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孝亲行动三部曲
一直以来,妈妈为我做了很多,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表达我对她的爱。于是,我决定实施我的孝亲行动“三部曲”计划。
星期六,阳光明媚,我准备实施我的孝亲“三部曲”之一:帮妈妈做家务。厨房里,妈妈已经为我准备好了“爱心豆浆”,正忙着蒸包子。嘿,表现的机会来啦!我眼疾手快,拿起豆浆机就使劲刷。机器的“内部”没啥难度,光滑着呢!清洗好以后,我准备洗机器的盖子。这家伙头大身子小,还带着“利剑”。“啊!”一不小心,我的手指被上面的刀片划了一下,疼得我禁不住大叫一声。妈妈听到我的惊叫声,急忙跑到我身边,一看我手指头上流着血,吓得脸色都苍白了。我连忙安慰她说:“没关系啦,只是洗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刀片,还好伤口不深,抹点药就行了。”唉,第一部曲没唱响,帮了倒忙,不过看得出,妈妈还是很开心的。
虽然第一次没成功,可我绝不气馁,决定实施“孝亲计划”第二步:做妈妈的小秘书。妈妈是小学老师,最近正忙着准备学校“晒课”活动的材料,每天都忙到半夜三更,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想着我要是能当妈妈的“小秘书”,减轻她的负担就好了。这一天,妈妈又抱了一大堆材料回家,我自告奋勇地向妈妈请缨:帮她整理材料。我按着页数,一页一页给材料们排队,总共有一百多页呢,总怕弄乱,来来回回数了三四遍。看着装订成册的一大本材料,真别说我自己都很满意呢,妈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成功唱响了第二部曲,噢耶!
过几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要实施我的第三步作战计划了:拿出最近积蓄的零花钱,给妈妈制造一份惊喜。我利用课余时间到蛋糕店为妈妈预定了一个漂亮的蛋糕,并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在卡片上画了一朵朵盛开的康乃馨,端端正正写了几个大字:祝亲爱的妈妈生日快乐!永远爱您的儿子。边制作边想着妈妈收到礼物时会是什么样的感觉。生日那天,妈妈看着我准备的一切,别提有多感动了,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长长的拥抱,房间里荡漾着我们母子俩的笑声……
我的“孝亲三部曲”完胜,我为自己感到自豪。我保证,我的孝亲计划是一辈子的。
做自己的神
别徘徊了!我知道你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我知道你为你的平凡而忧心,我知道你为你的渺小而悲哀。但是你很重要,你是唯一。
不是说父母的爱意不够温存,只是那一页页书终须我们自己翻过,翻到温水渐渐变凉,天渐渐变亮;不是说朋友的安慰不够有力量,只是沟沟坎坎终须我们自己越过,走到话语渐渐模糊,路渐渐开阔;不是我们强大到不需要问一句“谁来帮帮我”,只是真正的成长需我们独自完成,顿悟和释然是自己一个人的疗程。
有人说,上帝会来救你,把你救出这水深火热的人间。我说,你错了。这世界本来就是孤独的,你怎么摔下去的,就怎么爬上来。用你的手,用你的脚,用你的信念,没有谁是诺亚方舟,你要自己越过鸿沟。今天,上帝很忙。
生命中遇到的人终将一个一个离去。我们只能和自己在一起,年复一年,孤独又清醒,但我们要自己寻找光明,做自己的神。
人生本来就不是天堂,我不相信会有金光闪闪如神祗的贵人从天而降帮助我;我不相信万分之一的奇迹会落到我头上;我更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与命运下一盘赌局。掰过命运的手腕,扭转乾坤,总是与努力同在。别再对生活忿忿不平,一蹶不振;别再被面前的小土丘遮住视线。人生最可怕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还好,我们还有漫漫人生路。
人生玄妙,岂能轻言得失。
坚强之人永存,别再说“我做不到”。心怀孤勇,今天,做你自己的神。
相关推荐
-
孝亲敬老《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我看是父母亲和一些老人。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小时侯,听祖父讲过这么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总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儿子和儿媳妇便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这个故事说明了你做什么,你的后代也会跟你学。有时我们回忆过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用了很长的时间教你用汤匙、用筷子教你吃饭,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或许你不会在意,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每一个事情都是他们用心血去教的。老人,家家户户都有,大家并不陌生。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对我们的社会贡献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会更美好的。孝亲敬老是我们的责任,每句问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为孝亲敬老的美德。他们付出了,我们要回报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最后我想说:“孝亲敬老,人人做好!”9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孝亲敬老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敬老,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徐赫坐公交车。这时,上来了一位老奶奶,而当时车里已经没有座位了,老奶奶只好站着。我看见老奶奶没有座位,便想起身让座,可妹妹徐赫把我拉住了:“姐姐,我们可是要到金沙滩呢,现在才到“卓亭广场”,如果你站起来,可是要站很长时间的呀!”我批评她说:“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我们当然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你们老师没有教过你吗?况且,我们怎能把我们的美德给丢了呢?”妹妹惭愧的低下了头。我起身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吧。”这时,全车的人都在看着我,老奶奶说:“不了不了,真是个好孩子,你坐吧。”我连忙说:“不用,还是您坐吧!”说着,便把老奶奶拉到了座位上,老奶奶夸我道:“现在的孩子真有礼貌!”虽然我是站着到金沙滩的,可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妹妹都有点羡慕我刚才的举动了呢!孝亲敬老,不是用嘴把说的,而是靠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六年级:封佳琪3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敬老孝亲相信大家看见“敬老孝亲”这个词,都会想起家里的亲人,尤其是比较年迈的老人家。是啊,小时候要感谢母亲的生育之恩,感谢父亲的辛勤劳动,感谢爷爷奶奶的悉心关怀,感谢所有支持自己的亲人们。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敬老孝亲的心!眼看着爸爸妈妈的白头发越来越多,邹纹布满脸上,我会立刻冲上前来,帮爸爸捶捶背,倒杯茶。帮妈妈做一些家务,讲个开心的笑话。当父母亲微微地翘起嘴巴,开心的笑一笑,我已十分满足了,心里比蜂蜜还甜大多,孝顺父母就是儿女应该做的。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辛苦了大辈子,也应该休息一下了,但为了我的安全,奶奶每天都来接送我上下学,风雨无阻。爷爷每天不厌其烦的每天通过电话问候我。外公外婆住的最远,他们竟然为了和我聊天,居然学上自己上网聊天。要知道,老人家要学上电脑,谈何容意。所以,我每年一到过节,都会寄贺卡给他们,这里面藏了我敬重年迈家人的。一丝丝心意。我们要学会敬老孝亲,敬重老人家,多关心家人,孝顺父母,从一句温暖的问候做起,从一的席位的动作做起!合格机构小学六年级:骆400字 六年级 写人
-
敬老孝亲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敬老孝亲”是个大词,做起来其实都是一些细微的小事。我的太奶奶今年已经九十岁了,她因为曾经出过一次车祸,被一位冒失的电动三轮车师傅撞断了大腿,现在年纪大了,腿脚越来越不便,快过年的时候完全卧床休息,不能下地走动了。我们家是个大家庭,爷爷有弟妹六人。他们都是孝顺的好人,每天都轮流陪着老人家,没有一点抱怨的话。妈妈告诉我“百善孝为先”,让我在寒假里也去陪陪太奶奶。我想好啊,陪着她说说话吧!因为平时我只有星期放假的时候去看她,她知道我这次要陪她一整天,可高兴了。她的各方面都挺好,只是耳朵听不太清,和她说话声音要大点。我的太奶奶是个健谈的人,她告诉我以前和太爷爷怎样在艰苦的日子里抚养大了六个孩子,太爷爷是个多么好的人。我的太爷爷在我快上小学的时候去世了,是我最爱的人哦!躺在床上的老人真的很辛苦,做什么都不方便,要人帮忙。我到了刚一会儿,太奶奶要解小便,妈妈用一个塑料的小便盘放在她的身下,我在旁边她觉得很不好意思。躺得时间长了,她的身体也会酸痛,我们要时常帮她活动身体,妈妈让我帮太奶奶捏捏臂膀、捶捶腿,她连声的夸我是个好孩子,我说是自己应该做的。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主动要求喂她,她很高兴,我笨拙的有时会喂出来,她也不说我。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说有个敬老孝亲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幸福的!指导老师:潘先红六年级:许展豪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孝亲敬老《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我看是父母亲和一些老人。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小时侯,听祖父讲过这么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总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儿子和儿媳妇便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这个故事说明了你做什么,你的后代也会跟你学。有时我们回忆过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用了很长的时间教你用汤匙、用筷子教你吃饭,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或许你不会在意,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每一个事情都是他们用心血去教的。老人,家家户户都有,大家并不陌生。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对我们的社会贡献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会更美好的。孝亲敬老是我们的责任,每句问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为孝亲敬老的美德。他们付出了,我们要回报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最后我想说:“孝亲敬老,人人做好!”六年级:耿璐8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亲水行动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家乡人亲水的那一幕。家乡的河是淄河。自从淄河上游建起了水库,把水蓄住,河道平时就干涸了。那次我回家乡,正赶上水库泄洪。我是被河水吸引到河边的。呀,漫水桥上,黑压压一片人,男男女女,青年少年,有的用自制的网网鱼,有的把裤脚挽过膝盖,在桥上的激流中走来走去。我受了感染,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漫过桥面的河流湍急,好像再加把劲就会把我放倒;温热的水抚摸着我的腿肚,传递着一种柔情。我蓦然领悟:乡亲们为什么不把河水叫“洪水”,而是称作“山水”。亲水不是成人的专利。小女儿三岁那年,有一天我们不得不把她关在家里。我在班上,心里牵挂着女儿。下了班,匆匆忙忙推开家门,好一幅爱女亲水图:女儿坐在地上,一手拿着一个瓶子,专注地倒来倒去,下面用一个小盆把漏下的水接住。她怕我嗔怪,说:“打吊瓶啊。”我的女儿,半盆水就换得你一个上午的安静!老家的天井没有硬化地面,是土质的。雨天,我们养的一只鹅站在天井里,保持着绅士的风度。呆上一会儿,它似乎若有所悟,把两只翅膀在水里拍打一阵儿,接着把嘴贴到地上,衔一口泥,甩到一边,再衔一口泥,再甩到一边。一会儿,就打出了一口“井”。父亲说它身上大概缺少一种营养,泥土能够帮助它解决。我却认为,这是它根子里亲水意识的觉醒。鹅亲水的源头,也许要追溯到远祖鸿雁身上。水更多是作为我们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出现的。从精神层面来说,它是我们休闲和娱乐的一个载体。它亦柔亦刚的秉性,使人们乐于亲近。水能给人燥热的身心以清爽,也能让人的内心有所皈依。久居内地的人,总向往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洞庭湖的浩淼、青天河的幽雅、镜泊湖的淡泊、大海的深情,总会让人们乐而忘返,不知今夕何夕。亲水是人生的一种幸福。水让人们趋之若鹜,大概是它柔美的一面能使人内心柔软、宁静、自守,让无数饮食男女低眉折腰。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800字 高三 说明文
-
孝亲敬老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古代有一个叫黄香的人,9岁就以自己的才华和敬老而闻名。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小黄乡读书到深夜,母亲叫他早点休息,他却钻进了父母的被褥。父亲问他在做什么,黄香从被褥里爬出来,说:“冬夜十分寒冷,我为双秦温一温床,好让二老歇息呀。”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出了小黄香是多么孝敬自己的父母啊。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没到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的年龄,但为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义不容辞的,为老人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梳一次头,买一次菜,做一顿饭??也许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小事情,不过不管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一定会眉开眼笑的,内心感到欣慰的。在乘车时,不是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标语:请为老,弱,病,残,孕的乘客让个座。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敬老爱老的风尚正慢慢的离我们远去,原因在于人们敬老爱老的意识薄弱了,所以我们要提高敬老认识,统一爱老思想。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所以我自豪地告诉大家,尊老爱老敬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尊老,爱老,敬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尊老爱老敬老,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800字 初二 议论文
-
感恩·孝亲要是我问你:“你听说过桂圆节吗?”你很有可能会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那要是我问你:“你听说过犍师附小的校园桂圆节吗?”你可能会惊奇地瞪起眼睛,张大嘴巴,疑惑不解地问:“啊!学校里也有桂圆节?”告诉你吧!今天就是我们犍师附小一年一度的桂圆节,每到这一天,每个同学都兴奋不己,因为我们又能品尝到甜津津的,令人垂涎三尺的桂圆了。在我们的校园中生长着四棵高大挺拔的桂圆树。听老师说:“我们的桂圆树已快六十多岁了。大家精心地栽培它,爱护它,给它无微不至地呵护与关怀,它每天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桂圆树懂得得知恩图报,在每个金秋时节里,它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累累果实奉献给全校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人士。因为桂圆树知道,它是大家的心血与汗水浇灌起来的,没有大家的爱护,也不会有它的今天,所以它每逢金秋时节,就会为我们献出鲜美可口的果实。”接着,老师和颜悦色地说:“桂圆树懂得知恩图报,你们也应该向桂圆树学习,做一个知恩感恩的好孩子,让我们捧桂圆,献孝心,把桂圆送给自己最想感谢的人。”我心里默默地想:“奶奶爷爷给予了我多少关爱,从初生时哇哇啼哭的婴儿,成长为一名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他们不辞辛劳地教我学走路,为我检查作业……我也应该知恩图报呀!对,老师也一样,在我错误时给我讲解,我在难过时,给予我鼓励,让我从伤心中走出我和同学们都没有忘记他们,大家争先恐后地把手中的最大的一颗桂圆塞进老师手中。老师的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眼角中含有点点泪珠。我知道,她的心里肯定是心花怒放……终于挨到了放学,我一颗桂圆也没吃,把它们带回了家,和家人一起分离。在家中,我毕恭毕敬地把十五颗小桂圆拿给了家人们。看着爷爷奶奶的笑脸,听着爸妈的交口称赞,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我高兴地自言自语:“哈,老师和家人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也回报了他们,既感谢老师,又孝敬了亲人,真是太好了!”“捧果实,献孝心。”这句话一直在我心中回荡。我们应向桂圆树学习,做个知恩感恩的人。我们和桂圆树一样都是在大家的呵护下成长的,要是没有老师,父母及爷爷奶奶辛勤的汗水,我们会有成熟的那天吗?800字 四年级 散文
-
孝老爱亲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化。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们要孝老敬亲,从小就要对父母、亲人百般孝顺和爱护,我们几乎就是背着这些名言名句长大的。幼时,我们一定想:长大后一定要对父母和亲人好,可是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的行为动作令人发指。我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令人心酸的,又令人发指的新闻:一位母亲亲手把儿子抚养大,她的儿子长大了,竟然觉得母亲很碍事,便将母亲扫地出门。无论刮风下雨,老母亲只能一人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看完后,我愤怒了:怎么可以这样?有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简直冲破了做人的底线。这名男子的做法简直有辱我们这个一直以来以孝闻名于世界的中华民族!当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欣慰多了。孙朋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因为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山东人。她刚嫁给丈夫时,丈夫就经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渐年迈,从此,家庭中一切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每当干完农活就赶紧回家,她知道,年迈的婆婆肯定会很担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无怨无悔地照料着年迈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风雨无阻地撑起一个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脸上充满了美丽的笑容。这笑容,这孝心,有谁能不感动呢?孝老爱亲,也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传承一代又一代的美与爱。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尽量为父母做什么:比如帮他们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让他们操心……这是我们每个子女都应该做的。孝老爱亲,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承一份份美与爱,传承这一种伟大的传统民族文化,唤起每一个人的孝心!800字 高一
-
孝老敬亲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的农村儿女,因为常年在外打工而无暇顾及老人的生活。扪心自问,你的父母生了你,把你养大,可现在,你连基本的关心都做不到吗?一头发白的头发,脸上布满皱纹,一双伤痕累累的手,记录了她的风霜艰辛。黑漆漆的眼睛里充满了寂寞。手上的扇子轻轻地扇了起来——她就是邻居家的张奶奶。张奶奶有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按理说是儿孙满堂,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是,张奶奶心中的苦却说不出来。大儿子成家立业了,整天奔波在外,连打个电话关心一下张奶奶都没有,二儿子呢,却以出差为借口,不肯回家。这不,财产风波才刚结束,有一件事情发生了。张奶奶被查出了心脏病!这个消息让大伙都大吃一惊。光是手术费,住院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加上大儿子的资金周转不开,整个家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家庭大战又开始了!大儿子高声嚷道:“妈的医药费我就不负责了!”大儿子顿了顿说:“况且我自己都很困难了,哪顾得上!”二儿子翘着二郎腿,漫不经心地说:“大哥啊!命重要还是钱重要?小弟我已经照顾了一个多月了,其他你们哥们和小妹分了吧!”说完,戴上耳机悠哉悠哉地听起了音乐。“凭什么!”三儿子喊了起来,坐在正中的张奶奶吓了一跳,“妈是我们的,你包医药费吧!”三儿子站起身,头也不会地摔门而去。门窗瞬间抖了起来,让人看了都心惊胆战。空气仿佛凝固了,可以听见对方的呼吸声。儿女们僵持着,谁也不愿意负责。之间门外围了许多人,议论着。议论声越来越大。这时,坐在中间的张奶奶叹了一口气,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听到这里,我的心里荡起了阵阵涟漪,张奶奶得了病,可现在没有人肯照顾,张奶奶的儿女们,你们知道张奶奶以前是怎么照顾你们的吗?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张奶奶的儿女们啊!钱比命重要吗?人人都有老的时候,谁也不希望自己老的时候向张奶奶一样,被儿女们嫌弃,孤独一人吧?所以请大家,多多和老人聊天吧!人们啊!老人不需要金山银山,而是儿女们的爱啊!即便是一句问候的话语,老人也会感到幸福!请孝老敬亲吧!时不待我!800字 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