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之美1200字

痛苦之美

1200字 初一 散文

“痛苦也美丽。”我喃喃,却吃了一惊——痛苦也美丽?久久地想着,不能自拔。

最后一丝阳光也被吞噬了,夜,霎时笼罩了整个大地。一切都是寂静的,寂静得让人发慌。黑压压的天,惨白的月光,风似乎屏住了呼吸。恐怖的夜,一寸一寸地向我们逼近,扼住了我们的喉,我们挣扎着,试图寻找一丝生命的声音,却只感觉到灵魂在被一点一点的抽离,心在扑通,扑通地撞击着肋骨……夜,终会被光明所打破。东方的那一抹新生的阳光,像一把利刃,划破了黑暗,把世界从一片浑浊中拉了出来,用无尽的温暖安抚着他受伤的心。

黑夜的痛苦,难道不美丽吗?

受万人敬仰的贝多芬,伟大的音乐家。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只是单纯地演奏别人的音乐,并没有对音乐有过深入的研究,而且不富有,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维持不了,依靠别人的帮助,施舍。尽管这样,命运还是没有放弃对他的戏弄——他失聪了,一个靠音乐为生的人失聪了,很可笑,也很可悲。但他没有退缩,“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此后,贝多芬逐渐平息对演奏音乐的狂热之心,开始创造真正属于自已的音乐。当他首次在维也纳演奏《英雄交响曲》时,受到观众5次热烈鼓掌,在法国如此讲究礼仪的国家,人们对于皇族的出场,也只用3次鼓掌,由此可见,贝多芬的作品是何等珍贵的艺术珍宝!回过头来细想,如果不经历失这诸多的磨砺,还会有现在的贝多芬吗?

磨砺的痛苦,难道不美丽吗?

一个蝶蛹静静地躺在那,一动不动。突然,它猛地颤动起来,一条裂缝出现在蛹的顶端。缝被越撑越大,什么东西在里面拼命地挣扎着,不时划过半透明的蛹壁。突然,它停下来了,似乎是累了,再也挪不动了。风轻轻的吹过,垂着的蛹在半空轻摆着,让人看着提心吊胆……正当人心灰意冷时,蝶蛹又再次剧烈地颤动起来,不一会,蛹壁被划破了,里面的蝴蝶探出头,大口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舒开紧闭了很久的翅膀,扑向明媚的晨光。只是,并不是每只蝴蝶都那么幸运,都能成功的破茧成蝶,他们有的因力气不够,无法撑破蛹而永远地沉睡在那狭窄的空间里。有的在出来的途中受到别的生物的干扰,被迫终止蜕变,望着不远处的光明,可望不可及……

破茧的痛苦,难道不美丽吗?

城市的喧哗在夜的笼罩下逐渐安静下来,寂寞的路灯斜斜地照在我身上,留下渐渐拉长的影子。连日来紧张的学习快要把我逼疯,可是,不管我多努力,多认真,那个鲜红的分数就像一支箭,准确无误地插在我心中最软弱的地方。我彻底的败在自己的世界里。寒风狠狠的刮在脸上,是刺痛的:身旁匆匆走过的路人似乎在嘲笑着我,并无情地把我抛在身后……

正当我万分沮丧,快要放弃的时候,是一句“只要精神不松垮,办法总比困难多”把我从朦朦胧胧的睡梦中惊醒。之后,不管我遇到多么难攀的高山,多么宽的鸿沟,都咬着牙挺过去。跌倒了拍一拍重新爬起,受伤了哭一哭就过去了。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在考试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失败的痛苦,难道不美丽吗?

时常听到有人在感叹:“我太痛苦了!”是啊,人的一生太短暂了,短暂得只能让我们记住痛苦而忘记了快乐。既然痛苦是难免的,那为何不静静地享受它呢?或许你会发现,,我们总能在经历完一份痛苦过后,收获到一份幸福的满足感。痛苦只不过是成功的前奏罢了,一样很美丽。

终有一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会发现——痛苦也美丽。

痛苦也是值得赞颂的——读《青铜葵花》有感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一种朦胧而诗意的美,一种明显而悲壮的痛,两种互相排斥的情感,却融汇成一本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书——《青铜葵花》。在读这本书时,内心不知是什么感觉,是美?亦或是……痛?我无法用自己的言语以及手中的这一页纸和一支笔去表达。

在通读全文后,我流下了泪。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像曾经看过那么多的故事那样,那么美好,但是,正是这个新颖别致的结局,让整本书更加生动传神,情节的曲折起伏,可谓是“尺水兴波”啊!当我读到葵花为家里省钱而放弃了一次珍贵的照相机会时;当我读到青铜为满足一位陌生人的心愿而脱下自己的鞋,自己却在雪地中走了几个小时时;当我读到兄妹俩看不到马戏,青铜蹲下来让葵花骑到自己肩膀上时……我的眼泪便再也忍不住流下来了。我,流泪了,只为那纯美的文笔,那如诗般的感情。

我认为欢乐固然重要,痛苦又何尝不是呢?欢乐与痛苦就好像双胞姐妹,她们锻炼我们的心魄。生命中若没有了痛苦,那么便是一个不完整的生命。只有经历了痛苦,克服了痛苦,你才会变得坚强。我们就像一棵棵核桃树,所受的雨露便是痛苦与挫折,枝叶就是承受痛苦的过程,果实就是成功的喜悦与欢乐。受到的雨露越多,枝叶也就越繁密,果实也就越多。

主人公青铜是一个哑巴,但却勇敢顽强,将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将妹妹的过失揽给了自己,这个苦命且又坚强刚毅的孩子,便是大麦地的写照。文章末尾的那一声撕心裂肺的“葵花——”,犹如遥远天际那划破天空的闪亮流星,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灵魂的震撼!

正如小时候,我会弟弟放风筝,总以为顺风跑,风筝就飞得高。于是,我们便一个劲儿地跑,但风筝总是事与愿违得倒地不起。后来,妈妈告诉我们,风筝逆着风才能放得高,我那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直至现在,我才明白那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痛苦之时,但我们应该去感谢这些痛苦与坎坷,因为——正是这些痛苦与坎坷,让我们不再脆弱,不再胆怯,我坚信希望必会驱散绝望!

这本书中那荡气回肠的文字与催人泪下的情节,及那动人心弦的故事,令我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