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200字以上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读后感

观看了《肖申克的救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的精神震撼了,对主人公安迪来说:救赎的意义 ,不但是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狱友。他对狱友的拯救,表现在一种灵魂上的拯救,因为他一定程度上使他的周围的人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是多么的可贵。瑞德就是其中一个。安迪和瑞德是两个对自由持有一样的期望,但却有着不同态度的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安迪帮助狱警哈德罗逃税,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 那是1949的春天,一群在工厂装修的罪犯,在完工的第二天早上10点坐在我顶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下,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享用着清凉的啤酒,接受特别的保护,个个脸上第一次洋溢着奇怪的笑容,他们坐着喝着啤酒、阳光洒在肩头,觉得像个自由人一样,感觉是在自家的屋顶上,享受生活。安迪没有喝酒,他只是在笑,在享受自由的满足。看到这里不知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毕竟,自由总是最快乐的,同时也代表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人都有这种被需要,使自己有重要感。

影片中最为精彩的一幕是,他在狱警办公室里他关上房门打开麦克风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监狱里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地方,第一次享受着音乐的美妙,尽管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曲子,但是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精神的自由。音乐的美,美得有点心痛,让心灵不再有围墙,不由得使我两眼发热。安迪则露出一种带有胜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在狱警中的价值以及依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给他的朋友,带来自由的感觉--哪怕是一刹那。

最重要的是安迪为监狱建立了一个图书馆。为了得到第一批书,他每周一封信,连续写了六年。然后他增加到每周两封,在安迪入狱的第二个十年间,图书馆落成。我认为这是他为肖申克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让他的狱友们,时刻感受到精神的自由,自由在心里,只属于你。

汤姆的出现,使他了解到杀害他妻子的真凶,他积极申诉,然而却被关了禁闭,当他从禁闭室中出来,得知汤姆被杀,我想到他会绝望,然而他选择了希望,因为他从没放弃过希望。他准备越狱,临越狱的前一天,他和瑞德的谈话非常耐人寻味。 安迪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妻子的死 他要负一定责任。他笑谈对他不公的过去,但他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而瑞德看到的是绝望,他告诉瑞德:其实选择很简单,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临别时他要瑞德为他办件事,其实他是为朋友种下了生的希望。而瑞德也正因为对朋友的承诺,而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安迪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不能达到,也不能触摸,那就是希望,只属于你”。的确,正像安迪所说的,监狱的高墙可以束缚住我们的身体上的自由,甚至于体制化的东西可以束缚住我们的精神上的自由,但唯有希望不可以放弃。失去希望的生活是灰暗的,没有生气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

安迪的心中一直就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希望,而且他也一直在为自己的希望努力着——每天晚上都要用那个小锤去挖瑞得认为六百年也挖不穿的墙壁。而对瑞得和老布莱尔来说,他们早就放弃了希望,因为在他们看来希望只能让自己更痛苦,甚至认为希望便是痛苦的根源。一个人能够在19年痛苦的监狱生活里,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信念?所以他成功了,夺回了自己的自由。

也许人生本身就是一个监狱,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被社会“体制化”的产物,不是经常有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我要说的是“身不由己,心由己”。“虽然我们没有翅膀,但是我们不能放弃飞翔的梦想。”

“?”的启示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像成长的路,总是闪烁着未知的希望。清澈如水的文字,是人生的旅途。在行云流水的文章中,需要“?”,在我们的人生中,更需要“?”。

小时候,脑海里总会出现“为什么”,想不明白就纳闷,那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我们,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我们。那时候,我们单纯地认为“不懂就问”便能了解这个新奇而美好的世界,便能成为满腹经纶的智者。于是,“?”在我们心中,是一个“珍宝”,幼小的心灵轻轻擦拭着它,剔透而纯洁。

成长的岁月如轻烟,风轻轻地让它飘向远方

,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模糊了天空。一年一年地过去,我们昂首阔步地走向成熟,走向青春的门坎。上帝赐予我们成熟的时候,却取

走了昔日的好奇心。

上课的时候,发言提问的同学渐渐地减少了,很多同学怀着侥幸的心理对待知识。知识不是投机取巧的,他们戴着“面具”,迷茫地对待着学习和前途,疲惫不堪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行走。他们很累,却无法停下来休息,刺眼的“红灯”永远亮在生命的角落。泪水曾多少次了双眼,他们曾多少次眩晕在考场。

有人说过:“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分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这句话在不知不觉中启发了我,遥不可及的“学问”,竟来自普普通通的“?”。

问,是智慧的象征;问,是知识的源泉。简简单单的问,满足你获得知识贪婪的欲望,却让多少人自欺欺人?诚恳地问,不需要顾及你的面子,知识的价值远远高于面子。耻于问的人连最基本的诚实的做不到,还有什么资格学知识?学习是在不断追问中进步的,疑,是获得知识的先导。沉默未必是金,但疑问绝不是无知,它说明你正在大胆地猜想,追寻正确的思路。当“?”充满大脑的时候,成功近在咫尺。

朋友,14岁的我们,更需要做真实的自我,个性的自我。不要伪装,不要退缩,更不能让暂时的“光荣”蒙蔽你的双眼,要知道,“逆行”离成功越来越远,退到“起点”的时候,只能埋怨自己走错了。有时候,只靠勤奋不能成功,只有多问多疑与学习勤奋两者相结合,才能领略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界。

时间,不会停止,不会逆转,只会前进。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该明白了。知识需要经营,我们是购买知识的顾客,有恒心也要有诚意,这样知识就会“眷恋”你。当你将“?”放入囊中,携着它走过成长的路,成功也自然而然地跟随着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读后感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