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依赖守护神1200字以上

永远的依赖守护神

1200字以上 初二 写人

有一个人,在我们未出生时起,就为我们打拼,立志要给我们好的生活;有一个人,接过我们出生后的小身子,就满心的欣喜与小心翼翼,甚至出了一身汗,只因怕弄伤脆弱的我们;有一个人,因为想要给我们最好的,常年累月的在外工作,甚至不好好照顾自己,却每天打几个电话回来要我们好好照顾自己,别冷了冻了饿了渴了……仿佛只有我们才是最重要,他自己如何却无所谓;有一个人,会因我们一点点的不高兴而烦扰一整天,思衬着是不是自己哪里没做好;有一个人,会因我们犯了错误而教训我们,看着我们布满泪水的小脸,他却比任何人疼痛、难受,可却不会说出来,宁愿被我们怨恨…;有一个人,会因我们的身体不舒服而着急不已,即使是三更半夜,即使没车搭客,即使工作了一天,他的体力早已所剩无几,也要抱着我们跑去远远的医院看病;有一个人,不喜欢多说话,却每次都会用行动来说明对我们的在乎与爱护;有一个人,答应我们的承诺,无论如何都会做到,即便过程会很艰辛困难…;有一个人,即使不常陪伴在我们左右,可心却随时随刻和我们在一起,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十万火急地快速赶回来为我们解决麻烦,无论那时在多远的地方…;有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爱着、疼着、宠着我们,把我们当作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有一个人,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转回头都能看得见,多数安静却会永远注意着我们,不受别人的欺凌…就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有一个人………这一个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为我们做了许多许多…我们或许会不以为然,却永远不知道这一个人为了我们这个不以为然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时间、多少努力……这一个人,就是我们的父亲!父亲,多么伟大的字眼,他的爱,不似母爱那般温柔似水,而像高山那般磅礴雄伟,否则,人们又怎会用“父爱如山”来形容它呢?!

对不起,爹地,一直以来,不曾考虑过您…只知道任性地向您提各种各样的要求,不曾想过您会为了我看似小小的要求而付出多大的代价和努力。爹地视我为掌上明珠,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却因一次疏忽的意外而觉得亏欠我,那怎么可以?!如果,说要欠,那我十几年来欠爹地的,又何其得多了?恐怕一辈子的时间也无法偿还吧!爹地很好,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慈爱的父亲,为了我们,您的顾虑总会有太多,从而阻碍了您前进的脚步,我,从来都知道!假装不知,是因为,我知道爹地不想让我有太多的烦扰,只希望我能忽略意外的自卑,开心无忧地成长着,对于这小小的无言要求,我怎可拂了爹地的意!爹地的沧桑,逐渐的衰老,不喜言语、面无表情的脸庞背后的辛酸与苦涩……我们全都可以看见,女儿全都可以知道…一直、一直知道…不用大伯父提醒、沟通…可是,爹地不希望我们看见不是么?只希望,我们看见的永远是您伪装出来的坚强,提醒着我们,您会永远陪伴、守护我们……我希望自己能给爹地带来光荣、快乐,可是,笨笨的自己总是和成功失之交臂……好恨!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恨自己的不努力、恨自己的不聪明……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自己失去永远的幸福欢乐,换回健朗幸福的爹地……如果可以代替,我愿意自己承受爹地要受的所有痛苦,换回无忧舒服的爹地……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时光倒流,停到爹地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或者从他开始不快乐的时光里改写他的一生,为他重新谱写美好的人生……如果可以选择…如果可以选择…我要为爹地做好多好多……爹地,天气很冷,你要注意加衣,不要饿着肚子工作,不要把所有好的都往我们塞,如果可以,我们宁愿你自私一下,独自留着……如果可以,女儿愿意付出一切,换的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昨天今天明天=白天黑夜=每一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笑口常开。

初二:凌落曦

永远的倾城之恋

1200字 初二 散文

老的东西仿佛更有一股力量,能把人从现实拉回过去,把那些早已深深长埋的历史一下都翻出来。于是,我们只能乖乖听话,像观看录影带般在脑海中重现许多陈年往事,人物、环境、声音、气味,都是那样逼真。宛如流水,细细长流。

于是,不由得想起《胭脂扣》来了。

不算太老的电影,但所说的却是年代甚远的、发生在香港古老的红灯区——二、三十年代的爱情故事。半橘红半昏暗的灯光,透着丝丝缕缕水似的柔情。一袭裁减得体的旗袍,勾勒出纤细身段。耀眼的镶玉嵌金烟袋,风流绨傥貌胜潘安。伊人芳华绝世,翩翩公子多情。道是不要那世上浮华千千万,只欲作鸳鸯共此时。却终是因阴差阳错,香消玉陨长辞,人鬼殊途两相离。只得那个吱吱作响的留声机。花红柳绿,二胡拉起,戏子便咿咿呀呀地唱,歌声与烟雾缠绕,袅袅地传来,又袅袅地消失不见。

单从电影的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部片子显然是达到了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无论是片段、人物、色调明暗、情节,都若隐若现地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历史潮流和或多或少的社会内涵。最是那一曲《胭脂扣》,同名电影的主题曲,这首歌距我们不算远,说是老,自是不够资格。但是时空的交错,使得我们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时,联想特别丰富,感觉却像《夜上海》般古老。

便又想到了旧上海。

提起旧上海,不得不提40年代的繁华夜生活。每届华灯初上的大上海,霓虹闪烁,处处笙歌。侉纨少爷儿们,富家小姐、太太们。还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歌女以及她们的歌女生涯……便只有“纸醉金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才可略点一二。可是那个年代,却亦有一份值得保留的东西,便是歌曲。这些歌曲的美,美在它的唱者和伴奏的乐队。当时的流行乐队成员都是白俄,他们都是沙皇的皇亲国戚,在红潮淹没下四处流亡。有的拉起弦琴,成为上海人口里的洋琴鬼,昔日的闲情逸志,不得不拿来作卖艺的伎俩,想必,这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罢?难怪这些流行歌曲如此好听,原来背景音乐里都有这么一点儿贵族血液在其中荡漾。戏园子的规矩,在那时候已经很少了,早先一些时间,远远的看,人多的地方,也只有戏园。没有洋鬼子,照七照八的大灯,也要少得很。卖吃食的、赶场子的、地痞流氓、车夫、全在一块儿看。那些老爷们,坐得最近,却看得不甚欢心。每每个戏园子都有一个挑大梁,都叫“小盖天”。依前的例子,小盖天是会在戏的高潮处露面的,挑最细的嗓子:

“唤一声爹娘啊可是让我嫁入了那帝皇家,金银绸缎取不尽,山珍海味任女尝?”

“好!!”“好!!”所有的人都拍手叫好,若是不叫好,下次小盖天就不出来了。

“唤一声爹娘啊好狠心将亲生闺女推进火!金银再多是死物,山珍怎比咱家饭?最狠是那大太太,嫉我颜未老,日夜打骂。人情世故是最冷,可怜我遍身是伤,还要强作欢笑状!”

站着的人,已有的在抹眼泪了。人群中一片寂静,只有那些老爷们还在嘈杂,吸一口大烟,不耐烦地敲敲烟杆。只是戏完了的时候才慢慢地起身,跟班的人吆喝着离开。

后来,戏园子渐渐没了,那些戏子也都散了。国土上战事频繁,,人们生活于颠犻流离之中,谁还有那份闲心去逛戏园,戏园的老板,若不是有得些许头面,能在乱世中吃上口饭的,也不会拼命做这下贱的活计。这时,总得派生出一些场所,供给那些无所事事的有钱人家,晚间出去消遣的,夜总会、电影院、饭店、游乐场、舞厅便出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写人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