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他们的故事600字

听听他们的故事

0
0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听听他们的故事,想想我们的生活

偶然间,我听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事。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小学时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每天玩到东,蹦到西的,足不入户,父亲总笑他说:“你活像个猢狲。”父亲比较知足,他不奢求他的儿子能有多大出息,只要每日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就好了。

也许是儿子长大了吧,他开始懂事。上了初中之后的他不再让父母担心,总也能帮父母分担一些忧愁了。他的成绩开始直线上升,到了高中,家中已贴满了奖状:三好学生,一等奖……父亲用来记事的本子都是他奖到的。高中三年一切顺利,他也顺利地做上了校里的尖子生,高考的重点培养对象。父亲的嘴也总是咧的尽可能的大,他觉得他自己好幸福的。

可是上帝是自私的,他见不得人们幸福……

有一天,父亲突然接到电话说他儿子病了,不轻。他立马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医院。医生只是摇摇头说:“这儿太小,去到医院吧。”于是父子两人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砸锅卖铁让儿子进了大医院,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可是医院不让陪护,咋办,又不舍得花钱住旅馆。于是澡堂成了他的“归宿”,没日没夜的泡在澡堂里,不然就是在医院厕所里度过漫长的夜晚。儿子也争气从不乱花钱,手不释书。

故事就这样很简单。其实像“父亲”这样的父亲很多,而像“儿子”这样的儿子却寥若星辰。其实做为孩子的我们应该时时反省自己,当父亲或母亲关心自己时,或是谆谆教诲,或是棍棒相加时,自己时怎样对待的,一句谢谢有过吗?还是横眉冷对?也许也会谢谢吧,但是我想大多心血来潮吧。

看完故事后我深深反省了自己,这些年来父亲母亲为了自己风里来雨里去,我却从未说过一句谢谢,甚至有时还对他们恶语相加,如今想来,惭愧之心无以言表。

听听这个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有着不简单的人……

听听历史的声音

900字 六年级 散文

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男男吟诵着历史的音色……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你刘邦小儿不知廉耻,过河拆桥,幸我叔伯大义,放你一死。鸿门宴,我那项庄舞剑,竟不致以斩你头颅。况且我项羽生来就是飞龙在天,剑指江山,今日放你刘邦归去,成就了你“大汉起兮云飞扬”,开创了四百年大汉。我项羽自出江东,领兵夺天下,今却栽于你手,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只求血染乌江,看你造福天下。

乌江滚滚流,早已沉淀着霸王血的江水,吟诵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让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岸,霸王情,万籁苍凉的历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那皇冠龙袍,沙场金甲,“五十弦塞外声”,我李世民继承父业,成那贞观文治武功。最是恨那建成元吉,当初不纳我言,而酿玄武门血变。手足情碎,父子情断,为我今生憾事。最是爱那玄龄魏征,宁死相谏,强虏则弹指间灰飞烟灭,然却换来万生来朝。

几百年之后的长安城,依旧是为人们熟知,弹奏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圣人贤言。中华之历史,乃太宗文治武功,太平欢乐的历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这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又能有何作为?是征战沙场“赢得生前身后名”,还是隐居躬耕“悠然见南山”?我杜甫眼见官吏石壕捉人,只能“如闻泣幽咽”。眼见长安首都城破,只能辛酸慨道“国破山河在”。想当年唐玄宗开元盛世,我曾说此繁盛,而今安史之乱,唯有迁居成都,安养垂老天年。我杜甫一生,不能为国尽力,实在是遗憾。回望古贤屈原,魂断汨罗江,与我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又能如何,更不提那“相见时难别亦难”。唯有望汨罗江水,共叙楚国大唐的兴衰更替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我李隆基半生辉煌,半生低落,当我开创了开元盛世,世人赞我“赢得生前身后名”,而当我拥有了杨玉环,我就被唾弃成“可怜白发生”。这就是我矛盾的一声。我又有何错?玉环“一骑红尘妃子笑”,试问谁人不动心?我拥有了属于自我的爱情,何错?可是,爱情的结果,确实那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就算是这样,人们还取笑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或者,杨玉环确实诶,可她不比其他。越女西施又不是成就了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杨门女将,又何尝不是各各引领巾帼之风?

听听吧!这就是历史的声音。音品中融合着爱国之音、豪情之音、辉煌之音、宫怨之音、战争之音……时间可以磨损历史风铃的表面,却不能改变它的音色。就算是千年之后的我,提笔书写,依旧是义愤填膺、感慨万多。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喃喃吟诵着历史的音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