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走一代人,留下一种精神
走远了一代人,留下了一种精神
——读《活着》有感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福贵带着他的老牛缓缓消失在苍茫的大地上,走远了一代人,留下了一种精神。
《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了不可磨灭的残酷与善良的形象。读《活着》是一次残酷的精神之旅,余华没有煽情,他甚至用一种近似冷漠的笔调漫不经心的叙述着一切却使得每一个悲剧愈加沉痛,难以释怀。小说将背景放在中国国民党统治后期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着在中国历史中与众不同无法抹杀的四十几年,主人公福贵在这个苦难动荡的时代里苦苦挣扎然而与他一生相伴的是“丧”与“挨”——丧父,丧母,丧子,丧妻,丧女,丧婿,丧孙直至孑然一身,挨弹,挨打,挨饿,挨冤如老牛般默默承受一切。中国过去几十年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在余华笔下,人在动物的本能和人性之间苦苦挣扎,接踵而至的打击也许令读者无从同情,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福贵在谈起这一切时说“我是有时想想伤心,有时想想有很踏实,我的亲人都是我亲手埋的”我想在着轻描淡写中蕴藏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精神,那是活着。
活着,不仅仅是生存。生存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只要有一丝气息即使行尸走肉般生活也无可无不可;而活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求和呐喊,不仅坦然承受命运加诸的一切更不失对生活的希望与追求。福贵正是这样的,“丧”和“挨”穿插他的一生,“接受”与“追求”也融贯他的一生,踏实的送走亲人,满足的和老牛共度晚年。余华用他至诚至真的笔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小说完结时,活着的渴求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剥夺的东西。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送远以福贵为代表的一代人,但留下的活着的精神却还在闪光。在阅读福贵的故事时我总会想起爷爷的故事,一个同样历经过多磨难的人。父亲每每谈起“三年自然灾害”时总会说老实的爷爷拉着牛在地里从清晨干到夜深。一到可以回家的时候,耕牛连爷爷都不等,低着头就走,拉也拉不住。爷爷是那个时代的牺牲者,但是他活着的时候无论再没有粮食也想办法要沾沾酒即使是开水兑高浓度酒精。我想那是一种追求,贫困与灾难面前也想极力追求更好,咬咬牙将苦难扛在肩上,昂起头将渴求的目光投向远方。我同情这样的一代人,我佩服这样的一代人。
忆苦思甜,在二十一世纪似乎已经失去了市场,金钱,物质,欲望充斥着这个浮躁的世界,当一个人的生命完结时,他留下的是物质和空洞的脆弱的心灵。我不愿过多指责那些为了些许挫折就寻死觅活,意志消沉的人,但我至少可以说他们还没有认识“活着”的价值与意义。活着就意味着承受,活着因为希望与追求而不同,正如史铁生说“死是一件必然将降临的节日”,的确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好好活着。
福贵越走越远,渐渐消失于这熟悉的令人踏实的土地,一代苦苦挣扎的人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下,唯有活着这一精神长存于世。今日之中国已非做昨日之中国,明日之中国亦非今日之中国,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我们的幸运,而若失去一种“活着”的精神则将是我们的不幸。习近平书记提出令人激动的伟大中国梦,我想一个没有“活着”精神的人不足以做梦,一个没有伟大“活着”精神的民族不足以圆梦。“活着”所以追求,“活着”所以屹立,:“活着”所以我们有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与能力。
德国《柏林日报》评价《活着》说“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也显得渺小,从教会人活着的角度上,这个评价是中肯的。最后我想用一段歌词向这一代人,这一种精神致敬,也激励所有与我一样奋斗于个梦和中国梦中的中国人:
或许,可怕的不是人生风雨,而是放弃不再争取
或许,可悲的不是身如柳絮,而是闭不上眼的结局
际遇,说起的时候便过去
过去,就是再苦也不会继续
所以微笑,人才不会在逆境中恐惧
所以施予,才懂得生命不朽的荣誉
风会停,雨会止,笑着活下去。
母校我的家
XX年07月03日 星期二 天气:晴
转眼间,我已是一名小学毕业生了,在这生活了六年,即将告别母校,还真有点舍不得。
我的母校——横山桥中心小学,在我心中,她散发着各种香味,有花香:春天到了,校园里,各种花都开了,有迎春花,有海棠花,有月季花……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飘来,让我们更加精神抖擞;还有书香:每天清晨,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在整个校园里回荡;她更有孩子香: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给校园增添了更多生机和活力……
六年了,母校,您给予我母亲般的关怀,父亲般的鼓励,我真心地把您当做我的第二个家。
上个月,我去焦溪参加英语写作比赛,紧张的比赛结束后,我不禁脱口而出:“终于比完了,马上就能回家了!”一旁的同学听了,疑惑地问我:“你不回学校啦?”“学校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嘛”我笑着回答,带着一点自豪,一旁的老师们听了,也都欣慰地笑了。学校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难道不是吗?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悉心照料着我们这些幼苗,用知识的甘霖哺育着我们。老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老师是指路的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
老师,您日夜操劳,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把你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鲜花,您是桥梁,您是天空!
母校,是您哺育了祖国的未来,母校,是您教育了下一代,母校,是您让我学到了知识,是您,让我懂得了学习的乐趣。我像朵刚刚生长的小花,是您给了我土壤,是您给了我清水,我在您的怀抱里成长,学习,是您让我知道了大千世界的奥秘,谢谢您,我的母校!是你让我这只懵懂的小鸟,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坚定自己的理想.。啊,母校再次说声:谢谢您,是您让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是您教会我成长,教我懂得做人的道理。 母校,我即将告别您,您却早已走进我心里。
相关推荐
-
一代人八零九零后总有那么一些共同特征,我们都会享受孤独,都有一颗支离破碎外表却完整的心,我们更容易受到伤害,更容易愈合伤口,更容易体会友谊,更容易相信别人。和父母交流之后,我越发觉得他们的世界观与我的世界观完全不同。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总是黑暗大过光明,就像商业界背后总是有那么多的暗箱操作。而我却始终认为这个世界是无比美好的。至少,出现在我身边的人都有着一颗无比纯净的心。七零后大多都有兄弟姐妹,很多时候当他们有烦心事,会选择倾诉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听,大家彼此安慰,彼此加油打气。妹妹可以仗着自己年纪小就撒娇耍赖;姐姐可以偶尔以大欺小;弟弟可以肆无忌惮的调皮捣蛋,因为总有人替他收拾残局;哥哥可以随时感受到屁股后面有个小不点的满足感。他们的天,是靠家人撑起来的。我们不是。身为独身子女的我们,承受的是比他们更大的压力。“女汉子”这个词汇大概就描述的是八零九零后的女生。我们不论遇到什么事都只能一个人扛,一个人解决。我们是孤独的,所以有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一说;我们是孤独的,所以承受了父母所有的爱与压力;我们是孤独的,所以我们没得选择,只能变得更强。我们遇到烦心事只能找朋友倾诉,亦或是将这些事情深藏在心。我们与同学、朋友一起度过的时间远远超过父母。特别是像我这种从小学就在寄宿制学校念书的人。十多年来,除开寒暑假,和父母见面的时间寥寥无几。刚开始住校的时候还哭哭啼啼地不想和父母分开。但自从上了初中之后,越来越习惯和朋友呆在一起。有时候竟然连父母这两个字都觉得很陌生。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里大多又在谈论学习。然后我们开始抱怨父母的唠叨、啰嗦,想想,竟真的体会不到什么温情。在学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被压迫。美其名曰为了未来的幸福生活要加倍努力的读书,争取考上清华、北大。事实上我们都明白,如果好好读书就能考上清华,考上北大,那这两所大学的门槛都要被踩破了。更不是每一个人都擅长念书,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念书来获得未来的幸福。回到一个陈旧的问题上。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独特的见解。譬如乞丐,他觉得只要能吃得饱就是幸福;工薪阶层的人笑了,因为他觉得不被人指使才是幸福;白领笑了,因为他觉得做个甩手掌柜才是幸福;大老板笑了,因为他觉得他丧失了连乞丐都有的自由。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爬,到了顶峰的时候却又觉得山脚才是最美的。而我们这批后起之秀,看似毫无目标,其实不然。我们大多数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规划。作为一个九零后,我更喜欢把班级中所谓的“差生”叫做追梦人。没有思考过未来的人,他们大多都成绩平平,他们迷茫自己的未来,同样也喜欢幻想自己的未来,成绩好不起来,也没有胆量掉到最末。而有梦想的人则分为两个极端:最尖端和最末尾。身边有想要做设计师的人,有想要做音乐人的人,有想要当作家的人…他们的成绩都算不上好,但他们都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奔跑。设计师的练习本上一直又有他的涂鸦,音乐人的抽屉里有一沓看不完的乐理,作家总是深夜起床与孤独为友寻找灵感…其实都是好马,只是缺少伯乐罢了。当你正在做别人不理解、不支持的事情时,不要放弃,不要取悦他人,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如此坚持的自己。我们是特殊的一代人,这种特殊会使我们懂得在逆境中生长,在淤泥里保持洁净,更会让我们懂得我们想要什么。高二:陈雨曦1200字以上 高二 议论文
-
从未走远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远离家的过程。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社会,一步步地远离那个家,曾近最依赖的温柔乡。按理来说,这说的不错。但按情来说,我们,从未走远。从初中到高中,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到集体中去,独立生活。那个暑假是我过的最难受的假期,我总在想,高中我出去住,离家远了一步;大学去别的城市,离家更远了一步;毕业回来后,我长大了,父母老了,是不是就再也回不到现在了?我是不是回越走越远…。高中的生活很紧张,有时会让你在紧凑的学习中暂时忘记那个家。空闲下来是透过窗户望着远处的天,才会发现家真的离我好远。每周六回家时,总是很开心,回到家看到空荡荡的房子后,总是很落寞,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是我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个生日,我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大家会聚在一起,像以前那样。果不其然,到家后还是我一个人,对着冷冰冰,毫无人气的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温暖热闹的家里变得如此冷清。难得耍次小脾气,丢掉书包,丢掉手机,只留着口袋里的一些零钱,拿了把钥匙,就找同学出去完了,为我庆祝生日。疯狂的玩到好晚,就当是发泄,等天黑了才回到家。打开家门,耀眼的光从门后射出,适应了一下,父母,爷爷奶奶都看着我这边,这时是安静的。妈妈慢慢走过来:“下次出去玩说一声,别回来这么晚,我们多担心呐。”妈妈很平静的说完这句话,但我看到了,她的眼眶红了。我扫视了一下家里的人,视线渐渐模糊了,这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一家人,多久没聚在一起了啊,多久了…。 一段长时间的寂静后,爷爷先开口了:“行了行了,快吃饭吧,今天丫头生日,别僵着了。”听到生日,泪水决堤而下,冷清的家又充满了温暖。蛋糕还是我最喜欢的蛋糕,家还是那个温暖的家,笑脸还是那个记忆中的笑脸,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似乎我,从未走远…。鸟儿会被锁在笼子里,但它依然热爱蓝天;鱼儿会被关进水缸里,但它依然向往河流;树木会被砍伐运往工厂,但它依然执着于土地…。 我们会离开家,但在我们心里,家永远在那里,而我们,从未走远。800字 高二
-
走远之后你走之后,整个世界里,独剩下,一片狼藉的落花,或者你的呢喃之语,存于这个寂寞的时刻,可是却不留下一点痕迹,关于你和我最后的答案,眼看着,即将获得永存,可惜却败在无情的风雨里。远处,是你走远的身影,近处,是我无助的背对,好了,这一刻我该以一种方式浪迹,天涯海角并不是我的唯一,可我欢喜着,可我喜悦着,对不住你的全部,一点星火之隙,就已暗然失色。可能会有的可能,来临时,格外精彩并且异样,所以我祈求,雪天的静静,就像雪地里的脚印,是我的一心一印,而不是你的伤心绝情,我的爱因你触摸寒冷,瞧着明天离去,什么样的结局不是我的抉择。250字 高二 诗歌
-
鼓掌是一种精神或许,站在舞台中央享受灯光聚焦万目凝视是你的目标。或许,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奔跑一路勇往直前直至登上万众注目的社会塔尖是你的追求。或许,披荆棘斩霜露一路奋勇攀登,即使皮肤被划破鞋底被磨破也在所不惜要攀上顶峰俯瞰众生是你的理想。或许……那么,我只愿成为一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人生就像一场旅途,漫长而不知终点在何处。只有当你懂得为他人喝彩而不是拼了命地想要去模仿他人的成功,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身边总有人在讨论:今天谁谁谁又嫁入豪门了,昨天谁谁谁又在黄金地带买了一幢别墅了——他们在羡慕,他们在渴望,于是他们决定要像那些人一样有钱,开始复制他人的成功。他们一路行色匆匆,总是忙于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浮华,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殊不知,没有家人,再好的别墅也只是个房子;没有朋友,再亮眼的跑车也只是个机器;没有灵魂,再华丽的外表也只是躯壳。古人常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属于我的,不偏不倚,不是我的不争不羡。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到对自己问心无愧,为他人鼓掌又何尝不可!在学校运动会上,我虽然体育不好没能参加比赛为班争光,但我拿着相机去为运动员们记录下他们奔跑拼搏的姿态。我会精心组织语言写好稿子,在广播里为运动员们加油呐喊!我会在1500米赛跑的终点带着水和毛巾以及满腔的热情迎接疲惫的运动员们。虽然我未曾参加比赛,但我也已真真实实地参与到运动会中去为自己的班级添一份力喝一段彩鼓一场掌。生活也是这样,不参加不代表没有参与。只要你有真心有真情,为他人鼓掌也是一种精神!或许奔跑能得到注目,或许尖叫能带来掌声。但我只愿成为一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那么你呢?600字 高二 议论文
-
青春,走远了天凉了。时值中秋,风清云淡,没有骤雨与风雪,却有一种道不出的寒,“白狐向月号山峰,秋寒扫云留碧空”,秋降临尘世,也侵入人心……夜深了。月和夜好似一对依娆的恋人,相伴相随,何况在中秋。月光越发皎洁,夜也愈显黑暗,千里寄深情;月夜啊你到底承载了多少人的声与泪?青春,走远了。那些年,那些人,那种感情早已不再浓烈,却一直在我心里。青葱岁月只留下斑驳的记忆,身边少了一份独特的温暖,时间冲淡的是回忆,带不走的,也是回忆。青春那段日子,已走远,我却永不会忘记。曾经以为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永远不会陨落,但等到他终于掉下时,我才发现,世间没有永恒……往昔的三年,你们一直在我身边,教室里我们共同的奋笔疾书,共同思考努力,共同交流欢笑;操场上,忘我的训练,拼命的奔跑,走过了,会有脚印。而这些画面,都被我印在心里,藏在脑海里。三年后的今日,青春的激情被磨灭的所剩无几,似乎更加追求安静与沉默,但情不会变,泪仍会流。朋友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渐渐地,渐渐地,不再联系,但空间的每个留言,每次更新都牵动彼此的心,欲诉千言万语,拿起电话却不知从何开头。或许,青春不是年华,而是一种心境。年华易逝,情愫永恒。我们年轻,不必深沉的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年轻可以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温情满怀,看月儿由缺到今夜的圆,看花落花谢逝去无声。执伊人之手在梦的山头看时光流过,这不是挥霍,而是细数走过的青春的缤纷。曾经我在青春的路途上遇到你们,现在已知你们已走远,至少那段岁月曾绚丽地开放过。三年后,让我们共掬一缕月光,戴着王者之冠再会,我们那时再回首,再领略那段脚下的路。青春,已走远……600字 高二 散文
-
有一种精神叫爱国我们的祖国——中国,经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才形成了如今强大的国家。当然,这离不开那些爱国英雄。从古至今,爱国英雄不计其数,其中,近代出名的爱国英雄有: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刘光第、林则徐等。而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林则徐的事迹。清朝末年,英国向中国走私特殊商品——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祸患。于是,皇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与一些官员前往走私活动十分猖獗的广东禁烟。一八三九年三月,林则徐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共缴出鸦片约118。8万千克。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顿时浓烟滚滚,这就是有名的“虎门硝烟”。听完了林则徐的“虎门硝烟”,我深深陷入了沉思。是啊,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为祖国争光。例如郭沫若,年轻时在国外留学,之后回国报效,最后成为了闻名中外的历史学家。杨利伟,一个勇敢及爱国的人,是第一个坐着中国宇宙飞船飞到太空的中国人,将中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了世界前列。张宁——世界羽毛球冠军,在运动场上发挥自己的汗水和技术,用实力告诉外国人:我们中国人一点都不比他们差。还有钱学森,被公认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他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不惜一切代价回来报效祖国,曾被美国拘留所拘留,但丝毫没动摇他回国的心。回国后,他先后研究出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个火箭,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也在默默的为祖国争光。路边的清洁工人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在路旁打扫,为大地做了一份贡献,这难道不是在为祖国争光吗?交警每天在马路上为大家指挥交通,为人们的安全保障做一份贡献,这难道不是在为祖国争光吗?我们---普普通通的小学生,应该读好书,做好预习,复习,长大后找个好工作,为祖国报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竭尽全力,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感恩祖国,从小做起”。从小时候开始,从小事做起。名人无数的爱国故事激励着我们:为国报效!“少年智、中国智;少年强,中国强。”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什么?需要的是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将未来的中国变得繁荣富强!四年级:林奕君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点评: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爱国人士的爱国事迹,开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第一段说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林则徐,但文章大篇幅描写的是其他爱国人士。文中并不需要举出太多的人物,将一两个做重点描写就好。小作者切忌贪多,并且文章概括性的话一定要准确。点评老师:苏璐璐10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留下“叮—呤—”“你好,我是丹宁,我现在不在家,听到‘嘟-’的一声后,请留言!”“嘟-”“喂,丹宁呀!,我是妈妈,现在都八点了,你怎么还没回来呢?晚饭又没在家里吃吗?你这孩子,一个人呆在外地,怎么这么不注意呀。你……老婆子,有完没完,说正事呀!来,我说。晓惠,我是爸爸,听说你们青岛现在正流行什么‘非典型性肺炎’,板蓝根和白醋都涨到上百元了,你现在怎么样了。也不来个电话报个平安,爸妈都很着急呀!回来后,打个电话到家里,听见了吗?——老头子让我来说说嘛!孩子,你要注意千万别感冒了,多穿点衣服,别在外边吃东西,知道吗?好,说这样吧!记住回电话!”“咔-“2004年12月5日“叮—呤—”“你好,我是丹宁,我现在不在家,听到‘嘟-’的一声后,请留言!”“嘟-”2004年12月6日“叮—呤—”“你好,我是丹宁,我现在不在家,听到‘嘟-’的一声后,请留言!”“嘟-”“丹宁,我雅文呀。你这没良心的,十几年老朋友了,也不常打电话来聊一聊,每次都是我主动,还找不到人。喂,我今天打电话来,是专门慰问你的。你没被‘非典型性肺炎’迫害吧!你从小抵抗力不太好,我放心不下,特意找了一些抗病秘方,这有一个很可靠,听清楚了:用碗装一包板蓝根,再用白醋泡好,放进高压锅蒸几十分钟,拿出来马上喝,每天坚持喝两碗,包你百病不浸。记住回来后回个电话,OK!拜拜了!”“咔-”4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留下一份关怀关怀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它无法用语言准确的表述,只能用行动来体现:关怀是你读书累了,父母为你削苹果;口渴了,朋友为你冲一杯茶;沮丧时,得到一句安慰的话。关怀是一种金子般的品质,人生智慧。从小到大,我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关怀。婴儿时期,母亲把我抱在怀间轻声的哼着摇篮曲哄我入睡;幼年时期,母亲总是时刻牵着我的小手,生怕我受到外界的一丝伤害;少年时期,母亲总是在我离家求学之前,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关怀是无私的、无尽的,是一种爱的付出。时光飞逝?踏着岁月的脚步我走进了学前班?心灵纯洁的伙伴们和我很快打成一片。游戏时,不小心摔倒了,她看见了,跑过来,拉着我的小手,安慰我,还逗我笑,从此我俩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时至今日,从未改变。关怀可以使人在寒冬腊月中倍感温暖。关怀是一张无形的网,它会布撒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生活中,留下一份关怀,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姬塬中学初二:赵磊350字 初二 读后感
-
留下一点空白饭不要吃的太饱,话不要说得太满,天开阔地,心高路远,凡是都应该留有余地,这是生活的智慧,也是创造的艺术。文中写的是两则小故事。其一是:一位国画家画了一幅画,题目叫作:繁华。画面很不饱满,而且不完整,在宣纸上奢侈地留有许多空白,一大块,挺浪费的。有一位观者见了提出了疑问。画家笑了:“那不是浪费,是浪漫!我们国画讲究留白的艺术,画的太满就没有想象的空间,画失去张力,也就失去活力。”原来留白就是一种创造,还是一种神奇的创造。有种惊险之美,更让人回味。也许我们真的不缺知识,但缺乏创新思想和开阔的想象力。还有一则故事:有一位旅行者,他走遍了世界各地,几乎游遍所有的名胜古迹。但是,我们中国的九寨沟,他却不想动身去。他说,在他心目中,那里才是人间天堂,是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他要把它暂时“留白”在那里,留给自己一个梦想。给生活留下一点空白!实验小学光明校区六年级 黄睿喆3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留下余地《给喜鹊留一些柿子》是一篇蕴藏着深刻道理的文章。这篇文章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在韩国北部的乡村里有很多的柿子园。一些经常来这儿卖柿子的商家发现,每棵树顶上的柿子虽然又红又大,但是都不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商家便向农民请教,结果当地的农民都说:“这是给喜鹊冬天吃的。”商家们听后百思不得其解,喜鹊和柿子怎么能搭上边呢?还是一位年老的农民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喜鹊是优秀的灭虫能手,如果不在树上留些柿子,喜鹊在柿子树上过冬就没了粮食,就会冻死。喜鹊死了,那么虫子就会泛滥成灾,柿子也自然全被当做了虫子们的美餐,全被吃光了。其实在日常生活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但是城市就这么大,车位自然就成了个“老大难”。一天,我们出去玩。到了楼下,只见前面有几个人正站在两辆汽车前激烈地争吵着。这是怎么回事?我上前打听才知道,原来一位车主把车子停在巷子靠右的地方,而左边留出的车道比较小,只够行人通过,而巷尾正停着另一辆汽车,想出来,可怎么也出不来?就这样两位车主为这事争吵不休。我想,如果第一位车主停车时,看看巷子里还有没有车子,即使没有车子,也要把车子往里走一走,要留出可以进出的车道,方便其他车辆进出。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了。正如给喜鹊留一些柿子一样,给别人留下余地,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给自己留有余地,就是给自己在关键时刻留下条退路。可如今,人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别更别提留下余地了。如果人人都给别人留下余地,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6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从未走远坐在老屋前,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那个带笑的身影。我这才惊觉,那人和那简单而真挚的心愿,从未远去。小时候住在村子里,隔三岔五就会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来村里为人们箍木桶。木桶是用几片木板围在一起,再在外围箍一个铁圈制成的。以前的人,大抵是念旧的、节俭的,东西坏了,不轻易丢弃,总要修修补补。木桶坏了,便等着那个箍木桶的老伯来重新箍一下。箍一箍,又能用好久。箍木桶的老伯常年披着灰白色的外套,裤子已洗到发白,踏着一双走起路来“啪嗒啪嗒”的拖鞋,在村里晃荡。箍木桶是个令人敬重的职业,每个人见到那个箍木桶的大叔,都会笑着和他打个招呼,递上点自己做的食物。他会用爽朗的笑声来回应,笑声传得好远好远。每当他箍木桶时,就俨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将那快散架的木桶小心地捧在怀里,把铁箍松开,小心翼翼地把弧形木板一片一片拆下来,仔细对着阳光甄别好坏,用小块的木板加竹签锲入转换腐烂的部分,大块腐烂的干脆整块换掉,在地上敲平整顿平整,用油灰腻子把磕碰的小缺口一一填补起来,然后利落的把铁箍围成整圆,满满实实地箍紧。安静下来的他竟会有几分柔情,他粗短的手指在木板、铁箍、工具间摩挲,像极闲暇时抚摸幼儿的父亲。做手工时,他的眉眼里满是专注,还满溢着热爱与执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时常惊诧于为什么只是简单的工具,简单的动作,就能立刻让一个破旧的木桶坚固如初。他只是“嘿嘿”地得意笑着,随后便留下抱着木桶发愣的我和“箍木桶咯”的叫喊声,继续在村庄里穿梭。有人问他,箍木桶也没什么人会,常常又有人要箍木桶,你为什么不多收点工钱呢?他的脸上漾起了笑容,没有回答。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也许是在村子里的小店第一次摆上塑料桶的时候,也许是村头第一幢高楼盖起的时候,人们纷纷选择了轻便而又色彩鲜艳的塑料桶。木桶便无声无息地被丢在了角落里,任凭其一点点被风雨侵蚀,任凭箍木桶的手艺在旧木桶中隐藏、消失,直到被时光无情地吞噬。我以为再也见不到那箍木桶的老伯了,也再也看不到他大大咧咧的笑容了,他已渐渐远去。随这而去的,还有小村庄宁静的生活。我也搬到城里读书了……。几年后的回村,村子已经“紧跟潮流”:手机、电脑、Wifi……该有的一个也没少。可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模样。我望着认不出来的小村,心里感到几分怅然若失。直到一天,村子里有一户人家的老人去世,他却又出现在村子里。当那熟悉而又久远的声音在村子里响起时,我像突然被推回了已经消失的年岁里。我迫不及待地奔出家门。他,还像从前一样,穿着洗着泛白的衣服,趿拉着拖鞋在村里慢悠悠地走着。只是他的声音在一片哭声中显得格外不同,只是他的两鬓已变得花白,只是他再从人群中走过,再无人问津。他明明站在我面前,却总觉得他离我,好远好远……他早已明白没有人使用笨重的木桶了,便又落寞地走出村子。见我一直追随着他,他抬起头,对我勉强地笑了一下。“小姑娘,没想到你还记得我啊!虽然……现在大家也不再需要木桶了……”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以前的习俗,村里有人逝去时,有箍桶匠来村里,村里的人就会平安呢。”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他说得那样安详笃定。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似乎望见了他长长的一生,龃龉和谅解,伤痕和结痂,他都没有说,只是温和的笑,我无法洞悉箍桶匠的人生,却被深深感染触动,有一种温暖直抵心底。木桶已渐渐远离我们,可他和他朴实的心愿却一直在那,没有离去。小村庄变得很快,可我总相信生命中许多热爱与执著,坚持与善良一直在那不远外守候,从未改变、从未远去……1200字以上 初三
-
从未走远朋友间的友谊,是充满欢笑的,是充满激情的,是充满悲伤的……如果友谊能地久天长,是一件好事,因为,你有困难时,朋友就是第一时间来帮你的那个人。一个星期六,我约朋友来我家写作业。写完作业后,我们有说有笑,无话不谈。我偶然发现了他书包里的一幅画,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个画画高手,这画难道是今天他在美术特长班上画的?我小心翼翼地把那幅画从他的书包里拿出来,啊,好漂亮啊!画得可真好!我问他:“这幅画是你画的吗,应该画了很长时间吧?”朋友自豪地回答:“是啊,我可是画了一上午呢!”我把画放在书桌上,哪知,桌上有一大片水,画瞬间被水浸湿了,颜色被冲淡了很多,有些地方都已经看不清了,好好的一幅画现在却变成了一张湿漉漉的废纸。朋友看得傻眼了,生气地对我说:“你把我画得最好的一幅画变成了这样,你说,你准备怎么赔?”我也愣住了,连忙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知道桌上有水呀!”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事情既然都这样了,绝交吧!”我一听,火起来了,把画往地上一扔,说:“绝交就绝交,谁怕谁呀!”朋友听我这样一说,更生气了,于是他背起书包,头也不回地走了。看着他那气冲冲的背影,我开始后悔起来,心想:我怎么会说出这话呢,我真笨啊!就在我觉得我们的友谊已经走到了终点时,发生了一件事,它让我看到,终点之后却还有路,我们的友谊并未走远。那天中午,天气很热,太阳毫不吝啬地播洒着阳光,普照大地。学校的水泥地上,冒出一缕缕的白烟。我早早地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喝了几口凉水后,感觉有点无趣,就四处看看。突然,我看见一位同学桌上的一个空矿泉水瓶,我想到了一个“点子”——切水瓶,做水钟。我拿起那个水瓶,找同学借了一把小刀,开始切瓶子。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切了一个小口。我站起身,用更大的力往里切去,却不小心扎到了手腕,流了好多血。我再看看小刀,刀刃上锈迹斑斑,完了,铁锈估计进入血液了。我找到班长,跟他说明了情况,其他同学听到这事,也过来询问。于是,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有几个同学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要把我送到医务室,在这其中,就有我的朋友。我一看到他,气就来了,面无表情地对他说:“不用你送,我自己也能去!”朋友惭愧地说:“算了,别记着那事了,都是我不好。那天我回到家就后悔了,我真不应该那样对你。第二天我来找你,你也不理我,我见你在气头上,就没说什么。对不起,我那天态度不好。”听了他的话,我的气也消了,心想,当时我怎么没追出去道歉呢?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宰相呢?想到这里,我连忙对他说:“没关系,其实我早就不生气了。”说完,他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一起把我送进了医务室。医生给我处理了伤口,也打了破伤风针。但我手腕上的血却还在流,朋友见状,找来一个酒精棉球,放在我的伤口处,轻轻擦拭,眼皮都不眨,像描着一幅油画。不一会儿,血止住了,我也和大伙一起回班上课了。回去的路上,太阳光不再那么炎热,水泥地也不冒白烟了,迎面吹来了凉爽的微风,吹得树轻轻摇动……我曾认为友谊走远了,可友谊一直绕在我的身边。友谊是一座桥,友谊是一盏灯,友谊是冬日壁炉里那给人带来温暖的熊熊火焰。我心中的友谊,从未走远!1200字以上 五年级
-
承受是一种精神生命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在短暂的流逝中我们曾遇到过大坝,遇到过泥沙,亦或是暴风骤雨,这些障碍与困难、磨砺与痛楚或许会成为我们心中的暗礁。可是,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时就会发现,那些曾经的伤疤会让我们生命的河流,流得更宽、更远,更加清澈无比。我们既然生于世上,就必须意识到世道的艰难,人人都食人间烟火,人人都品尝酸甜苦辣,我们就必须学会从容承受。现实生活之中,谁也逃脱不了这种压力的束缚。欲成大事者,因目标高远,压力可能会更大。但若欲成大事,就必须能承受这种压力,并把压力当成推进人生的动力。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当我们屈服于痛苦的时候,他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绝望中走向灭亡。当我们承受了痛苦,我们就会变得坚强自信,此时,痛苦就变成了一笔无上的财富。小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的错误被老师当堂指出,仅仅是因为小小的自尊心已经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什么是羞耻。可是,生性顽皮的我总是免不了被老师恨铁不成钢地呵斥,于是流泪、伤心,甚至产生了对老师的埋怨。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长大了、懂得更多时,才发现那些严厉的批评却又显得那么地亲切,因为我良好的形象与习惯赢得了朋友们的称赞。于是,曾经小小的痛,变成了现在的财富。人贵在承受,承受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当欲望来临时承受使人坚持那份淡泊和宁静;当惨遭不幸时,承受使人坚持那份乐观和顽强。人的一生,崎岖坎坷,难免要承受。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面对一时的困惑和灾难性的打击,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和一时的荣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头论足,要相信自己,坚定信念,踏踏实实地走自己选定的路。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生命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东西,觉得天地间有许多憾事,常常无法释怀,可是我们要明白万事万物都有他们自己的理由,不可能仅仅因你的“意”而去改变!从来,胭脂俗粉掩不住真实的内心,金钱美色拴不住永远的憧憬。有个成语叫“百忍成金”,还有一个成语叫“忍辱负重”,忍不是屈服,忍是积聚力量,准备下一轮的冲刺。忍是高瞻远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中,除了幸福和痛苦,平淡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生活。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坚韧和耐心,平淡如同一杯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和温馨。人生千姿百态,总像云彩般变幻无穷。总是沉醉在不如意中,就会错过很多精彩。学会忘记,学会承受,积极享受世界带给我们的斑斓,哭着求不来真正的快乐。一切快乐也都会被时间冲淡,时过境迁,世事变幻,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应生活,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寂,还要承受遥遥无期的等待与无奈。读懂自己,丰富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迸发出活力和激情。人生贵在承受,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战胜自我,无所畏惧的气质和勇敢;承受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拒绝流俗,弘扬正气的凸显和舒展;承受更是一种美德,一种潇洒,一种境界,一种伟大。轻抚岁月,旧时的浪漫恍如幽梦。眷恋往昔,初时的记忆幻若童话。渐渐释怀的过往轮回再见时,生命已是另一种姿态。承受是一种涵养,是一种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气度和坦荡;承受也是一种勇气,一种使出浑身解数,竭力负担呼出正气的形象和魄力。轻而易举就完成内心的告白,却始终没有勇气去告慰那些伟大的灵魂,一直坚信着: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总也无法说清生命的真谛是什么。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
您从未走远时间会冲淡岁月的痕迹,但思念始终萦绕在心间,如同耀眼的星辉,不曾淡却。——题记曾几何时,您牵着我稚嫩的小手在乡间的小路上为我采撷那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却是我最为喜欢的小野花,插在我的小辫子上,然后以一种欣赏无上至宝的眼神看着我,末了,便会说上一句“妞妞就是好看!”这时,我便会高兴的在您脸上烙上一个湿哒哒的吻,可您却毫不嫌弃,反而笑得更加欢喜……曾几何时,我和您在夏日的傍晚依偎地坐在院子里乘凉,您院子里的无花果树枝叶繁茂,苍翠欲滴。当夏日的微风轻拂过枝桠,绿叶总会欣喜的跳动、摇摆,仿佛恋人耳边呢喃的低声絮语。夜空中繁星满天,萤火虫与星星跳着浪漫的华尔兹。这时,您总会拿着那把破旧却充满我童年记忆的蒲扇为我驱赶蚊虫,带来令人惬意的微风,那时,我觉得空调一定比不上您那为我带来舒适与凉意的蒲扇,我也总是在您为我创造的美好梦境中沉沉睡去……曾几何时,当您在厨房为我烹饪可口的饭菜时,我总会无比及时的出现在您眼前,这时,您总会用充满宠溺的眼神看着我“小馋猫,又闻到香味了?再多等一会,马上就好。”说完,便顺手地捏了一下我的小鼻子,这是您最喜欢的动作……时间如白驹过际,转眼间,我已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也到了不得不离开您的时候,纵然有万般的不舍,可您还是强忍着伤感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当我坐着汽车驶离乡下时,我回头发现,村口有一个我无比熟悉的身影,我再也忍不住,想要打开车门跳下车,可是身旁的妈妈却拉住了我,我懂妈妈的用意,如果再一次的道别,会更加的不舍,那就不要有“再一次”。于是我只能泪眼婆娑的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远,直至消失。那一刻,我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不舍与难过,顷刻,泪水决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也越来越繁忙,回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渐渐的都有些忘记还有一个人在乡下时刻记挂着我、思念着我。又是一年冬季,那个冬天似乎比任何一个冬天都难熬,我的房间没有暖气,在书桌前做功课的我时常因为寒冷而冻僵手脚。这个消息,不知怎的传到了您的耳朵里,您不顾冬日的烈风和雪后光滑的路面,去请求邻居骑摩托车载您给我买桌子,那样的天气,谁敢贸然出门?我不知道您怎样的乞求着别人,但最终您还是提着桌子,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我的面前,您说买一个小桌子,可以在床上架着,这样就可以少受些冻了,当您忙着把桌子架在床上时,我看到您粗糙的手冻得通红,手背上满是冻疮,已经有些脓肿,让人看了不免有些心悸。我这才明白,原来您就这样坐在摩托车后座一路用手提着桌子……。我的视线已经有些模糊,连忙转过头,强忍着泪水。却听到您的一句“妞妞,有了这张桌子,就不会那么冷了!”眼泪最后的防线也随之崩溃,他们如断了线的珍珠般涌出眼眶,滴落到地上,温暖无声……姥姥,您已经离开我们七个多月了,恍惚间,您似乎从未远离。您知不知道,您的妞妞真的好想您,想念您那令我安定的微笑,想念您那能给我带来最惬意的童年记忆的蒲扇,想念您那粗糙却温暖无比的手抚上我的鼻子时的温暖,想念您在我遭遇困难时给予的鼓励……您总是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这些我都会铭记在心,永不忘却。秋意渐浓,随母亲去您墓前祭奠。金色的阳光洒在雕刻在墓碑上的照片上,那是您安然慈祥的笑容。墓碑两旁的松柏静默矗立,谦卑静好。缕缕清风透过树梢拂乱我的头发,好像您那粗糙龟裂但又灵巧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瞬息浮生,薄命如斯,诋毁怎忘。思念于无形中被秋的到来勾起。时间是残酷的,它把您从我此后的生命中完全剥离,使我再看不到您和蔼面庞。雁飞高兮鸟难寻,难以寻觅到彼此的身影又何妨?有人说,人死后,消逝的是身体,而灵魂会像凤凰涅槃般重生,陪着最重要的人。姥姥,您在天国一切可好?蔚蓝浩瀚的天地间,我总感觉您的声音在天际间萦绕回荡,您,从未走远。1200字以上 初一
-
走远的记忆这段日子读了很多文章都是关于怀旧的话题,很多的文字不自主的触摸心底那些柔软,一些走远的印象也似在翩翩走来,一些久远的印记又仿佛就在眼前。——题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几十年前一些备受乡里百姓欢迎的行当业已绝迹。比如说起“锔补匠”,即便在当地,30岁以下的人大约会一头雾水,及至听明白了每一个字之后大抵会想当然的揣度是修缮某些物件的师傅吧。只是你说对了一半,这“锔补匠”可是当时我们这些小孩向往、喜欢的职业呢。跟着那补锅师傅后面转来转去,一路高喊“焗锅-焗缸--”锔好锅子叮叮咚咚的时节,那拉长声音很有韵味的喊声确实喊得很顺溜。以至于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也会在后面大喊着;“锔锅-锔缸-,锔老太太裤裆!……”也不理解是什么话,就那样喊着觉得好玩,直到锔锅师傅或是家人的一声吆喝,吓得孩子们吐吐舌头,不敢再那样喊了,胆小的吓跑了。也不知这一风靡我们北方城乡的走街串巷的行当,是从哪个朝代的村野俚语里滋生,然后发扬光大颇为鲜亮地繁衍成街头村落一道风景的,无从考证。在我能记事的记忆中,“锔锅、锔缸”作为一门关注度比较高的营生应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小城镇和乡里人家都是这么称呼补锅的师傅,“锔锅、锔缸的”,大家伙儿都这么叫着,也没有什么好听的名讳,大概和他们的活计有关。那时盛水、盛米面、腌制酸菜、咸菜的罐罐都是瓦做的器皿。大的叫做缸,小点的称做坛子。缸和坛子还分大中小,带瓷的和瓦制作的都有,而煮饭的、炒菜的、煮猪食的大大小小的锅都是清一色的翻砂铁锅,其貌不扬却颇受青睐,比笨重的瓷器、瓦器耐用,但也不宜重落,遇到些磕磕碰碰,或者经受烤验的时间太久,就难免给弄出些缝隙和小洞(沙眼子),沙眼子小的时候还可以将就着使用。有人用棉絮条,或是用废弃不用的布条子补漏。再后来也有用塑料袋子塞到破洞处,用火两面烤烤,看见烧糊要滴答塑料融化物的瞬间,用物件急忙按压,也有人手不怕烫的直接用手挤压,结果是被烫出来一个水泡泡。等物件凉却了就可以使用了,但只能盛装干燥的物品,如果用火烘烤瞬间又是破洞、缝隙如初。家主人即使再舍不得几个钱,还是得乖乖地把破锅、破盆子送到补锅匠师傅的炉边。这些瓦罐铁锅现在也有人家依旧在使用,只是如果坏了就直接扔掉了,也没人去修补,也再找不到人修补。好在锔锅锔缸匠作为当年的一个行当是那个年代很热门的行业,隔三差五的就会来村子里大声吆喝着。这行当,有行走于各个乡村走街串巷的,也有坐贾。像这种做饭或者煮猪食时,铁锅用着用着漏水了,而家里正急着等锅做饭或是煮猪食呢,此时只需直奔开锔锅锔缸作坊的就行,也就一袋烟的功夫马上变腐朽为神奇。只是那个做贾的作坊是要走两里地在别的村子。那时我家有一口盛水用的水缸和我当时的身材差不多,水缸存放在厨房门后。妈妈去做饭的时候,我时常帮忙填火,也就是往灶台炉灶里陆续地放干柴。乘着妈妈不注意,我就会趴在水缸沿上晃来晃去地玩,如果缸里面的水少,水缸就和我一起摇晃,就如在荡秋千,觉得非常开心、好玩。妈妈看见就会一声吆喝,说,趴在缸沿上危险,掉进缸里水会淹着我的,缸玩倒了,缸会坏掉的。每次听见妈妈的吆喝,我都吓得紧忙抽身躲开,眼睛里还是恋恋不舍的。那时候没什么玩具,家里的小盆盆罐罐,一张彩色的小纸片,外面的小石头乱瓦片都能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有一次妈妈出去院子里摘菜,让我看着炉灶不要断火。我高兴的答应了,当妈妈关上房门的一瞬间,我立即爬上水缸沿玩起来,使劲的晃啊晃,看见水里有我的倒影也在晃来晃去,心里那个开心。也许是用的惯力过大,缸一下子失去控制,哐啷的一声砸在地上,半缸的水流淌得满地,我也趴在水窝窝吓得大哭起来。爬起来想扶正缸,可没力气。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那个水缸着地的那面裂了很大的一个缝隙。地上的泥土和水搅拌在一起,弄得我满脸满身的泥巴。妈妈回来看见我的形象时哭笑不得,并没有打我、责骂我。妈妈说,幸亏是缸倒了,如果我掉进缸里小命就没了。据说这个缸是我太爷爷用两个铜板买来的,缸里面的水滋养了几代人,却坏在我这里,当时心里很害怕,也后悔,也第一次盼望着那个锔锅锔缸的人早点来。那时候也不知道数日子,只觉得是盼了很多时日,终于听到那声“锔锅-锔缸-”了。我兴奋的跑出去,生怕被别人家抢走似的,把那个老师傅领进家门。那个老头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他的脸黑不溜秋的,像是许久没洗脸了,脸瘦得长长的,类似于核桃的皱纹还有一些黑灰在里面,黑黑的,大概是职业使然——烟薰火燎的使皮肤变黑了,或是就是长久没洗脸的缘故。手就像榆树皮一样干巴巴的,手指头还有厚厚的老茧。穿着一身看不清颜色或是黑色或是深蓝色的土布衣裳。头发稀稀落落的还有很多白头发,只有头顶亮亮的看着比较干净,因为那里没有头发,白白的。好想去摸一下,但只能是想想而已,不敢。他的行头是一副担子,扁担挑着一头是风箱和补锅、补缸用的工具,一头是一个小铁箱子和一些用袋子装着的小煤块。他在院子里找个被风宽敞的地方先是引燃一些木炭,扯起风箱,呼啦呼啦地响着,然后就有蓝色的火苗儿轻盈地舞动起来,煞是好看。干活时,喜欢同前来准备修缮的人们搭讪几句,有时还摸着小孩子的脸蛋以示亲热,亲热的结果是白净水嫩嫩的小脸蛋上模糊朦胧的一个黑黑的手爪子印。身边没大人时,一边拉风箱一边有时还哼着东北的民间小调: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家家团圆会呀啊,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我们一群小孩子守在一边看老师傅忙来忙去,小调调被他哼来哼去。我也想拉几下风箱,就央求妈妈帮助说情,可就让我拉了几下就让躲在一边了。这时就看见他把一个很小的盛着碎锅铁的陶钵放进炉子里,上面盖一些小颗粒块煤。在拿一个长锥子放在红炭火上烧烤起来,等锥子红了,就拿起来对准缸裂缝约5公分处钻起来一个小眼子,对称着钻了六个小细洞洞,一边三个。然后就拿出来一个工字型的铁锔子在缸那里比量一下就在火上烤着,等红的时候就用锤子垫在一个矮板凳使劲地砸,大概砸了有十几下又放进火炭里继续烧烤起来,等再红的时候又反复砸几下再比量一下,再烤一会儿。然后就趁着热对准了两面的洞洞麻利地放进去那个锔子。反复多次终于把那个水缸的缝隙紧紧贴在一起固定住了,只留下一道痕迹。那补锅匠拿起来刚刚烧在瓦罐里的铁水浇灌在那几个小洞洞上面,再拿把稻草刷子蘸些湿泥巴,刷在刚放进去的鉄锔子处。鉄锔子滋滋啦啦响几声,冒着袅袅的白气,据说这是防止有缝隙再浸水出来。修补完我家的水缸又继续给别人家的叔叔婶婶修补铁锅、瓦缸。妈妈检查一遍很满意的把水缸又挪回来原来的地方,继续盛水,只是再也不会承装很多,妈妈说怕那里裂开缝隙浸水,之后我再不敢趴在那个缸沿子摇来晃去了。直到日头偏西,那个老师傅才收拾起所有的行当晃悠悠走了。我目送他慢悠悠负重前行的背影,逐渐模糊在月色里,越来越看不清,越走越远了。伴随着时光的老去,许多人、许多事也在逐渐地褪色、变淡,越来越遥远。就如那“锔补匠” 也逐渐消失在岁月的洪流中,连同那“锔锅-锔缸-”的吆喝声,也只能在记忆中慢慢回味……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