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背后的故事_550字550字

剪纸背后的故事_550字

550字 六年级 散文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的艺术瑰宝之一。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这么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一个穿着华丽而有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姑娘头顶三个瓷碗在一个鲜花簇拥的华丽舞台上翩翩起舞呢,可见她的舞技是多么精湛!

看着这幅惟妙惟肖的艺术品,我展开无限遐想。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刻苦学习舞蹈的维吾尔族姑娘,名叫那依。她长得眉清目秀,一张樱桃小嘴,说话的声音总是那么清脆迷人,乡亲们十分喜欢这个可爱的姑娘。那依非常喜欢跳舞,每天都会抽空练习顶碗舞,等待民间艺术表演节上展示自己的舞蹈!几个月后,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表演节就快到了,那依毫不犹豫地报名参赛了,并且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支持。民间艺术表演节的那天晚上,那依身穿一条端庄大方、华丽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长裙,手腕上戴着小巧玲珑的手链。头戴小蓝帽上挂一窜窜五彩缤纷的珠子。散开的一条条小长辫从头上垂下来显得她更加美、可爱。那依头点三个精致的小碗走上舞台。音乐响起,那依跳起了顶碗舞。她扭动着瘦瘦的腰姿,仿佛一条随风飘动的柳絮。她手舞足蹈,像一只婀娜多姿的蝴蝶。那依旋转时转地如风一般;轻柔地跳动时,你很像一只温顺的小兔子;优雅地舞动着修长的手臂时,美极了!过了一会儿,舞蹈结束了,那依彬彬有礼地鞠躬,全场掌声雷动,还得到了人们的啧啧赞叹。

啊!一张剪纸背后也有这么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剪纸真神奇呀!

探索火车奥秘_600字

600字 六年级 散文

10月15日大同日报社小记者走进通车中国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早上8点30分,我和妈妈来到了位于前进街的同车俱乐部,这时,同车俱乐部门口附近堆积满了人山人海的小记者和家长。

经过了10分钟左右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机车厂内的厂史馆,走进厂史馆,映入眼前的不是一辆又一辆的火车模型,而是一个巨大的红色齿轮,地上写满了大同机车厂的发展历史,更是象征着大同机车厂铁路的发展历程。

随后,我们走进的先是厂史馆的第一个展厅“温暖记忆”,这个展厅记述了大同机车厂历年厂长的资料和之前陈旧物品的展示,以及许多光荣伟绩的照片,而在“前进历程”“今日风采”的两个展厅里,才是我真正了解到,原来我们在电视和火车站见到的蒸汽、内燃、电力全部三大系列机车产品,都是有大同同车公司制造的,甚至曾作为亚洲最大的蒸汽机车研制基地,走向全世界,据讲解员阿姨讲解,直到2016年,大同机车厂,已经累计生产各型蒸汽机车5571台,承担了全国铁路75%以上的客货运牵引任务。后来,为适应铁路发展形势,生产了内燃、电力机车,而在1999年,在累计生产659台东风型内燃机车后,至今,已累计生产各型电力机车2659台。更是让我惊叹不已,我了解到了如此强大的企业竟然就在我们“家门口”!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厂区里唯一保留的两辆蒸汽火车,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经过了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火车头的在现代科技进步的同时与我们的生活接轨,为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