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耳聋音乐家贝多芬》有感500字

读《耳聋音乐家贝多芬》有感

500字 六年级 叙事

最近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外勤学故事》的书,讲的都是世界上一些著名学者勤学的事迹,有王若飞、童第周……但令我最钦佩的是贝多芬。

听大人们说,贝多芬是德国一位音乐家。他一生命运坎坷,但却从不放松自己对音乐的创作,我激情满怀,便打开扉页,在目录上找着了《耳聋音乐家贝多芬》这篇文章,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贝多芬的一生,在二十六岁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不幸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在弹琴的时候,耳朵“嗡”的一下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如同掉进了静寂的死亡世界,绝望中他想到了自杀,但后来又猛然醒悟了:自己还有好多事未完成,绝对不能自杀。贝多芬后来成为旁人难以置信的耳聋音乐家,他好多著作就是在耳聋以后创作的——他无法听到琴声,都是凭自己心灵的感受创作出来的。

我敬佩贝多芬,他那种永不屈服的精神。他曾经说过:“是艺术挽留了我的生命,在我尚未把自己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绝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休想使我屈服。”

是啊,虽然有些人缺少了身体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有着对艺术的渴望,只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能走向成功,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到底。

读了《耳聋音乐家贝多芬》这篇文章,我一眨眼,他的事迹就仿佛在我眼前恍惚不定,令我难以忘怀。

我被贝多芬不怕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感动了,我要以贝多芬为榜样,学习他那顽强的拼搏精神。

贝多芬,真不愧是音乐天才。

诗露语

250字 六年级 叙事

诗是故乡,诗在于托物言志。它赋于自然景物以人格魅力,山的高峻、水的阴柔、谷的深邃、松的挺拔、竹的气节、梅的风骨、兰的清逸等皆是其倾心的题材,借此表达人们伟岸、刚强、自尊、理性的高尚人格。

诗也在于借景抒情。由“景中生情”与“情中生景”共同构成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最高艺术景界:由物及我,因景入情,以情化景,直至物我交融、景中处处是情;由我及物、因情观物,以物体情,直至物我同一,情中处处有景。

诗最无私,它视含蓄委曲为圭臬,总要留给你一片广阔的想象空间,诱发你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激情,让你在错觉、天真的初象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寻找不断扩展、可悟不可言的新意境,最终达到美与理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