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在这漫漫的时空中,地球,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给予人类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连续繁杂的进化过程。从上一次冰河解冻后几千年,人类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从那时候起,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真正地改造这个世界,直至现在。在这漫长的改造过程中,得益的是我们人类,而受害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们的地球已被“改造”得面目可狰。
你看:大片的原始森林,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一次性”筷子,而用这些“一次性”筷子挟起的是除了河豚(其实,就有那么几个人在“拼死吃河豚”)以外几乎所有的动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藏的,悉数在劫难逃。大片大片的植物被无情地破坏了,地球终于愤怒了,大自然终于愤怒了。晴天,大自然回赠人类的是“沙尘暴”;雨天,送给人类的是洪涝灾。
每当我伫立在长江大桥,望着桥下滚滚不息的乌黑的江水,便油然而生慨叹:我们人类在干一件什么样的傻事、蠢事、害人害已的事呢?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不知是谁说的一句话:
“谁能灭人类?是人类自己。”
原来,到头来,害自己灭自己的造孽者正是我们自己!
于是,我们在中学里学的“生产力”的概念应该改一改了,应把原来的“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改成“人们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能?quot;。
于是,愚公该不该移山值得大家讨论了。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去破坏我们的家园,而不是自己移居呢?
望着烟囱里冒着的浓烟,我的心有一种撕裂的痛;望着不知从哪儿冒出的黑臭的有毒废水往河里排放,我的心有一种撕裂的痛。
于是,我们总有一天会说,离灭顶之灾不远了呀!
到底什么关节出了毛病?
我们该猛醒了。
原来天诛地灭的罪魅祸首不是别人,不是天与地,而是我们自己,自己!天不想诛你,地也不想灭你,是你自己灭自己,既然天要诛你地要灭你,又何必当初造你呢?造了你们人类,反过头来去破坏造物主,岂不是自作祸害自遭殃吗?
我们该猛醒了。
自然造成了人,人要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大自然才能一如既往供益不止,我们千万千万不能再扣错这一环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链条“中的紧要的一环。
生活玩偶
不知何时,迷上了网络,爱上了操纵角色的快感。
冥冥之中,厌恶了生活,讨厌被操纵的无奈。
或许,在我操纵网络而得到快感是,同时也背负这被生活被命运操纵的无奈。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每个人仿佛是被操纵的玩偶,接受一次次挫折考验。若能凭毅力+智力过五关,斩六将,逆境重生,经验值必然会猛涨。若自甘堕落,垂头丧气,只能是不幸牺牲,永无复生之地了。
而当游戏开始时,你无法选择角色,纵使无奈接受命运的安排,扮演一个个可怜的生活玩偶。
可悲也,人们就这样被无聊的人生所戏弄。
每当秋天到来之季,喜欢独自游荡在枫叶林中,看着一片片饱受摧残的枯叶簌簌落下,像飞舞的蝶一般绚丽,可这种绚丽偏偏在生命枯竭时呈现。
喜欢用叶子来记录昨天,只因为生活总是无止境的踏着同一种旋律反复上演,而当一切都近似时只有环境在细微变动。于是,便很爱踩着落叶,静静地对着飘零的叶子发着呆,“你比昨天又苍老了。呀!你怎么又要旅行了啊……”
凋零的枯叶,凋零的玩偶的心……
相似题目
-
天人合一几天前,我和母亲去了楼观台。现在那里正在做旅游开发。城门前有一个通天似的大牌楼上书:仙都。心中想,这里的景致倒也当得上这两个字了。一路行去,却见西面有一个大园子,里面书面葱翠欲滴、郁郁葱葱。不见有水泥铺的路,只有些碎石子的小路阡陌交通。心中一喜,遂踏步进了那园子,游览一番,心中更是澎湃不已。院内环境悠雅,有桑竹美池、古罗宝刹错落有致的分布其中。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檀香味,纵是你骄燥,在这里只怕也难动得火气。园内空间极大,偶有一两个道童行过。这一番看来,这地方竟有些不像是尘寰之地了。举目远眺,外面还正在热火朝天的赶工,遍地都是建筑材料。空中尘土飞扬,建筑机器嗡鸣震天,与园内形成鲜明对比,就好比两个平行世界一般的存在。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依靠,人是自然界有机组成部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必须以保证整体生态平衡为前提。但是,面对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以及极其匮乏的自然资源。人们盲目开荒,使森林、草地、沼泽等资源不断减少。生态这根线直通地球的心脏,如果生态失衡。也就相当与地球患了心脏病一样,稍有不懈便有性命之忧。到时,我们又要何去何从。面对日益火热的城市建设,的确经济发展了!可是大家发现了没有,蓝天去了哪里?清新空气去了哪里?绿地去了哪里?碧水去了哪里?我们只是一步步制造一个钢筋水泥长成的巨兽。头顶着铅灰色的天空,呼吸着呛鼻的空气,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里,步履匆匆的生活。它吞掉了哪些让人向往的东西,是人心变得冷漠又势力。生态是什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享。古书有云:天人合一。讲的便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论思想。古人尚且知如此,为何今人还是步入这轨辙。我想起央视曾播过的一个公益广告:有一个小女孩拿了一本书,指着书里的一个图片问身边的父亲,:“这是什么呀?”父亲回答说:“这叫麻雀。”这是一个多么悲哀的故事,难道我们真的要在未来发生这种事吗?我们既不是大自然的,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顶一片蓝天,同呼一种空气,同饮一河清水,同享一城绿色。生态是一碗水,稍有倾斜,便会失去平衡。一小点污染,将变得不再纯净。生态是一只老虎,沉睡着你以为它是猫,等它发怒时,谁又能阻挡这可怕的结果。家乡的开发确实是造福了群众,但我却又在害怕这只是一种商业,我害怕失去青山,失去绿水,失去那些我无比热爱的东西。不过我清楚的是。再到我上山时,再也见不到那深林古寺,青石小路,那种感觉此生也不能再感受一回了。天人合一1000字 初二
-
天人合一随着高空中越来越多的可疑黑斑的出现,人们逐渐感到恐慌。不久,它们聚拢、成型,压迫着太阳的光源。地球陷入黑暗的旋涡,仿如世界末日。很快,它们就从高空投下巨大的光圈,城市被照得亮如白昼。人们躲在屋子里,透过玻璃看到光圈尽头那一双双泛着荧光的眼睛。它们像狼一样有着谁也无法预知的残忍与傲慢,这时连最无知的婴孩儿也知道外星人入侵地球了。每个国家都拿出了最厉害的武器。美国的超人和日本的奥特曼在人们希望的目光之中升空迎敌,不料却接连挫败,人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中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唯一一个在太阳系外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可是,中国一向坚持和平发展、友好开发的国家战略,并不拥有任何攻击性的宇宙武器。对打仗而言,所有的高科技都成了一种摆设。形势所迫,他们决定“制造”一个神话人物———吕洞宾。吕洞宾虽然是神话人物,但他并不擅长打仗。中国的作战计划遭到地球联合军的质疑:“超人都做不到的事,一个吕洞宾又能做什么?”“手无寸铁,能战胜外星人,这不是拿我们的生命开玩笑吗?”面对质疑,中国科研人员也很无奈,“我们没有武器,只有思想。如果思想能战胜敌人,姑且叫它思想武器吧。”吕洞宾迎敌那天,天空异常明亮,连外星飞船上投下的光圈也黯然失色。老人们说这是祥瑞之照,外星人肯定会被打得灰飞烟灭。吕洞宾升至半空,捋着胡须,悠游自在,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并不发射一枪一弹。面对吕洞宾的沉默,外星人终于沉不住气了。万束激光射出,瞬间聚焦到吕洞宾身上。大家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么大的能量,就算地球也会被烧穿。光芒闪过,天空又漆黑一片,整个世界都寂静得怕人。突然一阵声音响彻天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需要的是对话,而不是无边的战争。”从浩渺无边的星际空间,外星人经过了漫长的路途才到达地球,他们为的就是战争,不要战争,这趟旅行的意义何在?外星飞船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飞船像蝗虫般扑向吕洞宾,瞬间他就变成了飘飞的“柳絮”,巨大的身形荡然无存。外星飞船还没回到母舰,吕洞宾又出现在了原来的地方。他好像从来不知道危险与胆怯,仿佛宇宙的生死轮回,与他一起潮涨潮落。外星人被震慑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与宇宙同消同长的精神力量。“‘天人合一’就是我们道家的主体思想,也是儒家的入世观点,我希望你们这些来自天外的客人能够和我们和平共处,而不要因为一时不理解而伤了和气。”吕洞宾强大的思想武器洞穿了每一个外星人的内心,他们眼里流露出深深的困惑,更多的是闪烁出新信仰的光芒。随着东方太阳的升起,外星人永远消失在了这段充满恐惧的时光里,一同消失的还有那个化解了这次危机的吕洞宾,也许他又回到了神话中,去做那个令人神往的逍遥神仙了。天人合一1200字 初三
-
天人合一链公孙仪是鲁国的丞相,平生喜欢吃鱼。为此,人们都抢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一概拒收。有人问他,您老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下?公孙仪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才不收鱼。我如果收到了别人的鱼,就要迁就另人;迁就别人,就会徇情枉法;徇情枉法,我就当不成丞相。到那时,虽然喜欢吃鱼,别人已不会给我送鱼,我也无力自己买鱼来吃。现在我不收人家的鱼,也没有被罢免,我喜欢吃鱼,就能够长久地自己买鱼来吃。 公孙仪"吃鱼--买鱼(收鱼)--吃鱼",这是一条生活的链条,他懂得是非得失。请以"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1. 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材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思路领航1) 链的特征是环环相扣,因果相关。我们可由此联想到自然界的生物链,正是链链相扣才使得生态平衡发展,破坏了其中的一环,就会引起生态的恶化,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2) 生活中人们的关系也如链一样,你与我相扣,我与他相扣连,其中有的牢不可破,有的却轻而易举就能断掉。不同的链形成了我们不同的性格、命运等,由此可以得出链是一种环境。 3) 小王去单位领导家拜年--当然不忘拿点"心意",领导却不在家。后来才知道领导去他的领导家拜年去了,小王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如链。 4) 现象之间的连锁反应也可称为链。张家为儿子办婚事花了5万,邻居老张为女儿花了8万,另一家则为孩子花了10万,攀比的心理无形中成了链,以至于最后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也可以从正面立意。 5) 可以对自然界、生活中存在的链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注意思维的严密和立意的新颖,以免落入窠臼。天人合一关键构思1 将环境比作人类生存链条中的一环; 2.从地球被人类"改造"得面目全非的角度写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在这漫漫的时空中,地球,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给予人类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连续繁杂的进化过程。从上一次冰河解冻后几千年,人类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从那时候起,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真正地改造这个世界,直至现在。在这漫长的改造过程中,得益的是我们人类,而受害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们的地球已被"改造"得面目可狰。 你看:大片的原始森林,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一次性"筷子,而用这些"一次性"筷子挟起的是除了河豚(其实,就有那么几个人在"拼死吃河豚")以外几乎所有的动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藏的,悉数在劫难逃。大片大片的植物被无情地破坏了,地球终于愤怒了,大自然终于愤怒了。晴天,大自然回赠人类的是"沙尘暴";雨天,送给人类的是洪涝灾。 每当我伫立在长江大桥,望着桥下滚滚不息的乌黑的江水,便油然而生慨叹:我们人类在干一件什么样的傻事、蠢事、害人害已的事呢?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不知是谁说的一句话: "谁能灭人类?是人类自己。" 原来,到头来,害自己灭自己的造孽者正是我们自己! 于是,我们在中学里学的"生产力"的概念应该改一改了,应把原来的"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改成"人们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能?quot;。 于是,愚公该不该移山值得大家讨论了。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去破坏我们的家园,而不是自己移居呢?望着烟囱里冒着的浓烟,我的心有一种撕裂的痛;望着不知从哪儿冒出的黑臭的有毒废水往河里排放,我的心有一种撕裂的痛。 于是,我们总有一天会说,离灭顶之灾不远了呀! 到底什么关节出了毛病? 我们该猛醒了。 原来天诛地灭的罪魅祸首不是别人,不是天与地,而是我们自己,自己!天不想诛你,地也不想灭你,是你自己灭自己,既然天要诛你地要灭你,又何必当初造你呢?造了你们人类,反过头来去破坏造物主,岂不是自作祸害自遭殃吗? 我们该猛醒了。 自然造成了人,人要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大自然才能一如既往供益不止,我们千万千万不能再扣错这一环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链条"中的紧要的一环。有风从心头拂过关键构思[文章来源于 www.99ZuoWen.Com]1 用"风"比喻"我"感动的情愫。 2 将"我"捐给灾区人民的衣服出现在同学的箱子里这一巧合作为展开全文的契机。夜里,有风从心头拂过,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片温馨、一份感动。我开始想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叫韵。 那是中考前的紧张岁月,有永远做不完的题、永远背不完的书。我像在鞭子的抽打下不停旋转的"地老鼠",可我的成绩仍是一般。韵也很累,看上去总是一副恹恹病态,不过,她的眼神却很亮,并且成绩很好。当时,我只知道韵是从外地转来的,随亲戚就读于我们这所中学。 随着晚自习下课的铃声,我们从教室里奔出来,说着笑着跳着,向那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奔去。寝室不华丽,但很温暖。我忘不了我的笑声是怎样在小小的屋里荡来荡去,我忘不了我们把所有的衣服扔成一堆,然后,不厌其烦地换了一件又一件,来扮演各种艺术形象。突然,我的眼光被韵箱子里的一件绿格罩外衣吸引住了。一瞬间,我的心跳加快了:我的衣服为什么到了她的箱子里? 我问韵:"这件衣服是你的?" 韵默默地点了点头。 夜,墨一样浓黑的夜,空气似乎凝固了。这衣服原本是我的,那颜色、那式样、那纽扣,都是我最熟悉不过的。世界真小,两个月前,妈妈往灾区捐的衣服现在居然又回到了我们的寝室!当时,衣服捐出去后,我还跟妈妈吵一架,不仅因为心疼这件八成新的衣服,还因为那衣兜里还有我的300元钱啊!有风从窗口吹进来,凉凉的,我浸在潮湿的感觉里。 我又问韵:"这衣服是你爸给你买了,还是你妈给你做的?" "我爸?我妈?"韵先是一怔,继而小声地哭了起来。她说,她家乡发了大水,爸妈被洪水冲走了。村长在发救济品时,特地把这件罩衣给了她。后来,她发现兜里还有300元钱。她捧着这件衣服哭了好久,她没想到天下竟有这等好人,又是捐衣又是捐款。 许久,韵抬起泪眼,望着我说:"我只有发愤学习,才对得起那些关心我的好人。" 我听呆了,想不到这件衣服后面还有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我猛地抱住了韵,紧紧地。 有风从心头拂过,我的心头一阵颤抖。我家的"食物链"关键构思1 由自然界中的食物链联想到家庭中的"食物链"; 2 自然界中的食物链是一物吃一物,"我"家的"食物链"是一人"怕"一人,以"怕'字来形容家人之间的爱与尊重。自然界中有许多食物链,我家也有一条自然形成的"食物链"。我怕爸爸,爸爸怕妈妈,妈妈怕妹妹,妹妹怕我。 爸爸在我眼里就像一只老虎,我呢,见到爸爸则像一只受惊的小兔。星期天,我很想睡个懒觉,妈妈叫我早点起来复习功课,我偏不听,还冲她嚷嚷。这时,爸爸走进我的房间,我连忙用被子蒙住头。只听爸爸在嚷嚷:"读高三了,还这么懒,成何体统?"说完,,就要把我从被子里拽出来。看着他这样,我哪里还敢反抗,只好乖乖地"投降"了。爸爸这只"老虎"真可怕! 别看爸爸在我面前像只老虎,可在妈妈面前呀--嗯,说出来你可别笑话,他在妈妈面前像只老憨牛。清晨,妈妈起来,他也跟着起来,然后骑摩托车送妈妈去学校,下午,又按时去接妈妈。一天,他因为有事,没能去接妈妈。傍晚,妈妈一走进家门,就满脸阴云。爸爸看形势不对,连忙走到妈妈身边,笑着说:"请夫人息怒,今儿有事耽搁接你,请怒罪,下不为例。"听了这话,妈妈脸上才"多云转晴。" 谁知,我妈妈不怕"老虎",竟怕"小小羊儿",这只"小小羊儿"就是妹妹。妹妹天生一副好嗓子,哭起来惊天动地,笑起来地动山摇。有一次,妈妈带她去逛街,她在商店看见了一把玩具小手枪,硬要妈妈买下。妈妈说这是男孩子玩的东西,不给她买。妹妹灵机一动,一屁股坐到地上,又哭又嚷,一边嚷她一边从指缝间望妈妈。妹妹这一招可真灵,妈妈怕人笑话,连忙把妹妹拉起来,并给她买了那把玩具小手枪。这时,"小小羊儿"才满意地笑了。 看到这里,你可别以为我家的"大王"就是我妹妹了。其实,她也有害怕的人。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本小姐了!昨天,妹妹从商店买回很多糖果,打算一个人独吞,没想到被我发现了,于是,我把妹妹叫到跟前,说:"你刚才买的是什么东西?给姐姐看看。"妹妹怯生生地望着我,拿出五粒糖果给我。"这家伙,真小气!"我这样想着,但脸上仍装出高兴的样子对妹妹说:"姐姐下星期给你买许多好吃的东西,羊肉串、菠萝……"话不这没说完,妹妹连忙把糖果分给我一大半。嗯,大概是被我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了吧。呵,此招真灵。实话说给你们听吧,这"皇帝老儿"的宝座谁不想坐?这受人"压迫"的"奴隶"有谁想当?为此,我们都暗暗较劲儿。爸爸在攻"先进工作者",妈妈在攻"优秀教师",小妹在攻"三好学生",本小姐更是心怀大志--攻名牌大学。我们几位皆埋头苦干,并且互相勉励,互相学习。 不过,据本人看,等大家实现既定目标后,我家的"食物链"仍不会有什么变化。1200字以上 高三
相关推荐
-
合孤独地流着,汇聚成一条小溪,把我心灵的废墟埋没;风飞扬,云飘摇,我的梦,难再圆;远方的孤舟没有了彼岸,惟有等待,我选择等待;我相信有一天,爱会回来,守护我俩的天使,只不过是暂时离开;当天空的云彩,在次汇集时,风儿会捎去我对你的期盼,友谊的微笑将牵近你我的心;我把对你的思念,化做一片片飘落的雪花,飞向你,。。。。。。150字 高三 日记
-
说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知”,而对于“行”却几乎忽略不计,这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亲师友,习礼仪”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讲——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这样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别说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会做的。一个人的成功,绝对是做出来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熏陶的缺失,天天讲、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坏了嗓子,几人能识,几人能知呢?知行合一,这个理念的种子,千万千万要从小就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不种下这个种子,到大了,那就有问题了。现在网络里流行一些公知。说两个例子:一个是前不久的毒胶囊事件,居然有专家出来讲,一天吃六个这样的胶囊对人体无害。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丧失了做知识分子的良知,从理论上讲,兴许是不要紧的,但是,从“行”上来讲,那是在挑战公众的生活常识。第二个例子,湖南有一个地方,因为洪水桥塌了,死了五六个人,而这座塌掉的桥,从内部结构看几乎看不到什么钢筋。但居然,会有专家出来讲,塌桥很正常,公众不必大惊小怪。他们玩弄的是学识,玩弄的是数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学,是属于听其言的“言”。而对于行而言,对于民众的心理承受,对于民众的心理关注——“行”而言,他们简直就是白痴。这些人从根子上讲,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对于“行”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就如三国时期的马谡一样,说起来头头是道、彬彬有“理”,实则来讲,他们没有一点社会常识,没有一点道德常识,没有一点伦理常识。这些光知道数据,知道科学,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会的人。所以,我们要从根子上,真正地让孩子们从小就有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意识。这个意识的树立,要从我们在座的家长做起。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学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简单地说:听了课,老师讲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亲身实践一下。知识与知道是有区别的。知识只存留在大脑的记忆里,而知“道”是经过实践转化的一种能力。只知不行,是谓知识;知而行之,是谓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万,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这是作文的学习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讲执行力,而学习作文如果没有执行力,没有行动力,也是万万不可的。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
知行合一议论文素材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屠呦呦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演讲相关写作素材不愧是“铁榔头”,果然有钢铁般的意志!不凡的坚守“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郎平事迹介绍莫振高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他的一生,是为山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大爱人生。每到新学期开学,他总是要求第一个值周,并且一值便是两周;一年到头,除了开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专心教学,认真细致。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莫振高同志没有因为个人私事请过一天假,更没有因为个人私事缺过一节课。每逢节假日,他都主动留在学校上岗值班。由于超负荷没日没夜的工作,他多次病倒在讲台上,老师和同学们将他送到医院,即使躺在病榻上,他仍时刻关心学校的事情。40多年来,莫振高同志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300多名学生上完高中、大学。——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事迹介绍无私奉献吴锦泉,今年84岁,是南通市年龄最大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老人靠磨刀为生。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900字 高三
-
一天今天,早晨起来,天空一片乌云,似乎要带来一个不祥的预兆。走在路上风呼呼的刮在身上,凉飕飕的!早晨,吃完早饭我便匆匆忙忙赶到教师进修学校来听课。尽管今天的天气十分的恶劣,外面还下着瓢泼的大雨,但我的心情却是阳光明媚的,因为今天我们五中的黄校长为我们上课,使我这个曾经对作文感到十分头疼的人,变成了一个十分喜爱写作文的人,让我觉得作文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早晨,我来到了指定的地点。老师今天显得十分地和蔼与亲切。今天由于是校长给我们讲作文课,所以我浑身都充满精神!我准备在这一节课中让我摆脱以前对作文感到头疼的问题,我决定要喜爱上作文,让我对作产生兴趣,正如我所想的那样。果然事事都是想象般那样美好。在今天这堂课中,黄校长为我们讲解了竞赛式滚动快速作文法,听了这堂课我的收获还真不少!其中使我明白了关于作文训练的创新,我们在写作方面应该要有创新的意识,只有经过自己的创新,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还有我们应该要对作文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喜爱写作文。我们在写作文前应该要积极的去思考,努力去搜索素材,在写作文的时候要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方法,让自己的作文句子通顺、语句优美,内容精练,写后反复修改才能成功。今天我的收获真不少,我相信我以后作文一定能够写得更有创意。500字 高三 叙事
-
一天醒来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那部分就在我双眼睁开的一瞬间又一次结束了。每当我睁开眼就好像经历了一次自杀般的甜美。在痛苦中我又将清醒。像把刀一样再一次捅伤今天,在明天来临之前满身的鲜血又将被时光吞噬,排泄到一个永远不知的日子里。;我爬起来在穿校服时像催眠者似的安慰自己“起码还活着”,然后从柜子里翻出一打面具,这是每天出门前都要戴的。否则免疫力会受到影响,我敢保证,这厚厚的面具,就是最真实的情感也溜不出去。那拉上校服拉练的声音要我想流泪,毫不吝惜,那廉价的泪。楼到里的天空忽然见显得很单调,因为我已经坐在了大房子里,严正以待地默默相对,每个人脸上都挤出了校服式的笑,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容光焕发,昂首挺胸。终于有人推开了门,那新一天的阳光拥了进来。我们是阳光,在大红花的辉映下,对着奖状灿烂微笑的阳光,没有人能阻止我们茁壮成长,没有人能阻止我们进行这场把生命放飞在时间轨道上的未知旅行。尽管干燥的北风将我们嘴唇吹裂。青春一旦结束,生命才刚开始。我们坐在大房子里,共同看着一个地方,那里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每个人都尽情夺取,用智慧,用良心,用手段……巧取豪夺。我知道,夺取即是努力,不要挂念梦了,赤裸裸地去夺取吧。我坐在教室后面,目光游戈在后脑勺组成的黑森林间,看不见的远方符号,数字与文字把幻想给抽象了。我舒展着眉头,看着那个人意气风发地把万物抽象的过程。那无数的分子和原子在所有人的脑海里凝结,奇妙陶醉了所有的人。大家如痴如醉,科学的魅力和艺术一样让我惴惴不安。它们都很伟大。但,我永远不愿相信壮丽的万物其实是无数的分子、原子组成的玩笑。…………当一天快要结束时,我可以闭上眼,这时什么也无所谓了。无所谓!春天里的鲜花。无所谓!夏日里的彩虹。无所谓!秋天里的枫叶。无所谓!冬日里的飞雪。但真的一切都无所谓了吗?现实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700字 高三 叙事
-
离合天空中散开着美丽的花朵也许是阳光的灰尘也许是眼中的幻觉天空中飞舞着一只断翼的蝴蝶虽已失去飞翔的翅膀但仍顽强的飞着只将天空的阳光埋藏在内心深处相信总会有一天会闪闪发光当日的破茧而出只是炫耀而今却是飞舞在空中的顽强就让这双翼继续在空中孤独的飘舞就让这顽强在心中闪闪发光永不失去失去飞翔的希望这首诗是被眼泪而浇灌而成的,它凝聚着一个中学生对写作的可望,就算被家人鄙视,也要完成自己的理想。200字 初三 书信
-
合与做“合”就是合众、联合。大家都知道“独脚难行,孤掌难鸣"这个道理,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遇到仅靠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与他人联合,这就是合作的前提——合。老百姓常常用“人心齐,泰山移”来表现集体的力量。虽然这仅仅是个假设,但我们也能从夸张却有朴实的语言中体会到“合”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家的联合与齐心协力是无法“移泰山”的重任的。这又让我想起了“关山月与傅抱石共画祖国山河”的故事。在国庆十周年前夕,关山月与傅抱石接到周总理的指示,希望他们创作一幅巨型国画,向祖国献礼。两个人闻听立即聚在一起,共同合作,终于创作出画了“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史无前例的国画巨作,也成为画家间合作的丰碑。可见合作是多么的重要,合是多么的重要啊!讲完了“合”,我们该说说它的好兄弟“做”了。其实,在“合”的帮助下,理解“做”是不难的。我们可以简单地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想要得到苹果梨,首先要将苹果树的枝条嫁接到梨树上,接下来就应该每天给树浇水施肥,否则我们是会得不到丰厚的果实的。在这个假设中,“合”就好比是嫁接的过程,而“做”就是浇水施肥。“合”之后,我们就必须尽心尽力地“做”,这样才能得到原先所期盼的结果,只有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保持完美的心态去“做”,这样才能把彼此之间的力量发挥到及至,才能把合作的意义完美的诠释,合作才有价值。反之只会浪费时间,精力与金钱。除了这些以外,合作还得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提倡美好的合作。何为美好呢?就是通过合作我们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危害他人,狼狈为奸。总之,我们在合作中既要做到“合”又要完美“做”,还要树立合作的正确方向,这样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助互利,共同发展。700字 初三 书信
-
辍学一天那一天我抱着书回家了,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一旁做饭,也许不是做饭是干别的。我一头扎进被子里却睡不着,我明白从我“威风”的走出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个“无业游民”了,因为这一举措结束了我的九年义务教育。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从家里出来,走在大街上,没有一个认识的人,突然感到世界原来如此的寂寞。来到学校已经下课了无人了,我只好悄悄地离开了这个早上还在读书的学校。回家的路上空无一人,此刻才发现自己多么的悲哀,中午也没有食欲只是呆呆地看着电视却不知播放什么……下午我又来到这安静的校园,却已经上课了,同样空无一人,只有一排排整齐的自行车,我又发现自己原来如此孤独,从学校出来便开始在大街小巷漫游,独自一人漫游,天色一点一点由浅变深,我最终回到了唯一的去向??家。一天内我经历了无聊、寂寞、孤独与悲哀,仿佛踏入了地府,经受了非人的折磨,是投胎前的那种痛不欲生,所以决定回到昨日温暖的家??学校,回到属于我们快乐的房间??教室。评语:文章记述了自己辍学一天的经历,从痛苦中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同时也找回了学习的原动力,值得同学们反省。450字 初三 书信
-
辍学一天那一天我抱着书回家了,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一旁做饭,也许不是做饭是干别的。我一头扎进被子里却睡不着,我明白从我“威风”的走出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个“无业游民”了,因为这一举措结束了我的九年义务教育。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从家里出来,走在大街上,没有一个认识的人,突然感到世界原来如此的寂寞。来到学校已经下课了无人了,我只好悄悄地离开了这个早上还在读书的学校。回家的路上空无一人,此刻才发现自己多么的悲哀,中午也没有食欲只是呆呆地看着电视却不知播放什么……下午我又来到这安静的校园,却已经上课了,同样空无一人,只有一排排整齐的自行车,我又发现自己原来如此孤独,从学校出来便开始在大街小巷漫游,独自一人漫游,天色一点一点由浅变深,我最终回到了唯一的去向家。一天内我经历了无聊、寂寞、孤独与悲哀,仿佛踏入了地府,经受了非人的折磨,是投胎前的那种痛不欲生,所以决定回到昨日温暖的家学校,回到属于我们快乐的房间教室。评语:文章记述了自己辍学一天的经历,从痛苦中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同时也找回了学习的原动力,值得同学们反省。400字 初三 书信
-
那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看着黑板上的倒计时的数字,从三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刺痛着眼睛……夕阳斜斜的铺在黑板上,一点一点地挪动着,很快,这个告别仪式就会昏沉沉的重复在那一天吧。在那之前,或许我还会偶尔露出傻气的微笑,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心里包裹着浓浓的温馨;也许在那之前我还会牵着脚踏车,身边总会有她的陪伴,这样穿过黎明的晨雾,走进傍晚的黄昏;会站在四楼的那一角静静地发呆,站在那里,我总会望向更远的地方,越过校栏,穿过低矮的楼房,在江的那一边,那里到底是哪里,自己从不知道,但习惯性地注视着,风从那里吹来,很凉很凉,我暗暗的想,有一天一定要到那边去……那一天,不可预及的一天。这不禁让我忆起从小学毕业出来的前几天。没有觉得离开了会回不来的感觉,只是想像去了很远的地方但有一天会回来。早晨还是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悄然来临了,露珠挂在绿叶上晶光闪闪,像宝石一样。夕阳还是从教学楼的顶部一点点的滑落,那几晚的黄昏丝毫没有变化,还是那样迷人,只是自己还是会在离开时回头望望,整个安静沉睡的校园,嘴角不禁上扬,看着每一栋教学楼,看着嫩绿的草毯,还有一层层的台阶,仿佛看见看见一个影子,绕过每一间教室,又蹦又跳地数着台阶,,在操场上奔跑,那笑声嘹亮而悦耳。那时还不知什么是分离,只知道说再见明天又会相见;亦不懂什么是伤感,只是哭得一鼻子灰而已;但在最后转身的那一刻,我却静止住了,有点伤心,还是说不甘心呢?最后一天的同学并没有来齐,本来想好好说再见,做个告别,但却成了来不及的告别。现在想想,听过这样的话,“说过再见的朋友有一天一定会再相见”而对于他们,的确再也不曾见过,或者是擦肩而过而没发现彼此吧……有时候会梦见小学的那些树,老师曾说过那叫樱花树,“樱花树?”不是日本的樱花树。每朵花认真看都会发现很多不一样,远远看去只是一种红,风一吹过,偶尔花会一朵或一瓣瓣垂落。那一天早晨,满地的花瓣,整个校园弥漫着淡淡的芬香。下课,早读,午休时我总会站在这一排树下,不再憧憬日本的樱花树,因为这些树足够填满我整个春天了……每走一步我都会小心翼翼,踮起脚尖,生怕踩坏了花瓣,在别人看起来这很傻,因为明天又会铺上新的一层了,而且花瓣的颜色会更鲜艳。回教室时我总会带上一瓣,夹在课本里,有粉红的,淡红的,艳红的,看着这些花瓣,自己就会很欢喜,很满足。即使站在树下欣赏它的美,上课分神往窗外远远望它,在离别时悄悄拾起一瓣的不再是自己了,但还是很开心,也很想念,它装点了另一批孩子的梦,没有比这更美好了吧。梦里,一阵风拂过,花瓣漫天飞舞,我蹲在树下看着花出神,抬起头,花瓣轻轻贴在了脸上……整个校园沐浴在阳光中……静静地,那一天就永远沉睡在那一天了……如果那一天到来了,告别我初三生活的最后一天到来了,还好是会选择微笑着离别,不想留下任何遗憾,带着最虔诚的心,和这个校园……告别。1000字 初三 书信
-
合又到了一年一度英语班考试的时间了。同往常一样的是,这次的口语考试依然要通过合作对话来完成。不同的是,这次合作的对象是我不太熟悉的插班生。看到其他组都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我率先开口:“那个······我们也开始吧。”对方轻轻的点点头,“好。”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平时也不怎么参加大家的聊天。说实话,对于这个合作伙伴,我是有点不满意的。我和她不熟,没说过话,合作时当然就不好达成默契,这是第一;第二,她不怎么发言,我不清楚她的实力,也就抱有点怀疑:不会你不说话,是你听不懂吧?不管我情不情愿,事实就是事实,改变不了。合作开始了。我拿出一张白纸,开始写写画画起来,边写还边讲解我写对话稿的思路。我小心翼翼地说着,带点生疏和顾忌,不时瞟瞟她的表情。她低着头看着纸,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看不清她的表情。过了一会,她对我说出了第一句话;“我觉得这里改成这句话比较好。”她的手指在一个单词上指着。我的心似乎放下了,打消了疑虑,有些欣慰:没想到她是一个水平挺高的合作伙伴。我把那个单词涂掉,改上她说的,把笔塞到她手中,意思是让她改。我看着她的手在纸上跳跃、移动,这时候才发现她的眼睛似乎变了,专注的看着字词,散发着一种光芒,这是我平常看不见的。纸上多了些她清秀的笔迹。那些字就像她的人一样,颜色很淡又散发着奕奕光芒。这时我觉得自己先前的想法错了,有些隐隐的愧疚。写草稿的时间结束了。老师问:“谁第一个来?”没有人举手,大家似乎从来都没有当第一个的勇气。老师叹口气,习以为常地准备点名。这时她写完最后一个单词,在我的错愕中拉着我坚定地举起了手。我小声的问,“没搞错吧?”她对我一笑,“别人没有勇气,你可别也没有呀?”我被她的话语所感染,是啊,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呢?明明自己心中很渴望当第一个。我们走上前,看了看对方的眼神,不约而同按照我们的剧本表演起了对话。这时我才恍然发现我们早就抛弃了陌生与隔阂,合作的天衣无缝。我对她无比信任,她也是,抛弃了沉默,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神采奕奕。对话结束,我们并不在乎成绩,而是相视而笑,像多年的老同学一样,庆祝我们特殊的合作。合800字 六年级
-
言行合一议论文言,涵盖了一个人口语、书面语的交际表达能力和内容。行,蕴含着一个人将理论付诸实践活动的道理和动作。有的人重言,有的人重行,其各有侧重。但依我之见,言行合一,即以个人为载体,形成言与行平衡协调的统一体,岂不更妙?讷于言,并非只求敏于行。程朱理学在继承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后,也说出了“大言不惭,则无以为志”的话,但他们反感厌恶的既是大言不惭,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人,也并不称道半天打不出个什么所以然的闷葫芦。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我们倡导实践精神,呼吁“撸起袖子加油干”,可你若是一味埋头苦干,却易遭遇冷落和不解。东北的那位每天凌晨五点准备爱心早餐的大妈,不就因为过度做事又不吭一声,因着一个小疏忽被泼了一碗热粥?善言,并非是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愈好。正如朱熹先生所避之不及的那“大言不惭”,对于孔老先生而言,“大言不惭”是不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连仁的门槛边儿都摸不到的。那些把言论的花开成巨无敌霸王花的人,行的果子因缺乏营养,长得小而又小。他们大口一张,讲得很是尽心尽兴,直把地上的粪土夸作九天明月,既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不符合礼的规制和道德规范。纸上谈兵非难事,绝知此事要躬行。某些官员为了升官,升职,为政绩添色,硬是大费口舌,给当地引进了诸项某某工程。履历也好看了,工程也开造了,官也升了,大话也说了,资金链也断了,工程也停了,然后也没有然后了。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言行合一的高境界。开国总理周恩来先生,他是言的典范,从不讲废话或大话,他的言用在了刀刃上。同时,他勤勤恳恳日夜处理政事,彰显了行的高标。又如“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他是FAST的领军人物,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造就世界口径最大望远镜,他做到了他曾说的,向宇宙外看得没做到言行合一?言与行并不是相互对立不可共存的,两者存在一定的斗争性,而正是斗争性,才使得这对矛盾统一体可以继续。言行合一,并非两者都擅长或者有侧重。它是我们在礼义法的基础上,对言与行平衡协调的统一状态的日臻完善和不懈追求。800字 议论文
-
知行合一纵观华夏千年之史,可谓人才辈出,自春秋起至明清,各种学说都发展得极为迅速。从哲学入手,大致有四人被公认为代表,为孔、孟、朱、王,四人所论各有千秋,但在我看来,近代影响最大的则是王学。对于王学,褒贬不一,有人说这影响了中华近代史的进程,也有人表示,正是王学使得明朝灭亡。但总而言之,王学,的确影响了数个时代,其之精髓,即为知行合一。知者,即为理;行者,即为动;合一,归纳也。从理出发,与行相合,这种思考方式,于为人处世上极为变通。王阳明一生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其人前期哲学思想并未完善,带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做事难免冲动,带着书生的思维僵性,但在被刘瑾贬到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的思想明显转变。所以在日后生活中,仕途要顺利得多,在日后的几次战争,不难看出他运兵之巧,打破寻常思维僵局,实际上正是知行合一的思想于中贯彻。对于王阳明而言,他的学说在后世争议极大,却并未被人理解。海瑞在中国历史上尚有公正廉明之称,但从哲学思想上,海瑞的存在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海瑞虽清廉,思想上却有些可悲,也许是受到幼年影响,在他眼里贪官之行,当罚,故有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行动。实际上,在皇帝与重臣看来,海瑞只是一个花瓶,一个摆设,他的思想太过腐朽,与当时时政相悖,所以海瑞终其一生,最后也未得大任,只是将其派往南京,养老罢了,海瑞的悲剧之根源,便在其虽信王学,但未能做到知行合一,知是有了,但却未能与行相连。时代会变化,海瑞曾提出过依朱元璋在时法律来处罚,即贪污60两以上处决,实际上,不论是经济还是社会,这种行为完全无法实现,这是海瑞的悲,而缘由正是没能理解知行合一。相对海瑞而言,王阳明的另一个门生徐阶对于知行合一理解得相当透彻,他在和严嵩相争的时候,抱着稳坐钓鱼台的想法,以退为进。在此途中夏言被杀,徐阶的表现也仅仅是稍有不满罢了,他的学生张居正曾向他质疑,对此不解。但这实际上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意,通俗说就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道理是什么,现实情况是什么,再借机将此实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所以说,知行合一不但是王学的核心思想,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唯有理行相合,才能在人生里顺风顺水。此便为知行合一。800字 初一
-
知行合一读后感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800字 初二 读后感
-
知行合一议论文“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从名字上便可看出陶老推奉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说,可见其教育思想也是符合国民思想和国情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正如陶老所说的那样,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便是毕业,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是静下心来想想,不正是这样么?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确实,古人的确这样做,不这样做便是另类,可用在现在却大不一样,大部分年轻人不肯学习甚至厌恶学习,这就是心境不够开阔,没有把能放下的放下。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当然,知行合一不是让你隐居山野去做学问,而是秉承着自己的理想去学习,若真的必要归隐才能做学问,那做出来的也只是死文章,不堪大用,宁可不学。“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们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这是一种莫大的人文关怀,寒门出优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日趋于成熟的教育体制下,陶老的这一教育理论已经实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生活之中处处有老师,生活之中处处可学习,生活和学习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对情侣,但是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学习是高尚的,他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持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是已经参透学问大义的学者,可能只是个爱好者,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学习不会高于生活,他必须借助生活,所以,“学”和“做”既是两门学科又是一种态度。可见,陶行知教育理念也好,教育思想也罢,他的中心阐述对象是“学”、“做”。一个人光会学而不知道做,这种人只能夸夸其谈,而只懂得做不会学,那么只能是碌碌无为,教育上也是一样,这便是知行合一,做和学,他们并不高深,仅仅只来源于生活。800字 高一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