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辈》读后感1000字

《我与父辈》读后感

0
0
10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我与父辈》这本书,只是我从很多本书中选出来的一本。每天,我都会看一会儿,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一直到我看到“想念父亲”这一章。我放慢了速度,认真并且仔细的咀嚼了好几遍。

主人公写到:父亲生前想要看一场《少林寺》的电影,而他,当时身边有十七快钱,但却没有舍得花十块钱让父亲看那场电影。对于现在来说,十块钱,根本不算什么,花十块钱对谁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在那个时代,十块钱就和现在的一百元差不多,甚至更多。

那时,只要十块钱,就能让他父亲亲眼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有些津津乐道,飞檐走壁的那种神话和传说,他没有那么做,不是他小气,也或者是他从小就没养成那种对父亲的体贴与孝爱?但是,就只因为十块钱,主人公留下了他一生的遗憾……

主人公想到他小时候,父亲从山上或田里收工回来,总会捎一些他舍不得吃的东西给孩子吃。想到自己的自私与父亲的“慷慨”,他总会感到愧疚。还记得曾经在网页上浏览到的一件事情,内容大概是一个孩子,自小在车祸中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只好又当慈母又当严父的把孩子含辛茹苦的把养大,可孩子大了,却嫌弃起自己的老母亲了。

看到这边,我的脸不禁一热,何止是主人公呢,我们不是一样?当父母把好吃的、有营养的东西给我们吃的时候,我想,很少会有人说“爸爸,妈妈,你们也吃”这句话吧。我们从来都认为这是应该的。我们只会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无休止的拉长,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疼爱与温暖,却从未回报过一丁点东西给他们。

记得妈妈有一次告诉我,小时候,我还不会说话,有人给了我两个香梨,我把它们拿回家,冲着妈妈“呀!”“呀!呀!”的叫着,好半天,妈妈才明白,我要给她吃香梨呢,这么一件小事,却让妈妈感动了好久……小时候,我还会把东西与亲人分享,但是长大了以后,却不如小时候了……从未想到父母的辛苦,还经常在他们面前耍小孩子脾气,实在太不应该了。从现在开始,我就去学着回报,学着为父母做一些事情。

看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把善良做为人生的底色后,在这底色之上去涂着别的色彩颜料,人生会充满丰富、充满情谊、快乐与温暖。?

善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和原本。?

而家庭中所酝酿的亲情与温情,则是养育善良的土壤、阳光和细雨。

正如作者说的,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质的吃穿和花费,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爱和慈悲,而是物质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种细雨无声的温情与滋润。正如需要成长的草和树一样,缺光少雨当然不可以,可暴雨暴日的轮流与交替,似乎不缺水,不缺光,但最终迎来的却是不成材的疯生和疯长。而只有那种细雨无声的滋润和给养,只有那种光线充足却非暴晒暴烫的阳光和灼目的明亮,才可以让草成草,树成树,让人的心灵成为未来充满善与温情的一颗心。

我一定会再次去书中品味主人公的心境。

疯狂的鸡蛋之争

550字 五年级 叙事

这天,老师带着一篮物品来到教室,大家很奇怪,伸着脖子抢着看,突然,一个眼尖的同学叫到:“是乒乓球。”老师这才揭开了这神秘的面纱:“没错,就是乒乓球,今天,我们就玩一个抢鸡蛋的游戏。”大家欢呼声可高了,甚至将帽子扔上了天。

老师滔滔不绝的将规则宣布后,大家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武器”(筷子),纷纷举起手来,嘴里喊道:“我,我,我。”这时,老师请上了小夏与小宋,空气中传来不断地叹气声,殊不知观看后面的战斗也是很有趣的……

小夏大步流星的走上讲台,似乎胸有成竹,而小宋根本不在乎小夏的狂,若无其事的走上讲台,但也是信心十足的, 老师一声令下,小夏趁小宋还未反应过来,眼疾手快,一个猛夹夹住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乒乓球),正要收入锦囊时,小宋一个干扰,球就鱼贯而入到小宋的篮子里,小夏看到好不容易得到的球进入别人收入囊中的时候,顿时士气低落,又时时惧怕小宋在来个趁火打劫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调皮的小精灵如跳水运动员一般鱼贯而入别人囊中。正当小夏正准备重整旗鼓时,可天不随人愿,老师仿佛跟他作对似的,喊了停止命令,小宋只好意犹未尽的放下武器,而小夏却想要亡羊补牢,但老师早已把比赛结果多了过去,由于比赛结果实在是太大相径庭,老师看也没看就宣布了比赛结果,小宋胜。小宋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冷漠的对小夏说了句:“骄兵必败”。但从她的眼神中就能看出她心里早已跳起了舞。而小夏听了这话只得灰溜溜的逃走了。

虽然比赛结束了,但这美好的气氛会一直弥漫在教室,这美好的回忆也会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Q

Q2

0823

4投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