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650字

年味

650字 初三

我老家住在一条坡上,每到过年,整个坡上都洋溢这浓浓的年味。

每到过年,大大小小的车辆在窄窄的坡上来来往往,载着正在要回家的人和大包小包的年货。走上这条坡,可以看见每家每户都早早的贴好了喜庆的春联。一个个红灿灿的“福”字是如此耀眼,催促着福气快快到来。走到坡的一般就是我老家了,我们每年都自己写春联的“福“字,这个重任当然交给爷爷奶奶,虽然他们不像以前写的那么顺,但心意在就好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年味最浓的当然离不开放鞭炮了。我们老家那边有个普通的习俗——就是家家户户每到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都要放长鞭炮。这就跟我么每个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有关了:从前有个怪兽叫年,经常在新春之夜食人,搅得人们不得安宁,但在一次战斗中,人们偶然发现这个怪兽很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每到新春之夜就会在门上贴上红红的春联和”福“字,在自家门前放鞭炮。爷爷奶奶就宗使用这个故事吓唬小朋友,让他们不要乱跑。当晚饭过后,三个弟弟也总喜欢在后院的水泥地里放烟花,有”冲天炮,满天星“等等一些漂亮的烟花,女孩子们就总会负责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最浓的年味就是吃年夜饭了。一桌子满满当当的饭菜,全家人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叙说亲情的一些祝福语。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年味是家庭团圆,是挂灯笼,也是贴春联,更是一家人好好的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但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出现,这些年味逐渐消失殆尽,变成抢红包,传微信。年味是一家团聚一起叙旧情而不是捧着手机,是感受民族习俗带来快乐的过程。这才是我希望的年味,这才是真正的年味。

年味变了

750字 初三

春节期间,无聊的我打开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描写古时人们过节时的情景,再看看今时有些不免的悲伤。

杭州西湖边的苏式建筑里,人们忙着贴对联,大街上张灯结彩,人们都在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小孩们便是换上了新年的新衣拿着一根香烛,在点小鞭炮玩。大人们则是看着小孩子笑嘻嘻的,大人们也就高兴了。随着鞭炮的升空,过年也到了高潮。

幻想着的我呆望着窗外,今年衡阳市中心严禁鞭炮,第一次感到过年格外的冷清,因为寒冷虽然生机蛰伏,立春后便会日渐温暖,但窗外依旧生意隐然,人的感觉首先都是随着视听触而来的,从小到大那股习惯的力量便成了一种执着和情感。如果窗外传来一阵鞭炮声,大概就不会感觉如此。

今年的年夜饭提早了,往常,年饭时就有人在外面放鞭炮,可是今年,外面却显得格外冷清。口里的饭,嚼着嚼着,便觉得年味的味道有些变了。不知是不是被外面的气氛感染了似的,家中的年饭没有一个人说话,人们只是顾着看自己的手机,不时的就发出惊叹的声音,我静下心来回想着那一幅画,人们从四面八方来的这里,不就是为了吃一顿团圆饭吗?团圆饭上面人们不一起聊聊今年的收获和明年的憧憬吗?也许是外面的气氛所带动的。

年夜饭过后,叔叔伯伯们围在一起打牌。我们只在电视前看春晚,也不免抱怨春晚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每个人都盯着手机,隔一会就传了一阵抢红包的声音,抢到红包还要大声炫耀一下,外面的宁静衬我们家格外的热闹,这种气氛很好,但是我觉得我们失去了一些固有的东西,而那些东西也正是最宝贵的。我独自一人下楼走走,路上空无一人,鞭炮屑子早已不复存在。路上空空的而我的心更空。我坐在小区的石凳上,直到12点也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我们不应该在现实生活中丧失传统,或许跟上现实潮流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不知道现实潮流是什么?我们只知道要继承传统,不能让年的味道慢慢的在时间的推移中散退了。

我很失望,年的味道渐渐都改变了,而没有变的只是人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