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以为这种传统礼仪文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老师在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外,等候老师醒来。老师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敬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守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就寝;在夏日炎炎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就寝。黄香温席是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坐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慎飞走,使者只拔下几片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下把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承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中华文化
宇宙有起点,江河有源流,世间万事万物没有哪一个找不到根源。生在中华民族,身为龙的传人,人人从小就浸染在文化里,但又是否认真地想过何为文化,她的根源是什么。
对于文化,有一种普遍认同的观点: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又浮起,消失又重现,经过无数次的选取与舍弃,最终经历住了考验积淀下来的体现一个民族一群人风骨与灵魂的,就叫文化。在这里提到了两个词,一是“风骨”,一是“灵魂”,这两个词,毫不夸张地说,就是文化的真谛。
听起来,文化好像是一个无比高端抽象的词汇,事实上,我们确实不能否认。可她有着与其他高档品不一样的品质,那就是最朴素最实际的表现形式。人人都能接触,人人都有体会,身边的一支笔,一本书都可以被称作文化。在她众多的表现形式中,我仅在这里谈谈旗袍。
宋美龄,张爱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女性的重要代表了。一个民国第一夫人,一个倾世才女,一生只爱旗袍。眉目如画,贤淑淡雅,冷冻了岁月,惊艳了时光。宋美龄随蒋介石出国进行外交的时候,总是以一袭旗袍示人,第一夫人的绝代风华能够扬名海外,旗袍功不可没。剪裁得体的旗袍完美地贴合东方女性柔美的身材曲线,摄人心魂的气质就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了。
丝绸,这个丝绸之路的主角,是旗袍的主要原材料,同时也只有高贵的丝绸才能称得上有资格被用来制成旗袍。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驾驭好旗袍的。西方人就不能。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文化。西方文明是近几百年才发源的,它代表的是新潮与进步,却缺少了岁月的味道。一棵百年古树,能够发展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无数人慕名前来,而一棵小树则是普通常见,掀不起半点波澜,这足以证明只有经过了岁月的熏陶,历史的沉淀遗留下来的事物才是真正值得倾慕的。旗袍正属于此类。同时,能够与这类事物相配的也是具有底蕴的人。观察身边的现象就不难发现,一个文学工作者跟靓丽的时装是不相配的。这正如旗袍一样挑人,宋美龄出身名门,才学渊博,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旗袍就能完美地贴合她的气质,她也能与旗袍相得益彰。
旗袍是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说她古老,是因为她是中国古代服饰的荟萃;说她现代,是因为她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保存了下来。上个世界八九十年代,旗袍被定为外交场合女性的标准服饰,乃至今天的国际会议、奥运会以及一切大型活动,旗袍都是司仪服装的不二选择。在这个时尚界被国际化装束统治的今天,只有旗袍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与历史。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穿着也能是灵魂的照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旗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诠释了文化。
相似题目
-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有一次,我好奇的问:“妈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妈妈笑眯眯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着呢!走,我带你去瞧瞧。”我听了,两眼放光,兴致勃勃的跟着妈妈走了。我跟着妈妈来到集市上,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我奇怪的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妈妈没有说话,只是拉着我往前走,终于,她在一个小摊前停住了脚步。妈妈指着一本书法书说:“这个就是。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随后,妈妈又指了指远处的戏台,说:“戏曲也是传统文化噢!”接着,妈妈又带我看了许多东西,使我懂得了许多。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晚霞染红了天空,妈妈微笑着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多着呢,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呢!”我和妈妈回到家,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我立刻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其实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定会发现。”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450字 五年级
-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很多很多的,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比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和春节。最让我感兴趣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因为春节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年夜饭和守岁,关于春节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讲讲吧!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野兽,专在年三十出来伤害人,于是人们便开始想办法把它除去,慢慢的,人们掌握了它的习性,发现它怕红、怕声音,便在年三十晚上点响爆竹,贴上红纸,年看见、听见这些,吓得撒腿就跑。一年春节中,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每到那时我就要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了,我先拿起一张面皮,用筷子挑一点馅儿,将它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像耳朵似的饺子就包好了,就这样我包了十几个,啊!这一年的春节过得好开心呀!我喜欢过春节,也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300字 三年级
-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像一座巨大的宝,有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皮影、武术……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汉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这些过程。从古至今,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米芾、怀素、张旭……王羲之就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人称“书圣”,他的行书《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我练习毛笔字已经有七年多的时间了,刚开始写时,毛笔在我手里可“不听话”了,手不停的抖,字也写得歪歪扭扭的,难看极了。之后日复一日地练习,写多了就不抖了。到现在在春节时施展身手,在不同场合下都能即兴发挥、挥笔泼墨。这的感觉是在是很棒。话说回来“字如其人”不还是古人常说的吗!写完一幅书法作品之后可以大家坐下来品一品,谈论一下哪里写的好,哪儿写的略有欠缺,提醒注意,每次都能从作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处,再勤加练习后,岂不是会更好?何况古人就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书法中我学到了很多的道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但这只是开始,书法中蕴含的哲理我学也学不完,我要在书法的世界里、在中华浩瀚的文明里继续努力、继续学习、继续探索。450字 初中
-
中国传统文化在南方,有香甜可口的汤圆;在北方有香脆多馅的饺子,不管是南方汤圆还是北方饺子,我都钟爱。妈妈告诉我饺子和汤圆有区别,但是我看不出有多大的区别,因为我的馋嘴都很喜欢吃,我的眼里只有吃,哪还能看出他们的区别。汤圆我喜欢在元宵的时候吃,代表团团圆圆,毕竟一家子在一起才是幸福美满嘛。每逢元宵时节,妈妈总会煮好一大锅汤圆,我在一旁看着那白白胖胖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往前去掐一口或者直接吞掉。汤圆们在锅里面沸腾,仿佛在里面狂欢似的,真令人喜欢。“开动啦,小馋嘴。”妈妈亲切地说。我已经等候多时啦,终于来了,我都要等不及了。我立刻拿起筷子往下面夹起来,可是顽皮的汤圆们不让我夹,油腻油腻的,一夹起来,就会滑下去。所以妈妈让我用勺子来吃,这样以来,他们就掏不出你的手掌心了。我们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都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着圆圆的汤圆。我喜爱白白胖胖的汤圆,因为,他让我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地在一起。到了冬天,唯有饺子令人喜爱,可口又多馅。有玉米馅儿的,有肉馅的,也有玉米火腿馅的,真是趣味多多。冬至的时候,虽然我们在南方,但是我也喜爱吃饺子,饺子给了我们温暖,让我们家庭温暖如初。当然了,饺子什么时候都能吃,因为随便去街上逛一逛,都能看见沙县等小吃餐厅,都把饺子列为特色小吃。我每次去都会来几份。每逢晚上我肚子饿了,就会去买几份饺子充充饥,顺便也让家人们饱满。我喜爱多馅的饺子,因为饺子解决了我们的温饱,让家庭美满。南汤圆,北饺子,我都爱,我都要;每吃几口口水流,家庭吃了幸福留,肚子饿了就找它。中国传统文化,我真的超爱呢。650字 初一
-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比如:剪纸、茶、皮影、糖葫芦等等,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我家有一套十二生肖的剪纸,是我爸爸送给我的,这剪纸手艺非常精细,非常漂亮,而且风格各有不同。有一个图案是一个猴子拿着桃子正要吃,一个是一个大公鸡伸着长长的脖子正在打鸣呢!一个是两只小老鼠正在找吃的呢!还有一个是一直小兔子正在拿着气球蹦蹦跳跳的唱歌呢!还有大马吃草,猛虎下上等等。在这些剪纸里,我最喜欢的是小猪的图案。你看它胖胖的身体,大大的耳朵,圆滚滚的肚皮,身上还有漂亮的花纹呢!我看剪纸这么漂亮,也拿出一张纸,剪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小鱼在吐水泡。可剪完了,却怎么也不像,我妈妈我给我修饰了一下,这下还出不多,很漂亮。剪出来的小鱼好像是一个小胡萝卜,实在是太有趣了,我真喜欢剪纸!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多!3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但是,我最喜欢的有两样,一是节日,二是道德。节日,这个词语对我们华夏儿女来说非常熟悉,因为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的节日、例如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可以让所有的亲人团聚,也是拥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每个店铺旁边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扬,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睛里包含着浓浓的关爱之意,这时,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会拿出许多的烟花、鞭炮来放。在晚上时,一起冲上深黑的天空,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犹如彩虹般美丽。好看极了。到了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观看。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礼。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对于这个中国的古老传统佳节,还让我想到了一首诗,一首对他乡兄弟思念的感情诗。那是唐朝时期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当是重阳节时,就会想起王维那种思念他乡亲人、兄弟的情景,让我也不禁地感伤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何其之多,每一个都有故事,述说了节日的来源。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阐述了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结晶。但是,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记住这些节日了。每个人都差不多都觉得中国的节日低俗、无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国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但是在他们心中是不是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中国人,是否能忘本。或许在他们心中已经没有心里的那份坚持,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坚持,只知道一眛的效仿别人,反而舍弃了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重要的东西—文化。当然,不是一定要抵制外国文化,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耙,为自己所用,这是可以的,能够让我们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己身的不足,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完美。道德是一个底线,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人类为什么站在食物链顶端,就是我们心中有那份道德。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锁的牢。爱护动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之间都离不开礼貌这个词语。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涵养标准,品性等。一个好的礼貌态度,留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叔叔阿姨啊,姑父姑母啊。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不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开口叫人,一般的时候也就会见到熟人才叫一声,这还是老妈一直在我耳边唠叨的缘故,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要守礼貌懂知识,见到老师要问好,遇到熟人也要打招呼,要做一个乖孩子。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现在的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嘴边一直挂着叔叔、阿姨什么的,会被我自己得朋友、同学笑话,会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这也是现代社会上青少年的通病。中国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各种商品日益更新。但是,很多东西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失去。但是,有好就有坏,人也有好人,比如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两弹一星邓稼先”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榜样。为什么他们都会被很多的人牢记,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对祖国的热爱和心中的坚持。正是因为这份心他们能够做出让人敬佩的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从他们的身心上我学习到了一些十分可贵的东西—谦虚、待人友善,更是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时刻要求自己做到心中的最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但是礼貌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它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代表了中国人的自豪!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礼貌能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是那些受人礼貌相待的人喜悦!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来继续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1200字以上 高二 议论文
-
弘扬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它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同时也继承着先辈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中国也有很多传统仪式,有的人认为内容十分复杂,有的人认为应该丢掉繁文缛节,但有的人也认为应该传承下去。首先,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该传承,因为这是老一辈给我们的财富。我们丢了财富还怎么生存?其次,我说的继承并不是完全照旧。前人没有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他们的思想守旧,而我们的思想解放。因此我们可以在先人的思想上加上我们的想法,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强求他人接受自己改编后的想法。比如,现在的结婚仪式,有些人保守选择了古代的拜堂仪式,而有些人开放选择了西方的宣誓仪式。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将中西婚礼结合起来,这样即有保守的观念在里面,又有开放的原素,这样不更吸引人的眼球吗?还有现在每个学校星期一都会举行的仪式升旗仪式。它就传承了古代的上早朝,虽说它并不是每天都升,但它的形式和上早朝一样。都是说近期国家发生的大事或学校发生的大事。现在我们有感恩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一系列的节日。而我们在这些节日中却没有做过什么。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这些节日,重视这些节日仪式。很多人认为无所谓,导致了本该属于我们国家的端午节成了日本的。注重节日并不是指在节日当天去吃个饭,唱个歌什么的,而是指注重此类节日的仪式。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它所具有的潜力远远不止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它还等着我们的后辈去发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可能不能为它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该做的就应该完成,不要每天沉迷于其他国家的文化、思想等。一种仪式,它不仅仅代表的是一种节日,它还代表一个国家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如果本国人自己都不重视,让别人如何重视。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做一位弘扬传统文化,仪式文化的宣传者,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量,为尽一份力量。750字 高二 议论文
-
弘扬传统文化世界上的文化万万千千,唯有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才会爱的刻骨铭心、矢志不渝。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我们新一代非常重大的任务。传统文化是什么,我说是琴、棋、书、画、花、酒、词、笔墨丹青,是孔子的仁、是老子的道、是墨子的非公、是君子的自律、是爱国志士的铁骨铮铮……当今国外的文化潮流通过越来越发达的网络技术,大量外国的好好坏坏的文化都汹涌而至。我们身边出现了可乐鸡翅、出现了憨态可掬的圣诞老人、让年轻人喜爱的西方情人节,在红酒、咖啡之中我们是不是在迷失?是不是在失去?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年轻人心中那个角落?……突然我惊醒,我有些悲哀,悲哀后是顿悟。我认为国外的文化我们也需要筛选,热爱外国优秀文化不应该是一种潮流而应该是一场持久的欣赏和合理的学习、吸收,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继续勃勃生机的为人类文明做贡献。年轻人说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因为会英语、也不是因为会背唐诗,而是会扎根优秀传统文化还会用这份自豪感去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从而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给充满误解、隔阂、迷失的世界看一下,一起创造我们需要的真诚的爱。我爱传统文化,我会努力地用行动实现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500字 高二
-
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中国是我们的祖国,他拥有着上下5000年深远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今天的美好。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蕴藏着传统文化的结晶。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书法艺术是我国具有代表的传统艺术之一,他见证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让我们踏进了文明时代,它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唐宋时期书法就盛极一时,创造出了复杂优美的字体。如宋体,楷体,行体等等。诞生出了“入木三分”的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他们的书法作品在世界中熠熠生辉,流传于世。直到现在对于书法国家政府也是极其重视,已成为艺课中的一门。经过岁月的刷洗,文化的魅力正在进一步的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剪纸也是盛极一时的民俗。当今剪纸已成为了我国艺术瑰宝之一,是我国独特的民俗。剪纸虽小,但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拥有着许多吉祥的象征与内涵,这无疑不体现了中华人民的心灵手巧与集思广益。弦子与当地的地域是密不可分的,如山西的剪纸是秀美清新的;陕西的春花是粗狂豪放的;南通的剪纸则是玲珑锦绣的。剪子包含着深厚的生活气息。鱼虫,花草无一不成为了老百姓剪纸中的花样。我国的民俗不只是剪纸丰富京剧也是相应极为广泛的民俗之一。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现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史。它的内涵融汇着昆曲,汉曲,弋阳等剧种的精华形成。不但如此,它还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它将歌唱表演,武打,舞蹈都融为一体。还有角色之分,京剧分为了生旦净末丑五大类。人物有忠奸,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当表演者在舞台上挥动着大刀,形象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国对于京剧也是极为重视。2006年京剧经国务院的批准列入了第一批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不但是书法艺术,剪纸,京剧是我国的代表民俗。年画也是民俗之一,“新桃换旧符”就是用来描绘新年时人们将墙头上的年画换下贴上新年画以保新的一年“福”气冲天。在农耕社会年画就已经开始兴起了。最先是驱邪的门画到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了春联与神画,也就是年画中的一类,使人民的春节渲染着热闹火红火的气氛。可现在又有多少人知道年画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年画的存在于及发展历程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拥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也应该关注我们的文化关系即将落末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让我国的精华得以流传于世。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人民的智慧感到深深地折服。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900字 高二
-
传统文化的复辟在华夏文明悠悠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磨合产生了耀眼的光辉。如今这抹余辉仍照燿这中华的土地。传统文化有好亦有坏,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并复兴。我们今天所享有的文化,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创造的,也是人类史上世世代代传承积累来的,我们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有义务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它延续在社会生活的个个层面。例如∶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我国很多地区都保持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也体现了古时人们的精神追求。许多像苏州园林、故宫这些传统建筑保留到今天,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传统建筑的独特美,还为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无价之宝。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艺,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以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待这种文化我们不应该继承并大力发扬吗?当今社会,封建迷信、封建礼教这些落后的腐朽的传统文化也凭借一定的影响力影响着社会。不过,这种影响力不是正面的影响,而是以一种负面的不健康的影响力阻碍着社会。有的人在这些封建思想中深受其害,例如受封建迷信的影响发生的天安门自焚惨案,这不仅使一条鲜红的生命变得惨白,更使一个家庭家破人亡。于此,对社会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面对这样阻碍社会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应该继承和发扬吗?不,当然不。就是我们不能消除落后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也应该尽量自觉抵制这类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继承其优秀部分,并充分利用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传统文化也应与时俱进,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是故,我们应在批判继承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大力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于自身,我们应该在认识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理解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大力发展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复辟者。800字 高二
-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但是,我最喜欢的有两样,一是节日,二是道德。节日,这个词语对我们华夏儿女来说非常熟悉,因为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的节日、例如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可以让所有的亲人团聚,也是拥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每个店铺旁边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扬,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睛里包含着浓浓的关爱之意,这时,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会拿出许多的烟花、鞭炮来放。在晚上时,一起冲上深黑的天空,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犹如彩虹般美丽。好看极了。到了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观看。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礼。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对于这个中国的古老传统佳节,还让我想到了一首诗,一首对他乡兄弟思念的感情诗。那是唐朝时期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当是重阳节时,就会想起王维那种思念他乡亲人、兄弟的情景,让我也不禁地感伤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何其之多,每一个都有故事,述说了节日的来源。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阐述了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结晶。但是,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记住这些节日了。每个人都差不多都觉得中国的节日低俗、无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国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但是在他们心中是不是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中国人,是否能忘本。或许在他们心中已经没有心里的那份坚持,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坚持,只知道一眛的效仿别人,反而舍弃了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重要的东西—文化。当然,不是一定要抵制外国文化,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耙,为自己所用,这是可以的,能够让我们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己身的不足,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完美。800字 六年级 散文
-
传统文化静悄悄的新年像极了一个普通的周末。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那静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庙会的欢庆,有了昔日的味道。800字 初一 议论文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多了!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泥塑……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元宵节、春节……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杂技……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剪纸。剪纸是一项考验你细心的事情。上面所刻的图案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先看看这张《年年有余》吧!瞧,画上的孩子站在池塘边,手里捧着两条又肥又大、长着两对短须的鲤鱼,那个孩子高兴得不得了,还不时朝我们笑呢!再看看这幅《葫芦兄弟》,更生动了!七个头顶着不同颜色的葫芦,穿着荷叶衣裳的葫芦娃,和他们的爷爷正坐在石凳上欣赏月色呢!剪纸还流传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幅《东郭先生与狼》就是讲一位名叫东郭的先生和一只狡猾的狼之间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东郭先生遇到了一只狼,狼装着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救救我吧,后面有一个猎人在追我!”东郭先生心里暗暗地想,它是狼啊,是一种非常狡猾的动物,而且会吃人的呀!我不能相信它。说完,他趁狼不注意,一下子把它装进袋子里,“扑通”一声扔进河里,淹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我们这代人更要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篇二】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魂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神的剪纸文化。例如:十二生肖剪纸中的子鼠。它的脑袋圆圆的;鼻子尖尖的;还长满了许多胡子;身子活像一颗大瓜子;它的尾巴弯弯的,很像英文中的“S”;眼睛黑黑的、小小的,好像小黑豆;手和脚像书法中的一点;两只耳朵竖起来,直直的,好像是怕别人发现它上桌偷油吃。民间艺术剪纸,是它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与灿烂。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800字 三年级
-
传统文化议论文人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故事源远流长。”看完了以上的精美展示,相信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正是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节日。胡锦涛在十七大中说过:“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需要坚守的是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富有民族精神的东西,物质文化如国画、书法、碑刻,精神文化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坚守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很多传统节日都被冷落了,诚然,圣诞节、复活节等“洋节”的到来带给了我们新鲜活跃的西方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从而忽视了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化的时代,传统节日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节日若是被人们淡忘,甚至寻觅不到一息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那将是危险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尊重不善待传统文化,难免逐渐丧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坚守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的课题。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在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里面所蕴含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下,只要我们记住传统节日内涵,牢记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刻韵味,改变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未尝不可。当然,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意在守住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这并不意味着墨守陈规或固步自封,而应是呼应时代、顺应发展要求、创新形式和突破。800字 高中 议论文
-
传统文化议论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质。但是,在当今各种“变异”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亵渎传统文化,把文明积淀看作炒作的工具。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守护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谑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地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于中国沉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深谙,但也没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没有资格去胡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所以我们要坚守本真,不要丢失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传统文化调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追求适宜的精神愉悦本无可非议。但各种不伦不类的体例的出现却是一个不好的征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保护不了,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当我们对“TVB体”、“流氓体”朗朗上口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听见那一声声来自于几千年前的天空的无助哀号?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并不是要我们一成不变地照搬先哲的思想,创新和突破是必要的,毕竟,那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源泉。坚守本真,意味着天空的圆月依然是圆月,它是一轮思乡的月,而非被人们俗化了的月亮;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意味着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饰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污水。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给先哲们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将经典俗化。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让自然和谐的春风吹向每一个角落,让传统文化之树绽放鲜花朵朵,滋润万物。800字 高一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