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我正在看《我们爱科学》,忽然,我的目光被一个标题吸引了:制作叶脉图鉴。我顿时来了兴趣,马上将文章看完,然后开始准备实验。
我先去文化广场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采摘符合条件的树叶。一圈下来,手上早已全是树叶,两只手都拿不过来了,连裤袋也装满了,手上还粘着树汁,黏糊糊的。
我不怕累,也不怕脏。一回到家,我就将树叶放在地上,找来一个红色的水桶,用水清洗干净,装上四分之一的水,然后将树叶洗干净,放进桶里浸泡。干完这一切后,我又找来那本书,将前后步骤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在确定一切没错之后,我才活动活动筋骨,坐下来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我破天荒地起了床,连口都没有漱,就跑去阳台看树叶。只见水有些发青,像是长了青苔。有些树叶外面那层薄膜已经掉了,飘浮在水上,像一叶叶小舟。
过了几天,我再去看树叶时,它们已经完全变了样。有的树叶脱掉了外面的那层薄膜,正在水上游泳。有的树叶叶肉掉了,但还在藕断丝连,于是我就用断了的牙刷一顿乱搅,才将它们分开。分开的叶肉漂上了水面,我这才看到了透明的叶脉。只见一条条清晰的叶脉纵横交错,构成了复杂的网状。我兴奋地将叶脉捞起,放到蓝墨水中浸泡。
过了几天,我从墨水中捞起叶脉,只见整片叶脉变成了蓝色,漂亮极了。我将叶脉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一片叶脉就做好了。紧接着,我将叶脉夹在笔记本中,在旁边写上树叶的种类、长度等等,一本叶脉图鉴就做好了。
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不畏艰难,大胆动手去做。
我们的第二个家
我们的学校坐落于筼筜湖旁,每天早上伴着碧波荡漾的湖水、低飞的白鹭,走在上学路上,清新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校园紧邻着凯宾斯基大酒店,宏伟的大楼仿佛一面即将扬帆起航的船帆,在蓝天中迎风而立。还没进校门就看见“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这几个金色的大字,在晨光的照耀着闪着金色的光辉,提醒要开始努力奋斗的一天啦!
刚进校门,就可以看见橙红色的炮仗花,那是今年新种上的,没多久就爬满半面围墙,焕发着生机和活力!我相信不久之后,它们一定能将橙色铺满整面围墙,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景观之一。紧邻炮仗花的草坪上,长了好几株粗壮的鱼尾棕,只见它们身材修长,傲然挺立于操场之上,就像神气十足的卫兵,守护着我们的安全。鱼尾棕下面有几个小木箱,里面都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们种着各式各样的植物,有生菜、莴苣、薄荷等,全都长出了茂密的叶儿,翠色欲滴。
走过外操场,要去往内操场需要经过中厅。别看中厅小,却是同学们展示风采的重要地方哦!中厅的墙上密密麻麻地挂着各式各样的奖牌,那都是我们外附小多年来获得的荣誉。每一张奖牌后面,都有我们外附师生沉甸甸的付出,那些都是我们的骄傲!每当要进行大队委换届竞选时,中厅的大屏幕又成了候选人们的展示平台,准备好的竞选影片就在这里播放给全校师生观看。中厅平时是一年级小朋友们游戏的乐园,可一旦校园歌手赛拉开帷幕,这里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每个课间都有各年级的小歌手们的悠扬歌声从这里传出来。
经过中厅往里走,就来到了内操场。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一定是美丽的花圃。花圃的外围种着各种盆栽的花朵,有紫红色的三角梅、白色的茶花、粉红色的杜鹃……花圃就像一个神奇的调色盘,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出不同的色彩,为校园添上一抹亮丽。花圃的中间是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屹立着一个雄伟的雕塑——雏鹰展翅。一个小鹰正逆风展开他柔弱的翅膀,用尽全力向天空翱翔!这不正像我们,正努力学习积蓄力量,等待有一天能够展翅搏击长空么!继续向前走,就是我们熟悉的升旗台,每周一我们在这里仰望五星红旗升起,悠扬的国歌在校园中回荡!
这就是我美丽的校园,它就像我的家一样,我会用尽全力去爱护它!
相似题目
-
有趣的小实验周末,我上了一节与众不同的网络语文课,因为这节课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语文课之所以要做实验,是因为老师要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老师让我们准备了一个透明玻璃杯、一个鸡蛋、一袋盐、一把勺子。第一步,往玻璃杯里倒入三分之二的水,再往水里散盐,盐是水的三分之二。然后用勺子把盐搅开。第二步,把鸡蛋放到杯子里,本来我以为鸡蛋会沉到底,但是鸡蛋依然像游泳圈一样浮在水面上。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老师的一番讲解,我明白了,这就是盐水的作用:盐水比淡水的浮力大,自然鸡蛋也能浮在上面。最后一步,老师让我们用勺子搅拌杯子里的水,白白胖胖的鸡蛋就像小仙女一样跳起了水上芭蕾舞。多神奇的一个小实验啊!这个实验让我深有感触,让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和探究!300字 三年级
-
有趣的小实验今天,老师让我们带了一个生鸡蛋,我纳闷极了,不过也只能按捺住心中激动好奇的心情,耐心地等待了。“叮铃铃”上课铃响了,白老师宣布:“今天,我让大家带鸡蛋来,是要大家把它立起来。”老师刚一说完,同学们就开始议论纷纷:“鸡蛋能立起来吗?”“这怎么可能?”趁着大家正谈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拿着鸡蛋仔细地端详起来:鸡蛋是椭圆形的,而且蛋壳又是那样光滑,想要把它立在桌子上,我猜需要有耐心和掌握平衡的技巧。还没等我再细细思考,白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立即动手干了起来。我手拿着鸡蛋,俯下身子,平视桌面,腾出四个手指轻轻地扶着蛋,摆好后,一根又一根慢慢地把手指挪开。只剩下最后两根手指了!正当我满怀信心地缓缓拿开手指,希望它立起来时,只见它居然立刻不争气地摔了个大马趴,倒在课桌上悠闲地荡起来,如同一个顽皮的孩童。我沮丧地抬起头,环顾四周,有六七个同学的鸡蛋立了起来,其中就有我的“冤家对头”——同桌。我不禁有些灰心,这时,老师说出了其中的奥秘:立鸡蛋需要心静,手稳,蛋平。我这才恍然大悟,暗暗学着同桌的样子,使劲地把鸡蛋摇呀摇,让里面的蛋清蛋黄松动开来,然后把鸡蛋竖立在桌子上,就和做不倒翁的原理一样。哇!功夫不负有心人,鸡蛋被我立起来了,我欢呼道:“耶,我成功了!”我的叫声引来了好多同学的观望,看着他们投来羡慕嫉妒的眼神,我像打了胜仗的将军,把头扬得高高的。这次立鸡蛋实验告诉我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才能做好。600字 五年级
-
有趣的小实验一次,陈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实验,让我们自制泡泡水并吹泡泡。正好我在科学杂志上看到过有关自制泡泡水的文章。于是,我便在周末做起这个小实验来。说干就干,我先准备好吹泡泡的工具和材料:一根较粗的吸管、一个小杯子、一把小勺,还有白糖、肥皂、洗洁精等。我先在杯子里倒了些清水,滴了几滴洗洁精,接着,把一块肥皂切成一小块,放入杯里,之后加了半勺白糖,搅拌几下后,我便带着我的“实验品”进行演示了。我用吸管在泡泡水中顺时针搅了几下,然后拿起来吹,心中自信满满。可用力一吹,却只有水花喷出,没有水泡形成。我再尝试了一下,虽然有小水泡出来,但一形成就破裂了。我心想:“可能是我吹得太用力了吧。”于是,我反复小心翼翼地吹了起来,可泡泡要么没有吹出来,要么就吹破……我生气极了,也有些灰心。这时,妈妈过来对我说,你不要气馁,不要沮丧,要有信心,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也许是你的泡泡水“配方”和操作有问题。听了妈妈的话之后,我再认真地研究了一些泡泡水的制作和操作过程并总结出几个要点:第一,洗洁精溶液能打破水表面的张力,使之形成泡泡,要占清水的三分之一,即浓度要高一些,之前我只放几滴,量显然不够;第二,白糖能增加泡泡的粘稠度,使之不易破裂,要适当增加,我用一勺;第三,搅拌时吸管不要碰到杯壁;第三,吹泡泡时,力量要均匀,不大也不小,太小吹不出来,太大则易吹破。接受失败的教训,我重振旗鼓,再做实验,我把原来的泡泡水全部倒掉,控制好水量,按比例添加洗洁精溶液和白糖含量。“调制”好之后,我便再进行演示。果然,我轻轻一吹,几个又大又圆的泡泡从吸管中跑了出来,闪着七彩的颜色,在空中飞舞,久久不易破掉。经过统计,我一次最多能吹出九至十个泡泡,最大的泡泡直径能超过10厘米。“我终于成功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并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也欣慰地笑了起来。早晨,泡泡在阳光下的照射下,闪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像宝石一样引人注目。我看到泡泡在天空中与纸飞机一起飞行,心情特别愉快,吹泡泡---多么有趣的小实验啊!通过这一次的小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奇妙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同时要充分了解实验中的科学原理,才能发现它们的美并获的成功!900字 五年级
-
有趣的小实验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小实验,名字叫“旋转的水杯”,很好奇,心中充满疑问,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做这个实验只需要准备一根绳子,一个水杯还有一些水。我很快准备好了实验器材,跃跃欲试。首先,我拿来一个杯子,在里面接了一些水,接着,我把绳子系在杯口,最后,检查了一下绳子是否系牢,就开始了我的实验。我先把杯子慢慢摇摆起来,最后让杯子旋转起来,意想不到的是,杯子里的水一点都没有洒出来。我很惊讶,也有点困惑,就去问了妈妈,妈妈对此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于是,我借助电脑查到了这个实验的原理。原来是杯中的水受到重力作用和惯性原理,在旋转的过程中,只有杯子移动,而水保持原状态,所以不会洒出来。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以后会留心观察,发现更多科学小奥秘。300字 三年级
-
有趣的小实验“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正如这句诗句所说的,想要透彻地明白道理,还得亲自做实验。就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体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字是“烧不烂的纸船”。大家听到这个实验都很疑惑,纸船怎么可能烧不烂呢。如果不相信的话,就和我一起做实验吧。做这个实验的工具很简单,只需要纸船,一杯水、一个打火机和一名搭档。我的搭档是小红。第一步,小红帮我把纸船的两端抓住;第二步,我把杯子里的水倒在纸船里;第三步,我拿着打火机置于纸船底部,点燃纸船,让纸船的底部燃烧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纸船的底部虽然黑了,但是却没有破损的地方。这时小红把纸船里的水倒掉,纸船依旧在烧着。突然,纸船上面冒起了黑烟,然后底部破了个洞。我放下打火机,跑去问妈妈。妈妈跟我说:“物体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水是冰冷的可以减少燃烧时的温度。水一旦蒸发了,物体就会烧着”。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大悟,真是不可思议啊通过这次实验让我知道:做事情仅凭感觉是不行的,唯有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能弄清事情的真谛。真是一次有趣而难忘的实验。400字 三年级
相关推荐
-
有趣的小实验今天,我正在看《我们爱科学》,忽然,我的目光被一个标题吸引了:制作叶脉图鉴。我顿时来了兴趣,马上将文章看完,然后开始准备实验。我先去文化广场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采摘符合条件的树叶。一圈下来,手上早已全是树叶,两只手都拿不过来了,连裤袋也装满了,手上还粘着树汁,黏糊糊的。我不怕累,也不怕脏。一回到家,我就将树叶放在地上,找来一个红色的水桶,用水清洗干净,装上四分之一的水,然后将树叶洗干净,放进桶里浸泡。干完这一切后,我又找来那本书,将前后步骤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在确定一切没错之后,我才活动活动筋骨,坐下来休息。第二天一大早,我破天荒地起了床,连口都没有漱,就跑去阳台看树叶。只见水有些发青,像是长了青苔。有些树叶外面那层薄膜已经掉了,飘浮在水上,像一叶叶小舟。过了几天,我再去看树叶时,它们已经完全变了样。有的树叶脱掉了外面的那层薄膜,正在水上游泳。有的树叶叶肉掉了,但还在藕断丝连,于是我就用断了的牙刷一顿乱搅,才将它们分开。分开的叶肉漂上了水面,我这才看到了透明的叶脉。只见一条条清晰的叶脉纵横交错,构成了复杂的网状。我兴奋地将叶脉捞起,放到蓝墨水中浸泡。过了几天,我从墨水中捞起叶脉,只见整片叶脉变成了蓝色,漂亮极了。我将叶脉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一片叶脉就做好了。紧接着,我将叶脉夹在笔记本中,在旁边写上树叶的种类、长度等等,一本叶脉图鉴就做好了。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不畏艰难,大胆动手去做。六年级:邱颖玥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有趣的小实验星期二的下午有一节自然课,上课铃一打,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随之响起的是一阵阵优美的歌声。自然老师姚老师一走进教室,喊了起立,便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大气压力。”我们听了姚老师的话,疑惑不解地问老师:“姚老师,什么是大气压力啊?”姚老师兜了个圈子,说:“看了就知道了!”我们立刻不作声,目不睛地盯着讲台。只见姚老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和一张硬纸板。姚老师拿杯子在水槽里舀了满满的一杯水,然后用教室里擦窗的干毛巾擦干杯子四壁的水。接着姚老师把硬纸板慢慢的从杯子的边沿盖过去,一会儿就把杯子口封得严严实实得了。姚老师在这时停下了动作,问起我们来:“同学们,如果我把杯子倒过来,让杯口朝下,你们说这水会不会流出来?”我们听了,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水肯定会流出来!”而有的却说:“才不呢!才不呢!这水一定不会流出来。”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姚老师不慌不忙地说:“安静下来,同学们,看了便见分晓了!”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地目光又移到讲台上,注视着杯子,心里猜测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姚老师把杯子倒过来了,我们个个咬紧了牙齿,生怕水会破口而出,可是,这水就是不流出来。这一现象,让说水会流出来的同学原本神气十足地变成了垂头丧气;让说水不会流出来的同学原本寄有一丝希望地变得扬眉吐气地了。实验过后,姚老师问我们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的道理,可是没有一个同学知道。姚老师看见我们‘一问三不知’的样子,笑着讲解:“其实这个实验叫做大气压力,是空间的大气层在‘作祟’。”姚老师继续说着:“我们把杯子装满水,让原本空气充足的杯子里没有了空气,然后用硬纸板盖住杯口,阻挡空气进入杯中,于是,大气层的强大力量抵住了硬纸板,因此,水就不会流出来了。”我们听了姚老师的讲解,每个人都像如梦初醒一般。下课铃打了,姚老师走出了教室。这时,我们又议论起来,原来空气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啊,这是每个同学都始料未及的事情!这节自然课的实验可真是有趣!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有趣的小实验一天下午,我在家写作业。突然,弟弟屁颠屁颠的跑来了,他兴奋的对我说:“哥哥,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个科学小实验,你想不想知道?”我心想:正好老师让我们做个试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到这里我不假思索:“好!”弟弟听了我的话,诺有所思的说:“但是做实验要一个钢笔笔盖,你有吗?”虽然我不知弟弟搞什么名堂,但我还是忍痛割爱的把钢笔笔盖给了弟弟。只见弟弟接过笔盖。到水龙头下接了点水。令人惊奇的是,尽管水溢出笔盖面一点点,但是并没有溢出来。我吃惊的望着弟弟,希望他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弟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这谁没溢出来。接着又对我说:“为了防止你说我作弊,所以我决定剩下的步骤让你做。”我听了,一蹦三尺高,答道:“好!”弟弟郑重的将笔盖递给我。有模仿大人的语气,拖长声调的说:“首先将笔盖放到桌底下。”我照办了。大约过了十几秒钟弟弟说:“行了。”我拿出来。弟弟问我:“你说如果把这个笔盖倒过来会怎样?”我毫不犹豫的说:“溢出来。”弟弟听了,大声说:“错了。”我听了十分疑惑。于是把笔盖倒过来。正如弟弟所说睡没溢出来。我连忙问弟弟:“为什么?”弟弟故作神秘的说:“不告诉你。”真是个有趣的小实验。4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有趣的实验课堂小实验作文有趣的实验课堂小实验作文400字铜丝怎么样就会发热呢?想知道就跟我去我的学校这实验室看一个究竟吧!实验前,老师拿出了五根二十公分的铜丝,并让我们摸了一摸。过了一会,老师说:“铜丝热不热。”同学们说:“不热,很凉。”然后,老师把同学分成五个小组,也选出五个小组长;跟着又把五根铜丝交给五个组长,由他们分给每个同学。之后,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把铜丝给你们吗?”同学们说:“不知道。”老师说:“我是想让你们做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开始了,老师说:“用手握紧铜丝,迅速地来回弯折多次。”我照老师说的去做,我弯折五次,我发现铜丝中间出现了一条细细的裂缝;我再弯折一次铜丝,铜丝就断了。我高兴地对老师说:“铜丝断了。”第二个实验开始了,老师说:“左手握紧铜丝,右手捏着铜丝来回扯动多次。”我又照老师的来做,过了一会,我感到铜丝很烫,铜丝发热了。实验后老师讲解说:“磨擦产生了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热能,所以铜丝就会发热。”实验后我想:科学真有趣,我长大也要当科学家。我要研究能源的奥秘,找到一种没污染的能源,让汽车跑起来没有黑烟,让地球越来越清洁,人类生活在美好了环境中。450字 六年级 叙事
-
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课堂上,吴老师说:“如果用樟脑丸在一只正在前进的蚂蚁前面画一条线,那只蚂蚁就不会再往前走了。”我半信半疑,决定亲自做这个实验。星期六,我从衣柜里找出一颗樟脑丸,又找到一只正在前进的蚂蚁,开始了这个实验。我在这只蚂蚁前重重的画了一条线。果然,这只蚂蚁停了下来。只见它左闻闻,右闻闻,用触角试探了这条线。过了十几秒,才缓缓的走过这条“防线”。这时,我又在蚂蚁前面画了一条线,看看它有什么动静。只见这只小蚂蚁一直在这两条线内徘徊,不一会儿,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往没有线的地方走。看来老师说的是错的。突然,我转念一想,如果我画一个封闭的圆圈怎么样?这样他就不会有出路了。说干就干,我马上围着这只蚂蚁画了一个圈。这时,小蚂蚁一圈一圈的寻找这个圆圈的尽头。最后,小蚂蚁还是没能冲出这个圈,原来老师说的是正确的。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蚂蚁十分害怕樟脑丸的味道。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就一定能解开其中的奥秘。3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有趣的实验“呼呼——”大火在疯狂的跳跃,“着了,着了!”同学们大喊着,教室里顿时成了热闹的海洋,老师在这里给我们做火烧手帕的实验。做实验需要镊子、杯子、水、酒精、打火机等工具,老师拿的酒精竟然是75%度的酒精,我和同学都特别惊讶,同学们还大声说出了“啊”的一个字,老师说:“怎么了?害怕了吗?我们还要用酒精洒到抹布里面呢。”我们又感到比刚才还惊讶的感觉。我们还说:“老师把酒精洒到抹布里,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会不会烧到手呀?”老师说:“放心,不会烧到手的。”老师开始做实验了,老师先把抹布放到杯子里面,又倒上一点点水,又拿着镊子夹着抹布转,转完之后,又打开了酒精盖,打开盖的时候同学们都大声喊了起来,老师要倒酒精的时候,同学们大声说:“不要啊不要啊。”老师倒了之后,同学们就闭只眼,又把凳子往后退,抹布仿佛在说:“哎呀,这酒精真够不好喝的。”老师又拿着镊子,把酒精和水都挤了出来,又开了打火机朝着抹布往上一碰。“呼”火烧开了,同学们又吓到了。老师夹着抹布抖一抖,火越来越大,老师又横着抖,火快灭了。火灭完之后,抹布完好无损,老师又说:“请问,谁敢碰这个吗?”我第一个举手,我先慢慢的用手碰了一下,感觉不到热,我又去碰了一下,还感觉不到热。我跟老师说:“一点都不热。”老师说:“为什么不热呢?”我说:“不知道。”老师说:“因为当手帕燃烧时,燃烧着的是酒精,剩下的水保护了手帕,所以手帕烧不坏。”这个实验太有趣了!我以后要做更多的实验。600字 四年级
-
有趣的实验有人喜欢做鸡蛋浮在水面的实验,有人喜欢做彩虹的实验,而我喜欢做牛奶会跳舞的实验。那天刚上课,科学老师笑眯眯地对我们说:“要不要做‘牛奶会跳舞’的实验。”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要。”接着,老师宣布了实验步骤。我听了,恨不得马上开始。五分钟后,我们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我刚把牛奶倒了一点到盘子里,香味就往我鼻子里钻,我心想:如果能喝一点就好了。首先,我选了红色的色素,滴了三滴,牛奶顿时变成红色的了,就像太阳下山时的火烧云。我又拿了蓝色的色素,滴了两滴,再用力一吹,牛奶又像一片绿茵茵的草坪。接着,老师又叫我们用棉签蘸一下洗洁精,然后点一下牛奶,突然,同桌大叫了起来:“啊,色素扩张了?”我转头一看,色素果然扩张了,犹如发生了地震。我也试了试,色素如同火山爆发似的扩张了起来,这时,又有人说:“按老师说的做会有泡泡!”我试了试,果然,泡泡一个劲儿地冒出来。我也来了兴趣,又多拿了几根棉签,蘸了洗洁精,飞快地点着牛奶,泡泡疯了似的跑出来,左突右撞,好像小孩在乱跑,可还是没有同桌猛。我又拿了几根棉签来帮忙,哈哈,这下同桌没我猛了。这时,小张百思不得其解,他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揭示了科学道理:“纯牛奶的表面有一层之类的外衣,遇到了洗洁精就被破坏了牛奶表面张力下降,形成扩张效果,产生了泡沫气体,好像在跳舞。”我听了,马上明白了。放学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次实验真好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探索更奥妙的世界。”600字 四年级
-
有趣的实验“鸡蛋浮起来了,浮起来了……”教室里发出一阵欢呼声,我们在干什么?原来我们在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鸡蛋游泳。今天下午上课,本以为老师要像平常一样讲作文,没想到老师却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一个小实验——鸡蛋游泳。”同学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有的在一起议论纷纷:“鸡蛋还能游泳?”接着,老师拿出了实验需要的材料:一个水杯,一个鸡蛋,一包盐,一根筷子。实验在我们的期待下终于开始了。首先,老师将鸡蛋放入水杯中,鸡蛋慢慢地沉下去了,一动不动的。接着,老师第一次往里面加盐,拿起筷子搅拌,只见鸡蛋随着筷子一起跳舞,当老师停止搅拌后,鸡蛋就沉下来,我心想:鸡蛋怎么浮不起来呀!第二次老师又加盐开始搅拌,水变浑浊了,鸡蛋马上就浮起来了,我们一脸兴奋的看着它,谁知它好像很怕我们一样又沉下去了,我们由兴奋变为失望。第三次老师再往里面加盐,我们瞪大眼睛看着鸡蛋,鸡蛋像是和我们玩捉迷藏一样,都到杯子中间了。谁知老师一停止搅动,鸡蛋又下来了,唉,我们的心也像坐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第四次,老师继续加盐搅拌着,这次鸡蛋慢慢地往上浮,我们都不敢大喘气儿,生怕又怕它吓下去,但是这次鸡蛋比较给力,一下子就浮上来了,露出了它那可爱的小脑袋。老师还让我们用手指往下按按它,它又浮上来了,教室里传出欢呼声。最后,老师为我们讲了实验原理:当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鸡蛋就会沉下去,加盐之后,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密度时,所以鸡蛋就浮上来了。这节课不仅有趣,还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600字 五年级
-
有趣的实验“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杨老师和颜悦色的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实验课,名字叫会走路的杯子。”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有的说:“杯子怎么会走路?”有的说:“杯子走路的原理是什么呢?”老师说:“你们不相信?”“不相信”我们摇摇头答道。杨老师神秘的说:“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吧!”实验开始前,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今天的实验器材:一根蜡烛,几本书,一个玻璃板,一个打火机和一个玻璃杯。杨老师又选了一名同学辅助她。实验开始了,大伙儿显得异常兴奋。老师首先将书放在玻璃板下,再浸湿斜面并将玻璃杯的杯口用水浇湿倒扣在玻璃板上。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真正的实验才刚刚开始。再看看观众,第一排的正坐在那全神贯注的观察,靠后一排的都站了起来,最后一排的甚至站在桌子上观看实验,大家都目不转睛,生怕趁我们不注意杯子就偷偷溜走了。那位被选上的同学则不慌不忙的用蜡烛烧杯底。时间一分一秒的流动,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啊!杯子动了!”大家异口同声的叫道。我们问到;“老师,你知道这个实验的原理吗?”杨老师则不慌不忙的答道:“当火烧到杯底时,杯子内的空气会受到热胀冷缩,拼命往外挤,但是由于杯口倒扣着,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住,热空气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这样,杯子和玻璃之间出了小空隙,摩擦力力大大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杯子就会自己滑动了。”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恍然大悟。身边事物奥妙多,全靠去发现。600字 五年级
-
有趣的实验“叮当……叮当……叮当……”上课铃在我们不经意间响了起来。同学们都知道新的两节作文课已经到来。但是樊老师却叫我们把桌子上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然后神秘地从讲台底下搞出一个盘子,像个魔术师一样,先让我们看到正面的样子,随后把盘子翻过去,好让我们看到反面的样子,之后把那个盘子放在讲台上,倒了一些水在盘子里。“你们看到我这个举动想到了什么啊?”讲台下面议论纷纷,然后,就有许多同学举起自己的小手。随后,樊老师又拿起一根红色的、粗粗的、短短的蜡烛,但是她一开始不让我们看,用她的一只手给挡起来,经过同学们的一个一个猜测,终于松开了手。呀!原来是一根小蜡烛。接下来的物品我们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打火机!老师还没来得及掩饰,就已经公布了答案。这时,我们才忽然发现,讲台上还有一个玻璃杯。樊老师开始表演了!她把蜡烛用打火机点燃,然后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中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玻璃杯反扣在蜡烛上。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做的每个动作,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奇迹终于发生了!火渐渐地熄灭了,随后,盘子上的水全被吸到了玻璃杯里。下课了,樊老师又表演了一遍,蜡烛和一阵浓烈的味道扑鼻而来,充溢了整个教室。原来,蜡烛在氧气全都燃尽时就会熄灭。而氧气的缺失造成杯子里的压力变小,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子的压力,所以水就向压力小的地方流。这真是一堂有趣的作文课!小蜡烛也能搞科学,真是小小的蜡烛大大的学问,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做起,成为小小科学家吧!600字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