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池素墨,煮一壶浊酒,话一世桑麻。1200字

研一池素墨,煮一壶浊酒,话一世桑麻。

1200字 初一 散文

正是陌上花开时节,任徐徐微风划过浅淡流年,隔空遥望宿世缘牵,一只瘦笔晕染着谁的执念。静看花开花落,品味岁月中的一抹沉香,在斑驳的时光中体会爱的深刻,忘川河畔,隔岸相望,任凭相思零落一地,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中半生寻觅,错过了花期,苍白了流年,时光中黯然了谁的痴情守候。

缭乱的思绪书写着风中的忧伤,怎见得年华虚度,空守着韶光渐老。花开花落总含情,脉脉无语向短窗。几番情牵欲断魂,且看素月照古今,散去半生烟云,了却一段尘缘。红尘中,总会有一些美丽的遇见,那是深刻在心底的眷恋。一生中,总会有个人惊艳了你平淡的时光,不求结果,不为同行,不求拥有,只愿在我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多少次淡墨轻舞时看见的是你清逸的眉眼,剪一段经纶,伴你高山流水,林间鸟语。剪一段时光,把一段情缘,一份念想,在不经意间珍藏。剪一段月光,为你吟诗作画,轻嗅一世墨香。一次温暖的邂逅,成为魂牵梦萦的眷恋,明媚了几许流年。

原来有种爱,无关风月,让你时时叹息相逢恨晚,有种懂得在茫茫人海一路相伴,虽然初逢却似早已相伴了千万年,远远守望,心心相惜,不必诉说,彼此早已心领神会。红尘中有爱,因为相惜而有了牵念,从此执手红尘,相伴温暖。

仲夏的风儿带着微醺吹进心湖,把深深浅浅的过往打上印记,留一抹岁月的余香储存在记忆深处。携一颗素心行走在红尘俗世,渲染一份清欢,守一处风景,望一回流年,用淡墨情怀荡涤灵魂,岁月悠悠,时光也仿佛变得清丽起来,从此不说永远,只为珍惜。

如果你是微风,我愿做风中的细雨,千丝万缕化作绕指缠绵,那是扯不断的情愫,剪不断,理还乱。那日,我站在山之巅,水之湄,只为经年以后,你能够第一眼就掠过我纯净的目光。雨中的世界是那么清新,泛起淡淡的寂寞,只是这寂寞也飘出一股婉约的诗意。

静静的看着你从江南烟雨中缓缓走来,眉宇间沾染着唐诗宋词优雅的墨香,丰神如玉,一如往昔。谦谦君子,云胡不喜。是淡雅的清莲孕育了你的精神,还是枝头傲春的寒梅铸就了你的风骨,朦胧的细雨仿佛是你深情的凝眸,游走于十丈红尘,我为你无怨无悔,是多生未了的缱绻,还是今生执着的情牵,我愿与你在这苍茫的暮霭中,让宿世的眷恋镌刻出永恒。

在寂寞的流年里可有往日的浮光掠影让你意醉神迷,一抹出水的清莲走在万丈红尘阡陌,遗世独立的仙姿飘渺于轮回之中,是江南的烟雨孕育了你纯净的灵魂,还是佛前的吟唱让你飘然物外,俗世的喧嚣不染你绝代的风华,你是忘忧河边静静绽放的莲。

步过岁月的沧桑,一路风雨,一路无悔,任时光荏苒岁月更替,再难磨灭心中的花海。什么是情深意长,两情缱绻?是情浓时的窃窃私语,还是凝眸处流露于眉间眼底的思量。是誓愿生生世世的痴缠,还是红尘中无悔的守候?最后才明白,是用岁月镌刻出的永恒。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过去已经走远,未来还不曾来到。

徐徐细雨晚来风,燕子梁间犹呢喃。在这月朗风清之际,研一池素墨,煮一壶浊酒,话一世桑麻。在广阔天地间浅斟低唱,似水流年中,留下一抹抹浊世投影。弄不清思绪万千,望不穿心湖微澜;看不透咫尺牵绊,数不尽月夜更漏;舍不下情深缘浅,放不下无尽牵挂。任相思在风中旋转,思念在云中纠缠。风起的时候,有了思念,花落的时候,有了伤感,云开的时候,有了淡然,下雨的时候,有了浪漫。

从此,只愿岁月静好。

研字为心,运墨天成——走近著名书法家关庆丰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六月的阳光,暖暖地照进客厅,有音乐混合着花香与阳光的味道,在室内静静流淌。墙壁上河北书法家关庆丰先生送我的那幅《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了阳光的照射,愈发俊逸醒目。思绪涌动,不觉间有记忆漫过心底……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三国演义》,而因了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三国》里面的人物更加深了一层认识。喜欢那种“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气,或许因为是北方女子吧,多年来,驰骋文坛,文笔中纵万千清丽婉约,骨子里却总免不了那种大气豪爽的天性。

与著名书法家关庆丰先生初识,是在一年前。网络同行,他喜欢我的文,我喜欢他的书法,彼此几乎没有过多的交流,他时常来我空间读文,我偶尔去他空间赏字,一两句点评是唯一的沟通。然后,今年三月中旬,我突然收到他的空间留言:一笑,知道你喜欢书画,想为你写一幅书法,你喜欢什么字?告诉我。”那一刻,一种惊讶混杂着感动席卷了我的心海。惊讶的是,看似淡淡的友情竟是如此默默相知;感动的是,素昧平生却如此倾情厚爱。

收到关庆丰先生这幅《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三月底。装裱好后,我把它端端正正地挂到了客厅,为了一份永远的友谊,更为了这幅艺术珍品的魅力能够源远流长。

(一)

关庆丰,字繁瑞,号墨言人,清逸斋主,堂号:墨言草堂。河北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石家庄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石家庄书法家协会理事、晋州市“当代文化名人”、晋州市拔尖人才、清逸书社副社长。作品曾参加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暨书法名家邀请展,第二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展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书法、美术、摄影家作品展等多次展出。获海内外大奖30余次。

走近书法家关庆丰,轻轻拨开他头上的光环,这位敦厚、朴实长者的经历让我震惊,因而也愈发从心底钦佩和赞赏。

请看他文章中的自传式简介:

关氏庆丰:乃一介书生,出身干部家庭,生在困难时期,历经人生坎坷。十余岁写仿识毛笔字,少时即喜文学、历史、京剧,弱冠左右购买并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笔录百余万字。工作后尽职尽责,由于业绩突出曾受政府嘉奖。年届不惑,突遭下岗,而后又遇车祸,命悬一线,大难未殁,可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而今天命之年有余,劫后余生,一切归于平淡,一笔、一墨、一纸、一砚,听琴临池,赏文读史,悉心授业,只想尽己绵薄之力做中华传统文化之传人。

多舛的命运,往往是另一段精彩人生的起点。经历,没有击垮他,却更激发了他追求的信念,从而成就了他更加辉煌的人生。

关庆丰的书法以楷书为主。纵观他的作品,沉稳、大气。小字圆润、娟秀、整齐;大字雄壮、厚重、挺拔。藏锋、回锋,收放自如;顿笔、提笔,徐缓有致。运笔灵活多变,错落有致;行气自然贯串,神采飞扬。

自古以来,楷书便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又称“今隶”、“真书”、“正书”、“正楷”等。因其形体方正,可作楷模而故名。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更是楷书的黄金时代。

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让人赏心悦目,如风扑面,如雨润心,那种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厚重、雄浑、典雅,更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叹为观止的酣畅淋漓。在书法艺术上,关庆丰先生始终追求量与质、碑与帖、临与创、纸与墨、形式与内容的“悟”与“得”,从领悟中获得,从获得中提高,从提高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书法作品的两大特色,其一是自然空灵。宛如行云流水,叮咚有致,走笔洒脱,提按顿挫起落分明,重处不连不滞,轻处锋芒毕现。又如夏日花开,各具风姿,朵朵精致,“无色而有图画之美,无声而有音乐之韵”,关庆丰的书法艺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其二是率真凝重。凭着扎实的基本功,他将一个个无生命的方块字写到了活灵活现的地步,行距疏落,字距从容,用笔大气,精到处不失天趣,厚重时又能灵动,一气呵成,天趣横生。

书法艺术堪称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关庆丰先生的书法作品很多,但他最喜欢的要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许这种大气磅礴、胸怀豪迈,正是他人生经历的感悟和永恒的追求吧!

大凡书法家都离不开对文学及碑帖的钻研和体悟,作为有成就且颇具建树的书法家,更离不开对文学理论的探讨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关庆丰先生平日里非常注重临帖和阅读,每天几乎都要临帖两三个小时,用以扎实自己的基本功。他说:“在静谧的午夜,携一卷诗书,与月影对坐,静听流水之音,心无尘、无欲。在古筝《禅院钟声》的音韵中,临写《心经》、《金刚经》。在远山起伏、林树清幽、水尤清澈、石草曼渺、渔舟唱晚、笛声缥缈中,临写着《兰亭序》、《洛神赋》,让闲情寄语丝竹、寄情于山水之间,超然于尘世之外,固守着那片文化净土,徜徉于传统文化,书为心画,诗达心声。”他把自己沉浸在墨色变幻,线条飞动之中,在一墨一笔中传递心性,呼唤童真。这,正是一个书法家最难得的务实与超然。

(二)

关庆丰先生不但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同时在文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擅长写随笔和古诗,他的作品以杂文随笔居多,随性而挥,随心而就,善于引经据典,文风古色古香。

请看他在《石门雅集序》中写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席地而坐,举杯共饮。诵友谊诗篇,抒同学情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乐在其中矣。”这古色古香的咏唱,足以让人引发“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酣畅之感。而他在《梨花飘香梨乡情》中的细腻描写,又无不让人感叹他文笔的清丽飘逸:“每当春分过后,谷雨来临,梨花就如守时的君子,在春风春雨中竞相绽放,普天之下的花,要说白,当数这梨花了,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谁又能说这情这感,不是出自一份缜密的心思呢?

关庆丰先生平素追求一种自然、平和、恬静的生活,这种情愫在他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在众多文字之中,惟喜宁静。宁静,是一种云淡风轻的寂寞。平淡的流年,看一些着色的记忆,跃过生命的底蕴,奔涌而走,无需感叹,那不是流失,而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旋律。”(摘自《往事若梦成追忆,独坐书斋啸晚风》)。“一人一心窗,一份淡雅的情怀,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独坐于岁月一隅,指尖流淌着阳光的美好,读着那些锦瑟年华的句子,将点滴的感悟融入水墨情怀。朝霞中捧着一缕岁月的暖香,夕阳下,轻拥落日余晖的绚丽,门外是红尘喧嚣,心中却是风轻云淡。”(摘自《静修何必深山隐,人间处处桃花源》)。他的作品笔笔通透,字字唯美,婉约跌宕。

关庆丰先生的文章以励志类居多,间或有古诗词相辅相成,文字与书法构成了他生命轨迹的主体。他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中写道: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人生是一个过程,生命的意义,在于耕耘,也在于收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而今,走过知天命之秋的他,正用这种不屈不挠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翱翔艺术的瀚海。

“运墨如已成,操笔如无为”,我们坚信,书法家关庆丰先生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那份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定会随着墨韵飞扬而硕果累累四溢飘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