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650字

吊兰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走进我的卧室,你会发现,在向阳的窗台上,放着一盆吊兰。

若是从门口望去,或许你会认为那只是一盆杂草。

走进一步,你才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那是一盆吊兰。几条黄绿色的嫩叶正七倒八弯却交错有序地沐浴着金色的阳光。

再走一步,细而长的“手臂”翘起了兰花指,正在展示它优美的舞姿。恰巧窗户开着,风吹来,吊兰正在向你招手欢迎你的到来。

再走一大步,你就站到了它面前了。几条绿而黄的叶片上像虎皮兰一样交错着白皙的花纹。叶子浅浅的,像是用玛瑙和绿玉石雕出来的。它们随意地散开,好让叶子的每个部位都享受“日光浴”,仿佛是哪个明星特意设计的时尚“爆炸头”。

不用那么拘谨,给它浇浇水吧!可爱的小叶子们尽情的享受水珠的清爽。水珠每落到一片叶子上,那叶片就微微颤动几下,像是在点头,正在感谢你赐给它的“琼浆”。敏锐的你,一定发现,叶片上同样凝聚着几颗晶莹闪烁的水珠,把像花格一样的叶片纹理映得一清二楚。

低下头,满满的水不多不少盛在叶根,不知是那片叶子的聪明小脑瓜想出的储水的好主意呢?

不要忘记花呀!几条饱满而几乎透明的枝条劲俊地延伸着,那饱满程度几乎要爆了一样。它的表面光滑而细腻,没有一丝杂质。一朵朵杯子形的新生命贴在枝条上,悄悄地绽放开来,像缩小了几倍的水晶百合。小的只有小拇指指甲那么大,却盛满了纯洁。大的也只有大拇指那么大,而飘着静谧。它有淡淡的清香,闻一闻,使你神清气爽。绿色的叶子衬托着白色的花儿,真是清新而又淡雅。花的中间有几根花蕊,真想几个小灯泡,美丽极了。

吊兰不会像月季般嫣红妩媚,更不像牡丹般倾国倾城,但它青翠,四季常青,纯洁,希望,谦虚。它朴素的白色超过耀眼的玫瑰,赛过鲜艳的月季。它坚强的性格超过龙骨,堪比仙人掌。

相信你也会爱上吊兰了吧?

《凡卡》读后感

600字 初一 读后感

美梦·泡影

——读《凡卡》有感

凡卡的悲惨遭遇,令人怜意顿生;

凡卡的绝望倾诉,令我心阵阵悸动;

凡卡的痛苦失意,更引人陷入深思……

——题记

凡卡,一个年仅九岁的男孩。在我们看来,九岁,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正是无忧无虑而又自由自在的年纪,也正是放飞欢声笑语与幸福快乐的时期。然而,这一切,对于凡卡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凡卡,一个只梦想生活安宁的孩子。在他的心中,幸福,只是能和爷爷在乡下过那虽不富裕但食可果腹的平淡生活,只是可以远离老板一家的恶意打骂的安宁生活。他要的幸福,仅此而已……然而,就是这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触手可及的事,在那时黑暗的社会制度下,残酷的现实将凡卡仅存的一丝希冀无情吞噬。凡卡的梦想,就此支离破碎……

当看到文中的凡卡怀着最后的无限憧憬,将信放入邮筒中时,我泪眼朦胧,好想大声告诉他:“凡卡,写不清地址的信,是寄不出去的呀……”;当看到文中的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梦到爷爷在看他的信时,我却又希望,文中的一切都未曾改变,让凡卡能在美梦中感受到片刻的欢愉与幸福,让他能在美梦中找到这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多么希望这梦,永远不要醒来!

然而,是梦,便必会醒来。梦醒时分,凡卡心中的一切希望与美好也随之烟消云散,化为泡影……

凡卡的最后希望会随美梦的逝去,如流星般陨落,被现实的黑暗掩埋。然而,我们的思维不会就此停歇——如果当时的俄国沙皇励精图治,凡卡怎会有那样的悲惨境遇?如果当时社会前景一片光明,凡卡怎会写信向爷爷绝望倾诉?如果当时社会制度完善,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凡卡怎会如此痛苦失意?

当凡卡的美梦化为泡影,我们明白了很多,很多……

初一:风毓清愁 王梦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