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五千年来她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文明。然而,近年来,黄河污染加剧,已超出了黄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目前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黄河流域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5亿~156亿元。
“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
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
兰州、银川、包头、新乡、开封正在饱受水污染之苦。农村的不少地方出现了用黄河水浇地,作物减产、烧死庄稼的事件。
宁夏石嘴山市黄河水厂,主要是通过处理黄河水向部分城市居民供应饮用水。然而,从2001年开始由于黄河水质急剧下降,水厂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水里的氨氮、挥发酚等含量过高,消耗了大量用于杀菌的氯,水厂不得不将加氯量由原来的处理每升水使用0.15毫克增加到4毫克左右,而用于澄清、处理有机物的药料也在成倍增加。去年和今年春天这家水厂还曾多次被迫停止处理。
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大量污染物。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同时,沿黄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加剧了污染。
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黄河白银段最大的废水排放源。重金属污染物大多来自白银公司下属的冶炼厂。作为我国铜冶炼的老企业,冶炼厂已运行40多年。甘肃省环保部门、甘肃省经贸委曾两次决定对这个厂限期治理年,环保总局与原国家经贸委再次对其限期治理,要求到2005年必须实现达标排放。目前,冶炼厂的治理项目仍无实质性进展。
旧的高污染源还没有彻底治理,新的高污染项目又在西部上马。据悉,一些东部污染企业在招商引资的旗号下涌入西部地区。宁夏石嘴山市2004年1至4月份引进的70个项目中,高耗能的项目就有43个,部分已经投产的项目其环保后续工作也没有跟上。近年来黄河宁夏段在工业污水排放减少的同时,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例不断加大,成为黄河污染治理的新重点。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局数据显示年,黄河宁夏段年排放废水2.35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2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万吨,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7.64万吨和2.51万吨。
伴蹲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黄河污染治理的老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污染,新问题又在不断显现。目前黄河流域的水污染已由集中的工业点源污染逐渐变化为工业点源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并重。生活污染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已成为污染防治工作的新重点、新难点,并逐步呈现出污染结构多元化和污染因素的复杂化。
黄河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宁蒙河套平原等地,开渠灌田,使大片荒漠变为绿州,赢得了“塞上江南”的赞誉。
为了保证长安、洛阳、开封等京都的供应,黄河中下游的水运开发历史也很悠久。
大禹治水的功绩,也包括治理黄河,大河上下,几乎到处都有大禹的“神工”。春秋战国以后,治河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留存下来大量珍贵的史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修筑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宋建都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员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清代河道总督权限更大,直接受命于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业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涌现了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专家。清朝末年及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国政衰败,治河也陷于停滞状态。近代以李仪祉、张含英为代表的水利专家,大力倡导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研究全面治理黄河的方略,但受社会经协件制约,始终难有建树。
纵观治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所谓治河实际上只局限于黄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动地防御洪灾。但是,悠久的治河历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献典籍,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见,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借鉴。
三
从194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治黄史册展开了新的篇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下简称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治黄事业。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外出巡视,首先就是视察黄河,作了很多重要指示,并谆谆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以后又多次听取治黄工作汇报,对治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64年,他已经70多岁高龄,还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马,上溯黄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与开发黄河。周恩来总理更是直接领导治黄工作,从1949年前的“反蒋治黄”斗争到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和三门峡工程建设,以及1958年大洪水的抗洪斗争等等,所有治黄工作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周总理亲自主持作出的。直到1976年,他已重病在身,还向去医院看望他的中央领导询问三门峡工程改建后的情况,真是为治黄事业鞠躬尽瘁,操尽了心。
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多次亲临黄河视察,听取治黄工作汇报,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为搞好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950年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流域性机构,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领导,统一领导和管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并直接管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的河防建设和防汛工作,两省的黄河河务局和沿河地、市、县的河务部门,既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的直属单位,又是各个省、地、市、县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这种条、块结合的独特体制,有利于组织沿河党、政、军、民团结治河,有效地加强了河防管理,对保障黄河防洪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民治黄事业,开始就注意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黄河河情,注重应用科学技术,搞好全面规划,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治黄。早在50年代初期,黄委会和有关部门就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测工作和科学考察,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1954年初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直接领导,中央有关部门及中国科学院负责人参加,组成黄河规划委员会,聘请苏联专家组,调集国内有关专家,集中力量,着手编制黄河治理开发规划。1954年10月底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审议通过,决定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批准了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责成有关部门按时完成治理开发的第一期工程。
与历史上众多的治黄方略相比,“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特点是:(1)这个规划的编制是政府行为,批准后的规划就是指导治黄建设的依据;(2)统筹考虑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3)突出综合利用的原则;(4)对水和沙都要加以控制和利用。规划明确指出:“我们对于黄河所应采取的方针,就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对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第一,在黄河干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的拦河坝和水库,拦洪、拦沙、调节水量、发电、灌溉。第二,主要在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展开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既防治了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消除了下游水害的根源。规划对干流工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和上中下游的灌溉发展都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修建三门峡大水库拦洪拦沙,尽快解除下游水患的安排。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以及治理开发技术措施的拟定,既汲取了前人的治黄经验,又采用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黄河规划,是治黄事业迈向新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对动员全国人民关心和支持治黄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治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治黄工作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步深化了对黄河河情的认识。在治黄进程中,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和建设安排作了一些重大的调整。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下达了《关于黄河治理开发现划修订任务书》,要求对黄河规划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进一步推进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此后,黄委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内各省区相继开展了各项规划研究工作,通过反复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于1996年初完成了《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并于1997年经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审查上报国务院。这个“规划纲要”,总结了人民治黄的实践经验,利用科学研究新成果,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治理开发黄河的方向和重大措施,以及2010年前的治黄建设安排,为治黄事业的发展绘制了一幅新的蓝图。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和支持治理黄河,重大治黄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时付诸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治黄事业的发展。
以往的治河历史,主要是在下游修守堤防,单纯防洪。新中国的治黄工作,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一开始就是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全面开展流域的治理开发,有计划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设。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参加治黄工作,依靠科举技术进步治理黄河,无论是关于黄河问题的勘测研究,还是治黄建设的规模,都是以往任何时代不能比拟的。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黄河上中下游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开发,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了三门峡等干支流防洪水库和北金堤、东平湖等平原蓄滞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两岸堤防,开展河道整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黄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过去显着提高。在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建设,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与治沟并举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计兴修梯田、条田、沟坝地等基本农田7755万亩,造林11802万亩,兴建治沟骨干工程854座,淤地坝10万余座,沟道防护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一些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开始有所改善,输入黄河的泥沙逐步减少。依靠这些工程措施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连续50年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发生洪水决溢的灾害,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黄河的水资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1995年的10700万亩,流域内河谷川地基本实现水利化,黄河供水范围还扩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区。在黄河干流上于1957年开工兴建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此后,相继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等7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目前正在建设小浪底、万家寨水利枢纽和李家峡、大峡水电站。已建在建的干流工程,总库容56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6亿千瓦时,约占黄河干流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9%。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防凌、减少河道淤积、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治黄50年,除害兴利成效显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全国的大江大河中,黄河的治理任务最为繁重。黄河流域西北紧临干旱的戈壁荒漠,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也属干旱、半干旱区,北部有大片沙漠和风沙区,西部是高寒地带,中部是世界着名的黄土高原,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据目前的调查研究资料,流域内风力侵蚀严重的土地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水力侵蚀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通称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多年平均来沙量达16亿吨,年最大来沙量达39亿吨,成为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上中游地区土壤侵蚀产生的大量泥沙不断输往下游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冲积塑造了黄淮海大平原。同时,黄河的频繁泛滥、改道又给下游平原地区造成巨大的灾难,黄河洪水威胁,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治理黄河,是防止荒漠化继续向东南扩张的前哨战,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再造山川秀美西北地区的重大措施,也是消除下游水患,保障广大平原地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黄河流域又是资源丰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治理和开发黄河,对保证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范围内总土地面积11。9亿亩(含内流区),其中耕地约1。79亿亩,林地1。53亿亩,牧草地4。19亿亩,宜于开垦的荒地约3000万亩。黄河下游现行河道洪泛可能影响范围的总土地面积1。8亿亩(1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亿亩,虽然不在流域范围以内,但仍属黄河防洪保护区。据1991年的资料,流域内探明的矿产有114种,在全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有37种。具有全国优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岩、铌、钼、煤、铝土矿、铝、耐火粘土等8种。其中,煤炭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己探明煤产地685处,保有储量占全国总数的46。5%,资源遍布沿黄各省区,而且具有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易开采等优点。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比较丰富,加上黄河干流的水力资源,实属全国的能源富足地区,也是21世纪全国能源开发的重点地区。
黄河水少沙多,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约580亿立方米,只占全国总量的2%,水资源贫乏,对于西北、华北缺水地区,黄河水资源尤其宝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按照全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规划,黄河上游沿黄地带和邻近地区,将进一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和能源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建成开发西部地带的一个重要基地。黄河上中游能源富集地区,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南的广大区域,将逐步建成以煤、电、铝、化工等工业为重点的综合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电力生产基地。同时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黄河下游沿黄平原,仍然是全国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黄河的治理开发促进了黄河经济带的发展,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对治理黄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黄河治理与开发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今后的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防治水土流失、消除下游水患、合理利用水资源等都需要进一步解决。客观情况也在不断发展,对黄河河情的认识也需要不断深化。我们坚信,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消除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初一:姚如鹏
相似题目
-
黄河“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讲的就是黄河! 自古以来,黄河一直水土肥美。不知从哪天起,黄河真的成了“黄”河了,水土流失很严重,两岸的老百姓叫苦不迭。特别是下大雨的时候,洪水漫过房顶,很多人因此失踪,死亡。 这些都是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越严重,就越要开垦,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我们的母亲河渐渐的枯竭下去。结构本来就很松散的黄土,沉积在水底,堵塞河道。两种原因,使我们的黄河变样。 就比如说我外婆家门口的大公园里的那条东官河吧。里面经常漂浮着什么破鞋子啊!饮料瓶啊!碎纸片啊!甚至有时候还来块大的塑料泡沫!每一次路过这儿,看见就想吐。 以前,“汪汪”那条小狗没死时,最喜欢在河里打滚,游泳。上次还差点把水甩到我身上,还好我及时躲开了。后来呢?连下水都不敢下了,站在岸上一个劲的发抖,像是见着了什么在水里的怪兽一样。是啊。这么脏的河水,如果是你,我肯定你也不会下去。 现在的东官河,水平如镜,水底清澈,能看见许多的鱼儿在欢快的游动,就像以前的黄河一样。 我相信黄河一定能变好的,只要我们保护好环境,青山会有的,绿水也会有的,我们的好环境啊也会一定会有的。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550字 初一 记叙文
-
黄河黄河“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藐视,唯有黄河不能藐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开垦耕种,建家立园,繁衍生息。是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自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山脉涌出,容纳百川,奔流而下。她从天际滚滚而来,挟万钧之力,势不可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啸经数省,逶迤入海。《全唐诗》里周偾说的好:“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冷冷一带寒。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江海助波澜。”在千万年的岁月里,黄河两岸的群山峻岭,千沟百壑里的大量石头被入黄的河流携带而进入黄河,然后在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力度和野性的长年剥蚀,冲刷,洗磨,流送及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下,造就成大量寓意深刻,引人入胜的图案石和造型石。这些惟妙惟肖的黄河石蕴涵了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集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真是天然瑰宝出黄河,造化钟神秀,非黄河莫属,怎能不让人惊诧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无穷魅力?黄河从横空出世的莽莽天际,从浩瀚的大西北,神秘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漠漠荒原,一路北上南下,奔入东海。她带来了无边无垠的久远和深沉;带来了空灵迷茫的大漠孤烟和苍茫空旷;带来了诗情画意般长河落日的朦胧;带来的磅礴大气的茫茫九派;;带来了秦砖汉瓦的质朴……而这一切,都在黄河奇石上体现了出来,这种文化绵延数千里,历经数千年。黄河不但孕育了黄皮肤的中华儿女,而且也孕育了千姿百态的黄河奇石,令人叹为观止。那些在各种地质及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千姿百态的造型石,类人象物,天然形成,令人遐想万千;那些由沉积岩,变质岩和一些火成岩形成的图案石,华美可人。它们的形成多由着色的化学元素或有机质在成岩时或成岩后作用,晕染于不同的岩石中而形成的花纹和图案,无奇不有。此外,沿黄河两岸还产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矿物奇石,如洮河的海绵化石,洛阳的牡丹石也是产于偃师一带的石种。岩性为变斑状辉绿粉岩,酷似牡丹花,岩石基质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及云母组成……所谓“袖里乾坤大,石中日月长”,“石小乾坤大,天然灵气多”。奇石赏玩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奇石并非无情物,它能把你带进亦真亦幻的奇石王国,带进梦幻般的宇宙天地。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在空间和时间的结合体里,人类繁衍生息,建朝立都,探寻人生美的真谛。石头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九朝古都的洛阳,伏羲据黄河石“河图”,“洛书”画成了八卦(这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正如司马光所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世间多少事,都在笑谈中。自古到今,有无数文人墨客为黄河写诗吟诵。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大家最熟悉不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见,黄河是多么得让人回味无穷啊!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带着必须腾飞的信念,像黄河一样,让我们一起奔腾,全华夏子孙们开始了辉煌的征程。1200字 五年级 叙事
-
黄河站在黄河边,望着滔滔巨浪,自己仿佛立刻变为一朵浪花,魂魄融入黄河的肌体之中。此时,细细品味黄河,它那如巨龙般的躯体拱成的“几”字形的脊梁,仿佛正向人们昭示着黄河的博大与精深。那千百年来涌流不息的巨浪滋养了无数的黎民百姓,也滋养了中华民族震惊世界的东方文化。那滔滔的河水,茫茫的雾霭,粗犷的号子,既是历史的写照,又是心灵的回应。站在黄河的中流砥柱上,浩浩河风吹过,我仿佛被黄河托起,于是,任何困苦、任何烦恼都被抛向山谷。逝者如斯夫!昔日的一切已经作古,只有滚滚的黄河依然激浪千重,汹涌奔腾。时空更迭,流年奔逝,黄河在岁月的嬗变中匆匆奔流,它跨越了多少沟沟坎坎,终于走进了一个星火四射的梦境。发电站星罗棋布,两岸绿树成荫房成行,到处五谷丰登,欢歌笑语。惟一不变的,是黄河那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气势,是黄河那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信念,这就是中华民族亘古绝世、生生不息的铁脊梁国之魂!第一次知道黄河是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庄严歌声里,从那以后,心中便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情。从此,便有一条黄龙在心中奔腾不息。带着寻根的意识,我后来逐渐认识了黄河。它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皑皑雪山中发源,流经黄土高原,绕过99道弯,最终归入蔚蓝宁静的渤海湾。它蕴藏母亲河几千年来不息的信念,用深沉凝重的黄色乳汁哺育了一个坚忍不屈的民族,孕育了世界引以为自豪的华夏文明。几度夕阳红,几经雷雨电,古老的黄河啊,记录了中华民族血泪斑斑的历史,目睹了中华儿女怒吼奔腾、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600字 初一
-
黄河黄河,国人皆知,因为她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中华民族的摇篮。爸爸说要和同事一起去旅游,过了八小时,我一开始以为他们去的不远,原来要去邓州。虽然我没和他们一起去,为了学习我才留了下来。过了十多天,爸爸回来了,我和妈妈高兴的去火车站接爸爸。回到家中,我赶紧把爸爸拉进我的房间里,让他讲有什么好看的风景,爸爸先和我卖了个关子说:“那里没有好看的风景”,我给爸爸“拍马屁”,听,最后,最后让我的甜言蜜语打动了。爸爸说:“那里的黄河汹涌澎湃。”我心里想,黄河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听着爸爸说黄河的壮观,我的心不知怎的“咚咚咚”地跳得特别快。黄河在我心目中有多么神秘啊!她真的象歌中唱的那样“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听爸爸说:”如果你站在对面看黄河,好象你面对着千军万马扑面而来。此时的黄河好象一位母亲,展开巨大的手臂,准备热烈地把儿女搂在怀里”。可是我很遗憾没和爸爸一起去。可是我也感受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350字 四年级
-
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黄河能够走出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我希望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希望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保持波涛滚滚的模样,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600字 四年级 散文
相关推荐
-
黄河“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兰州、银川、包头、新乡、开封正在饱受水污染之苦。农村的不少地方出现了用黄河水浇地,作物减产、烧死庄稼的事件。宁夏石嘴山市黄河水厂,主要是通过处理黄河水向部分城市居民供应饮用水。然而,从2001年开始由于黄河水质急剧下降,水厂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水里的氨氮、挥发酚等含量过高,消耗了大量用于杀菌的氯,水厂不得不将加氯量由原来的处理每升水使用0.15毫克增加到4毫克左右,而用于澄清、处理有机物的药料也在成倍增加。去年和今年春天这家水厂还曾多次被迫停止处理。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大量污染物。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同时,沿黄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加剧了污染。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黄河白银段最大的废水排放源。重金属污染物大多来自白银公司下属的冶炼厂。作为我国铜冶炼的老企业,冶炼厂已运行40多年。甘肃省环保部门、甘肃省经贸委曾两次决定对这个厂限期治理。2002年,环保总局与原国家经贸委再次对其限期治理,要求到2005年必须实现达标排放。目前,冶炼厂的治理项目仍无实质性进展。旧的高污染源还没有彻底治理,新的高污染项目又在西部上马。据悉,一些东部污染企业在招商引资的旗号下涌入西部地区。宁夏石嘴山市2004年1至4月份引进的70个项目中,高耗能的项目就有43个,部分已经投产的项目其环保后续工作也没有跟上。近年来黄河宁夏段在工业污水排放减少的同时,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例不断加大,成为黄河污染治理的新重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局数据显示,2003年,黄河宁夏段年排放废水2.35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2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4%。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0.15万吨,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7.64万吨和2.51万吨。伴蹲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黄河污染治理的老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污染,新问题又在不断显现。目前黄河流域的水污染已由集中的工业点源污染逐渐变化为工业点源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并重。生活污染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已成为污染防治工作的新重点、新难点,并逐步呈现出污染结构多元化和污染因素的复杂化。1200字 初一 散文
-
黄河黄河,中国北部的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呈“几”字形。贯穿整个中国。自古以来,历史文人墨客都曾感叹过黄河的雄壮,宏伟,傲岸无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短小精悍,撼动人心。老一辈的艺术家更是用歌曲来发扬他,一曲“黄河大合唱”不知道直击多少人的内心深处。而我,每每读到或听到这类诗句和歌曲,我都引以为豪,因为我是生长在黄河脚下的炎黄子孙,我们在黄河边戏耍,看黄河之水流淌,畅想着别处的黄河是不是也是这般好看。黄河,是中国傲娇的存在,他从古至今哺育了多少华夏子孙,不求回报,没有怨言,他一直默默的守护着中国的土地,为我们带来福利。而现在随着工厂的建立,废气的排放,污水的肆意流淌,不知道伤害了多少这些土地上关爱着我们的事物。而我们还在为我们的“杰作”自豪,对比吹嘘追捧,心以为骄傲。我们应该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草地,爱护我们身边每一寸保护我们的自然。350字 初一 抒情
-
黄河黄河,是世界第5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它流经九个省区,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它曲折回环,激流澎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诗人对它抒发自己的情感;历代朝都建立在这边缘;在这儿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古人类遗址为生物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赞颂黄河为母亲河因为在这儿发源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使我们炎黄子孙后代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滋养,成为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说:在大禹治水期间,大禹要去找黄河河神----河伯,拿来河图。这河图是后老汉和河伯花好几年的时间通过考察地形才画出来的。后老汉中途病倒,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后老汉有个儿子叫后羿,是个射箭高手,百发百中。后老汉没经过儿子同意就私自上黄河,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了。后羿将此怪罪在河伯身上,决定把河伯射死。这天,后羿来到黄河边,河伯误以为是大禹,于是走过去,可是被后羿射中了左眼。没过多久,大禹来了,拦住了后羿,并跟他讲述了河伯画图的艰辛。后羿后悔并埋怨自己的过失。大禹在河伯那里得到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黄河那奔腾的河水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还有那水源断流的痛苦。最近几十年,黄河水的水质受到了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百姓们,因为喝不到干净的水而患上了疾病。让我们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人类的共同财产丢失的更多。从你我做起!石排东海学校初一:刘甜慧6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黄河啊!黄河!我爱你!爱你的浪浊滔天,爱你的九曲回肠,爱你的一泻万里,爱你的……火车上,虽仅是匆匆一瞥,但足以知晓你的气势。你平静,如玉带;你奔腾,如骏马。你用血肉,用灵魂,灌溉我们的心田。你用泪水,用心血,给予我们做人。黄河!我们的母亲。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均向你学习。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像你一样坚强伟大!1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黄河没亲眼看过黄河但我却知黄河那波涛汹涌的气势,曲折盘旋在中华神州大地上,她用自己矫健的身躯,诠释着中华民族奋力崛起和复兴……第一次听到黄河,是在儿时的家中。那是个冬日,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一家人围着火炉,说着下雪结冰。说着说着,爷爷就说了一句:“长江一年四季都不结冰,但黄河冬天里结冰。有一年,结的冰上啊,能走坦克?”一下子,我这个小丫头就被“黄河”给“冰镇”住了。“黄河”,就这样一头钻进了我的脑海,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上小学了,我学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我一读到“黄河”,眼睛就为之一亮,好像有一种熟识的东西在撞击着我的心。这首诗我背得格外快,记得特别牢。同时,心中涌起无尽的遐想:登上高楼,极目远眺——那既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黄河,该是怎样壮观的一幅景象!?今天,语文课本又一次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画卷。那“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的魄势,那“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雄浑,那“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的豁达,……无不使我心潮澎湃,胸怀激荡。在我心中,黄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千万年以来,黄河以她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广袤的黄土地,养育着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她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走来,足迹遍及九个省区;她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她的支流分布广泛,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啊,黄河!你以不朽的流淌,成为中华大地的主动脉!?在我心中,黄河有着灿烂的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都从她这儿发源。那“华夏民族”的命名,那“炎黄子孙”的由来,那“仓颉造字”、“嫘祖育蚕”、“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开凿,那“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的烟火……都在她的身边一一演播。她的双手,牵着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啊,黄河!你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啊!黄河!我心中的黄河!什么时候,我能亲眼目睹你雄伟的身姿!什么时候,我能虔诚地接受你慈爱的洗礼!?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你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你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你为榜样,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大坚强!9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黄河我去过美丽的长江,它像一条蓝色的丝带,横贯祖国的东西。可是对于黄河,我却只能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想象它的壮观。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黄河玩。一路奔波,路上我就在想黄河到底有多波澜壮阔呢?值得李白这样赞颂。我还没想明白的时候,就到了黄河入海口。土黄土黄的水奔腾而来,看上去多浑浊啊!它向着大海的方向奔涌而去,黄河的水和碧蓝的海水之间形成一条泾渭分明的交界线。接着我们坐上船,船顺水而行,溅起的浪花也是浑浊的,我看着水,感觉自己走在泥土上,一眼看去根本看不到边!我似乎能够感受到当时李白的心境了!船开始往回开,我坐在船上感慨着,黄河真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浊浪排空的气势让人百看不厌,等我长大了,我还要去探寻黄河的源头。这一次的黄河之旅,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黄河的雄伟壮观!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我也要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最美的风景!350字 三年级 写景
-
黄河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从旧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此后,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他们在形成的冲击平原上,不断提高适应自然的能力,发展农业文明,使黄河流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黄河,你真是一首奔流不息的赞歌。我们因你而骄傲!但是,让我们自豪的母亲河近来大有不同,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让人们担心不已。在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的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是谁?使我们的“母亲”变成这个样子?其实我这也是明知故问,罪魁祸首也是我们,是她哺育了上千年的炎黄子孙。我们人类不断砍伐树木,无休止地开采资源,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任意排放污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母亲河变成这样,我们刚刚学过的一篇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曾经说黄河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它无论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一泻千里的魄势。目前,我们面临着黄河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正如文中所说的“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个形势严峻的时刻。走过崎岖险阻的道路。国人们,拿出我们雄健的精神,拯救我们的母亲河吧!粉阳路学校三年级:章霁玮650字 三年级 状物
-
黄河黄河“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藐视,唯有黄河不能藐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开垦耕种,建家立园,繁衍生息。是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自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西秦岭等古老山脉涌出,容纳百川,奔流而下。她从天际滚滚而来,挟万钧之力,势不可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啸经数省,逶迤入海。《全唐诗》里周偾说的好:“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冷冷一带寒。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江海助波澜。”在千万年的岁月里,黄河两岸的群山峻岭,千沟百壑里的大量石头被入黄的河流携带而进入黄河,然后在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力度和野性的长年剥蚀,冲刷,洗磨,流送及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下,造就成大量寓意深刻,引人入胜的图案石和造型石。这些惟妙惟肖的黄河石蕴涵了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集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真是天然瑰宝出黄河,造化钟神秀,非黄河莫属,怎能不让人惊诧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无穷魅力?黄河从横空出世的莽莽天际,从浩瀚的大西北,神秘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漠漠荒原,一路北上南下,奔入东海。她带来了无边无垠的久远和深沉;带来了空灵迷茫的大漠孤烟和苍茫空旷;带来了诗情画意般长河落日的朦胧;带来的磅礴大气的茫茫九派;;带来了秦砖汉瓦的质朴……而这一切,都在黄河奇石上体现了出来,这种文化绵延数千里,历经数千年。黄河不但孕育了黄皮肤的中华儿女,而且也孕育了千姿百态的黄河奇石,令人叹为观止。那些在各种地质及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千姿百态的造型石,类人象物,天然形成,令人遐想万千;那些由沉积岩,变质岩和一些火成岩形成的图案石,华美可人。它们的形成多由着色的化学元素或有机质在成岩时或成岩后作用,晕染于不同的岩石中而形成的花纹和图案,无奇不有。此外,沿黄河两岸还产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矿物奇石,如洮河的海绵化石,洛阳的牡丹石也是产于偃师一带的石种。岩性为变斑状辉绿粉岩,酷似牡丹花,岩石基质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及云母组成……所谓“袖里乾坤大,石中日月长”,“石小乾坤大,天然灵气多”。奇石赏玩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奇石并非无情物,它能把你带进亦真亦幻的奇石王国,带进梦幻般的宇宙天地。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在空间和时间的结合体里,人类繁衍生息,建朝立都,探寻人生美的真谛。石头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九朝古都的洛阳,伏羲据黄河石“河图”,“洛书”画成了八卦(这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正如司马光所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世间多少事,都在笑谈中。自古到今,有无数文人墨客为黄河写诗吟诵。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大家最熟悉不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见,黄河是多么得让人回味无穷啊!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带着必须腾飞的信念,像黄河一样,让我们一起奔腾,全华夏子孙们开始了辉煌的征程。1000字 五年级 叙事
-
黄河保护黄河人人有责。你们知道吗黄河是中化民族的摇篮,本来自然条件很好,四周都有树木陪伴。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可是现在它变了,变得让两岸人民叫苦不迭。它每年都要决口30多次,改道26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有两个原因;1、自秦朝后天气就便寒冷了大雨不断,加上黄土结构散2。是人们无限制的砍伐树林,就越穷越砍。150字 四年级 状物
-
黄河站在黄河边,望着滔滔巨浪,自己仿佛立刻变为一朵浪花,魂魄融入黄河的肌体之中。此时,细细品味黄河,它那如巨龙般的躯体拱成的“几”字形的脊梁,仿佛正向人们昭示着黄河的博大与精深。那千百年来涌流不息的巨浪滋养了无数的黎民百姓,也滋养了中华民族震惊世界的东方文化。那滔滔的河水,茫茫的雾霭,粗犷的号子,既是历史的写照,又是心灵的回应。站在黄河的中流砥柱上,浩浩河风吹过,我仿佛被黄河托起,于是,任何困苦、任何烦恼都被抛向山谷。逝者如斯夫!昔日的一切已经作古,只有滚滚的黄河依然激浪千重,汹涌奔腾。时空更迭,流年奔逝,黄河在岁月的嬗变中匆匆奔流,它跨越了多少沟沟坎坎,终于走进了一个星火四射的梦境。发电站星罗棋布,两岸绿树成荫房成行,到处五谷丰登,欢歌笑语。惟一不变的,是黄河那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气势,是黄河那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信念,这就是中华民族亘古绝世、生生不息的铁脊梁——国之魂!第一次知道黄河是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庄严歌声里,从那以后,心中便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情。从此,便有一条黄龙在心中奔腾不息。带着寻根的意识,我后来逐渐认识了黄河。它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皑皑雪山中发源,流经黄土高原,绕过99道弯,最终归入蔚蓝宁静的渤海湾。它蕴藏母亲河几千年来不息的信念,用深沉凝重的黄色乳汁哺育了一个坚忍不屈的民族,孕育了世界引以为自豪的华夏文明。几度夕阳红,几经雷雨电,古老的黄河啊,记录了中华民族血泪斑斑的历史,目睹了中华儿女怒吼奔腾、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550字 五年级 写景
-
黄河咏叹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不但用甘甜的乳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而且更是中华民族生存环境的重要缩影。昨天的黄河,让人自豪黄河的昨天,是一幅灿烂的画卷。五千年的华夏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无数英雄儿女的故事,在你的身边上演。你是伟大而坚强的,你象一位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你用那英雄的气魄抒写我们民族光辉的乐章。在你的万般呵护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发扬滋长。从旧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你的怀抱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乘风破浪,奋勇向前。我们的祖先,在黄河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励炼自己生存的能力,发展农业文明。昨天的黄河是辉煌灿烂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自豪的。今天的黄河,令人汗颜翻开历史的巨页,拂去历史的风尘,我们来审读黄河今天的历史。黄河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和痛苦。据历史记载,从先秦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三千多年里,仅黄河下游就曾发生过一千五百多次大的决口,每一次都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黄河以泥沙多而成为害河,闻名于世。据统计,黄河下游每年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6千克。"跳时黄河也洗不清"的俗语,拂去人们对它赋予的比喻意义,就成了当今黄河现状的真实写照了。黄河的现实不能不让人震惊,令人深思啊!几乎所有的童话都离不开水,几乎所有人性的灿烂想象和美丽的传奇故事都是通过水来演绎的……有位诗人说得好:"水是幸福的意象!"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是,今天的黄河有时却没有了波涛汹涌的气势了。断流的河床,在被污染的水中呻吟的鱼虾,已向我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黄河的毁灭,将是人类"童话"的灭亡!一部黄河污染史,一部黄河忧思录已然向世人昭示:人类已变得多么野蛮,多么愚昧!今天的黄河不再拥有昨天的美丽了,它变质了,它变得恐怖了,它变得悲哀了。愿每一个华夏子孙找回不能善待地球、善待环境、善待黄河的良知,为拯救黄河母亲献上你的爱心吧!明天的黄河,会更美好谈到明天,任何人都相信那句名言:明天会更美好。对于黄河的明天,对于中华民族生存的重要环境,我们衷心地希望她更加美好!但是,请别忘了,千万次空谈不如一次实际行动。朋友,让我们投身到这场"拯救黄河"的伟大运动中来吧,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如果你是领导,请你总揽全局;如果你是平民,请你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象每一个"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那样,献一份爱心,为黄河的明天天更蓝,水更绿,栽一棵草,植一株树,不滥砍乱伐,不无度开采,保护好环境,让黄河重新焕发出昔日迷人的光彩。审视黄河的昨天,关注黄河的今天,展望黄河的明天,我们心潮难平。昨天的黄河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今天的黄河是让我们惭愧和汗颜的;明天的黄河是让我们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每一位华夏儿女都能自觉地挑起"保卫黄河,拯救母亲"的重担,到明天,黄河两岸一定会花红柳绿,莺飞燕舞,黄河水中定会清波汹涌,鱼肥虾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和气魄将把中华的现代文明渲染得更加灿烂芬芳。1200字 初一 散文
-
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华丽萍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不娱乐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我们赞颂黄河,赞颂他那广大的胸襟;今天,我们歌唱祖黄河,歌唱他那不朽的精神;民族的英雄故事,将在他的身边扮演;民族的伟大精神将在他的身上体现。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他将会永远那么伟大坚强!黄河,我把你赞扬!“当你流经中华大地,中华人民早已将你赞扬!”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的平原之上。你那庞大的身躯,给予我们自信的源泉,使我们学会了勇敢与坚强,同时大步的迈向未来的新世纪。啊!黄河!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你那英雄的体魄,让以前那个伤痕累累的中国,在你的捍卫之下,重新获取希望,迎来光明。啊!黄河!你的惊涛澎湃,你的浩浩荡荡,你的勇往直前,你的百折不挠……这一切,都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黄河流域食物有首有尾,事情有始有终。世间万物就有这样的规律,黄河也是如此,她有源头,也有尽头。问起黄河的发源地,总会给我们青海人带来些许自豪,因为那正是“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的真实写照。黄海发源于我国青海省中部,从青藏高原的雪山起步,曲折东流,像一个大大的“几”字,蜿蜒前行,流经9个省区,最终从山东省注入渤海,全长约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的惊涛澎湃,将在冰山下体现,华夏文明,将在黄河边发源。雄伟的黄河我不知道,“黄河”在拥有了那么多修饰她雄伟、壮观的词语后还想拥有什么,不过,我的确想不出其他修饰她的词语了,因为,他在我的心中永远是那么真实,那么完美。我不明白当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从昆仑山下蜿蜒流淌的时候,给当时处于抗日战争中的革命者给予了多大的震撼,我也不明白,在黄河的身上到底赋予多大的民族精神,但是我唯一明白的是:黄河孕育了我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她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歌唱,更值得我们颂扬。衰退的黄河先前,黄河的水清澈见底,它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野马脱缰般奔向大江南北,从而丰富了我国的水资源。可是,在千百年后的现在,黄河以一个老太婆的样子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我也不知自己到底活了多少年,人们也不知我以前的面貌怎样。在人们的心目中,我很重要,他们离不开我,但是,我不过仅仅是一条不会说话的黄河,如此而已。谁有知道,我心中也有千千愁肠?人们常说,我——黄河,中华儿女共同的母亲河,世界上只一条黄河,保护我,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可又有谁关心过我的容颜,体谅过我内心的苦楚呢?有谁会用心亲听我一诉衷肠呢?听!黄河在呻吟。拯救黄河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黄河水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使黄河水不断减少,特别是在下游,黄河已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给下游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竟然将黄河当成垃圾场,导致黄河出现严重的垃圾污染。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吧!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每一个人行动起来,那么等着赤地变为青山之时,便是我们母亲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一定能重新焕昔日光彩,那么,今日的炎黄子孙,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指导老师:焦辛亥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黄河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
情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笔下的黄河如此雄浑,奇绝,怎不让我为之向往?滔滔黄河水,承天地之大气,与日月共长久,两岸青山耸立,悬岸险峻高耸,时而巨浪翻滚,时而急流湍湍,真可谓:“黄河之水天来,风高浪险湍流急。”汹涌的黄河水在河套地区九曲冲抵后,下潼关,行至陕县,以力冲开所阻的中条山脉,形成三门,即“人门”“鬼门”“神门”,三门峡由此得名,今日的三门峡市犹如深邃而含韵的大花园,与黄河紧密相连。“一叶孤舟会浪时,不尽黄河滚滚来。”漂流黄河,心悦惊蛰,涌上心头的则是另一份浪漫神奇,我有几分惊险,但可以锻人的意志,享受那种搏浪斗险的乐趣,据史记载:公元137年春,唐太宗李世民游至陕州古城,从太阳渡乘船沿河而下到三门峡游览,曾写下《砥柱山铭》不朽篇章,至今在民间仍广为流传。伟大奇绝的黄河不仅创造了丰厚的历史底蕴,更造就了浪漫与雄奇的神话传说。当我跨进古典故事的栖息之地,走入传奇人物的发源之所,不免有空旷幽寂荡漾心头。凝视着大禹像,我的心已飞进了千年的历史之中。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寻求全国治水能手,平息水患。鲧,是大禹的父亲,被推荐治理九州洪水,他采用提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把居住区堤埂围护起来,九年而不得成功。后来来,大禹总结父亲的经验,发散思维,改鲧“围墙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和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陨石虽落,英明犹存。”至今他仍被后世传颂。为彻底锁住这条肆虐千年的黄龙,建国后,修建了规横宏大,有着万里黄河第一坝美称的三门峡大坝。如今,大坝已与大禹开凿“人门”“鬼门”“神门”融为一体。“登山则情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我第一次踏上雄伟壮阔,气势非凡的大坝时,云烟氤氲,清新迷人,烟霞般难以捕捉和确认,有具有莫可言状的质感与豪情。他使我不仅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也让我为人民的无穷的智慧而感叹不已。屹立于黄河之上的雄伟大坝,犹如一位大力神时刻守护着黄河两岸人民的生命安危,“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则是它永久的使命,转身回望,黄河的雄伟壮阔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滔滔的黄河水不停地冲刷着那坚定不移,矗立在大坝下游中华民族不屈精神象征的中流砥柱,还有为纪念在此义务为来往船只导航的张公,故命名为张公岛凶险奇绝的黄河古栈道,无不充满神奇色彩。当库区正常蓄水时,黄河便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宽广美丽的湖泊“高峡出平湖,”碧波粼粼,一望无际,似天池银河对岸山峦青,仿佛遒劲的龙脊逶迤向深峡下游,野鸭成群,大雁结队,更是为此增色不少。美丽的白天鹅飞翔于蓝天碧水间,真可谓:落霞与天鹅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荡舟扬帆,船行舟梢。于此,悠闲自得,沐浴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尽享受大自然的静谧与安逸优美秀丽的自然景观融入神话传奇故事,俨然超凡脱俗胜江南的人间仙境。历史曾诸其上的神圣感,分明已无奈地稀薄并远去了,留下的是美妙奇异的传说和悠远泊薄的宁静。万里之河,千年轮转,风云随你而变幻,日月因你而皓辉。星汉灿烂,难以寄托我对你的偏爱诗词歌赋,难以写尽我对你的赞美。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蓝天为纸,河水为墨,去抒写你神奇的传说,去描绘你传奇的神韵,去表达我的浓浓涤情。1200字 初三 议论文
-
又读黄河无数次的穿越黄河,无数次的研读和思索。这是一条绵亘古今、跨越时空的河;这是一条百折不挠、誓死入海的河;这是一条让人敬仰、让人畏惧的河。她有着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身世,因而也有着不可悉数的性格。童年的她,柔心弱骨,清澈见底。温顺得似涓涓细泉,旷野中无语而涌,羞怯得如潺潺小溪,草丛里躲躲闪闪……几经挫折,屡遭磨难,数不清穿过了多少个峡谷和川地,记不住走过了多少里草原和荒漠,更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回头路,又有过多少次急转弯……因而,生活教会了应变。有时痛快淋漓,奔腾不息,如游荡女侠;有时含蓄沉着,如歌如诗,似大家闺秀;有时又随遇而安,遇山躲闪,遇河结伴。然而,前途毕竟多难多险,明知是深渊,也只好呼啸而下,明知是险关,也只能挺身迎上……于是,窄峡陡崖使她变得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荒山黄土又使她负载沉重,身心疲惫……实在不堪重负了,她发怒,冰坝封路,拒不前行,撕扯堤坝,淹没土地……崇山峻岭,盆地高原,沙漠戈壁,草场平川,使她赖以依存的家;漫漫岁月,似水流年,塑造了她今日的形象,磨练了她固有的性格,禀赋了她独有的气质,使她超越了时空,获得了生命。不管是阴晴圆缺,不管是春夏秋冬,依然地跌宕腾挪,穿山越岭,向着前方,向着大海,呼啸,奔腾……岁月给了她今天的一切,她的一切又充实丰富了岁月……叙不完,她身边发生的千万万悲欢离合的故事;描不出,她绘就的一幅副摄人心魄的图画;说不清,她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千秋大业;数不尽,她埋葬了多少暴君和奸雄……黄帝、炎帝就曾率领着他们各自的部落,在黄河流域,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的子孙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大禹曾疏通九河,走遍了黄河下游的每一块土地;汉武帝时,曾测量地形,开凿山阜,疏决壅塞,从此以后的八百年,黄河未曾改道;河阴之变,演义了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改朝换代的更替……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虽或穿过只有蓝天黄沙的莽莽荒漠,或流淌于只有高山峡谷的青藏高原,但始终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里,渗透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底……我们为黄河骄傲,骄傲她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文明,骄傲她气贯长虹,一泻千里的襟怀与气势;我们为黄河而自豪,自豪她百折不挠,誓死入海的执着与忠诚,自豪她不舍昼夜,始终如一的韧劲与坚强……但,我们应该为母亲河去思索,去反省,去觉悟……思索母亲河给我们付出了几多血汗与乳汁;反省我们又为母亲河做了哪些回报与抚慰;觉悟我们在以后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每年有十六亿吨的泥沙涌入母亲的血液;每年以十公分的高度在母亲河的血管里沉积;每年母亲河都有高低相差竟达白倍的流量……这说明了什么?又预示着什么?难道母亲河就真的变清无日?难道“跳进黄河洗不清”的千年古训就真的不能重写?难道炎黄子孙对黄河的畏惧真的就无法消除?不论是在青海贵德德黄河边,还是在兰州黄河第一桥上望河水滚滚东去,不论是在三盛公水利枢纽上看河水已成浊汤,还是在梁山黄河大堤上看高悬地上的河水沉稳而下……我都无法让自己平静地面对黄河,说不清眼前地黄河水中有几多辛酸,几多苦涩,几多泪水,几多血汗……尤其在兰州,看着那定河地巍巍铁柱,再看看那安详地黄河母亲雕像,心里更难平静,我们究竟是该制服黄河,还是该善待黄河?我们如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所作所为,还能在黄河母亲地怀中安详地生活多久?黄河地儿女们,我们该清醒了,该起来为我们地母亲河做一些实实在在地善事了。拯救黄河吧!那就是在拯救我们!善待黄河吧!那就是善待我们自己!1200字 高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