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剑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幽蓝的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那确是一把好剑。
当年你学成之后,驾骏马疾奔南下,匡扶宋室时,腰中佩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和耿京大哥意气相投,举酒起誓要将金人赶出大宋,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案上放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率十八骑,夜闯金营,冲杀百里生擒害死耿京大哥的张安国时,手中挥的就是这把剑吧?它为什么这样锋利,斩尽一切不平,锐不可当?
在诗山词海中遨游了许多年,看过了李清照的莲舟,看过了李白的金樽,看过了李商隐的锦瑟,但最夺目的,还是你的剑!剑气中,我能觉察你那双充满愤怒和期待的眼睛。
你说你把它失落了。失落在宝马雕车走过的路上,失落在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失落在斜阳草树边的寻常巷陌里,失落在你醉后靠着的老松树边上。然后你笑了,笑容有些惨淡。你说你的白发已经生了,你的悲愤已经平息了,你的万字平戎策也换作种树书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一次次的上书请战却没有效果,磨损了你的剑吗?是一次次听到江北百姓痛苦呻吟却无能为力,蚀钝了你的剑吗?是不经准备的仓皇北伐,将十万大宋男儿的性命断送在长江边的狂风,折断了你的剑吗
但我知道,你那酒中还有着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味道,你那张琴里还藏着五十弦翻出的塞外的声音,你的梦里依然有的卢飞奔,弓弦的霹雳。你的心中藏着那把剑,你是把它溶入了墨中,写在纸上,交给了我。
就是那把剑!它锋利的剑刃是一种叫作仇恨的钢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它宽厚的剑柄是一种叫作爱的材料,那是一个民族在被人践踏后的坚强和团结。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障碍、困难、或是危险,剑气都能直冲霄汉。就是那把剑,它永远不会失落!
剑仍在,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一切爱着一方水土、有着自己尊严的人心中,作龙吟之声。
我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梦,那是一道光,穿透世界,无人可挡。
我也有一个梦一一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想用自己的双手,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个梦想来自于去年被评为“最美乡村女教师”张丽莉的影响。
前些天,播放的“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那一个个扎根农村,最朴实的知识播种者,他们的每一个故事都深深感动着我。也让我更坚实了这个教师梦,它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正期待着它开花结果。
断臂教师马复兴,虽然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1个春秋;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牵引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走出大山,也托起了山里孩子的希望;“锅炉工”教师于贵勤,温暖了孩子们生命的温度……
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泪流满面。也许我不能像他们那样扎根农村,也许我不能向他们那样吃苦受累,但是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知识的播种者。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也许会布满荆棘,刺痛我们的手脚;也许会有许多艰辛,会让我们流下不少泪和汗。但我们还是一定要执着地走下去,因为只有有了这些努力,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理想也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相关推荐
-
我读辛弃疾月夜,我伏在案边,手中是辛弃疾的《破阵子》。读它,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再加上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壮词”不过是辛弃疾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他化身为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本欲“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却只能沉痛慨叹“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他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多数讽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痛定思痛,当朝当代,钱潮涌地,欲浪滔天。穷乡僻壤衣食问题还没解决,星级酒店有人却挥公款如挥泥土,爱国热忱何在?将头向窗外,霓虹灯无比闪耀,我却感到格外刺眼。450字 初三 记叙文
-
我和辛弃疾的约会翻开一本《稼轩长短句》,点一盏烛红明灯,轻吟浅颂,入梦便华胥。我是一刃雪白名剑,铸剑师对我赞不绝口,连赞我说:“百年犹新,千年不锈!记得那天风吹烛火,光晕凌乱。破木草屋中一位鬓白的老人,投毫掷墨,抽出静躺在剑鞘中的我,怀有如飞身纵马一般的气势,腿风扫过烛台,又是一阵灯火难眠。我静听自己划破草屋轻帘的嘶嘶声响,如游龙一般,气势宏宏。草屋之中,仿佛有几只军鼓奏起悲凉惆怅的乐章,然而四下依旧无人欣赏,只有牛羊成群,麻木呆滞。老人挥剑,自断长须长发,望着我新开的雪白剑锋,落下簌簌长泪。他跪地而呐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轻抚我剑身,拭去轻咸的泪。“长剑,你可知我心中恨意难平,可知!可知!”我不禁发出铮铮悲鸣,一阵寒凉。那时身为新剑的我,雪白的剑身上却灼上了点点青锈。我,只是将军手中一把平淡无奇的剑!再见将军,他弹剑悠哉游哉,如寻常老翁一般,或坐或卧,或于村口看稚童游乐,或立江畔看少年辛劳。“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见他略带醉意,逶迤朦胧,心中一阵悸动,锈迹斑斑的剑身上浮现出边疆战乱不眠,伤亡不休的场景。眼前的稼轩居士一派安详,我却越发忧愁,发出铮铮悲鸣,如簌簌泪水一般。将军常泪,我亦常锈。时光流转,万般如同。我眼前的稼轩居士躺在一张破旧不堪的木床上,如我所知的一样,这位少年将军晚年悲凉,一个冰冷的世界与他火热的心灼伤了他的胸膛。一人,一世界,一片悲凉惆怅。“长剑,你可知我的恨?”面前的将军,一把白发,一席旧衣,眉目沧桑。“我不恨金军犯国,不恨昏君奸臣,我恨那百姓迷恋世俗繁华、我恨那男女老少不懂家仇国恨!”又是一道泪,划过我青锈色的剑身。我震然,剑锋随着将军一同悲鸣:“我欲杀贼!杀贼!杀贼……”将军睁目呐喊而逝,而我,从此只是一把锈剑,埋掩在历史长河之中,随将军一同失去了我名剑的身姿,却获得了神剑的剑灵。烛火惺忪,我泪眼朦胧。百姓若多懂家仇国恨,何惧昏君奸臣?800字 初三
-
一唱山河——记辛弃疾引弓磨剑战一场干戈,马革裹尸还热血酬家国,功过谁说?他也曾驰骋疆场、勇挡雄狮,而多年之后他的夙愿也是希望能重披战甲,手握长剑,指挥士兵为君王夺回江山。他辛弃疾,上济倾国难,下陷九龙潭。他辛弃疾,自问心写忠字笔画何曾乱过!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因为先辈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使得辛弃疾从小便受这种气氛渲染,同时,他也看到汉人在金人的统治下受到的屈辱、痛苦,于是,他在青年时便有了抗金复中原,为国雪耻的一番侠肝义胆。男儿心如剑,只为天下舞!言必行,行必果。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响应起义,聚集两千多人,参加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他听到义军溃散的消息后,率领五十多人袭击了几万人的军队。他就是这样敢说敢做,如此豪放洒脱之人。即使他在起义军中有着惊人的果敢,却也只是使他名重一时。辛弃疾主战,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不和,受到弹劾落职,退隐山居。他风格多变,以豪放为主,而他的豪放却又与众不同,没有李白豪放中带着一丝狂傲,不似苏轼豪放间透着清新,而是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辛弃疾毕生一腔热血为国,却始终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也只能用笔倾诉于书纸之间。躯做砖,筑河山,生当为长歌百千,血能抛赤县。他辛弃疾不求留名汗青竹卷,只愿了却君王天下事,恢复山河,可最终鬓生霜华也未能如愿。公元1207年的秋季,辛弃疾抱恨而终。千百年后的我们,虽已不能目睹他醉卧疆场,却能循着他留下的一字一词的千古绝唱,让我们震撼于他对祖国山河的一片热爱。550字 初三 散文
-
怀岳飞及辛弃疾所赋朗朗孤星暮夜沉,崖头独望空伤悲。愁思绵绵半江水,渔家灯火掩帘深。胡风意欲掠中原 ,三更南下扯衣襟。刀印远去惟战马,辱不在外先自内。奸佞小人谗君道,老将心寒力乏困。一声雁鸣闻战鼓,血泪满面心悲愤。100字 初三 诗歌
-
弃序言她没有武则天的雄才武略,那纤细的手指无法指点江山;她没有陈圆圆的语笑嫣然,那倾城容貌无法颠覆皇朝;她没有杨排风的巾国气概,那如水娇躯无法征战沙场;可是,她却可以以一生幸福来换取百姓安康。绝色她天生丽质,有着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回眸一笑百媚生”形容她一点也不为过。更有甚者说她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她擅长歌舞,长袖飘飘。她擅长诗赋,舞文弄墨。是可谓当时第一才女。然而及笄之年却因是良家女而选入宫中,泪别双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抵达京城长安。追悔然而宫中冷暖岂是外人可知?入宫只因不屑贿赂画师毛延寿而被点上丧夫落泪痣,打入冷宫。三年时间连汉元帝都不曾见过。三年时间陪伴她的只有冷宫花草,多少夜里她黯然落泪,想起她那孤苦双亲、她终于死心了,不去追那不可期的富贵。放弃吧,离开吧,去那茫茫草原。开始新的生活。惊艳听说有人请去,汉元帝龙颜大悦。当晚大宴群臣以示重视。然而也是这个宴会让他抱憾终生。她略施粉黛,唇不点而朱,面部施而份,举止娉婷。挑眉、饮酒、启唇一举一动无不牵动汉元帝那包容天下的心。可是为时已晚啊。此后他们无缘再见,此后陪她游戏人间的只可能是呼汗耶单于。舍弃一夜之间她成为了宫中人心中的英雄。是啊,谁愿意舍弃宫中的荣华富贵呢?今天,她将离开。眼前是那威严的宫城,身后是那将载她离去的毡车。低眸沉思,心一狠踏上婚轿。舍不得什么?当初不久是想要放弃这里的一切才选择离开么?可是,即使是冷宫也有着她三年的喜怒哀乐啊。后序如果当初王昭君没有放弃,现在就不会有“昭君出塞”的美谈;如果当初王昭君没有放弃,就不会有塞外安宁的一幕;如果当初王昭君没有放弃,她也就不会有之后的快乐生活。所以,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吧!650字 初三 散文
-
致辛弃疾你就像一盏灯,但却无人寻觅,欲要绽放光明,却无人欣赏,直到渐渐认可,你却走到尽头,无力闪耀。无力反驳世间舆论,却在笔下流露真情,淡然,豪放,这是真正的你:元宵佳节,灯火闪耀,你走在京城的大街上,望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追寻着记忆深处的那份美好。战场阵营中,你在醉酒之中挑亮油灯,端详自己手中的宝剑,不知不觉,自己早已热泪盈眶,心中的梦想又何时成真?夜幕降临,明月镶嵌在墨蓝色的夜空中,在习习晚风中,传来了隐隐约约的蝉鸣声和蛙鸣声。自己身处于自然之中,怡然,自得…过去的梦想不再实现,可却在无意间成为了一代文豪,淡然,豪放的你依旧在我们心中。300字 四年级 散文
-
辛弃疾:金弋与愁情后来人以旁观者的角度偷窥历史。他们在吏官的铁笔下挖凿,在战争的灰烬里沙淘,他们读取记忆,仿佛一定要在情与恨,雅与俗,大漠与小河里纵贯出一道不可逾越沟壑来。可幼安并不这么泾渭分明,而且也正是那朦朦胧胧的接触,成就了他千年万年也淘不尽的风流。有人要说时势造英雄,可凄风苦雨洗砺了不止他一人,朝代更迭折磨的不止他一人,历史是分分合合的血泪书,是不计其数的生命。当回望,辛弃疾,特有一股无论如何都折不断的力量。靖康年,风雷激荡,南共北,正分裂,幼安生长在宋朝的残山剩水内,不可羁勒。由于他心有江湖,幼安以风骨入词,词里是野马尘埃。是爱,这是一辈子都秘泯灭不了的天性,我能感到落笔的每一个字都是要用情的。当年单车就到,风采凛然时,金戈划开的每一道雪锋,兵甲击碰的每一寸激鸣,落日寒尘,铁马扬蹄的每一缕风沙,还有烈日当空颤抖着每一寸空气,都是赤热的侠胆忠肠。可叹。真正的现实总是曲折又迷茫,世上甚至没有单独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与忧愁,忧愁与幼安与生俱来。年轻时他爱上层楼,为强说愁,直道相思了无益,为妨惆怅是轻狂。而后来他在兵旅宾中?惶,闲置50载。南渡远,风不定;风不定,人初静,却是伪善的软禁。幼安背背然,英雄无觅,可堪回首?愁思深而无出,入肠酒几两,泪成行。有时,在生活的打压中,人很难再寻见自我,就好像一直在单纯重复着寻找的动作,只不断被疲惫蚕食着,不知道真正的前方,人类的感情最复杂也最薄弱。幼安曾经发出过“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的嘲叹,曾经依栏赖酒,曾蔑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长沟流月去无声,幼安被夺走十年十年的好时光,只有一被寒衾,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气,哀极,平生的每一寸气力都付之东流,平山志愿百无一酬。最后,幼稚的韩宰相醒悟过来,快马赶到时,西山病叟,已断去最后一缕执念。丙寅年,风不住,南宋膏荒,幼安埋骨于铅山。后来我思索过,百年来一直支持着他的,壮豪风骨下的,是什么面样。幼安其人,胸有万卷,你可以读到千年以来时光的轴线,可他笔无点尘,仿佛涓流早已洗净风沙。有人说他大声蹚踏,小声铿锵。其实他的小声,最为难得,就好像一只刺猬,反而将最柔软的腹部露出来,面对不可多得的善意与温暖。他写青草茅檐,绝不仅仅是闲居时的苦中作乐,相反,能有大志之人,其心胸必能含纳天下。所以,辛弃疾之豪放,从不仅是金戈铁马,打打杀杀,更是一种包容,一种伟大。可是偏偏英雄无觅处。要说这是人生无常,他也是人生之常,谁又能在朝代的腥风血雨中得偿所愿?甚幸,千古兴亡,百年悲笑,辛弃疾其人,始终不肯蒙埃上尘。1000字 五年级 散文
-
怀念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_10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闲落亭中百步涛,浮兴沉亡垂心照。翊枯瘠尽轻瞬眼,不麾偈败敌恨忉。寅畏此生长忆缪,芟刈醺曛觥醅少。竹筌有意溪涧客,山嵝空埋幼安老。河南省郸城县才源高中高二:雨至尘归土50字 高二 散文
-
辛辛之父_2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辛辛之父,尘世何苦尘世沦换,非吾愿乎人心俞险,心甚恶之不愿逐流,亦昂首乎感慨万千,无人知乎留于心底,已久矣乎悠忽悠忽,明月无乎辛辛之父,面容何苦沧桑咫尺,饱受劳苦不惑之年,面色皆无劳苦所致,亦或是吾心有愧之,将必报之遂欲奋发,不知何从夙夜忧叹,亦能何乎辛辛之父,何其劳苦夜色几无,锄头铁锹思则悠乎,受气于吾吾之大语,非信口乎奈何不信,无人解乎不羁之性,甚累吾乎屋檐之下,俯首不乎是高三:孙xing星200字 高三 散文
-
剑剑剑为战争的代表,和平信物的敌对,血流成河的象征,人心惶惶的结果,却也是斩杀敌人的宝物,还回和平的信笺,安居乐业的守护,安定美好的生活。50字 初二 散文
-
致英雄辛弃疾英雄,辛弃疾:您好!多少次,我都想回到两宋之交的那一瞬间,跟随你面对山河破碎仍然气壮如虹,喝退贼寇;多少次,我都想回到纷扰的戈壁滩,与你一道在沙场中奋勇直冲,直取敌军统帅;多少次,我都想回到那个战乱的时代,骑上骏马和你并驾齐驱在黄沙遍布的夕阳之下,撑起两宋大旗。我第一次认识你时,是通过小学课本上的一首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那种漫步田间,听着蛙声的农家夏夜的意境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你。那时候,我还并不知道辛弃疾是何许人也,但从你的名字之中,我强烈的感受到一种豪迈,透过900多年的历史,透过厚实的书本,扑面而来。后来,你的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深深地震撼了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你为了国家安定,北御外敌,连在梦里都担起驻守边疆的重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你武艺高强,率兵有方,南征北战,好一个民族英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你欲报家国、建功立业、为国捐躯的最好体现。可你,终究没有扶起这个将死的朝代。《美芹十论》、《九议》,一篇篇建议上表,却石沉大海。每每读到你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时,我都仿佛看到一位伫立在高楼上,鬓角已白的英雄,在额头上的皱纹和手中的老茧的映衬下,满是对少年时代青涩而宏伟的理想的深沉的无奈。家国之仇,何以报?在一场疾病中,你,离去了。临走前,“杀贼!杀贼!”的声音响彻云霄……你为国一生,鞠躬尽瘁,不似陶渊明那样心甘归隐;你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不似苏轼那样豪放洒脱。但,你永远是那灯火阑珊处的英雄辛弃疾。此致敬礼一位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初中生:公元2019年3月30650字 高中 书信
-
当我遇上辛弃疾阅读着辛弃疾的诗词,闭上眼,仿佛在追溯着他的一生,与他在交谈。忽然眼前一现这不同的景色: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远方的夕阳将画布一般的天地铺染,大雁从头顶悲鸣着一掠而过,草木中浸透着深秋的寒意,高高的望江亭立在江边,一位男子站在亭中,环顾四周,他手握佩剑,身后是那匹的卢马,马背上挂着那张硬弓。他正眺望着汴梁,独自一人在喝酒。这不正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吗?秋风萧索,他身上的长袍随风飞舞。我移步上前,心中早已浮现他的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个一生都在为国忧思而又无法报效国家的词人,他内心该有多么痛苦啊……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却不知该如何表达,只是轻轻地叫道:“辛幼安先生?”他转身望我,我仿佛看到了他那深入骨髓的悲哀,我也说出了我一直想说的话:“朝廷如此枉费您的一腔热血,难道您就没有想过要远离政治,归隐田园,像陶渊明先生一样,岂不逍遥自在?而是要与岳飞一般,誓死孝忠?”他又目视远方,坚定地说:“罢了,只因我为大宋子民,孝忠国家是理所当然。国生我,我忠国,即使身死国亡,也不应忘记自己的国家,哪怕朝廷负我,我也不能与乱臣贼子一样苟且偷安,也许我这一生虽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但我依然坚持!”辛先生,您的爱国情怀如“不破楼兰终不还”一般决绝;在你生命将逝之时,还希望精忠报国,在战场上“气吞吐万里如虎”,凯旋而归,就连在梦里都魂牵吹角连营。辛弃疾的不幸,缘于身不逢时,遇人不淑,倘若你能遇到刘邦、李世民这样识才的君王,或许您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吧。历史在隐隐淡去,我依然能听到他在战场上的呐喊声,依然能看到他高奏凯歌,把酒赋词的豪迈。650字 初一
-
评辛弃()转铁骨铮铮民族金雄,慷慨悲壮一代词豪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历史的烈焰烧红过,被人世的无情锤打过,力量与霸气因此得到完美地结合,剑指过处莫不俯首称臣;他又是一枝修长饱满的墨笔,笔尖下可以流淌出风格迥异的诗句,豪放洒脱可如滔天巨浪势不可挡,清新隽永如妙龄少女婀娜多姿。他,就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的一生,发奋图强,抗战爱国,壮志未酬却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大业;他的一生为民造福,呕心沥血,他的人格精神是世人楷模,令后人敬仰。他是一位驰骋沙场的英雄,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为武,他曾在千军万马中活捉叛徒如探囊取物;为文,他发扬光大了一代词风。书生佩剑,将军吟诗,在他身上似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但这并不是他的初衷。他希望的是金戈铁马,叱咤风云,在疆场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最终却闲云野鹤,采菊东篱,只能在词作中抒写自己的豪情壮志。年轻的时候,他发出的是“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豪迈之语,人到中年,发出的是“蛾眉曾有人妒”的无奈之语,到了人生的老年,眼见华发苍颜而壮志难酬,他发出的是“天凉好个秋”悲叹之词。纵观辛弃疾的一生,一位艺术家他的词是用纸笔写成的,也是用刀剑刻成的,更是用血泪铸成的。一位艺术家,歌咏抗金,壮志激越,他的词,穷极变化,处处胜春,或热情洋溢,气概纵横;或情致缠绵,词意婉约;或清新淳朴,自然真切;或风格独特,幽默诙谐,艺术造诣,词史一绝。他能文而不想为文,想武却不得为武,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与无奈,但无论怎样的处境和遭遇,都摧毁不了英雄坚强的意志,削弱不了英雄爱国的热情,永远影响和激励着后人。铭记,金戈铁马的一代词豪——辛弃疾650字 一年级
-
弃水旅途中,我曾越过一条干枯的河道,自雪山而下,连通天地。鲜红的胡杨叶铺满了河床,蜿蜒的河道如少女的发髻铺展、延伸,向跋涉的旅人描绘着她当年的风采与辉煌。初春时分,雪山上的皑皑白雪融化成乳汁,哺育了出生不久的她,当万物逐渐复苏,胡杨抽出新枝时,她也如花蕾般悄然绽放,她跑出了雪山的怀抱,在草地间流淌,牧草将新绿给予了她,与蓝天互相映衬;蓝天将深邃的蓝披在了她身上,在广袤的草原上,她宛如一段蓝绸,缠绕在一片青绿之间。她谨记着雪山的忠告,在遥远的东方,大海是她的归宿,那一片蔚蓝烙在了她的心中,成为了她唯一的期盼。她一路奔跑,跳跃,高山为她挡架,大地为她铺路,湛蓝的天空始终伴随着她。她穿越过亚细亚的迷雾以及那丝绸古道,沿途绮丽的风景如风般在她身边不停交换,她无暇顾忌,在她眼中,那直至天际的蔚蓝是唯一的美景。但她停住了脚步,停在了一片胡杨林前。一大片胡杨静静地生长,她仿佛能听见它们抽枝的声音,绚烂的鲜红色一同那天边的晚霞,甚至比其更加耀眼,生命的热情与活力如火一般燃烧在整片胡杨林上,也映红了她的脸庞,在她湛蓝的眼中投射上了红。她犹豫不决,那一片蔚蓝开始在她心中动摇,当婉的鸟鸣自林中响起时,鲜艳的绯红彻底掩盖了蔚蓝,她奔向了那胡杨林,放弃了她曾经的理想。秋至时分,如潮汐涨退般,胡杨林的绯红自她心中退下,她的心重又回复了蔚蓝。她重新开始旅途,但她的源头却已经冻结,她拖着疲惫的步伐行进,最终却还是倒在了路边,倒下时,她仿佛看见在她生命的尽头有纷繁的落叶的静静地飘落。听同行的旅者说,她叫弃水,一条百年前的古河。我看着那干枯的河道,看着那百年后依然绯红的胡杨林,迈开了脚步,越过那干枯河道的同时,发誓不再轻言放弃,那一片蔚蓝将永远留存于心中……650字 初二 记叙文
-
辛运的女孩麦丹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位贫穷的老妇人,他们一直盼望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他们盼啊盼,终于有了一个小女孩,她聪明灵利,也很善良。于是他们给小女孩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子--加非儿。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小女孩也长大了。有一天,加非儿上山采磨菇,走着走着,看见一位老婆婆跌倒在地,加非儿立即放下手中的篮子,把老婆婆扶了起来。老婆婆笑咪咪的说:"小姑娘,你是一个好孩子,好人有好报,你想要什么呢?”“我不要什么,只求你告诉我,我以后会生活的怎样?”“你会嫁给一位王子!”说完,老婆婆就消失了。小女孩听了高兴极了,连忙跑回家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母亲,加非儿的母亲并不相信这样的话,而是对加非儿说:“孩子可不要听那些骗人的话!”“那好吧!”晚上正当他们吃着晚饭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加非儿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位王子,他浑身很脏,已经好久没有吃东西了,好心的加非儿把他请进了屋,并且还送给他好多食物,王子非常感谢加非儿,便把自己为什么会到处流浪告诉了加非儿:我是邻国的一位王子。我的父亲和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打仗,自己的国家被敌国打败了。为了我的安全,国王把我”送到了这里。加非儿说:“那你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国家吗?”“对!”“如果你不嫌弃就在这里住一晚上吧!”就这样,王子就在这里住了下来。他和加非儿之间产生了爱意。不久以后王子要走了,加非儿也想去,于是对王子说:“我也可以去吗?”加非儿的眼睛充满了渴望。这也是王子想要说的。于是王子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加非儿骑上马和王子一起来到了王子的国家。王子看见自己的国家被欺辱,非常气愤。于是下定决心,召集了子民,训成了一只强大的军队。不久,敌国知道了王子回来了,便派了所有军队来打败王子。王子也发起了进攻。两个国家经过三天的战争,王子率领的军队终于打败了敌人。战争完后,王子和加非儿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过上了辛福的生活。650字 三年级 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