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海鸥老人塑像之感慨1200字以上

寻访海鸥老人塑像之感慨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今年西伯利亚红嘴鸥又如期来到了昆明翠湖,至此之际我正好翻开了邓启耀先生写的《海鸥老人》,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位普通平凡,命运坎坷,穷困潦倒,孤苦伶仃的老人,居然11年如一日地节衣缩食,无私喂养,保护海鸥。

老人去世后,好心的记者将老人的讣告贴在翠湖的栏杆上,海鸥竟然栖歇在那根栏杆上,默默地注视;当记者将老人的放大遗像树立旁边时,许多海鸥立即前来,整齐地排成两行为老人守灵,久久不愿离去。可见老人与海鸥建立了常人无法体验的禽我相忘,亲如一家的关系。过往游人看到这种情感天地的一幕,纷纷在遗像上签字留念。

感动之下,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资料得知:老人去世后,一位21岁的姑娘倡导为老人建立塑像。随后昆明市各媒体积极响应,市民踊跃捐款,政府大力支持,两座海鸥老人塑像终于在2006年元旦落成于昆明市。一座在翠湖的水月轩中,另一座在海埂公园。

我奇怪的是,网上所有资料都没有老人的出生年月。也许他的碑文上会有这个讯息。我决定到实地去印证一下。

翠湖我曾去过几次,只见过水月轩中有一座题为“翔”的塑像,因位置突出,塑像高大,凡去过的人无不知晓,可就是没有看到海鸥老人的塑像。如此重要的塑像都没看到,我觉得很诧异。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翠湖的水月轩,找了很久,还是没找有到海鸥老人塑像。没办法,只好询问正在晨练的人,在他们的指引下,我才在一个角落的花坛中,看到了海鸥老人的塑像。

由于位置偏僻,塑像又矮,座基又低,加之花坛中的菊花已超过塑像胸口,遗像几乎只露一个头,若不是知情人很难注意到这里。难怪我几次路过都没有发现。

看到这种景象,心中顿生感慨:老人的事迹可以说是昆明市生态保护的典范;是翠湖人文精神的亮点,既然为他塑像,为什么座基不抬高一点,位置不选好一点,难道平民塑像就得这么低下?我真有点疑惑不解!

碑文竖立在塑像旁,比主体塑像大几倍,真有喧宾夺主的感觉。碑文不知谁人所写。然而,不管谁人所写,凭心而论,那样的碑文实在不敢恭维!

碑题既然是《海鸥老人铸像落成记》,就应紧扣主题书写海鸥老的生平与铸像落成的过程。而全文却用一半来写翠湖的历史概貌,显然与主题无关。这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用画蛇添足来形容有点不切实际,但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倒是十分形象。

剩下的一半碑文,没有老人的生卒年限;没有群鸥的哀悼场面;没有市民的捐款情况;没有政府的重视程度;没有铸像落成的过程。无疑也没有紧扣主题。这种文不对题的碑文,不管写得多么文质彬彬,玄妙高深,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次品。

碑文以中英文对照排立,可见是面向世界和国民的,不是写给学者研究的,因此不该用文言文,以便普及啊!

全文不但用了文言,而且还多处运用生冷词汇及高深典故,例如:“鄯阐之丰姿、因与世龃龉、屡遭缧绁之祸、黉宫学养”等等就是生冷词汇;“齐物之理”就是高深典故。

《齐物论》虽然是《庄子》中的扛鼎之作,但是当今有几人去翻看《庄子》呢?万物等同齐观的“齐物之理”自然少有人知。

此等碑文,即使当代大学生读起来也会倍感吃力,何况我等普通老百姓和汉语不专的海外来宾?除非大家预先带一本厚重的《辞海》,方可现场查考。哈哈!可否?

如果碑文让我来写的话,肯定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现将原碑文出示,然后出示我拟写的碑文。虽不敢说是最好,但两个碑文对照一下,究竟谁更符合人民大众的口味;谁更紧扣《海鸥老人铸像落成记》的主题,读者自有明鉴。

(一)原碑文

海鸥老人铸像落成记

翠湖,古之泽国也,连滇池,后水位渐退,形成沼泽,称菜海子。明清之际,先为沐府林园,后为吴氏宫苑,波光柳色,鱼跃鸢飞。昔人有诗赞曰:六尺小船呼不应,水禽沙鸟向人啼。此昔日翠湖之景色也。及至近代,曾一度湖水乾涸,殿宇鸠居,水禽沙鸟之景已不复见。

今时逢盛世,翠湖几经修治,引水注湖,种树植草,蓝天碧水,柳暗花明,彰显我春城之丽质,呈现我鄯阐之丰姿。环境优美,百鸟不招而至,二十年前,海鸥忽从天降,翔集湖光之表,嬉戏绿水之间。市民惊喜,群集观赏,抛食飨鸥,迎接天外来客。尔后,每年入冬,群鸥必如期而至,诚乃祥瑞之兆也。

观鸥人群中有一古稀老者,背虽驼而神采朗健,寡言笑而面目慈祥,每日按时来饲鸥,多年不辍。久之,众人瞩目,独不知其为何许人也,乃以“海鸥老人”称之,后经记者采访,方略知其身世。老人名吴庆恒,建国初毕业于革命大学,风华正茂,意气俊爽,因与世龃龉,屡遭缧绁之祸,岁月不居,年华虚度,及至平反,已垂垂老矣。

虽其命途多舛,然以黉宫学养,深明齐物之理,人海沉浮,恒存仁爱之心,故能人鸥相狎,以寻诗意栖居。故能节衣缩食,从微薄之退休金叁佰零捌元中留其大半买鸥食,与鸥同乐。此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妙趣,岂非春城人民爱鸥情结之表征乎?如今斯人已逝而精神不泯,故铸像以讠志其永恒。夫天人合一,国泰民安,乃华夏文明之精义,然则,“海鸥老人”之精神,亦可通天人之道也。(原文没有分段。)

(二)重写之碑文

海鸥老人铸像落成记

自1984年西伯利亚红嘴鸥再度飞临昆明翠湖起,便有一位身材瘦弱,弯腰驼背,神情开朗,面目慈祥,寡言少语的退休老人,11年如一日地风雨无阻,按时步行十几公里前来翠湖喂鸥,至死不渝。人们不知他的真实姓名,只能依据他的爱鸥深情,形象地尊称他谓“海鸥老人”。

据考:海鸥老人真实姓名为吴庆恒,生于1924年,卒于1995年12月20日,享年71岁。

吴庆恒于建国初毕业于革命大学,因善良敦厚,不谙世事,连遭厄运,蹉跎岁月于囹圄之中,及至平反,已垂垂老矣。终身未娶,孤苦伶仃,穷困潦倒。老人虽经人海沉浮,却能超然物外,恒存仁爱之心,从微薄的退休金中,节衣缩食出大半买食喂鸥,把毕生的爱倾注于护鸥之上,与鸥达到禽我相忘,亲如一家。

因11年拮据生活,老人身体不堪重负,偶感风寒,无人照应,又不舍去医院,病逝家中!老人已逝,精神不泯,群鸥哀悼,久久不愿离去;市民感动,踊跃捐款以铸海鸥老人像;政府积极响应,大力支持,铸像遂于2006年元旦落成。

愿吴庆恒老人九天之上安息吧!善良的人们会永远铭记于你!

呜呼!不是我爱管闲事,只是被海鸥老人的事迹所感动,心生感慨,不得不大声疾呼:把海鸥老人的铸像移到更显着的位置;把铸像地基抬高一点;把碑文写平实一点。才能更好地让海鸥老人那大爱无疆的精神感召世人,情感天地的美德光耀昆明!

寻访身边的美德好少年

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每当我哼起这首歌,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个人,他,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只高高的鹰钩鼻下面是一只大大的嘴巴,而这只嘴巴里则住着一口洁白发亮的牙齿,再搭配上那一头,便构成了一个帅哥——-我的好朋友袁以成。如果用胡锦涛爷爷提出的四好少年来衡量他的话,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四好少年”。

为什么要说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四好少年呢?我可是有理由的哦。

四好少年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热爱祖国,理想远大,说起这个理想远大,我就会不禁想起一件事:暑假里,我们几个好朋友傍晚经常会聚在一起打打羽毛球。一次,袁以成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提议到:“不如我们来谈谈我们各自的理想吧。”经他这么一说,我们几个便聊了起来。可我们几个说的都是一些近几年的理想,当轮到袁以成说的时候,只见他忽的站起来,侃侃而谈起来:“我的理想就是将来能当个大企业老板,等我赚到钱之后,我就要投身于慈善事业,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些力。”我们几个当时就惊呆了,根本没想到袁以成竟然会有这样的远大的理想和爱国的精神。你们说,这不正是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吗?

说到这件事,我还必须得提提他的强项————体育运动。前面也说了,暑假里,我们几个好朋友会聚在一起打羽毛球。但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中间技术最厉害的还是袁以成。不是跟你吹,袁以成的技术可谓是炉火纯青了,每次我们跟他对打,总是输多赢少,即使是他用左手来迎战我们,也照样不会处于下风,每次我们都是输的心服口服。瞧,这难道不是一个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吗?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体育好的同学,学习成绩就不会太好,但是我要告诉你,你错了袁以成就不是这样的人。你可千万别不信,不信的话你就往下看:

一次,我去袁以成家里做客,袁以成就十分热情的来向我打招呼,并且还立刻拿出瓜子、糖果、果汁等东西来供我品尝。当时,我想到:嘿,原来我的好兄弟还是个品德优良的好少年。我和袁以成聊天中途他去了趟厕所,于是,我在这段时间内和袁妈妈聊了起来,从她的口中我知道了袁以成的成绩也不错,每次考试成绩在班上都属名列前茅,而这些成绩都是他勤奋学习得来的,我还知道了原来袁以成也是有一颗上进心的,如果这次考试成绩比一个人差,那下回考试他就一定要超过他。当时,我心里就默默地想着:呵!看来我的好兄弟还是一个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我又不禁哼起了这首歌,而我的脑海里则又闪现出他的身影。

指导老师:钱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