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1200字以上

彩云之南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初二。四班

黄潇伊

恰似一抹出水芙蓉,浓妆淡抹,亭亭玉立。宛如江南水乡,水墨勾勒,美不胜收。遥听水声潺潺,红木雕花,似进流水人家。

古镇青青,人有情

再到丽江,和初次去的感受有些许不同,古镇的白墙青瓦未变,水车还是不停的着,小店里还是生意兴隆,也有服装奇异的店员在吆喝着招揽生意,酒吧还是彻夜的灯红酒绿,夜晚的喧嚣正好衬托出丽江古镇的静谧宁静。大街小巷都有丽江的特色小吃,云南十八怪,诸多美食,眼花缭乱。顷刻间,看见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手持一把红玫瑰走到游人的面前,低声说了几句,只见一位年轻男子买了几朵鲜花拿到他对面的女子面前,郎才女貌。又见那小女孩真诚的目光,至今难以忘怀。回客栈的路上,看见两旁都是卖水果或是小吃的人们,声音热情饱满,铿锵有力,招呼着来往的人们去买他们的东西。我买了两袋硬柿子,嘴里啃一个,甜得有些微苦。

古道窄窄,马蹄快

又到拉市海,我们还是选了骑马游茶马古道,马背上,抬头便是悠悠白云,前方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脚下便是泥泞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一条千年的古道,让人倍感生命的厚重,历史底蕴的沧桑。过了几十分钟,我们就骑马来到湿地划船,

水面上涟漪泛起,湖的中央有一块绿地和一片水葫芦。遥望青山在即,身处花海丛深。霎时小雨淅沥,却感古风神韵。

古栈悠悠,静无息

我们住在丽江锦绣花园客栈,这里环境幽静,小桥流水,古香古色。夕阳下古朴的纳西民居,更显几分沧桑与岁月的积淀。

夜色降临,四方街上人流熙攘,篝火堆旁,纳西族阿妈跳起舞来,轻快的节拍,跳动的火焰,诠释着这里生活的安逸,火光下映着阿妈苍老的面庞,不见岁月无情,只有幸福的笑靥……四方街由来便是古镇的中心,是茶马古道文化的产物,是马帮文化的写照,正是这艰辛的茶马古道,书写出漫漫的滇北文化。

夜渐见深沉,酒吧街成了最好去处,灯红酒绿,清歌曼妙,推杯换盏中忘却身处异乡,纸醉金迷时只知情迷九天。喧闹中添一抹寂静,是丽江古镇特有的景象。榆柳掩映,潺溪环绕,炊烟直上,鸡犬相闻,说不出的田园风情,道不尽的春光旖旎。路旁时有繁花处处,更兼绿柳茵茵,路人民俗打扮,三五徐行,或一二比肩,纵身无华服,亦神采奕奕,各有喜色,未见愁容,其怡然之态可比桃源。

华灯初上,倦鸟归息,五花石路上,三五行人;清风徐来,柳枝摇曳,入城河畔边,轻歌曼妙。

古曲嘤嘤,传四方

丽江的悠悠历史承接着我们对前世今生的联想,恍惚中,似乎,丽江,就是前生的归处。它收纳四面八方来的路人,作为游人,它甘心成为你路过的风景;而对于那些一直漂泊颠沛的灵魂,它是他们的归宿。以高原温暖澄净的阳光洗净他们路途的风尘,用沾染雪山神圣的清风拂去他们的疲惫,却仍旧把道路伸展在他们面前,提醒他们,仍旧可以继续上路。然而同时,这也是在说:这条你们走出去的路,也是你们回来的归途。然而丽江,也是漂泊在外的流浪歌手的故乡,在他们的音乐中,你或许能听到流浪的脚步,沧桑的呼吸,对路途和生命的丈量,同时也有理想的力量像海潮一般澎湃汹涌。

丽江,接纳了他们,同时也哺育了他们,让他们完成了心中最初的音乐梦想。

古茗淡淡,香益清

丽江雪茶在中国药典中的地位不菲,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雪茶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代茶饮烹食之,入腹温暖,味苦凛香美”。今天,我有幸品尝到了来自丽江雪山的白露,抿上一口,清苦浓郁回味无穷,再品一口,清淡甘甜陶醉其中。这,就是丽江的雪山白露。

独自守在书房,沏上一杯茗香,茶之氤氲在荡漾。轻轻翻开纸张,让我嗅到淡雅书香。她不同于花香,沁人心脾幻想。她摒弃世俗的肮脏,让人静心独守空房。书香恰溪水涓细流淌,奔向浩瀚大海,酝酿无穷力量。我与诗书促膝交谈,想把丰厚知识蕴藏。

回首这次丽江之行,说不清的感受,只好以此来表达我对丽江的无限感慨。

彩云飘飘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那年,我八岁。母亲瘦小,多病,干不了队里繁重的体力活,父亲就给文教办公室领导说情,让她去崖子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那时,我们山里人特别穷,缺吃少穿的,很少有家长给孩子买雨具。这样,一逢下雨,就有一些无雨具的学生不去上学。那些无雨具,又怕耽误学习的学生就只好淋着雨去上学。他们虽然跑得飞快,但往往赶到学校,衣服就被淋得透湿,于是,他们十有八九就生了病。

母亲初来,对这些情况不了解。可这年秋天,恰恰雨特别多,没晴几天就下,一下就是好几天。开学一星期后下起了这学期的第一场雨。那天上午放学后,母亲在住室做饭,我在她班里的黑板上写字玩。班里有四个女同学没有回家。大约二十分钟后,母亲喊我吃饭。我给母亲说了。她立即放下碗筷,去教室叫来那四个同学。母亲从菜地剥了一把菜,摘了几个青辣子,又从罐里抓了几把玉米糁,取出家里仅有的一斤面条,做成“鲤鱼窜沙”,让她们吃。这饭辣酥酥,香喷喷,四个学生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坐在一旁看着她们,脸上漾着甜甜的微笑。

四个学生走后,母亲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撑起伞,走到房后,望着那一条崎岖的山路。那里有一个个放学回家的学生,他们有的戴着已发黑的草帽,有的披着皱巴巴的破塑料,有的什么雨具也没有,在雨中飞跑着。我站在母亲身边,也望着那弯弯曲曲蛇一样的山路。雨仍在下,雨点落在树叶上,吧嗒吧嗒连续不断地响着。突然,母亲合住伞,向北跑去。我睁大眼望着母亲去的方向,只见一个女同学躺在地上。母亲跑过去,弯下腰,背起她向学校一步一滑地走来。那位女同学叫丽娜,住在离学校有五里地的一个山窝窝里,她没雨具,由于跑得快,一步踩空摔了一跤。

夜里,已十二点了,母亲还在床上辗转反侧。窗外刮着风,下着雨。第二天早上,母亲刚起床,就有三个学生家长来给孩子请假,说孩子昨天淋雨后患了重感冒。母亲送走他们后,眉头皱得更紧。吃过早饭,母亲和算术老师换好课,离开了学校。她去找几位要好的朋友,借了三十元钱,全部买了塑料,有红的,黄的,蓝的,白的,紫的,母亲把它们裁成一块一块的,每块呈长方形,又在较窄的一边的两端绑两个一尺来长的小木棒。放学后,母亲把没雨具的学生叫到住室,一人给一块。

母亲拉着我站在她住室后,凝视着同学们。同学们两手分别拿着一根小木棒,快速跑着,那塑料借着风,飘起来,沿着一条条山路飘向一个个山窝窝里。“妈,你看,多好看,多好看啊!”我拍着手跳起来。“你说,这像啥?”母亲微笑着问我。“像—像--”我吞吞吐吐地答不上来。“像天下的云。这是彩云,这是彩云,这是你弄的彩云!”我异常激动地大声嚷着。

第二天,学校开会表扬了母亲。第三天,其它班的班主任也都买了塑料布,给学生做了雨具。

第二年,母亲被调到虎沟小学。第三年,母亲被调到西庄小学。再以后,年年被调到一个新学校。在她任教的前6年,无论调到哪个学校,那里雨中的天空都会飘起片片彩云。后来,土地包产到户了,家家户户生活有余了,都为孩子买了伞。雨天,我再也见不到母亲裁剪的那彩云飘飘的景致了,但我却永远不会忘记。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鹿苑小学五年级:刘欣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