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书笔记900字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900字 初二 应用文

“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安妮弗兰克,1944年4月4日

四壁密封,却渴望蓝天;生死一线,却坚信未来。这是我看到《安妮日记》前半部分的感觉,而当我更深入地体会这本书后,这个与我年龄相仿、天性自由的女孩,给了我更强烈的震撼。

她开朗、活泼,本该是大自然的宠儿,在自然界中自由嬉戏。但命运给她开了个大玩笑——她被迫在密室中度过了压抑、恐惧、沉默的两年,最终病死集中营。两年如影随形恐惧和沉默,这是所有人都难以承受的酷刑,但它却并没有改变安妮的天性,直到被抓走的前几天,她依旧坚信未来,充满希望,想笼中的雄鹰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挣扎,努力脱开束缚。

她的充满理想坚定的行为与对生活细节的记叙深深吸引着我,驱使我不断往下看。但是,当我的目光停留在1944年8月1日的时候,我竟再也无法使眼睛向下看去——我很清楚,这是安妮最后的日记,写于她被捕的三天前,

《安妮日记》不是小说,因此它没有导演的事先伏笔提示,每一篇日记也没有那些煽情的藻饰,只有真情的流露。我更愿意把它作为我和安妮的对话而不是像看电影一样让故事从眼前飘过。对我来说,看这本书就如同安妮坐在我对面与我聊天一般亲切。试问,当你明知道朋友即将遇难去世,你还怎么忍心微笑着听她述说自己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热爱呢?我真想抓住她的衣领,摇晃她,大声对她说:“你就快被捕了!你的悲剧已经注定了!别再做白日梦了!!”但坐在我面前的安妮依然在讲她的故事,依然微笑着述说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述说自己对盟军胜利的期待。

可怜的安妮!两年多来从未失去希望,极少在日记中吐露自己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她的热烈期盼自由解放,重回大自然的热情。可是,就在自由女神快要对她展开双臂迎接她的时候,残酷的命运敲响了她小小的密室,纳粹的魔爪终于探到了她的藏身之地——密室被摧毁了,安妮进了集中营。

耶和华到最后一刻也没有向安妮伸出援手,给予她一丝怜悯。不,或许,安妮早已不需要什么怜悯了,尽管香消玉殒,但她的灵魂已经经受住了常人无法通过的考验与洗礼。她走得很远,远超过常人,她善良、开朗、无私、聪慧。她的肉体的存在已画上句号,而她的精神却永远没有停歇,依然为后人留下了意味深邃的无尽的省略……

我合上《安妮日记》,小心地把它放进书柜——那里放着我最值得敬仰珍惜的书籍。至始至终,我都没有去看安妮最后的日记。或许,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它将再次被我打开——当我可以理解死亡的时候……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是《绿山墙的安妮》,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上是两位姑娘坐在一棵大树下,身旁是一栋房子。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莫得·蒙哥玛利这位着名作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马修和玛丽拉是绿山墙农舍的一对善良淳朴的兄妹,他们想养一个男孩做助手,谁知阴差阳错弄了一个红皮肤,红头发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名字叫:安妮·雪莉。她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从小抚养在孤儿院。马修十分喜欢安妮,喜欢她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地唠叨。但是玛丽拉却不喜欢安妮,甚至抛弃她的念头也曾有过,但是,因为安妮的神奇想象,引起了玛丽拉的喜爱,因此愿意接受安妮。

安妮在绿山墙农舍结交了一位新朋友:黛安娜·巴里,有一次,因为误会,巴里太太让女儿与安妮绝交,后来因为朋友的及时就医,又一次与黛安娜和好。安妮甚至有一次因为要争口气,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从屋顶上摔了下来,导致脚裸严重骨折,养了四个月才好。安妮经过一次次挫折、受伤,但从不放弃。她渴望获得知识,勇于竞争和拼搏,最后还考上了大学,成为了绿山墙农舍中唯一的教师。

她的乐观、诚实、向上,像温暖的阳光一样,去克服各种困难。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指示我要像安妮那样遇到挫折或困难,不轻易放弃,勇往直前,以乐观、向上、顽强的精神去克服种种困难,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孩子。

五年级:程昕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应用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