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雨1200字以上

那一场雨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我不知道这雨怎么会安排时间,恰逢女儿放学的时候来到,没办法,只得给她送雨衣去。看着雨急冲冲的从天而降,“刷刷”地打在雨棚上,如急骤的筛豆声。唉,一来一去,衣服又得淋湿,几声闷雷炸响,尽管我最怕这雷声了,但不得不硬起头皮出门,但愿过一会儿就会停吧!然而雨是越下越大,真如瓢泼,偶尔电光一闪,随之而来的就是轰隆隆的雷声,这声音让我有些恐惧,特别是晚上,耀眼的闪电下,周围的一切看起来显得狰狞可怕。真的是进入夏天了,夏天有着个鲜明独特的性格,那样的火辣狂野,难怪很多人赞美春天,因为万物在春天孕育生长,风雨是柔和的,阳光是和煦的,春天在很多人笔下那么的温柔浪漫。

雨继续下着,头盔上一层水滴,前方的路看起来有些模糊,这大的雨,真该让她把车子放在学校里,打的或搭车回家,这样恶劣的天气,滋味真的不好,这样的日子,就是要赏雨听雨,已全然没那份心情。小路边有一棵小树,被风刮到,正好拦在路中间,只得从树旁插过。雨水从上坡涌向下坡,水流如瀑布般飞流而下,我是“逆流而行”,水花四溅…到了学校,等了一会儿,看到女儿打伞,推车前来,她说:“你来做什么?我带了伞。”我说:“骑车雨衣安全一些。”“不用的,我有这水平。”于是她骑车在前面,我尾随在后,这大的雨真有些担心她。看着她有力的踏着车,灵活的左转右弯,技术娴熟,女儿真的长大了,下了很长一段坡路,一转弯就到了加油城,怎么车子象受了阻力一样,很缓慢了,我把脚踏在地面,我的天啦!刚刚来的时候还没积水的,现在已经快到膝盖了,仅仅就这十几分钟,真没想到,雨如此的猛烈,从没听说这里淹过水。我大脑一片空白,车进水了,不听使唤乱跑,我关了电,推着前行,前方就是没积水的路面了,但举步维艰,大车子走过,就会激起水浪向我涌来,车子被击得晃动,我的人也站立不稳了。看着这一小片“汪洋”,想起了两个字“灾难”,原来什么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成为灾难。便捷的交通工具,在此时却成了累赘,好不容易推出来了,直达家里的路口也是一片汪洋,弯一段路吧,看车子还能骑吗,打钥匙,脑袋一激灵,才发觉女儿放在踏脚处的书包没有了,怎么办呢?转头一看,天已经黑了,那一大片水,什么也看不见了,无法再去寻找了。她的人也不见踪迹了,是摔倒了,还是自己往前走了?丢了书包,又没见女儿,心里焦急、郁闷、诅丧、惭愧…

抄另外一条路回家,可是到了转弯处,我又懵了,没想到这里也有很深的水,看着车子激起的水浪就知道,这是回家唯一的一条路,怎么办呢?回不来家啊!想花坛高些,把车子推到花坛上走,没想到花坛也是很深的水,原来飞机场院子底部很多的洞,水全部往外倾泻,就骑车缓缓前行,慢慢到了高处,终于到家了,全身湿透,一身狼狈,本来十五分可以回家的,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回来。我问女儿怎么回来的,她轻描淡写地说,遇到水深的地方就淌一下,没水就继续骑,打那条小路回家的,有个地方淹了,一辆的士走过,水花溅到了她的头上。我感觉女儿真像男孩子,遇到这样恶劣的天气,不畏惧不埋怨,泰然自若的平安回家了。听说书包丢了,她有些惊讶,但马上就说想想办法,也没几本书,能借的就借,能买的就买,买不到就复印。她没有丝毫的埋怨,显得很善解人意,很多时候,我埋怨这呀那呀,她就会说,不要埋怨,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出了问题要解决。睡之前,她问:“雨小了一点没有?真想去找我的书包!”我说:“太晚了,到处是黑的,那大的面积,很难找到的。”第二天天刚亮就起来了,骑车到那地方把书包找到送回家了,真让我惊喜,不是书包的失而复得,而是她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前下小雨,我不会管她的,她说我不关心她,我说,最重要的关心是思想上,而不是生活上,一场小雨淋湿算不了什么,所以遇到大雨能处事不惊、淡定自如,遇到麻烦困难又能平静从容想着去补救,人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而是思想心智的成熟。对她,我感到欣慰自豪,相比这个做妈妈的显得懦弱无能,真是愧疚自责。

就这一场雨,给我带来麻烦的雨,令我想了很多很多…

那一堂语文课

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语文,文学的基础,却在每一天的语文课程中,都无法专心听课。

直到那一天,念头已扭,无法预料,更无法欲想…

胡须,长而密集,微微弓身,一位老人,新担任的课任老师。瞬间,有些晕,头部,还有疑惑,一直以来,那位男老师讲课的方式,已在脑中无法形成完整影象,而此时,另一个人老教师会有所不同么?

讲台前,原本微微弓身,却直起,然后苍桑言语“同学们好,我是你们新的语文课老师,相信…”一系列的话,我已无暇去听,直接翻开课本,进入书的海洋…掌声响起,如雷贯耳,然后,我将头微微抬起,面容苍老却柔和,并微微笑着,对每位学生,如大海般的包容。

仅仅是几句话,所有人将其影响,鼓掌,不约而同的举动。

有些动容,那是我,却不知为何,只是不禁。

接下来,安静的教室里,没有任何细腻的“噪音”而我已被这堂普通的语文而深深吸引。

无论动作,言语、甚至一个眼神,都极具传神,似是一个专业讲师,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文学的天堂。

可以说,老教师的文学功底,及将解经验都是前任男教师无法比拟的,会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中,让我们换位思考共同的问题。

悄然的变,在此时,已成型,为方。

几分中的时间,讨论仍在继续,不禁意的对视,老教师微微的笑了,笑容里,似是慈祥,又似满足,为多年的教师之路,感觉骄傲而自豪…

课程结束了,老教师的背影渐渐远去…

佝偻的身躯,我已深深注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