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头发有“电”500字

我发现头发有“电”

500字 初三 记叙文

发现,是善于观察的成果;发现,是总结经验的发现,是奋发向上的条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发现,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发现了头发有“电”,这种电叫 “静电

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记得那节数学课,老师要求我们剪下些长方形。上数学课了,我拿出这些纸碎,放在桌上。老师要求我们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长方形的特点和它的性质。因为那时候是冬天,大家都穿着棉袄,正因为天气冷,我就懒起来了,不洗头发,所以就有头屑,常常要抓一下头发。这节课,我的头屑毛病又复发了,我不由得用手挠了下头发,又放到桌子上了。此时,长方形小纸块突然粘住了棉袄。我顿时被吓了一跳。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晚上,我等爸爸回来后,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您看看棉袄有很大的魔力,能吸住这个长方形。”说着,就像今天上数学课那样展示跟爸爸看。“怎么不行的呢?早上还行的。”我焦急地问自己。爸爸心平气和地问:“今天你是怎么弄的,再仔细想一想。”我想了一会儿,“哦!今天我先是擦了一下头发,小纸块才粘住棉袄的。”我开心地说。说完就像今天那样展示了一遍,果然,纸粘住了棉袄。这时,爸爸笑着对我说:“哈哈!这是因为头发有“电”叫‘静电’,其实不是用手抓头发就能使棉袄粘住纸块,而是你在抓的过程中,棉袄跟头发之间发生摩擦,产生出静电,当你把手放在桌上时,小纸块就会因静电而吸住棉袄。”顿时,我恍然大悟

想要发现,就要留意周围的事物,那样你就有好的发现。

我爱武当山文化广场

900字 五年级 写景

我的家乡在武当山,我爱景区宏伟的古建筑群、秀丽的自然风光,我爱城区绿柳掩映的环城河、灯光璀璨犹如天街的太和大道,我更爱景色优美、热闹非凡的文化广场。

每天晚饭后,我和妈妈都要去文化广场散步。“咚、咚、咚咚……”听,广场上鼓声响起来了。我们加快脚步飞一般地来到广场,只见许多阿姨在扭秧歌。队形一会变成八卦图,一会变成方块队,一会变成大圆。她们扭着,跳着,不断地有人加入,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会跳的,还是刚学的,一个个迈着轻快的脚步,甩着胳膊,扭着腰,腆着臀部,跳呀跳,喜眉笑眼,神采奕奕。这动人的场面招徕了几百个观赏的人。不一会,鼓点节奏变了,她们在跳兔子舞,我也跟着跳了起来。“约,那个男孩儿学的还真快呢!”听到称赞声我心里美滋滋的。“快看,香港游客也在跳兔子舞。”人群中有人惊呼。我挤过去一瞧,哎呀呀,五个游客模样的大爷,后一个人的双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上组成一队,嘴里不停地喊着节拍,模仿着跳兔子舞。他们一板一眼像模像样的跳着,乐呵呵的,把观众也逗乐了,掌声四起。

哗”地一声,不少观众离开了这里。原来那边传来旋律优美的音乐,大家被吸引了过去,我也奔过去看个究竟。人们随着音乐纷纷跳起了交谊舞,有的是阿姨和阿姨跳,有的是叔叔和阿姨跳,还有的是爷爷和阿姨跳。他们相互搂着腰,搭着肩,合着手掌,扭呀,跳呀,进呀,退呀,转呀。动作熟练的人舞姿翩翩,整个人从脸上到脚上,没有一处不洋溢着快乐和幸福;跟着学的人动作虽然有点别扭,脸上有点羞涩,但是她们学得很起劲,学得很快活。音箱里一会儿放着韩红的《天路》,一会儿放着庞龙的《两只蝴蝶》,一会儿……那动人的音乐,那优美的舞姿简直动人心魄。观看的人群中已经有许多人禁不住诱惑,纷纷加入,妈妈兴奋地牵着我的手也学着跳了起来。跳劲舞最让人感到舒服,全身的抖动,让人抖掉疲劳,抖走烦恼,抖出好心情。那些驻足观看的人欣赏着,微笑着,羡慕着,也一定兴奋愉悦。

跳舞跳累了,靠在石栏上观看溜旱冰的孩子,观赏溢彩流光的喷泉,仰望满天的星斗,惬意极了。即使你闭上双眼什么都不看,浸泡在音乐里,浸泡在笑声里,浸泡在人流里,也会感受到一切响声是甜的,风是甜的,空气是甜的,你的心儿更是甜的。广场的夜景是变幻着的,是流动着的,是和谐的,是充满人情味儿的,让你既看完又看不厌。这优美和谐的广场不仅是我们小孩子玩耍的乐园,更是我们积累写作材料的宝库。

在回家的路上,我真想大声地叫喊着:“文化广场,i love you!明晚我们还来!”

(指导老师:吴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