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1200字以上

《围城》读后感

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说到《围城》,不免要笑,这大概是学校布置的而我唯一能看下去的课外书了,且边看边伴随着笑声连连。我有感,跟同桌发表议论说,这钱钟书怎么那么刻薄啊,估计连张爱玲看了他也要惭愧了。结果同桌倒一本正经地分析道,此二人的刻薄根本是全然不同的。张大才女是自己就经历了情场挫折,心冷,两片薄唇也就更冷了,不免毒辣得直要将这人情世故剜了个尽,还得留着抹隔岸观火、高姿态的淡笑,以标志她老人家之旗帜分明。而钱钟书,本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书呆子,一般这种看似木讷的人,反而能于不动声色之间,把你说哪句话、干哪件事之间潜意识转过的念头,不仅从大脑皮层里挖出,且剖析个一干二净,叫你自个儿既是自惭形秽,又暗自纳罕:这本来要带到坟墓里的念想呢,怎么就给他知道了呢?

话是妙论,当下抚掌。我说不错不错,看不出来你小子也竟有毒舌的资质了。他窃喜,当着我只是呵呵呵呵。其实所谓毒舌,一言概之,一针见血罢了。能用一个字就能把对方气得流鼻血,且听着温文尔雅与肉体恋爱毫无关联的人,远比啰里啰嗦长篇大论却抓不住半个重点的强得多。杀人不见血,剑下一点红,这才是境界了。故而说,写这般繁复的读后感,倒不比直接在书的扉页大笔一挥“某某在此留名”来得扼要。当然,话虽如此,作业还是要写的,下面就来说各个具体人物。

方鸿渐。窃以为杨绛女士在后记里透露的资料很对,他的原型约莫就是钱钟书大人。自然杨女士很狡猾地用“如果这个男孩肯说他就是赵辛楣,那么钱钟书也会说‘我就是方鸿渐’”这一语遮蔽过了。总感觉像对唐晓芙一般,作者对他,是隐含着某些偏爱和包容的。就像他本人的目光正透过这虚拟的人物含嘲带讽地窥看世界而已。连方自身诸如懦弱之类的缺点,也几乎可以看作是文人必不可少的自嘲。然而说句真话,我并不讨厌他,甚至是带着某种意义上的同情的。这倒跟批评家们的态度有所相悖。要知道这帮人一贯是根据什么中心思想啦、积极意义啦,来取决自身好恶的。在我看来,他只是个凡人,和《雷雨》里的周萍、或大名鼎鼎的张无忌一样的凡人,甚或还可算是个聪明知趣的人物。即使是买“克莱登大学”的文凭,或失业后被孙柔嘉女士骂作“***”(懦夫),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但渐渐地,渐渐地,请你回味,这理解就让人陡地心惊:方鸿渐,何尝不是自己的写照?我们都是在这般的对他人锱铢必究、对自己选择原宥之间,浑浑噩噩地混到了现在。蓦然讥笑中就掺了某种悲凉。

再说方大主角的三位女朋友(不必说,孙小姐已经成他的妻子了)。同学都说最喜欢的莫过于唐晓芙,我也是。她灵俏,聪明,适度的表面的天真,和伶俐的口齿,最关键的是:她是方始终都没有得到的那个女人(他一度得到过苏小姐的心灵,而孙柔嘉得到了他)。而我却觉得一个细节是唐小姐尤为真实的:她明明不曾爱过方鸿渐,可当他和她分手的时候犹是恋恋不舍的。很难想象如果方鸿渐在当时回过头跟她痴缠呢?说不定就成事。呵,再聪明的女人,还是贪婪的啊。明知不是自己的茶,碰到面前也难免半推半就地小啜一口。

苏文纨也很有趣。注意,我说的是有趣,而不是可爱。大约看过了书的女人都怕像她,可实际上却又不知不觉做成了她。我有一同学,就说她和初中时语文女老师神似,听了就笑,细想那细框眼镜、那苍白肤色,那清秀但似硬头钢笔勾勒出来的轮廓,尤其是那种新潮洋派林黛玉而矫情处犹有胜之的风格,何处不是相似的。想想就差忍住了没对那位同学(她是女生)补上一句:你还是少说别人,提放着自己哪天也变成那样吧。这不是刻薄,真的。她那恨不得方鸿渐、赵辛楣,都扑在她石榴裙下(当然,苏小姐是不穿这样俗艳的裙子的)的心理,和全天下女人,何尝不是一样的呢?然而苏文纨不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方鸿渐被一个女人暗恋时内心既是暗爽、又故作流水无情的真实自我。大抵在恋爱一事上,不论男女内心的贪婪和表面的做作程度都是一样的。想想,可笑,可叹,可悲。

《国家干部》读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读张平写的《国家干部》第一感觉是血气扑面,正义与邪恶两股强大的力量在进行着尖锐而复杂的殊死搏斗。而由此揭示出的矛盾之深,问题之广又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和巨大的震撼力。故事着力描述的是围绕着嶝江市常务副市长夏中民的“升”、“降”、“去”、“留”,在政坛内外展开的复杂纠葛与尖锐斗争。夏中民到在一个县市级城市嶝江当了八年副市长,从群团、统战和城建工作入手,做了很多努力,打假、斗黑、改革,渐渐地使一些工作领域和城市建设有了起色,得到了嶝江人民的热烈拥护。但他却令另一利益集团惶惶不可终日,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坚决地、不择手段地阻止夏中民进入权利的核心。他们暗中窃听,匿名诬告,造谣惑众,制造事端,甚至用拉帮结派,贿赂代表等手段挟持、操纵了市党代会,硬是让拟任市委书记的夏中民意外地在选举五十八名市委委员时就落选了。

作品里夏中民这个形象,堪为新时代优秀青年干部的典型。他干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有勇气去挑战,有决心去改革。别人不愿接手的工作分工给他,他不挑不拣,任劳任怨,他以亲民、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得有条有理,有了起色。他始终坚守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的信念,站在人民的利益和正义一边,严于律己,勤政廉政。他有理想、有才华、有能力,在一个副县级的岗位上勤奋出色地工作,在嶝江这个极为复杂的干部关系网中苦拼硬搏地奋斗了八年,面对着一次次机遇和升迁的机会,他却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嶝江的未来选择留下来。夏中民在受到刘石贝、汪思继等人的排挤、打击和诬告等一连串阴谋后,他没有花什么工夫来筹划对付和反击,他依然忍辱负重地奋战在第一线,以搞好工作、减少损失的努力和有理有节的对抗维持着嶝江政治局面的平衡,也维护了党尊严。

《国家干部》不仅揭露了在党的干部队伍里滋生出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且描绘了他们如何在嶝江这样一个县级市的政治舞台上的呼风唤雨和肆无忌惮。前市委书记刘石贝,退休了却仍遥控着嶝江的政治经济命脉。他最大的嗜好就是爱琢磨人,会琢磨人。以他为中心,他早就织成了一张大的人网、权网、官网,盘根错节,密不透风。他阻止夏中民进入权力核心,并非出于个人恩怨或某个具体利益,而是为了“保住整个嶝江的干部队伍,保住嶝江的形势”,也就是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因为夏中民做的那些改革,做得每一个有利于老百姓的工作,都深深地伤害着他们的利益,他不允许不代表他们利益的人掌权,所以他要疯狂地打击、反扑夏中民。

作品里真实地反映出了在宗法文化背景下地方势力的可怕能量,写出了既得利益群体和关系网络一旦形成,就会怎样顽固地、不择手段地抗拒政治民主化进程,他们激化干群矛盾,严重阻遏改革的深入和政治民主化的步伐。作品中从始至终那种正难压邪的以少斗多的格局、以明斗暗的局势,始终让人提着心,吊着胆。但张平在悬念中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夏中民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被“选”下去了,群众怒吼,全城罢工,十多万人包围了党代会,场面慷慨悲壮。最终省委从善如流,伸张民意,以正压邪而结束。夏中民看起来孤单,身后有广大民众;看起来势薄,但背后有社会的公义,输赢又好象有必然的结局。但这令人惊心动魄的斗争仍然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它让我们质疑干部选拔机制、干部身份、干部体制、干部文化,追问作为“国家干部”应负的义务和责任,到底应该代表谁的利益。

作品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进行干部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冲突、艰难的阵痛和非常复杂尖锐的斗争,触及到了社会现实的真实。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刘石贝的描写,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如何摆布他的权力,谋划他的私利。揭露出在权力结构内部形成利益集团和利益阶层,权力腐败呈几何级增长和繁殖。刘石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给人的印象是朴实、节俭、稳重、严厉。他不贪财不好色,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和不良嗜好,甚至对那种买官卖官、急功近利的套现行为,也不屑一顾,甚至是深恶痛绝。只这一点,就几乎让所有已经被他起用和有望被他起用的干部慨叹不已,感激涕零。刘石贝要的其实也就是这种效果:在这一片由衷的赞扬声中和愈加残酷的竞争氛围里,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他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扩展他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关系网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他不断地“无私无偿,不求回报,不计恩怨,宽宏大量”地推出和提拔起一批批干部时,他的直系亲属包括亲朋好友的起用和安排,也就大而化之,听之任之,最终让人们安之若素地接受了,认可了。当人们意识到什么时,他的势力早就成了滔滔江水、滚滚沙漠,没有人能奈何他了。在任用干部的问题上,刘石贝这种无形的要求和回报会更大更多,正是在一次次的不经意间,等你再放眼望去,早已是虎踞龙盘了。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源远流长和财富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作者最终给这些干着危害祖国、背离人民、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无耻勾当的利益群体悲惨的下场,刘的子女或判刑或车祸身亡,刘自杀未遂,私生子杨肖贵判处死刑。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夏中民在经过与“刘”“汪”为首利益集团的无数次的斗争后,向组织上说的一些话,给人带来深深的思考。揭露出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和权力阶层把国家和人民所赋予他们的权力变成了垄断资本。他们以组织的名义进行非组织活动。夏中民说,我最担心的最让我感动可怕的是,有一种来势汹汹的势力正在利用我们的组织,利用组织的力量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外派来的干部总共二十几位在嶝江被查处、免职、降职、离职或主动调离。而刘石贝那样的领导,进入市委常委后能一路攀升在本地干三十年。他们高高在上,稳稳当当,他们能逢凶化吉,避开一次次查处,那就是他们都是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干部,他们主管着干部,一旦有了危险,他们就以组织的名义,排除异己,清除所有可能给他带来潜在危险的干部。不属于他们权利范围内的,他们仍然可以以组织的名义,以各种手段和办法,利用上一级组织的权利,把他们清除排挤出去。作品通过刘石贝为首所组成的这样关系网,不动声色地揭示了权力腐败的触目惊心。他们的理由是那样的堂而皇之,他们借着组织的名义进行着非组织活动,嶝江的一切似乎都控制在他们的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二
读后感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