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怀揣旧年的尘露回乡,心携新年的期盼离乡。相同的是每年春节都会回乡,不同的是每年的心情感悟,总而言之,每个春节,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年味”。
家乡和城市的年味是不一样的。大城市越到年关越安静,它没有锣鼓喧天---全然也没有了年的韵味。
说到年味,就不得不提起年之精髓---炮竹。这可是乡里乡间最“年”的东西了,或是大人一手捂着耳朵,一点马上跑开的大烟花;又是一卷一卷一卷的大鞭炮;还是小孩儿玩闹的小摔炮。都是春节的一大“年”味。这些炮竹,不论大的小的、何时何处,都能看见、听到。当它绽放的那一刻,也足足的体现出了家乡那浓浓的年味。
长时间在外地和土生土长的乡里人也不一样。就像我,从小只有过年放假才回家,回到家乡,被生疏所包围着,整天待在屋里面。而老家的小孩们都聚在一起,四处走亲戚,讨个红包,讨点吃的,开怀一笑,那浓浓的年味便藏在孩子们的无忧无虑之中。
就连吃,也不一样。现在人们过节,年夜饭那可是必备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饺子、吃汤圆,大鱼大肉,应有尽有。可我听妈妈说啊,他们小时候过年吃饭,可讲究啦!就说说常见的饺子,他们的吃法也不一样。大年初一那天包饺子,在几个饺子里面包上,一分、两分、五分,如果被哪个人吃到了,就说明他这一年都好运连连。家里人吃过以后,会留一点熟的盖在锅底,等着村里的小孩子们来吃,每家每户都是,不过还是会再留点,到了初五再吃,那寓示着“年年有余”。不仅仅只有饺子,还有“高粱汤圆”、“猪肉粉条”、“四荤四素”,和现在不一样的菜色,又有不一样的意寓。不同的年味藏在了年夜饭之中。
晚上躺在床上,欣赏着满天繁星,窗外爆竹声接连不断,电视中春晚已接近尾声,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同样的春节,而不同的年味让我回味无穷。
大队委员竞选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六(4)班的陈昌怡,一个充满自信的女生。在班里我担任班长,是老师的左膀右臂,能分担老师的压力,能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我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珍惜集体每一分荣誉,愿意为大家服务。我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竞选大队委员不仅仅是一种荣誉,它更是一个人责任心的体现和培养。能够为同学服务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戴尔。卡而基也曾说:“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担任这个职务”。虽然我很清楚,自己的竞争对手都非常优秀,但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便想成为拿破仑口中的好士兵,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最适合的岗位——副大队长。
在学习上我是班里的的“佼佼者”,各科成绩都优秀,因此,有时间和精力为同学们提供服务。我兴趣爱好很广泛,画画、跳舞、运动。我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带头并鼓励其他同学为班级做贡献。我长期担任班干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相信可以做好和同学的沟通与团结。我也深知自己的缺点。我有点粗心,但人们常说有缺点不怕,就怕不能正视缺点。
四年级时,我第一次参加了大队委员的竞选活动,一直很怯场,好不容易演讲完后,我和班里的同学唱了一首歌《最好的未来》,然后没跟上节奏,没有完成唱歌的才艺表演。当时下场,我就靠着妈妈哭了一场。
但现在的我,已不再是那个会怯场、有失误不能勇敢面对的女孩了。经过两年,我在学校里参加的各种活动,各种比赛,很好地锻炼了我,我能坦然面对舞台,面对台下的同学;这时的我已不是那时的我,我会以乐观的心态看待每一种结果(其实如果没选上,还是会有一些遗憾)。
我也经常组织同学们一起参加小队活动,做活动手册、报告。也就是这样,锻炼了我的排版搭配能力,也锻炼了我的画画能力;我也有一个弱点,就是想象力不够丰富,只会照着别人画的画。所以我希望能在当大队委的同时,培养我的这些技能。
假如我当上了副大队长,我希望可以管理宣传部、组织部、红领巾广播部,三个部门。
宣传部可以发挥我的长处,也能培养我的想象力。
组织部的工作其实我很感兴趣,我也很喜欢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而红领巾广播部我也是比较有经验,之前也参与过播音。
我对自己有信心,我可以管好这些部门。
在同时,我也会合理分配安排时间,不让大队工作与学习起冲突。
假如我当上了大队干部,我将以身作则,时时鞭策自己,用一颗纯洁的心以及实际行动,来感染队员们。
我也会出色地完成学校和大队部交给我的任务,脚踏实地干,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
同时,如果没有竞选上,我也绝不会气馁,那是因为我做得还不够好,我会继续努力,等待时机,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请支持我吧!我一定会不负众望,努力学习,细心完成大队的任务。谢谢!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相似题目
-
年味印象之中的过年,天气定然是寒冷的,大雪纷飞,黑夜里风呼啸着兴风作浪。大地一片白茫茫,雪光,月光和房屋中投射出的灯光,一道映衬着这个特殊的时刻。屋内定然是一片其乐融融的。一桌热气弥漫的团圆饭,灯光在雾气中形成光亮的通路。饭桌上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亲朋好友的齐聚彰显着团圆之于中国人的意义。电视里,播放的一定是春节联欢晚会,这个全世界观看人数最多的节目似乎已经成为过年必不可少的标志,它一年一度如约而至。印象之中的过年一定是在天色暗下之后开始,一顿年夜饭从晚上7点慢慢的吃,直到晚上12点。橘黄色的灯光,碗筷碰撞的声音,小孩子的嬉闹声,大人间的祝福的话语。辞旧迎新,是过年的意义。待到晚上9点左右时,屋外的鞭炮声开始响起。印象中,那礼花是七彩的,在天空画出缤纷图案。“噼啪”的声音会一直持续到凌晨。天空的礼花不断的盛开。第二天推开门,空气中弥漫着冬日的雾气和淡淡的火药味。地面上一片红色的纸屑。而人们也并不着急的扫去,“红红火火”,正是人们所寓意的。而现在,我正在电脑旁,和不认识的人一道游戏,由于先前约好的朋友一个个的爽约。父母在看电视,而我在玩游戏,这就是没穿服饰裸的现实,全然没有印象之中过年的事宜。起身到阳台,看灰蒙蒙的天,远处的光柱无力的透过云层。夜色正暗,全然没有要绽放的烟花的痕迹,有多久了呢?有多久没有在除夕夜看烟花了呢?手机震动,“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请您注意消防安全”的短信如约而至。现实的过年,竟和印象之中的,如此大相径庭!社会正在飞速发展,有一些节日特有的气氛却在逐渐暗淡。年味正逐渐变淡,这个话题已多次被人们热议。其原因耐人寻味:多样化的电子设备使人们很难一道欢庆,对消防安全的重视使得不在有烟火的燃放,90后独生子女无法体会与兄弟姐妹一道闹新春的快乐……20xx的除夕,没有烟花、没有雪花……750字 初三 抒情
-
年味一年一渡的新春佳节到来了,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夜之夜。除夕夜,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晚上,我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新年联欢晚会。12点的钟声敲响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声鞭炮声印入耳帘,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夜之夜!“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烟花托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拱们之后,“闪亮登场”了。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响声在天空中回荡。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9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年味随着高科技飞速发展,生活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让人一阵眩晕,慢生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想要拾起却已艰难。不知不觉,2017年已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我们迎来了2018年的钟声。若不看日历,不打开电视收看每年必播的春节联欢晚会,还真不知道已经过年了。我怀念以前过年时,爸爸从外地连夜赶回来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尽享天伦之乐;我怀念那时伴随着窗外一声声爆竹被点燃后的爆鸣声与一朵朵在空中绽放的烟花,大家在家中看电视,说说笑笑;我怀念那时亲戚朋友登门拜访,大家围坐在桌子旁欢声笑语,大家的感情也随之加深。我还记得孩子们收到红包时绽开的笑脸;还记得那被年货堆满的桌子和被腊肉塞满的冰箱这一切总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然而,现在浮现在我眼前的却与我所料想的大为不同,现在过年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年味”。由于爸爸工作上的原因,他没有陪我们过年。我和妈妈去爷爷奶奶家过年。吃饭时,气氛十分宁静,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有电视中的声音伴随着这顿所谓的“年夜饭”。奶奶的声音打破了这宁静:“来来来,吃菜吃菜。”随后又是一阵尴尬的寂静。去亲戚家拜年时,许多亲戚也都来了,老老少少围坐在屋子中略显拥挤。但随后映入我眼帘的场景是:几个老人打着麻将,小孩子霸占着电视机,大人在手机上抢红包、刷朋友圈,稍大一点的小孩便坐在一起打着游戏。大家变得没有什么言语上的交流,只是手指不停地敲打着屏幕上的键盘,以此来进行沟通、交流。有时,几个大人塞几个红包在小孩口袋中,老人们则直接塞几百块钱在小孩的手中,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方式,也只是给个红包略表心意。亲戚之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也没有了以往的热闹,大家都是吃完了就散了。受环境影响,窗外不再爆竹声阵阵,商店外的摊子上也早已不摆各式各样的爆竹了,只有稀稀拉拉的爆名声伴随着跨年钟声的响起。跨年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放下手机,给家人一个紧紧的拥抱,给家人送上一个新年的祝福。跨年后,一切又归于平静,那仅有的一点“年味”也渐渐逝去800字 初三
-
年味物理学以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太阳的周期为一年。若以百年来计,人生亦仅仅三万六七四的悠悠栉发岁月。窃以为,所谓年味,即岁月的滋味。想榛榛莽莽的上古之初,天真未泯的先祖们或许未识时间的奥义,却仍为这年复一年的匆促而叹息。“瞻彼日月,悠悠我思”,《诗经》中古老的辞章典载了文明之初人们对年味的最原始的认识,这不复重头的日子,全留在了日升日落,晦明更替里。要说这年味,也确在这周而复始的往复与逝者如斯的遗失中吧。记忆中的新年,总是一样的在喧闹中伊始,在一片混沌中不知怎么时间地倏忽而过。柴火熏过的腊肉酝酿着丰腴的滋味,尘封着经年岁月的酒香气醉人,场院里晒着的红辣椒,细数着一年里最辉煌的季节。年的滋味,在于那份返濮归真的悠闲,酒喝也喝不完,将人们喜气盈盈的脸集成了红色,木雕的大圆桌上摆满了最丰盛的食物。人们将一年的祝福都汇集成一句句道也道不完的情义,留在人心里回味。唯有在新年里,时间的滋味才能被完整地细细品味,此时的人们大可什么也不想,暂时远离现实的尘劳。在亲戚朋友的宠爱中体会到自已幸运的身世。即使滥情一番,耽溺一回如花美誊,似水流年的自怜自惜,或是空坐着,独自回味这份殷实而富足的滋味,也会觉得意味深远。人生又何必终日奔波忙碌,追寻那些不可得的?抓住眼下的光阴,抓住此刻的情深意重,抓住这光耀如银的白昼亦是一份所得。古代唐宫中以女工揆日之长短,用线来数算花腾日喧之永昼。长安城里的丽人绣罢梅绣牡丹,直绣到——风荷举。山乡水廓的妇人或工于织绦或工于织素,直织到经冬复历夏。每穿针一引线,都是一段情长意牵的完成,而我也欲让这年复一年的滋味能更深远一些,纵然年年岁岁反复,纵然这岁月无情。年只有短短十几天就过去了,而年的滋味却无穷无尽。在这一刻,民风是最近古的,情味是最浓烈的。年给人最深的滋味莫过在岁月无情,而人却有情吧!可爱又可哀的年岁呵?750字 初三 抒情
-
年味平日里恬静的小城俨然变了一幅模样:街上处处可见张贴的红色对联,行人穿着新衣服,红光满面,商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褪下了冬日里沉闷的外衣,换上了充满活力的新面孔。今天,过年了!一大早,我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吵醒了。睡眼朦胧的刚准备起床,妈妈就往我嘴里塞了一块大糕:“新的一年,天天开心呦!”大糕甜甜的,我想,这就是年的味道吧。吃完了有着年味的汤圆,妈妈对我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吧,回来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我迫不及待:“好啊,好啊,快去吧!”妈妈笑着拍了拍我的头:“傻孩子,我们先要去拜年呢。”爸爸也乐呵呵的笑着:“拜年可是第一大事啊。”我们一家三口乐融融的去了亲戚家拜年,我还收获了不少红包你!年的味道,或许是全家一起去拜访亲友时的和睦、温暖的感觉吧。回家途中我们去了菜市场,市场里十分热闹,蔬菜应有尽有,我们很快挑选了一些,回家去了。回到家,我帮助妈妈切菜,将蔬菜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然后倒入锅里翻炒,再加入年糕,很快,年糕变成了微黄,妈妈笑眯眯地夸奖我厨艺有进步,年的味道,也就是中午厨房里满溢的香气吧。这个中午,就在我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年的味道,或许就是家的味道,甜蜜的味道,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温暖着我们的心。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似乎没有了年味,那种纯朴的庆祝春节的气氛已经渐渐消失了。但其实,只要有家人的陪伴,每一天不都像是年吗?年,就在我们身边啊。那种温馨的年味,你感觉到了吗?600字 初三
相关推荐
-
年味俗话说:“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这句话真不假。早早地就听见小孩们谈论过年的事,终于在我们的期盼声中迎来了2012年的新春。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年糕味、饺子味、肉香味,我不由地陶醉在这醇香的美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处都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气氛,大人们都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放鞭炮。而小孩们则忙着在一旁放烟花,做游戏,望着这忙碌而又欢喜的画面,我真想拍作视频,让未回家过年的朋友们也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在一阵阵爆竹声中,夜幕逐渐降临了,欣喜地回到家中,还没走进厨房,一阵浓浓的菜香味就扑鼻而来。“开饭啰”妈妈一边叫着,一边把菜摆出来。我有些迫不及待,赶紧催爸爸过来帮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佳肴。接下来就进入了“守岁”的过程,这也是我最为期待的,不用问,就知道原因,当然是可以收到压岁钱。这次,爸爸、妈妈倒也干脆,一人拿出一张红钱给我。这可把我乐坏了,因为这远远超过我所预料的。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着瓜子说笑,一阵浓重的年味涌上心头。不知不觉已经深夜12点多了,而我还是异常激动和兴奋,在爸妈的催促下,我只好无奈地去睡了,而外面的爆竹声绵延不绝,透过窗户,整个天空犹如天女散花一般火红红的,仿佛由夜转明了。望着这美丽的夜空,我逐渐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清晨,一阵爆竹声打扰了我的美梦,揉揉朦胧的睡眼,真想再赖一会儿,但猛然想到今天是大年初一的日子,我赶忙爬起来。不一会儿,一群小伙伴便迈着轻盈的步伐出来拜年了,他们一个个穿新衣,戴新帽,扮得喜气洋洋的。这就是过年,过年真好,虽然它已和我挥手告别,但那醇香的年味还令我荡气回肠。650字 初三
-
年味窗外,夜色笼罩着天空。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灯笼随处可见,驱散一片黑暗。院内,鞭炮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院内嬉戏打闹,燃鞭炮,还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此时正是除夕夜,新年即将到来,年味亦显得更加浓郁。伴着鞭炮声,我们一家人正围在桌前吃年夜饭。一碗一碗菜被端上桌,香气扑鼻。满满一桌菜令人眼花缭乱,我一时竟不知从何下筷。我们一边大口吃着,一边与亲人聊天。我站起身,端起杯,向亲人说上美好的祝福。身旁的亲人亦起身,互相致以最诚挚的祝福。这时,最令人期待的一盘菜饺子上桌了。肥中带瘦的馅,加上些许葱蒜,以面皮包成月牙型,再捏上花边。蒸煮完后,沾上醋,一咬开饺子,肉汁混着醋汁流入口中,简直是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令人口水直流。我与亲人们共同品尝着美味的饺子,年味在舌尖绽放。吃过年夜饭,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抢红包。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欢乐的小品,无不令人赞叹。“我在群里发了红包,快来抢!”爸爸突然叫道。我反应迅速,立刻拿出手机,点开微信,点击红包。“咦,怎么就被抢玩了?”我惊呼。一旁,姐姐笑道:“哈哈,我抢到十六元!”我查看红包,哇!妈妈竟然抢到三十元!我一阵惊呼。红包接踵而至,我紧紧盯着手机屏幕,生怕漏掉一个红包。又是一个红包,我立刻点开。二十五元!我高兴得跳了起来。电视机前,我与亲人们一同抢红包,不亦乐乎。年味在指尖跳动。窗外,一朵一朵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绚烂无比。除夕夜,年味浓郁,在舌尖,在指尖,更在心间。600字 初三
-
年味一道刺眼的光从手电筒中照了过来,照向了一抹更刺眼的红色“维护市区整洁,严禁烟火!”,老天,现在是过年呀,为什么不能放烟花?没有烟花爆竹,这过年还有年味吗?何为年味?哪有年味?身边好似吹来一阵风,要把我呼呼的吹到有年味的地方去。“耶!过年啦,过年啦!”,“噼里啪啦”,欢呼声中,爆竹声中,新的一年来临了。泥巴路边,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路边的小孩,穿着红色的大棉袄,人手拿着一把烟花,玩的不亦乐乎。这次的年在乡下过的,无论在哪过年,充斥着温馨的年味就是一个幸福年。我也买了不少烟花,打算玩个尽兴呢,点燃一根“火树银花”,在夜空中不停的划圈,留下一圈圈闪闪发光的年味,还在那儿熠熠生辉。玩着玩着,就到了老房子里,恰好赶上长辈们在发红包呢,赶紧着给长辈们一一拜个年,收下长辈们的红包与期许,荷包里鼓鼓的,心里也暖暖的。给长辈们敬过茶后,再邀上及格发小,在那弯弯的月亮下面,喝点儿果汁,听着大人们的打牌哄闹声,还有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和大家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里面各式各样的精彩节目,被相声小品逗得咯咯直笑,这样的温暖与惬意。不知不觉,在乐呵声中,守岁的时间也到了,大家一起迎接新年,道过拜年好,在袭来的睡意中安稳的睡去。醒过来是,已是天亮,不经意间往窗外一望,看到的,确实繁华而冷漠的街道以及“严禁烟火”的横幅。难道所谓的年味,只能在梦中体会了吗,我不禁思索起来,但是又只能迷茫地看向窗外。这时响起了让我喜出望外的声音:“女儿,明天除夕,我们去乡下过年啦。”我马上就可以过我想过的有年味的年了,我是多么期待那个有年味的年。600字 初三
-
年味年是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团聚。——题记俗话说得好: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过年的时间却都是一样的。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就已经紧张地置办起了年货。我家也不例外,妈妈紧张地到处购买各种各样的零七八碎儿,有花生、胶枣,栗子,蜜饯……应有尽有!爸爸则是在家打扫卫生。我和弟弟则是到处购买玩意儿,有风筝、口琴、灯笼、还有弟弟最喜欢的爆竹……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忙乱。我们必须预备好过年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除夕真热闹。在这一天,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也都穿起了新衣。妈妈很早就起来做年夜饭,一会儿切大蒜,一会儿又熬汤,可忙了。弟弟则是在外面放一个又一个的爆竹,玩得不亦乐乎!妈妈真是有一双能工巧手,没过一会儿饭就做好了。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妈妈做饭实在太香!妈妈对我说:“你不可以一个人先吃饭,要等大家到齐了,才能吃。知道了吗?”我说:“知道了,妈妈。那为什么一定要等大家一起吃呢?”妈妈对我说:“因为交上是团圆饭,亲人是要团聚在一起的。”没过一会儿功夫,全都到齐了。我对妈妈说:“可以吃了吗?”妈妈笑着点了点头。年夜饭过后,就是我最喜欢的“发红包”。我拿到了妈妈给的红包,同时也拿到了妈妈给的一段寄语,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已经十几岁了,还有一年半,马上就要面临中考了,你一定要努力啊!”我心想:是啊!在这年的背后是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哬!这时,弟弟蹦出一句天真的话:“要天天能拿红包,该有多好啊!”面对新的一年,我应该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亲、老师对我们的期盼。我想这大概就是伞味儿了吧!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串串的爆竹声。让它们成了年味儿的不可缺少的调咪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700字 初三
-
年味年味,看到这个标题,我瞟了瞟窗外,除了寒风刺骨,匆匆过客,剩下的也只有那钢筋混凝土的强硬,一场匆忙的大雪,淅淅沥沥落满衣衫,好似有意劝那游子,何时才能回家,才能回到从前的年?漫步雪中,密雪声好比碎玉,竟有些不忍踩下去,怕扰了这难得景致,不由得想起儿时的雪,小孩子在雪地跑来跑去,铜铃般的笑声传遍田野,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贴了对联,喜气洋洋的。外婆总是织着那似乎永远织不玩的毛衣,外公在厨房忙来忙去,当穿上外婆亲手织的毛衣时,心里如暖阳照耀一般,还有那烟花,外公总是点着再给我,他不让我用打火机,烟花绚烂,却转瞬即逝,如童年一般,溜得无影无踪。年味是童年的味。城市里人很多,但心中却总是空空的,在我看来,只有故乡才有年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有多少人细细体会过这其中的酸楚,故乡,曾经让一个个外出打工上学的人魂牵梦绕,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守候一生,多可怕啊:那鸽子笼一般的牢房,一层层楼梯,上去之后,就一辈子都回不去啦。乡土中的淳朴、热切,让我追思着,可能故乡比误入世外桃源还要惊艳,我们的故乡,当其成为往事,将是多么令人怀念的地方。年味是故乡的味。我不禁回想这一年,我究竟是过了三百六十五天,还是一天,重复了三百六十五次?我看着外婆的腰渐渐弯了下去,我看着她悄然已满头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看着她站在岁月里,被时间一点一点带走,我看着她渐渐忘了自己,变成一个孩子。我走在宽广的城市大道上,麻木地和素不相识的邻居打着一摸一样的招呼,穿着商店里买的一点也不暖和的毛衣,走进鸽子笼一般的房子,年味呢,我弯腰捧一手雪,再握紧,雪可以融化,那冰冷的人心呢?时代的激流,荡去了陈迹,荡去了人们心头沉淀的虔诚、圣洁、古朴。很难再体会到从前那种温馨而醇厚的记忆,这应当是一种民俗的悲剧,文化的悲剧。回不去的童年与故乡,回不去的年。我们忙忙碌碌,却忘了我们的根,那些最质朴的东西,我们穷极一生想抵达的境界,其实只也是花开的片段,叶落的瞬间,返璞归真,以一颗温存的心,寻那年味。800字 初三
-
年味年味是什么?在我的脑海中,年味是好看的衣服,是美味的佳肴,是厚厚的红包.......今年,我们依旧是回老家过年。可是,就在回家的那一天,爸爸说:“我暂时有急事脱不开身,不能回家了。帮我给老人们问个好。”我在心里暗暗地想:你不回家,就算问候带到了,又有什么用呢?回家的路上一切都不变,但是少了以往回家时那淡淡的鼾声,多了一层忧愁笼罩着大家,但是我们还是强打着精神说说笑笑。刚到家,爷爷奶奶还是一如既往高高兴兴的出来迎接我们,只是望到我们身旁没有爸爸的身影,眼睛里的光明显的黯淡了下来。因为回家时已是深夜,所以我们就睡去了,但是在寂静的深夜中,能听到奶奶一声一声的叹息。早晨刚醒,还是一如既往的去翻日历,今天就是除夕了,但是没有爸爸的存在,做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致来。下楼洗脸时,我瞄见奶奶炒饭时在悄悄地抹眼泪,心里顿时觉得特别悲伤,爸爸没有回来,这个年过的还有什么意思呢?吃饭时,我们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弟弟说肉炒的没味,我尝了尝,的确如此,我们看向奶奶,她说有可能是忘记放盐了吧。我知道,爸爸没有回来,奶奶没什么兴致去做饭。爷爷突然长叹一声,手上的烟头也掉在了地上。我老是感觉家里少了什么东西。“滴——滴——”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喇叭声,我正想说一大早的是谁在扰民,突然惊喜地发现原来是老爸回来了,我连忙进门去给大家报告这个喜讯,妈妈还说我在开玩笑,可当爸爸走进来时她才相信,原来是爸爸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爸爸一进门,整个家就仿佛生机勃勃起来,奶奶喜笑颜开地说加菜加菜,爷爷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小弟竟然也吵着闹着给爸爸添饭夹菜。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年味不是指的美味的佳肴,也不是指好看的衣服,更不是指厚厚的红包,而指的是家的味道。当爸爸没回来时,缺少的就是那淡淡,却又沁人心脾的年味.......700字 初一 写人
-
年味什么是年味?年味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是长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因为奶奶与我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所以年夜饭自然要来我们家吃。家里会做饭的爸爸则是精心策划好晚上的十道菜,做好充足的准备,防止晚上急急忙忙做不完,我和妈妈就帮爸爸打打下手。天色渐渐变暗,我姑姑一家和伯伯一家纷纷来到了我们家。我们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即使一年中不常常见面,但我们彼此并不陌生,同样也聊得火热,时不时开开玩笑,这种感觉美极了。“上菜啦!”年夜饭终于做好了,大家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伴随的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开场不久就是小品,小品的幽默有趣使我咯咯大笑,还有绚丽的歌舞表演和不可缺少的魔术,一年难得这么开心过,一个接着一个的表演使我喝口水眼睛都紧紧盯着电视屏幕。就这样,大家其乐融融,看着春晚,就要到十二点了。“让我们倒数,10、9、8、7、6……”春晚开始倒数了,爸爸也开始行动,拿着打火机和一挂鞭炮就跑下楼去,最后五个数,我们一家人跟着喊,以便爸爸00:00打响2018第一声,“5、4、3、2、1、0!”整个小区都是鞭炮声响,从窗口眺望江边,烟花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冲上天,拉开了漆黑的帷幕。快看!一个美丽花苞伴随着响亮地奏乐冲了出来,最后绽放成一个美丽的大红花,又变成了闪亮的星星。一个闪着五颜六色的花苞把天映得五颜六色,最后一声巨响,真个天空照得通红,留下的碎花像雪花一样落下来,美丽极了!其它的小礼花也在四周助威,像星星,像流星……家家团团圆圆,其乐融融,这就是年味,充实而又简单。它会永远弥漫在我们的心里,弥漫在那个小小的城市。700字 初一
-
年味年味?是什么?是年的气味,是年的味道,还是让我们感受年的滋味。我过年过得很好玩,让我知道年味到底是什么!在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都在益阳市准备去乡下,在路途上我们一家四口都带着满满的喜悦,归心似箭,急着回家过年。快到乡下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一、可以见到外婆、外公了;二、可以吃到外婆做的菜了;三、可以包饺子吃饺子了;四、可以放鞭炮喽!下了车,我看到了外婆、外公出来迎接。我看到了,看到了外婆外公都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似乎多了几条,手上似乎也被磨出手茧了,不知外公的糖尿病有没有好一点。外婆外公看到我很高兴,拉着我问这问那,然后拿出一堆糖果、水果、还有外婆自己做的薯片,都是我的最爱,他们乐呵呵地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接着,外婆、外公舅舅和舅妈也开始包饺子了,我也加入包饺子的队伍。哇!我们的饺子包的可是五花八门,有扇形的,有包子形,还有骨头形呢!饺子包完后,外婆和妈妈去做饭,外公去煮饺子,爸爸去杀鱼,舅舅、舅妈去看电视,而我去那“遥远”的地方买鞭炮喽!我将近一年没碰过鞭炮了,大城市里又没有鞭炮卖,更别说放了,买都买不到。不愧是花炮,品种让人眼花缭乱:摔炮、刮炮、冲天炮、“彩雷王”’……我一股脑儿选了一大包,一边玩一边走回家,真是无比的惬意啊!回到家,我的一个发小的朋友——周阴到外婆家来吃饺子来了,也巧了,刚到家就吃团圆饭了,因为前几天我刚带上牙套,吃饭时,不太习惯,就没吃多少,就出去放花炮去了。“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一阵阵花炮声让我回忆了童年是多么有趣。周阴听到我在放鞭炮,赶紧放下碗筷和我一起玩,“碰!”一个“彩雷王”在池塘里炸开了花,溅出了一滴滴小水珠,溅到了我们花儿一样的笑脸上!年味!是年的气味,是家人的团聚,是我们开开心心地过大年的滋味!700字 初一
-
年味“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门口撕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的时候像往年每一年这个时候一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多愁善感的我来说,每到辞旧迎新,岁月替换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时光匆匆,都会有一种感叹中又带有几分欣喜的感觉。想想我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啊,从小到大一家人都是团团圆圆,又想想我又有几分不幸,一年到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家人不曾少见,亲戚经常往来,倒没了团圆的兴奋,而且最美家乡往往是景色秀丽,我又没了像有农村老家的人可写的最美家乡。可再细细思量,这在身边的家乡,这从未离开的家乡,这有几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寻味,闲情逸致,我这土生土长的长沙人也应该骄傲骄傲,珍惜身边的最美。这家乡的年味,我觉得最美好的日子还是以前小时候在老家,过起年那才是真真儿的年味。很清楚地记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没亮的时候,妈妈和几个亲戚就在客厅里开始包饺子,备下年货,我特别怀念那时什么吃的东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时我家靠近水街,常闻热闹,到了年关,街上更是热闹非凡,让我怀念除了热闹,还有长沙的特色,譬如那街上萦绕耳的长沙话,又譬如卖的大多是长沙的特色食品,那香香的臭豆腐,那金黄的糖油粑粑。如今虽然还有特色小吃,不过接近年关时就没什么人了,但现在住的小区也不缺乏年味;特别是现在的过年时的炮声和烟花。过年那几天断断续续或震耳或清脆的炮声不绝于耳,除夕的下午,虽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们都团圆于家中,可却洋溢着喜庆的炮声,那时便是第一轮放炮的高潮,伴着黄昏,伴着团圆饭。到了快12点的时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声、烟花色、寒暄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以新年第一炮来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身体健康。楼道里,楼道下,近处,远处,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声响过一声,炮声由远到近,重重叠叠。现在,人们更注重传统,过年的气氛也是越来越热闹了。700字 初二
-
年味过年也不过是年复一年的节日,或许有一些人对于春节这个节日有特殊的情感,毕竟有一些人是可以在春节这一天和家人团聚,在外漂泊的游子也可以回到家人的身边,这样便有许多人很喜欢春节。但我毕竟是学生,平时也不怎么会离开家人,所以也不会有特殊的情感对于这个节日,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对于过年也曾经有过憧憬,毕竟哪时候可以拿到红包,而且也是可以有一部分的钱是可以使用的。但我他妈的就是很讨厌过年这种东西莫名奇妙的就是会催着要把作业写完,老子过年前基本上是补习班,一天8个小时,出去这八个小时平时还要写补习班作业,还要记单词,还要写英语作文,他妈的根本就不可能在过年前写完作业,而且家长还装作是比较同情的样子在哪里搞来搞去,真他妈的好恶心,我年前的那一天想要去打球,还他丫的不同意我不过只是想要出去运动一下,毕竟在家里也写了一天作业了。就这事情还他丫的给老子一副别像样范,显得贼牛逼又他丫的装作一副慈悲的样子同意了,我现在想起来都想吐。不过就是生我养我,不要太他丫想的自己多伟大,自己是佛祖来普度万物。到了过年,也不过就是那样,不过就是不写作业罢了,也玩不了什么东西,所谓的年味,也不过只是在爆竹声中一夜难眠,在床上想想我读过的2017,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渣渣,不晓得做了些什么,在父母的管脚下成长,不过只是学习的机器罢了。到了初一,他丫的还说这要我写作业,这就是你他妈的过年,哇真伟大,这就是所谓的年味,这就是所谓的初一,别人在玩,我在写作业,不过就是这样罢了。过年而已,美其名曰春节,寒假,过大年,放鞭炮,收红包,闹元宵,也就这样而已,不过只是接着学习罢了,不过只是离开了学校罢了,和对面楼的朋友对望,相视苦笑,呵呵,这年过的好啊。这就是年味啊,回荡在我心中久久散不掉啊。哈哈哈。700字 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