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年闰土》有感550字

读《少年闰土》有感

0
0
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读了鲁迅先生写的《少年闰土》一文,我深受感触。我对文中的少年闰土十分敬佩,对文中的“我”能有这样的儿时朋友而感到无比高兴。少年闰土不但聪明,活泼,而且知识丰富,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使我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少年闰土十分可爱。你看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见,闰土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戴小毡帽是那里的风俗。还可以知道,他的父母十分疼爱他,要不然,怎么还给他套一个银项圈? 闰土很聪明,再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会捕鸟,捡贝壳,还会看瓜刺猹。这此不仅是文中的“我”没有听说过的,就连现在的我也没听说过,更没玩过。 冬天,天气很冷,下了一场大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闰土在雪地里扫出了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食时,他就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鸟就被捕住了。此外,他还认识许多鸟哩!如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 夏天一到,闰土就要在夜晚去看瓜。看瓜刺猹可有趣了!月光下,你听,“啦啦”地响了,便知道猹在咬瓜了。闰土捏了柄钢叉,遁声刺去。那刺猹倒很伶俐,反向闰土奔来,从他跨下逃窜了……我读到这里,仿佛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项戴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只猹尽力刺去。闰土在看瓜刺猹时表现的机智勇敢,使我更加敬佩他了。 闰土知识丰富,我和他一比,真是羞愧,我整天呆在家中,对外边的事了解甚少。可见,我的知识很贫乏。鲁迅先生写的《少年闰土》使我收益非浅,他使我知道了自己的知识很浅薄,我应该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好学生。

忆江南

600字 初一 散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听到熟悉的《江南好》,回想起春风花雨江水蓝的家乡,想起河畔那依依的垂柳,想起睛空里相逐的白云,还有衔着柳笛的牧童、挎着小篮的村姑,仿佛间似乎听到了百鸟在林中的欢唱,听到了春的脚步声,轻盈而又欢快。要来点情调吗

不用刻意去追寻,一场春雨就包含了所有春的意蕴。

它如烟如梦,弥漫成春特有的清香而淳美的意境。它飘洒如纱缦,舞动出无迹可寻的淡淡的忧郁。似乎有一支神笔,将泼墨山水的韵味悉数绘出,在洇晕模糊的意象周遭,将春的醉意诠释。沿着一条湿漉漉的田间小道,迟迟然地走着,痴痴然地看着、嗅着。路边嫩绿的小草的身姿,旁边仰着笑脸的杏花,都由不得你不陶醉,谁也不会带一把伞来扫兴,就让那沾了杏花粉香的甘露打湿你的衣服吧,因为我们的心灵太需要滋润,焦渴的肌肤也恨不得咕咚咚饮上一桶。但还是慢点来,春神酿造的酒可是最易醉人的。我们不一定就是去寻访故人,也不一定就要有酒家掩映在花丛中。这都无妨,你只要用心去体味这杏花的粉红、春雨的柔情就足够了。

疲惫在雨中消融,面庞在花瓣中辉映。探出舌尖,触动晶莹的花露,品味一下那甜美的心情;伸出双手,感受一下大地的脉博、血液的温涌。雨丝织成了片片朦胧、块块彩梦,绚烂而素雅,热烈又不乏含蓄。

缓步杏林,花开花落易怅然。其实何必似黛玉那般多愁善感。正青春华年,风物如斯,如太白般呼儿买酒图一醉,对花狂歌慰平生又是何等潇洒。不羁的心灵或亦有沉迷之片刻,然而终究会投入另一种更广阔而深遂的生活。美好的回忆就愿它永存吧!前路正漫漫且悠远。寄意花香密雨,其形已忘,其意得否

只有历久弥香的回忆之酒会告诉你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