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人——曹操的脸谱
生旦净丑,京剧中的脸谱种类繁多,每种颜色都带有个不同的意义。曹操的脸谱在京剧中是全白色的,只有五官使用黑色描绘。一副长眉细目三角眼,眉间一点红色,意味着奸诈狡猾,猜忌多疑。
我从小读《三国演义》,也看过有关三国的影视作品,可是这里面对曹操的描写都是极其阴险狡诈的。我对此产生了质疑,为什么曹操用计是阴险狡诈,而诸葛亮用计则是足智多谋呢?后来,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百家讲坛《品三国》,对曹操的形象做了全面的分析,以官方记载为例,证明曹操并非《三国演义》中描绘的那样。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这样评价曹操:“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可见曹操的为人是十分狂放不羁的,但又不比项羽恃才傲物。当年刘备参与众大臣歃血为盟,立志除灭曹操,但计谋被曹操识破,刘备只得躲在菜园子里避风头,生怕曹操怀疑。而曹操却十分赏识刘备的才能,邀请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见到刘备,笑道:“英雄应胸怀大志,有计谋而知天下局势,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论当今天下,这样的英雄也只有你和我啊!”可见曹操的胸怀是很坦荡的,自知是英雄,却毫不谦虚地指点江山。他也赞赏刘备,认为刘备也是英雄,也因此没有太过刁难刘备,可见他用人只唯才是举。
在民间,人们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若没有曹操,汉献帝的江山还能守得住吗?曹操南征北战,战绩颇丰,他虽然嚣张,但是如果没有他的嚣张,汉献帝手下的臣子例如董卓、何进、吕布,恐怕汉献帝的皇位早已不保了。反观刘备,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自称是皇叔,难道他就凭姓刘就和汉献帝真的是叔侄关系吗?天下那么多姓刘的,难道都是大汉天子的后代吗?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吗?用现代语言来表达,他和汉献帝的血缘关系用DNA都不一定能验出来。
再者,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号命令诸侯平定地方割据便是不仁不义,那刘备呢?嘴上说着一心要匡扶汉室,却在汉献帝退位后建立蜀国政权,自立门户。既然是匡扶汉室,为什么他建立的国号是“蜀”而不是“汉”呢?既然是匡扶汉室,为什么自立为帝而不是让汉献帝刘协的直系亲属继位呢?显然,曹操的行径比起刘备其实并不为过。
曹操恃才,但不傲物,用人唯才是举。曹操与袁绍打官渡之战,袁绍兵多将广,双方实力悬殊。但袁绍狂妄自大,所以他手下的谋臣许攸连夜去投靠曹操。曹操早知道许攸的智谋,许攸来投,曹操在下榻的地方连鞋也来不及穿便亲自去迎接,足可见曹操对可为己所用的人才爱惜。
无论《三国演义》怎么贬低曹操,老是被称作为“龙”的刘备是没得比的,遗憾的是他的《孟德新书》没有流传下来,但无论如何,从他为《孙子兵法》作的序中可以体现出他的高明!三国时代,是一个地方势力割据的纷乱时代,就是这样一个背景,诞生了一个新颖的文化时代。一改前朝骈文的华而不实,而是一种从现实生活出发的文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安风骨”,而曹操就是“建安风骨”之首,其诗句现在仍广传于世。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岑,悠悠我心,……周公吐府,天下归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等。能写出这样大气磅礴的诗句的人,怎么可能是奸诈的小人呢?
真正成天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招摇撞骗,是无法与人争雄的,作为统治者,只有用谋略,才可以得天下。曹操生于乱世,那时地方势力割据,没有谋略和计谋是会被淘汰,甚至引来杀身之祸的。曹操是一代枭雄,在军事上固然有奸狡虚滑的一面,但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为什么曹操用计是狡诈,而诸葛亮用计则是用“锦囊妙计”“文韬武略”来形容呢?如此一来,曹操的脸谱其实不应如此。
在治家方面,曹操也有其独特之处。俗话说:能治家才能治国。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也是建安诗人之一。历史文坛上“一门三父子”的不仅仅是苏门,曹氏早就转美于前了。曹操临终时,他留给他妻子们的是一些针线女工,而不是奇珍异宝。这一点很重要,对于他来说,要钱要财并不是难事,但他却要他的妻子们自食其力。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恰恰体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当然,曹操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毕竟,尽善尽美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尤其是走这一条路的人,注定了不可以用常规来评论其功过。曹操,真可谓是一代枭雄,而非奸诈小人,只是被众人非议弄得背了2000多年黑锅,今天为他作词一首《念奴娇》:
波涛万丈,无处去,千古英雄于此。战鼓豪擂,惟曹操,一代乱世枭雄。白波卷地,惊涛骇浪,引得千尺雪。千古江山,无数英雄惜坠。忆往昔,有建安风骨,才华横溢。文人笔墨,字里间,句句诗成篇赋。教子得方,治国平天下,一代枭雄。人生如梦,不知何时梦圆?
三国群英之我眼中的赵云大将
说起三国,谁都耳熟能详。而说起三国演义中的各个人物,相信谁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偏重。今天,我想说说自己对三国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蜀国大将赵云的看法。因为我的水平有限,如果有说错和不足的地方,还希望朋友们指出批评!
很多人都说赵云是三国演义中最杰出的人物。我想那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赵云的武艺很强,而且很有事业心,尊重领导,忠实可靠。虽然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赵云不是武艺最高强的,因为如果我们现在来排个座次的话,吕布才是当时坐武将第一把交椅的不二人选。就其受重视程度,赵云在蜀国的地位不如关羽和张飞,就其经历来说,远不如曹军中的张辽、张颌、徐晃这些人风光,而就他在日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言,他却还是不如刘关张三兄弟(这三个人都是被谥封了帝号的)。但是现在说起他,大家还是兴奋不已,随便一个小孩都能说上两句。而且我还记得自己在大学期间玩过的一款中国人自己开发的电脑游戏《赵云传》,虽然设计的粗糙了一点,但是还是很好玩的,而这也证明了赵云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是很高的,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具体原因应该是:赵云出身贫寒,自幼勤学苦练,他的一身武艺都是自学而来(具体的我还没查到),他幼年和少年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如果是在和平时期,赵云恐怕不可能成为后来的一代将才,只能在农村生老病死一辈子。但是当时是乱世,朝廷无力治理而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这是一个时局相当动荡的时期,人民饱受其苦,但是也是个难得的机遇期,因为任何曾经默默无闻的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实力通过这样那样的表现,成就自己的一番作为,当然失败者甚至因此而丧命者也不少。但是赵云,成功了!
我第一次看见赵云是在公孙瓒和袁绍的对垒之中,他一下子杀出来,杀了那个袁军大将,救下了公孙瓒的性命。显然他是经过了观察和考虑了的,为什么他不投向袁绍而是他的对手,尽管袁绍的实力远在公孙之上,因为他看的出来,袁绍虽然实力强大,但是自己没主见,而且为人骄横,是个难伺候的主(或许他投过,但是因为出身贫寒而被拒绝了)。而公孙瓒和袁绍交锋的地方应该离他的家乡不远,这也是为什么他投向公孙瓒而不是袁绍,该横不是其他诸侯的原因。现在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是:如果条件允许,赵云当初会投奔曹操吗?要知道,曹操可是当时的第一号人物,但是我怀疑,赵云出山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曹操有足够的实力吗?如果是他交恶董卓,逃亡途中,那赵云怎么投奔他?就算是他实力日益强悍之时,我相信赵云也不会投奔他,否则,怎么会有以后当阳长坂坡他怀抱阿斗,在曹军阵营里冲杀,宁可冒被乱箭射死的危险也不愿意当场投降曹操的情景?
在这里我也要说句题外话:当年在长坂坡,赵云为什么如此卖命,而不愿意被曹操俘虏?要知道幸亏曹操爱材,只想把他活捉,使用了陷马坑和拌马索而没有使用弓箭,否则他早就死不知多少回了。到底是为了显示他的勇猛忠诚,还是为了他自己心里的信念:一朝为刘氏手下,愿终生为其效力?如果当初一开始他就投于曹操门下做将军,不见得就比以后他被授“蜀国五虎上将”那样逊色多少,相反,以他的实力和忠勇,或许不如张辽,但最起码应该和徐晃、曹仁一样的级别!到时候,那就是他带兵攻打刘备,而不会有后来的长坂坡英雄了,而要知道,这是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我看这是《三国演义》作者的刻意而为之,因为他要塑造一个完美的忠勇形象,他不是武艺最强悍的,但是却是最忠于自己的主人的,而这样的最优秀主人已经有了,那就是代表汉室宗亲的刘备刘皇叔,因为当时汉室已经日薄西山,急需一个人物来带领大家匡复汉室,振兴汉朝!赵云很荣幸的被选中了,他是最忠诚的形象,他是要忠于刘皇叔的,怎么可能投奔他人?去公孙瓒处也只是权益之计,就当实习了,因为这个时候刘备和他的两个弟弟都还没安身之处,诸葛亮都还没出山呢,怎么去他那里混呢?但是又必须认识啊,所以就安排刘备他们暂时到公孙瓒处安身……这样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了!难怪《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史上非常优秀的一部文学巨著啊,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政治倾向而又不让人看的太明白,真是费尽心思,而最后这一切的一切,却又显得那样自然而没有造作之感。所以我敢保证,就算条件再好,赵云都不可能投奔曹操,因为他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赵云这个肩负着未来匡复汉室责任的最大首领,怎么可能投向曹贼,自毁形象呢?
赵云的具体经历我就不用说了,三岁大的小孩都会背。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论他如何努力,也无论作者如何杜撰,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汉室气数已尽,无论是刘备、关羽、张飞,还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勇敢善战的赵云,还其他的什么魏延、马超、马岱、廖化,这些蜀国文官和武将都无法扭转这个历史进程,这就是哲学上经常说的“虽然英雄人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乃至影响历史的进程,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历史的前进方向”的道理。但是作者在前面已经把赵云塑造的太完美了,后面怎么把形势扭转下来呢?作者到底是水平不错,借用了历史和自己的艺术手法,巧妙的利用了关羽这个人物!没错,关羽被利用了,他的确也很强,但是也有最大的缺点:太骄傲了,除了刘备和张飞,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谁的指挥都没用(这里我不多说了,以后我会专门说起他的),就是因为他的骄狂自大,被孙权钻了空子,所以才会有以后的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使刘备这个一直很能忍耐的枭雄一怒之下出兵攻打东吴,再辅以张飞的死于非命和黄忠的冲动而亡,后来的“火烧连营”,蜀国精锐一夜之间消耗殆尽……我看,就这样的形势,刘备回到白帝城是不得不死了!我说这些显然是有根据的,否则为什么当初刘备入川之时,不让冷静忠勇的赵云守备荆州,反而用骄横大意的关羽呢?这样一折腾别说是日益强大,地位稳固的曹魏,就连三个国家中实力最弱小的东吴他都对付不了了,还谈什么匡复汉室,统一中原?
而作者在这里显然又不想一下子把蜀国写的彻底完了,因为三国之势初成,蜀国当时实力虽然大减,元气大伤,但是还没有到完全毁灭的边缘,阿斗虽然是滩扶不上墙的烂泥,但是当时毕竟还有诸葛亮和赵云辅佐。事业就有了后面的魏国团结其他实力。数路大军围攻蜀国,击破这样的围攻,一可以显示蜀国实力尚存,不是可以欺负的,二可以显示诸葛亮的杰出指挥和协调功能,三就可以显示赵云作为武将的强大实力!虽然汉室是匡复不了了,但是刘备的子孙还在,皇室宗亲还有人健在,还可以给天下人一种希望,还可以努把力,看历史是否能扭转,“百足之虫,死而未僵”啊!可惜,虽然围攻被击破了,偏偏蜀国又摊上了一个孟获,在边境线上兴风作浪,危害蜀国后方安全!赵云刚刚作好出击魏国的准备,却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军队转回来对付孟获。等他把孟获收拾好,魏国的司马懿又渐渐崛起,司马家族开始成为蜀国的主要对手了……该当蜀汉无法匡复汉室,该当诸葛亮的最终结局在五丈原啊!有人就说了,当时的作者是不是很有扩版意识哦,很知道吊大家胃口,多写几个篇幅嘛。但是我认为,这是作者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时的时间跨度他是必须考虑的,小说可以是杜撰的,但是也应该有事实的根据,否则写成了现在很多的YY小说,就算当时有人喜欢看,但是怎么保证小说能流芳百世,历朝历代都有人理解,抄诵?而这个时间跨度……就只能把当时的某些事情经历的实际时间写长一点,来连接历史了。
至于赵云的缺点,没有人说起。现在的有些人也批评过他的某些事情,比如他不应该为了个笨蛋阿斗在长坂坡这样拼命,也不应该跨江截阿斗,费尽心思把这个扶不上墙的家伙救回来,而他虽然勇猛,但是对自己的后代却教育不力,去世以后赵云后人只能为他戴孝守夜,而不能像关羽和张飞的儿子那样带孝出击,为他们报仇,为蜀国创建军功。但是在我看来,这些人还是没有理解历史的精髓!因为赵云是不可能不救阿斗的,就算他再傻再笨,也是刘皇叔唯一的骨血,也是刘氏宗亲最后的命脉之所在,况且说白了,当时幼年和少年时候的他也没表现出自己有多笨啊,既然是这样,赵云就必须救,而且要主动救!因为这样,也为表现他的忠勇又增添了一个新的证据,让大家更喜欢他。同样,赵云是无法后继有人的,他的忠勇只是为了那个气数已尽的汉室,现在汉室差不多了,他也应该走了;就算他的后人能打仗又怎么样?没看见张苞摔死的多不值得吗?没看见关平、关兴后来就死的死,埋没的埋没了吗?毕竟这些人物已经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再高明的写法,再加上尽量多的杜撰,显然也是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个人可以风光一时。不可能风光一世,连聪明绝顶的诸葛亮都遇到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司马懿了呢,那你赵云是不是也必然在一定时候让贤呢?不管你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其实赵云的悲哀并不在于他投错了主人,更不在于他的忠勇,而在于他的时代已经没有汉室的匡复希望了,而且作者需要一个人来担当这样的悲剧角色,而赵云被选中了。该当他倒霉啊。虽然从这个角度来说赵云是悲剧人物,但是却给大家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当阳长坂坡”的壮举就足够大家兴奋地说上一阵子的了!赵云是不是真的那样猛我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但是他为了心中的信念,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宁可冒杀头的危险也要去完成任务的英雄作风就是现在很多人都缺乏的,也是现在这个社会都渴望看见的,因为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男人!
我认为,赵云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人物。没有了赵云,三国演义少了很多精彩,蜀魏吴争霸少了很多英雄气概,没有了赵云,我们怎么去寻找时代的精髓呢?
相关推荐
-
三国曹操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愁。淡淡的感觉,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感情,淡淡的愁怨。或许,那句话真的没错,“写作等于慢性自杀”。淡淡的一份情,淡淡的一份伤。淡淡的一种付出,淡淡的回报。亦或许,没有回报,回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几乎为零。可惜,傻傻的人,只是在付出。永远,那种淡淡的感觉不会变深。或许,淡淡的也好,深深的未必会是好事。深深的反而会受伤更深。相反的,淡淡的受伤也少。淡淡,或许是种感觉。如果在面对事情时,用一颗淡淡的心面对,或许会更好,心不会受伤。可惜,人并非都能做到淡淡。偶尔对待事情时,也会深深。所以,那时的人可能会受伤。当太在乎时,淡淡变作深深,心随之受伤。但真的好怕深深,毕竟,深深,受伤深,心痛深,而淡淡却不同。如果可以选择,我愿选择淡淡的一切,因为……受伤太多。如果可以选择,淡淡的心面对淡淡的一切,心不再痛。淡淡,终究与深深对立。淡淡,终究与深深矛盾。但即使如此,还是希望淡淡。把世间的一切都看淡,把心中的一切都搁浅,最终一切都会变淡。可惜,那时受伤的心早已伤痕累累,周围的一切都已改变。再淡,那份情依旧。再淡,那份感觉依旧。再淡,淡的也终究只会是时间。一切都早已根深蒂固,再淡也都淡不了。淡淡,深深,终究不变。4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第一次读三国我以前很不爱看书,更不用说读完一本书了。可是,直到有一天……那是一个夏天,我在家里没有事,电视也看烦了,便找朋友玩。不知因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与朋友吵了起来。此后,我就谨慎交友,不结交那种鸡肠小肚的人。或许是因为这些,我竟找不到朋友了。我很孤独。我就去问爸爸,爸爸说:“人生好比是一个战场,朋友就好比身边的士兵,同时你也是他人的士兵。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要学会用心去交朋友。”听了爸爸的话,我恍然大悟。爸爸接着说:“到明天,我就买一本《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很会用人才。你要好好的看,有好处的。”听爸爸这么一说,我兴奋的一夜没睡着。到了第二天,弟弟看见了我,大声笑道:“你的眼怎么啦,眼……周围怎么黑了,好像大熊猫,哈哈……”“不用你管,爸爸呢?”“去买东西去了。”我想爸爸一定给我买那本什么三国去了。我坐在房间里,屋里的风扇吱吱的转着。树上的知了也叫着。突然来了一阵清风,“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啦!”我高声呼喊着。爸爸从热得烫手的摩托车上下来,把一个密封的纸裹住的东西交给我。我高兴的接过来,把一层层的纸打开,终于把那四本崭新的书从纸中拿出来。我抱在怀中,心中像有一只兔子在跳。我急忙跑到屋子里。打开书,皱着眉头看了起来。这套书我不知看了几个月,有些地方我还读不懂,但我终于把它看完了。读完后,我获益匪浅,我明白了:对于朋友,我应信守诺言,不应像书中的马谡一般,答应丞相要保住街亭,他不但没有把街亭保住,而且把全家的性命给赔上。不久,我身边的朋友已多得数不胜数了。是《三国演义》教会了我如何交朋友,如何做人。我真得好好谢谢你——《三国演义》。550字 初一 记叙文
-
三国不知从何起,我迷上了《三国》。《三国演义》身为四大名著,自然内容丰富,描写生动。天文、地理、军事……无不有血有肉,不错,这就是《三国演义》的精华。《三国演义》的作者 罗贯中把书中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瞧,那身长七尺半,两耳垂肩,二手过膝的人是谁啊?呵呵,猜对了,是我们慈悲为怀的刘玄德刘备。看,这身长八尺。手持鹅毛扇的人是谁?他,就是才高八斗的足智多谋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诸葛亮。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天下贼起,自董卓被诛,曹操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他仗着“挟天子以立诸侯”平定中原以北。孙坚偶得玉玺,割聚江东,仗着长江天险,招揽群英,死后其子孙策与周瑜共同创下了江东基业。刘备即无曹操之天时,也无孙坚之地利,却也安定民心,得了人和,更何况,他还是当时皇帝的刘皇叔呢!但刘备无用武之地,也无用智之人后来徐庶、司马徽推荐了孔明一人刘备三顾茅庐才一见,隆中一对,终于把诸葛亮请回了家。得了孔明,刘备势大,赤壁一战,刘备一把火烧得曹兵大败,也烧出了他的天下。天下三分,诸葛亮早已料到,可见其才智,然半路杀出一司马懿,天下势力马上转移到魏国,后天下也归司马氏。看过几遍三国,仍犹意未尽,每次翻开这本书,总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找到那沙场的残酷。500字 初一
-
三国烽火连天,汉室倾颓,天下混乱,群雄并起,无数豪强,逐鹿中原,三国无双!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一个原本卑微的存在,若不是因为这一场混乱不堪的战争,他们最终也只会默默无闻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他们一辈子根本就不会遇见其他影响历史的人物,中国历史也根本就不会看见他们的身影,只不过战争真的发生了,他们也相遇了,所以历史也有了波澜起伏,这片历史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也被我们铭记在心了!也许他们就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因为历史而彼此相遇,所以历史不一般了!刘关张在我们心中位置最高的人就是关羽,一个义薄云天的化身,一个忠勇的代表,所以很多的人在结拜的时候就会拜当年的关羽,每一次烧几柱香,喊几句义薄云天的话语,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啊,振奋人心啊,虽然几千年过去了,可是关羽的地位也没有变化!这就是历史的沉淀,悠悠千年历史文化,总会有一些人被人铭记在心,而这些人已经被无数人铭记在心了,他们就是英雄!350字 初一 议论文
-
三国题记:在那战乱的三国群雄各自打天下三国人民叫苦不迭谁来收拾这破碎的江山我王昆义天降大任与我必破魏吴振兴大汉我崇拜诸葛我羡慕汉升厌恶献帝的无能惋惜孔明的七星连灯惊异孔明几千人马唱出一空城千里走单骑怒吼长坂坡火烧那连营七擒拿孟获唱一出空城这些都是真英雄可惜三国时代梦三国三国梦善善恶恶真真假假难辨清三国鼎立已经成为泡影读懂真谛才是真正英雄三国时代已是历史的风景宛如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只是,人们不会忘记三国精神忠肝义胆壮志豪情梦三国三国梦可惜,我没能阻止曹操吾命休矣250字 初一 记叙文
-
三国天下大势易料定,合分循环总一气。公元一八四年起,朝政腐败忠臣寂。山阳巨鹿一张角,圣人指点悟一经。呼风唤雨得民心,率领众将裹黄巾。朝廷奋进起官兵,除去黄巾贼之际。董卓领兵闯入京,声色犬马惶人心。各路诸侯皆不平,合力一致把贼擒。曹操率众迁都日,文武百官亦吃惊。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无乘隙。火烧赤壁胜利之,不时公瑾气去世。攻破汉中五连胜,玄德仁义赏军锡。两代君王去世时,文帝曹丕篡位之。曹魏明帝在位际,中原强大又渐兴。曹爽升位大将军,花天酒地无朝夕。昏庸无能终中计,曹魏政归司马懿。定蜀降吴胜之际,转眼三国又归晋。六年级:唐乾蔚250字 六年级 散文
-
逐鹿三国“大江东去,浪淘尽,三国周郎赤壁……”三国,这是个群雄逐鹿中原的动乱年代,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写下了评赞三国的的文章。而在这个人杰辈出的年代,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呢?有人说,诸葛亮是英雄,他未出茅庐就先算的三分天下,才出茅庐就赤壁败曹,进入蜀中后整治吏治,法治。先帝白帝城托孤,孔明不负众望,南征孟获,七伐中原,但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未出祁山就“大汉丞相归天了”!可我认为不然,首先,他对关羽之死负有直接责任,因为他并未真正了解自己的下属的能力与优缺点。还有,他是蜀汉第一惊天冤案的制造者!(下面还要提到)其实诸葛亮的很多事迹都是凭空捏造起来的,呵呵,什么他会借东风,如果他真是神的话,直接用神力把许都一烧不就完事了,呵呵,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不信你仔细观察一下,每年的冬至都会或大或小的刮一下东风。我反而认为曹操是个英雄,他胸怀雄才大略,善吟诗作对,对胜负看得很轻,别人评论他是奸雄,他也只是一笑了之,而且对降将非常的宽容,这是与孔明不同的。概括起来就是曹操的胸襟大极了。你可能会问:“何谓蜀中第一冤案?”欲知蜀中第一冤案是什么,且看逐鹿三国||400字 初一 散文
-
逐鹿三国三国,这是个群雄逐鹿中原的动乱年代,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写下了评赞三国的的文章。而在这个人杰辈出的年代,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呢?有人说,诸葛亮是英雄,他未出茅庐就先算的三分天下,才出茅庐就赤壁败曹,进入蜀中后整治吏治,法治。先帝白帝城托孤,孔明不负众望,南征孟获,七伐中原,但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未出祁山就“大汉丞相归天了”!可我认为不然,首先,他对关羽之死负有直接责任,因为他并未真正了解自己的下属的能力与优缺点。还有,他是蜀汉第一惊天冤案的制造者!(下面还要提到)其实诸葛亮的很多事迹都是凭空捏造起来的,呵呵,什么他会借东风,如果他真是神的话,直接用神力把许都一烧不就完事了,呵呵,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不信你仔细观察一下,每年的冬至都会或大或小的刮一下东风。我反而认为曹操是个英雄,他胸怀雄才大略,善吟诗作对,对胜负看得很轻,别人评论他是奸雄,他也只是一笑了之,而且对降将非常的宽容,这是与孔明不同的。概括起来就是曹操的胸襟大极了。你可能会问:“何谓蜀中第一冤案?”欲知蜀中第一冤案是什么,且看逐鹿三国||4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逐鹿三国却说,在刘备闯天下初期,屡遭失败,遇到诸葛亮后,烧博望坡,烧新野,可曹操还是帅83万大军,挥师南下,直逼荆州,这时候,一位三国中的重要人物出场了,这就是诸葛亮说他后脑有反骨的魏延。魏延在荆州时就想杀蔡瑁以降刘备,可刘备怀疑有诈,不敢入城,弃之不顾,魏延不得以逃到长沙韩玄处暂且栖身,不久,刘备部下关羽进攻长沙,魏延遂救黄忠于刀下而降刘备,可降后诸葛亮却欲杀他,说他反复无常,日后毕反,虽然刘备苦言相劝救了这个可怜的刘丝(刘备的粉丝),但诸葛亮还是瞧不起他,果然,以后每逢做战,魏延老是充当诈败,诱敌等次要位置,但魏延并未灰心,屡次向诸葛亮进计,尤其是他的兵出子午谷之计,比诸葛亮屡出祁山强多了。魏延是个勇敢,开放,聪明的一员战将,他善于思考,比关张赵马黄都强,可诸葛亮对这个敢于顶撞他提出异议的人感到很厌恶,因为他出路后刘备对他言听计从,刘备死后诸将更对他敬若神明,可魏延这个毛头小子竟说他的战略计划不对,于是留下了遗计教马岱杀魏延,而魏延并不知道孔明已对他动了杀意,还天真地以为他与孔明只是军事见解不同,孔明死后他更是近乎幼稚的想自己挂帅进攻曹魏,于是众将都以为他不怀好意,魏延就这样结束了他悲剧式的一生,在此,我只是奉劝大家,不要和上级顶撞,上级说的不对又怎么了,只要认真地执行就好了,千万不要表现得自己比上级聪明,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欲知曹操对降将的态度及到底谁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且看三国逐鹿|||(呀,各位孔丝,手下留情,我只是一个忠实捍卫崇拜者形象的曹丝而已)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真三国我望三国,三国峰营,犹如龟甲。三分天下,为汝争霸,天下豪杰,壮牺沙场,吠笔羽毛间;万箭齐发,似说一片雨箭,一片狼藉,我生感叹!我为刘主公而叹:“谈他生性温和,却因骄傲而败,轻敌而死!”见关羽张飞,此生豪杰,又因命注失败,否也否也……更因孔明而泪,又是智者为王智者命轻……我即为曹公痛心,又为曹丕声赞,看那司马懿之心,更使人痛悲,何何大魏,断绝在司马之族啊!!!!吴国啊!鲁肃你让我敬佩,周瑜你让我涕泪,孙权孙策……一手大业,就栽在孙浩手里。三国,魏蜀吴,你是一个让后人永远永远都铭刻于心的雄伟时代!桥兴初一:奶茶神笔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小议三国冤屈的曹操说到曹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大奸臣,诸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类的。大家似乎在谈起他的时候总是往坏的方面去谈论他,而忘了他是个礼贤下士的人,官渡之战的时候,许攸来投奔他,他忙着去迎接这位来自敌营的“不速之客”竟忘了穿鞋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位有着这样伟大志向的人,一位领三万兵也敢孤军在官渡和袁绍十数万军队对阵的人,怎么可能因为把杀猪误听成要杀他而开杀戒呢?“他明知道关羽日后必成自己的大患,还如约放走了他,并送给他赤兔马。有着这样宽广的心胸的人,怎么会在误杀人家的家属后一错再错而把恩人的全家都杀了呢?“乱世枭雄”“乱世奸雄”“阴险狡诈”等似乎成了曹操的代名词,而真正历史上的曹操却是个面目和善而有威严的人,他身材比较矮小,性格也比较开朗,喜欢结交有识之士。他自己也有领兵百万的雄才大略,有上阵杀敌的武功本领。这样的人怎么会与“奸”字挂上勾呢?想必这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作者个人喜好和政治信仰有着莫大的联系。小说作者罗贯中同志应该是蜀国的FANS,与其说是蜀国的FANS不如说他是汉帝刘邦的FANS,大家活动思维想想看,刘备是不是有点像刘邦的影子呢,首先他们都是刘氏家族的人,其次都是大汉王朝的统治阶级,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了,他们都有一个让人不能否定的优秀品质——那就是他们都是“将之将”也就是说他们自己领兵的能力是让后人所不敢恭维的。譬如,刘邦用萧何韩信夺得了皇位,刘备靠孔明张飞等一帮谋臣勇士建立了蜀汉政权。这样很自然的让老罗同志“爱屋及屋”一味地推崇蜀汉政权,而把魏政权看成是乱臣贼子建立的政权了,而曹操又是这个贼窝的搭建者,不免在老罗同志的笔下要遗臭万年,罄竹难书了,不过出于对老罗同志这位伟大小说家的贡献的敬佩和对其名气传播之广远及FANS之众多的忌惮,我就不再谈及他个人的喜好了,以免引发众怒,但又因为我个人对曹操的崇敬和爱慕,我不得不尝试做个过街老鼠,用微薄和卑微的方式为自己崇拜的英雄赢回些许尊严。他在沙场上呲诧风云,但在家中却是很尊敬自己夫人的,比如他也会寻花问柳,但从不把女人带回家中或明目张胆让自己的老婆知道,这对一位有着如此大功绩的人是很难能可贵的,顺便说下能做到他这样的也许只有隆美尔了,也许是他的祖父是宦官的缘故吧,他对女人应该还是比较尊重的,而且他对美色的追求不亚于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但这并不能说他荒淫无度,做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他对性的追求应该没错吧,“铜雀锁二桥”说明了他的必胜信念和对美女的怜香惜玉之情,他不愧为乱世的铮铮英雄!!官渡之战在《三国演义》中应该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次战争艺术表演了,老罗对此也该是表赞同态度的,要不怎么会大篇幅地描述这场战役呢,而赤壁之战却成了他战争人生的败笔和污点,我想之所以会这样,这其中该有老罗渲染的杰作吧!据说赤壁之战曹操被击败的只是先头部队,他只是因为军队不服水土,加上蔡冒被自己误杀和先头部队的惨败而斟酌着撤退了,但这却被老罗捉住了小辫子而紧紧不放,硬要说曹操在赤壁全军覆没,这也恰好说明他是蜀汉的FANS,因为曹操大败正能衬托出刘备军中的谋士孔明的神才!可怜一个聪明的孔明就这样被他“妖化”了。但凡有点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即使曹操所有的军队和他本人都在那些被连起来的船上,而船又被点燃,凭借曹操惊人的镇定指挥艺术和那种藐视一的狂傲加上他的军队的训练有素,怎么可能乱成一团呢?何况孙刘联军就那么点人,这又不是淝水之战中苻坚带领的八十万乌合之众被谢氏兄弟击败可比拟的。这也和官渡之战中那个有远见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相互矛盾了呀!曹操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为后世的军事家留下了一比宝贵的财富,做为“建安三子”之首他还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的人生志向和战争生活经历,不但为让后人正确了解提供了线索,还鼓舞了无数志向远大的志士。抛开小说中那个被丑化过的曹操,听听那滚滚东逝的长江水,站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的一座孤城上去遥望那身材稍有矮胖的曹操在沙场上的飒爽英姿,用心去体会这位“奸雄”的大气概,让思绪为这样一位神秘的英雄而飞荡激扬,乘上对英雄敬仰的翅膀,回到那荡气回肠的年代,为心中的英雄加油!!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
小议三国——冤屈的曹操说到曹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大奸臣,诸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类的。大家似乎在谈起他的时候总是往坏的方面去谈论他,而忘了他是个礼贤下士的人,官渡之战的时候,许攸来投奔他,他忙着去迎接这位来自敌营的“不速之客”竟忘了穿鞋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位有着这样伟大志向的人,一位领三万兵也敢孤军在官渡和袁绍十数万军队对阵的人,怎么可能因为把杀猪误听成要杀他而开杀戒呢?“他明知道关羽日后必成自己的大患,还如约放走了他,并送给他赤兔马。有着这样宽广的心胸的人,怎么会在误杀人家的家属后一错再错而把恩人的全家都杀了呢?“乱世枭雄”“乱世奸雄”“阴险狡诈”等似乎成了曹操的代名词,而真正历史上的曹操却是个面目和善而有威严的人,他身材比较矮小,性格也比较开朗,喜欢结交有识之士。他自己也有领兵百万的雄才大略,有上阵杀敌的武功本领。这样的人怎么会与“奸”字挂上勾呢?想必这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作者个人喜好和政治信仰有着莫大的联系。小说作者罗贯中同志应该是蜀国的FANS,与其说是蜀国的FANS不如说他是汉帝刘邦的FANS,大家活动思维想想看,刘备是不是有点像刘邦的影子呢,首先他们都是刘氏家族的人,其次都是大汉王朝的统治阶级,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了,他们都有一个让人不能否定的优秀品质——那就是他们都是“将之将”也就是说他们自己领兵的能力是让后人所不敢恭维的。譬如,刘邦用萧何韩信夺得了皇位,刘备靠孔明张飞等一帮谋臣勇士建立了蜀汉政权。这样很自然的让老罗同志“爱屋及屋”一味地推崇蜀汉政权,而把魏政权看成是乱臣贼子建立的政权了,而曹操又是这个贼窝的搭建者,不免在老罗同志的笔下要遗臭万年,罄竹难书了,不过出于对老罗同志这位伟大小说家的贡献的敬佩和对其名气传播之广远及FANS之众多的忌惮,我就不再谈及他个人的喜好了,以免引发众怒,但又因为我个人对曹操的崇敬和爱慕,我不得不尝试做个过街老鼠,用微薄和卑微的方式为自己崇拜的英雄赢回些许尊严。他在沙场上呲诧风云,但在家中却是很尊敬自己夫人的,比如他也会寻花问柳,但从不把女人带回家中或明目张胆让自己的老婆知道,这对一位有着如此大功绩的人是很难能可贵的,顺便说下能做到他这样的也许只有隆美尔了,也许是他的祖父是宦官的缘故吧,他对女人应该还是比较尊重的,而且他对美色的追求不亚于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但这并不能说他荒淫无度,做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他对性的追求应该没错吧,“铜雀锁二桥”说明了他的必胜信念和对美女的怜香惜玉之情,他不愧为乱世的铮铮英雄!!官渡之战在《三国演义》中应该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次战争艺术表演了,老罗对此也该是表赞同态度的,要不怎么会大篇幅地描述这场战役呢,而赤壁之战却成了他战争人生的败笔和污点,我想之所以会这样,这其中该有老罗渲染的杰作吧!据说赤壁之战曹操被击败的只是先头部队,他只是因为军队不服水土,加上蔡冒被自己误杀和先头部队的惨败而斟酌着撤退了,但这却被老罗捉住了小辫子而紧紧不放,硬要说曹操在赤壁全军覆没,这也恰好说明他是蜀汉的FANS,因为曹操大败正能衬托出刘备军中的谋士孔明的神才!可怜一个聪明的孔明就这样被他“妖化”了。但凡有点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即使曹操所有的军队和他本人都在那些被连起来的船上,而船又被点燃,凭借曹操惊人的镇定指挥艺术和那种藐视一的狂傲加上他的军队的训练有素,怎么可能乱成一团呢?何况孙刘联军就那么点人,这又不是淝水之战中苻坚带领的八十万乌合之众被谢氏兄弟击败可比拟的。这也和官渡之战中那个有远见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相互矛盾了呀!曹操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为后世的军事家留下了一比宝贵的财富,做为“建安三子”之首他还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的人生志向和战争生活经历,不但为让后人正确了解提供了线索,还鼓舞了无数志向远大的志士。抛开小说中那个被丑化过的曹操,听听那滚滚东逝的长江水,站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的一座孤城上去遥望那身材稍有矮胖的曹操在沙场上的飒爽英姿,用心去体会这位“奸雄”的大气概,让思绪为这样一位神秘的英雄而飞荡激扬,乘上对英雄敬仰的翅膀,回到那荡气回肠的年代,为心中的英雄加油!!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
亦品三国之正论曹操三国的人与事,时代传颂。虽然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人们还是津津乐道。为什么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这区区八十年的历史成为今天的经典?乱世三国、三国策、三国群英传、幻想三国、三国群英……乃当今学子认识三国最流行的手段之一?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三国场景精彩纷呈,三国争斗说不完的金戈铁马,三国谋略道不尽的人间智慧。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提三国,就不能不说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早期人们给曹操的评价,曹操很多人都不喜欢,因为我做过一个调查10个人有7个喜欢刘备。当然曹操成了“大反派”,这就要归功于罗贯中先生了。不知道为什么老罗就是喜欢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先后使用了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夸大其词等手段挺刘备贬曹操。把曹操视为“大反派”,其实我认为三国中最佳男主角就应该是曹操。曹操不是乱臣贼子。要想想东汉末年皇室荒淫无度,为什么就不能有个人来接替?退一步讲,在皇帝有难的时候,是谁把皇帝从洛阳接到许都给予保护?袁绍、刘备(还号称有皇家血统)都到哪儿去了?曹操说过:“我本来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后来国家动乱,我觉得该为国家做点事,就出来带兵打仗,那时候我也只想当个征西将军,没想到我越打越大,后来没办法了,天下没我曹某人镇着,别人早就称帝了(事实正是如此,曹操一死,冒出三个皇帝)。反观刘备,儿时就云:“我为天资,当乘此车盖。”如此说来,刘备早就是贼了。许多人都在为曹操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说曹操是个坏人,其实这句话是罗贯中改编的,曹操的原话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就事论事,而且没说“天下”二字,当时曹操只是心存愧疚,说出来解释郁闷而已。曹操乃我心目中之英雄!他有勇有谋。联盟讨伐董卓,是曹操率先带兵马打的董卓。“奉天子以令不臣”、斩吕布、夺徐州、灭袁绍、平乌恒、降张绣,曹操是也。诸葛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孔融曰:“曹兵势大,操善于用兵,未可轻战。”陈宫曰:“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须防他攻我不备。”贾诩曰:“此易知耳,将军(吕布)虽善用兵,非曹操之敌手。”张?曰:“曹操多谋,外出必为内备。”有人说他杀人不眨眼,是的,他屠城徐州,诛杀边让,杀孔融,杀华佗。但他并不是嗜杀成性的人。杀人,是一个政治家必要的能力,哪个君主不杀人?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割发代首就是名证。他求贤若渴。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唯才是举”的方针,当时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真可谓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就是辱骂过曹操的陈琳,曹操也给予重用。他文有荀4髫?⒓众肌⒐?巍⒊剃拧⑿碡?⑺韭碥病⒋掮?⒚?d、满宠,武有许褚、典韦、司马懿、张?、张辽、夏侯敦、夏侯渊、于禁、庞德。曹操胸襟豁达,即使是在赤壁遭惨败后,他还是“今日北方仍有我所据”,并且大笑三声,展现出了他对待挫败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又是个文学奇才。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有着何等的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曹操的有勇有谋、知人善任、友善百姓,又有“奉天子以令不臣”(有了正义的旗帜)。即使是他占据北方,三国鼎力的情况下,也可以说他占三分之二了。而这一切,为他日后统一奠定了优势和基础。这就是曹操,用易先生的话说: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我看来,他的奸诈奸猾、疑神疑鬼、心胸狭窄、小人嘴脸、阎王脾气完全可以被有勇有谋、知人善任、友善百姓所取代。曹操是个英雄,是个真正的大英雄!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重读三国四雄之一重读曹操他的唯才是举,是人所共知的;吕伯奢一案,曹操也是保留了许多良心的名单这些优点似乎只是在他早期的。其实,曹操是三国中四个主要统治者(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中最不容易的,他打着尊崇汉室的旗号,可就是在他野心膨胀,架空汉献帝时,却只能当个魏王。能做到这点,他很是不易。从出身上来说,曹操无一丝优势,他出身于宦官家庭,比刘备差得多,刘备怎么说也是个宗室(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而曹操就不然了。他为官时大约看出了官场的黑暗,士族的腐败,所以想建立一个非士族政权。可当时士族垄断做官,他想建立一个非士族政权的确很不易。可就建立政权上来说,他还不如孙权,他是个白手起家的董事长,而孙权却是直接接下了一个现成的公司。出身不好,曹操就没有刘备受支持;白手起家,曹操就得比孙权多辛苦大半辈子。可以说,赤壁之战前后的曹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最差也是个枭雄。可赤壁之战后的曹操,非常奇怪,他先后进行了三个军事活动,一是破马、韩(马超、韩遂),二是征孙权,三是伐张鲁,这三件事,不是草草收工,就是半途而废,看来曹操不是像在军事上发展了,他把战场从军事转移到了政治。我们早就说过,曹操想要做的是建立一个非士族政权,可他又不想称帝,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报恩,曹家世代收汉室恩德,自己就因该保住汉室;第二:曹操曾经声名过,自己不称帝,因为孔融曾经说过:“天下之拥有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刘字,也就是说,他在暗示汉室将亡,也在暗示,曹操早晚都会夺取汉室。曹操就跟孔融说:“我只当周文王就可以了。”中所铸之,周文王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也没有跟纣王对抗,这也不就是曹操暗示自己不会称帝?曹操的这三个军事活动虽是草草收工,或半途而废,但是曹操回朝后,汉献帝都给了他奖励,第一次是曹操上奏章是不用说名字,并且可以穿鞋带剑进入大殿,跟当年的萧何一样;第二次是风武平侯,给了他两万户;第三次是封魏公,加九锡。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曹操曾在这段时间颁布了一道《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这片文章充分的体现出了曹操的坦率真诚。文章中说:“欲望封候做征西将军,然后题目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这便看出曹操的坦率真诚了,他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那么多虚话。接着说这三个军事活动之间的事。这是的曹操,简直是神经过敏,心理变态。他做的事,很让人费解。虽然说,这几件事,易中天教授都作了猜测和论证,但我还是不太明白,这几件事,比较好理解的就是逼死荀R蛭睦硐胧切烁春菏遥?懿俚摹叭缦艉喂适隆彼?苋萑蹋懿俜馕汗筒荒苋萑塘耍?蛭?夤鸵晕懿僖?ü耍牒合椎鄣墓叵稻筒辉偈蔷?氤嫉墓叵盗耍枪牍墓叵盗恕U庥胲睦硐胂嚆#?儆桑?嘤愕恼?胃倭焓恰胺钐熳右粤畈怀肌保懿俅耸币咽牵骸靶刺熳右粤詈鹤搴螅?庥植欢粤耍裕荒芪?硐攵?懒恕曹操在封魏王之后在选世子时,选了曹丕,这是许多人把曹操看成了糊涂的人,曹丕是奸诈的人。但是不是的,因为曹植知识文化高,但是一个学者,而不是君主;而曹丕文武双全,虽然说他的文不如曹植和曹操,但它也与父亲和哥哥并成为“三曹”。并且,曹丕的《典论•论文》更是议论文之鼻祖。曹丕的武工盖世,有百步穿杨的能力,并且打牌过专业的剑士,他是个极其厉害的政治家。而曹植虽然文化高,但是他并没有在政治上的突出成绩,这就是曹丕当世子的原因吧。通过这三次“读”曹操,我认为曹操医生可分为三个阶段根:青年英雄,中年枭雄,晚年奸雄。同时,他又是一个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的人。他聪明绝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他有好几张脸,好几重性格。可以说,他真是一个“可爱的奸雄”。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曹操在三国里,有太多的英雄人物,像刘备、赵云、张飞、诸葛亮、关羽……大家都喜欢他们,甚至到了崇拜的境界。可我只喜欢曹操,没错,就是那个施耐庵手中号称“奸绝”的曹孟德。有人说,孔明算得英雄,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千年难遇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然而,我认为他完全可以有更大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他却把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孙权则不过仰仗父兄基业,建功甚少;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气度狭小,意气用事;吕布,一见利忘义之徒也……我认为,三国英雄,曹操莫属。你们说曹操奸诈?我不这么认为,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就算你不想杀他们,可他们也会杀你,在那个你杀我、我杀你的世界,我反倒喜欢曹操的做法,为了自己而活,掌握自己的人生。有人说诸葛亮是正义的化身,可诸葛亮三气周瑜,活活把周瑜气死了,怎么没人说他阴险呢?其时,曹操从小就很聪明,小时候,曹操非常顽皮,他父亲忙于事,没时间管他,但是,他叔叔经常告诉曹操父亲关于曹操的一些劣迹,曹操对他叔叔可谓是恨之入骨。但是碍于是长辈;没有发作,终于,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有一天,曹操的叔叔看见曹操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忙向曹操的父亲说,曹操生了重病。待曹操的父亲回来时,曹操正在玩耍,曹操的爸爸道:“你不是生病了吗?”曹操笑道,“我没病啊,是谁咒我?”后其父不再相信曹操的叔叔。曹操这不叫奸,这是智慧的体现。我觉得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姓刘者可当帝?曹操的一生,有不少罪过和错误,但正如鲁迅所说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位有名的政治家,除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还称王不称帝,说“天下为定,不得遵古”。是多么有先见之名!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应该把它拿出来,一个一个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二心的,把那些动摇份子都给我揪出来,而曹操没有。曹操发现这些一堆书信,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做得很漂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因为曹操很清楚,他是以弱胜强,老实说,自己心里都没底,何况大家呢,这勾结袁绍又不是一个二个,三个五个,可能是几十个,上百个,这都清算不过来,何必要清算呢,这个人情,曹操做得很好,曹操当着全部人的面把这些证明全部烧毁,让大家放心,跟着曹某,只要衷诚,以前的事我不知道。可见他的政治才能甚高。曹操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的天下。他还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火烧赤壁使他元气大伤,但他毫不气馁,真乃帝王之大气也!然而,败仗并不能掩盖他的计谋。也有书说道,空城计乃曹操所设,当时,一个叫郭冲的人十分崇拜诸葛亮,才编是诸葛亮出的空城计。他又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他还有好多的故事,什么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割须弃袍,割发代首,败走华容道……刘备虽有三顾茅庐之故事,曹公却有跣足迎许攸之美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胸怀坦荡,立志高远之人方能明白其中之道理。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曹操也有自己的缺点。他太多疑,误杀吕伯奢,成为后人反感他的重要原因之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有一点自私。他梦中杀人之事,也足够凶狠。因不信任华佗,将他杀害,自己也因病去世。可是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那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总之,我认为,三国英雄,曹操一人而已!总之,曹操是应该给其一个公正的地位的时候了,就象文革以后,咱们也给刘少奇等人平反一样,咱们应该要有自己的看法,用事实说话。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咱们的社会才会更有发展。最后,我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初期的英雄人物中,唯操尔。曹操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榜样!,我永远以他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