺术统考,艺术单招,而这全权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于是在这之前,我们绷紧着神经,为这些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我们开始停课,天天屯在阴暗的小画室里,用力的挥动着手中的笔,将颜料蹭在空白的画纸上。偶尔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但是又速速回来,继续挥舞画笔。音乐生们,天天在练声房里吼着。体育生们,每天都要在训练,在操场上跑十圈,在乒乓球室打球等等。于是,一路坎坷,一路艰辛,我们艺术生们唱响着统考单招的进行曲。

后来,统考单招如约而至。先统考,在扬州。之后回学校歇了没多久,我们又开始忙着单招。聚集地就是南通。那是一个星期的回忆。后来,我们也单招完了。至此,我们的高中艺术生涯算是告了一段落。我们在画室那些酸甜苦辣的回忆也要因此被记忆收藏,珍惜。而与此同时,我们开始无休无止的上课,无休无止的考试。一个星期考一次到最后的一个星期考两次,可谓,要多艰辛,有多艰辛。

现在想想,那时候,还真是不容易。

后来,终于高考了,终于,我们上战场了。

高考的前一天,我们坐着车离开学校,驶向高邮,去提前为第二天的考试做准备。当学校慢慢的离开视野,我们知道,决定未来的时刻来临了。

高考当天,下着小雨,天气微凉。我们坐车去考场。那天,人很多。那天,突然就害怕了。

后来的两天,天气一直阴天。

高考完事后,我们坐车回家,看着考场一点点的从视野中消失,我们顿时就有了解脱感。真的,解脱了。

回到学校,收拾行李,回家等待高考成绩。那时候,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说不清的感觉,有解脱感,有不舍,有开心,有失落……

当回到家的那刻,我们都知道了,高中,结束了。

三年,因为一场高考,给我们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年,我们长大了。

高三:郝薇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1200字以上 读后感

呼兰河城,一个密闭的小镇,把当地古老悠远的风俗文化保护得非常完整,把当地村民的淳朴、善良保护得非常好。被传承了的风俗文化生生不息,用她那沙哑沧桑的声音唱出摇篮曲,用她那干瘦粗糙的臂膀背着抱着,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功继承了她骨子里的“良好品质”的新生儿,既封建又迷信,既麻木又呆滞。

呼兰河城,被萧红藏在了心底里,只有在孤身一人时,才敢悄悄地掏出来回忆起往事,虽仍对有祖父相伴的童年趣事抱有眷恋,但依旧不敢忆得太清楚,怕又忆起那些不堪,怕又忆起那些难堪。

即便是一件随手就能解决的小事,也非要任其膨胀发展,闹出点乐子,惊扰惊扰这死水般的生活,使其不至于太平淡。镇上的大泥坑,是居民嗑瓜子找乐子的风水宝地,是居民求得心安的绝顶借口,是居民、牲畜遭难的坑。这坑,坑了可怜的生命,也坑了善良淳朴的人性,只留下围圈看戏的躯干,只剩下麻木、空洞。

在呼兰河城里的所有人,虽仍生在世,却早已厌恶这劣迹斑斑的现世,早已以冷漠的架势苟延残喘地活着,哦——不,确切地来说,应该是在消磨时间,静候死神的驾到。打从心底里去羡慕死后的地狱,因为那里无忧无虑,有从人间烧来的大房子、丫鬟、车等一切“大馅饼”,宁肯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宁肯饿得前胸贴后背,也要给死去的人风风光光的体面,却吝于多瞧一眼那些正受着饥寒交迫折磨的还活着的人,甚至还因为这些可怜人的痛苦而幸灾乐祸,恨不能让他们更苦一些。这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啊,把憎恶的活人逼死,竟还为自己的“正义之举”沾沾自喜,却又不禁怜悯他们的死去,嫉妒他们的解脱,羡慕他们的丰衣足食。

呼兰河城的百姓是很淳朴、善良的,可他们的头脑一旦被封建迷信、伦理道德这些“正统思想”灌输进去,就会变成封建文化杀人的 “罪犯”、“帮凶”。不论人事的对与错,不管人与事的真与假,只要是有悖于封建迷信伦理的,一律扼杀,而且务必要快、狠、准。小团圆媳妇的死,只能怪她太活泼、不懂“规矩”、不合传统,听跳大神的人的话用开水洗澡治病,却活活被烫死,这只能是罪有应得的了;王大姐与冯歪嘴子不顾世俗眼光自由恋爱,所以王大姐难产而死是恶有恶报,但冯歪嘴子没去寻死着实让众人大失所望。这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人,是有罪的,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大逆不道的罪人,他们的死是理所当然的,是无可厚非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为此痛心惋惜,几乎没有一个人为他们哀悼,只有厌恶,只有唏嘘。

除此之外,能让他们痛心疾首的,大概就是为什么家里不多一只鸡或是一只鸭,而要多出了一个人。鸡鸭这些牲畜能不断地给人产出财富,一只母鸡能生出至少一个蛋,而蛋又能孵出小鸡,鸡又生蛋,这样周而复始的,就有好多鸡好多蛋可以拿出去卖成钱。而人呢?既不会生蛋,又不能产奶,只会哇哇大哭使人心烦,只会吃喝拉撒使人心疼花走了的血汗钱,最重要的是把人卖了换回来的钱也远远比不上那些牲畜的卖价。如果这世上真有那么一种戏法,那他们就祈祷那最好是能把人变成鸡鸭这些“摇钱树”,哪怕是自己的骨肉,也能欢天喜地地等待变来的宝贝,他们会轻轻地抚摸着变来的皮毛、手脚、耳朵,咧着嘴哼着曲儿的,抱着宝贝回家。

在呼兰河城的百姓心里,人是一文不值的东西,身为一个人,却去蔑视一个人的价值,去反感一个活着的人,去守护腐烂发臭的封建伦理道德。明明长着人的模样,但每一句话、每一举动、每一想法都没有是人会做的,不像人,像个半人半兽的畸形物种,用心良苦地大费周章地用伦理道德、人皮来装扮自己,但终不敌潜在的兽性,就肆意使其暴露,肆意地“吃人”。

其实,呼兰河城不仅仅是萧红的故乡,也是过去中国社会的缩影,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社会,一个以吃人为乐的社会,到处都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刑地,到处都是人性的坟墓,到处都是活人的炼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