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牵挂
升入初中,自认为自己长大了。口口声声向父母讨要自由。总是想挣脱各种各样的束缚。其实,自由是相对的,我们想要离开的正是我们所必须的。
刚升入初中,我准备在中午找到我的自由。妈妈给我找饭班,我不想去。我和妈妈讲各种各样的理由:花钱多,饭不好吃,下课晚了出不上热乎的饭菜……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同意了。还没等我高兴,妈妈说中午接我吃饭。啊——我的自由没了。
妈妈开始接我吃午饭,有时做好给我带来,这样一来妈妈是多么辛苦呀!看着妈妈的疲惫,我有些于心不忍。这样来来回回跑了一个月,妈妈感冒了。我的机会来了。妈妈终于放下她的牵挂,给了我一周的自由。
自由自在的第一天,怎么觉得心里空空的,从小到大都是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成长。站在学校门口,没见到妈妈的身影,唉,怎么会这样。我赶紧去找我的同学,一起去饭店吃饭。
第二天,真正的自由自在开始了。我和同学早早就约好中午一起吃饭,并计划吃完饭后去哪玩怎么玩。离开妈妈那份沉沉的牵挂,我多自在啊!到第四节课,我听课都心不在焉了。盼望着快点下课,盼望着快点过上那自由自在的一小时。
第三天,我们又约上了原来小学的同学,中午并没急着去吃饭,大家来到超市,开始更自由的时刻,我们各自买了许多平时想吃而妈妈不让吃的零食,我们准备用零食当午餐。我们开始大吃特吃起来,每个人都觉得那么惬意。
下午上课了,麻烦来了。我的胃着火一般的疼痛,胃里像有什么东西似的东拉西扯,疼得我想在地下打滚,头上满是汗,老师同学见状赶紧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来了,我坐上了车,妈妈要带我去医院,我拉着妈妈的手,对妈妈说:“妈,不去医院。我想喝您煮的粥。”“粥能治病吗?”“能——”我肯定地双眼含泪地点点头。我平时喝粥都是妈妈逼着我喝的。妈妈看看我,启动车子,开车回家。
望着妈妈的背影,我思绪万千。母亲给了我一个温暖、明亮、干净、溢满温馨的家,她牵挂我的吃,我的穿,我的学习,甚至我的错误,有时虽说有些过度,但这份牵挂培育着今日的我。
走进家,爸爸也在。我还没有坐稳,一碗暖暖的粥已经端上来了,我惊愕地望着妈妈,妈妈笑了,对我点点头,示意我喝粥。我端起粥,粥的热气温湿了我的双眼,更温热了我的心,一股暖流热遍我的周身。
以前的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的爸爸
人们总说:“男孩和妈好,女孩和爸好”可我身为一个男孩,最喜欢的不是我的妈妈,而是我的好爸爸。
我的爸爸梳着平头留着刘海,看着一副文静,知识渊博的样子。耳朵大大的,有福气的那种大耳朵。眉毛又细又长,他的眼睛最有意思,一只眼睛是单眼皮,一只眼睛是双眼皮。爸爸是某大学的处长,因此总穿西装,他个子高高的非常精神,非常有派头。
我的爸爸做饭特别好吃。干煸蝉蛹、东北乱炖、小鸡炖蘑菇……他都在行。如果让我评价,我会说:“就我爸这厨艺,都可以当米麒麟的主厨了。”有一次,爸爸要挑战西点,要给我做法式小蛋糕,一开始我以为他做不好,可做好之后,我一尝,我发现这个蛋糕已经可以上市了。可惜这样的日子并不多,由于他工作繁忙,回家做饭的日子也很少,但他做的饭,绝对是无人能比呀!
我的爸爸不但做饭好吃,在我家的棋坛上,那也是行云流水般的风流人物啊!有一次我向他挑战了象棋,第一局我以一个双车杀赢得了胜利,可是第二局,我左躲右闪,还是被爸爸的双重炮打败了。我们又开始了第三局,我又一次失误,送给他两个车,两个炮,没办法,我只好投降。
爸爸棋玩得好,玩游戏也比我更胜一筹。周六我正在玩王者荣耀,我是蓝方,爸爸是红方,我先从中路进攻,却被爸爸一下子打了回去。我又去打野,爸爸开启了跟屁虫模式,我走到哪他就跑到哪,最后被他一举打败。他这个游戏达人,带给我很多的快乐,也监管着我在网上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的爸爸优点很多,对我的爱也是无穷无尽。我要以他为榜样,长大做像他那样的人。
相关推荐
-
自由与富足森林里有两只小鸟——布布和谷谷。它们整天在妈妈的翅膀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天,鸟妈妈对小鸟们说:“孩子,你们长大了,该独立生活了,蓝天才是你们真正的家。”于是,布布、谷谷含着泪挥挥手告别了妈妈,开始了新的生活。它们就这样度过了一段时间。一天,布布找到谷谷,说:“小弟,我已厌烦这种生活,整天捉虫子,多累、多无聊啊。”“可是,我们必须这样做才不会饿肚子呀。”“这可不一定,上次我看见百灵,它呆在一个漂亮的笼子里,主人给它吃喝,养得可肥啦------”布布又接着说:“那我们也去那儿吧,好吗?”谷谷有些动心了,但它一想到“笼子”就很坚决地摇了摇头,飞向了森林。而布布呢,见弟弟如此坚决,感到它真傻,又想像了自己住在豪华的金笼子里,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吃的是现成的可口食物,没有风吹雨打太阳晒,不禁流下了口水,它朦朦胧胧地,似乎看见笼子向它招着手,便立即飞了进去。当然啦,布布得到了它想要的生活。且说小谷谷回到了森林,每天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它一天天地长大,变得更强壮,面对风雨也沉着应付,长成了一只漂亮,健康的大鸟。也许是兄弟间挺有缘份的吧,谷谷又遇到了享受着金笼的哥哥―――布布。布布还是那弱不禁风的样子,只是显得更肥了,当它看到己经与它大相径庭的弟弟,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不过它还是不无得意地炫耀:看我多幸福,有个待我这么好的主人,有吃,有喝又有住……”谷谷看着弱小的哥哥,叹口气说:“哥,你虽然得到了富足的生活,可你却失去了最富贵的东西----自由。没有了自由,再豪华的住所也带不来真正的快乐啊!”谷谷展翅而去。布布愣愣地看着谷谷的背影,想想谷谷的话,似懂非懂……650字 六年级 状物
-
秩序与自由有人认为突破顺序的框架可能会过上舒适的生活。秩序,自由,两者似乎是两个完全对立的地方,但两者真的不能共存吗?我相信自由生活是建立在秩序平衡的前提下的。在一定范围内,凉水可以完全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秩序的平衡。花朵盛开,太阳,月亮和星星,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自然已经有了稳定的秩序。稳定的秩序轨道是世界上所有事物和平共处的状态。秩序的平衡是自然对万物的热爱。新生要么死了,要么长大,要么跑不起来。那东西不过是宇宙的下降。北安在固定的轨道上。除了坚固的自然和宇宙之外,人类社会仍然可以到达任何动物的社会系统,同时,秩序是行动的轴心。达到道德高度的法律底线无处不在,甚至可以将秩序提升到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高度,但是有无数人想要打破秩序。《黑暗丛林法则》揭示了宇宙中文明独立存在的有序平衡。如果被摧毁,它将给战争带来破坏。从19世纪激烈的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始破坏和平衡秩序长达数十万年。在几百年前的短短时间内,人类文明得到了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但是,面对这个日趋混乱的世界,自由生活的确不是由秩序驱动的。答案当然不是。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污染和生物灭绝,世界向人类发出警告,称其秩序平衡一次又一次被破坏。如果人类不维持秩序,欢迎我们就是破坏。同样,社会秩序也是必不可少的。曾经有一位表演艺术家做过实验。他给自己注射了六个小时,然后站在大街上。在这六个小时内,任何人都可以对他做任何事而无需承担法律责任。起初,人们只是看着他。当确定他确实无法移动时,有人开始触摸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殴打他,刺伤他侮辱她,取笑她,甚至有人用枪指着他。老师讲完后,艺术家将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多么愚蠢,并且永远不会消除社会秩序。所以醒来,不要坐在打破秩序的梦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绝对自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竭尽全力维护秩序。只有在秩序平衡的基础上,一切事物才能和平相处,人民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限制与自由风筝对线说:“你为什么总是牢牢地拴着我,不让我自由飞翔?”线说:“如果我不拴着你,你自由飞翔的时候,就是被风撕裂、坠落高空的时候。”这条框框的规矩是线,那么人就是风筝,也许不够自己无碍,但却最为安全无虑的天空。我孤独地坐在小溪前,回想着,沉思着……我没有得到自由,到底是为什么?我渴望展翅高飞,我渴望享受大自然的一切美好!这时,不知哪来的声音,他向我亲切地说道:“鸟儿经过艰苦地练习才能飞翔,鱼儿每天担惊受怕,但还愉快玩耍,草原终会被践踏,但还生长茂盛,你还没有经历过这样艰苦的经历,所以你不能自由飞翔,得到自由!”这声音渐渐消失了,我渐渐从沉思中醒来,原来这是梦。我还在小溪旁,我感觉心情放松,明白了这一切,跑过草原,路过大树底下,我停下来了,对着鸟儿欢呼,对着天空呼喊,我的自由,我的命运是我自己控制的,是我的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和自由。顿时间,我往下俯视,是一片绿草茵茵的大地,往上望,依然是碧蓝的天空,再看自己,原来我长了一双白色漂亮的翅膀,我可以自由飞翔,天空是美丽的,大地是柔和的,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想象中,大自然是大海,我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水滴。我的渴望就是大自然的渴望,我的自由就是大自然的自由。500字 六年级
-
梦想与自由俗话说得好:“笨鸟先飞。”我不笨,甚至非常聪明,可惜我飞不了。自由,而起我就一直向往着真正的自由,只可惜我生错了家庭——我是一只几维鸟。不同其他的鸟类,我们体态肥胖,几乎没有翅膀——如毛球一般,根本别提飞翔了。从小到大,家门口的一片草坪,一直是我的乐园:那嫩绿松软的草坪,那时而堆积的落叶,那头顶的一方蓝天……我渴望自由,在梦中常常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翱翔于天际。也罢,上帝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我渴望蓝天,可偏是一只几维鸟。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苦恼、彷徨,试过无数种方式,无数次经历失败,可无论何时,我心中有梦。直到那一天,我找到了一方悬崖,望着海浪不断的冲刷着乱石,望着陡峭的石壁,我看到的并非恐惧与死亡,而是希望与梦想。衔起林间散落的残枝与落叶,将其插在石壁间的缝隙中。日复一日,仅凭自己有限的力量,寸草不生的陡崖上“长”出了大树与花草,从作出决定的那一刻起,我的余生就早已注定了。那一天终将到来,我站在悬崖边向下凝望着,深不见底的海峡,比往日更加令我畏惧。死亡的气息油然而生,而与此同时,心灵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呼唤我:“这一切都是你的选择!”咽下残念,纵身跃下,视野起先是一片空白,随即又看到一些东西,隐约看到一棵树、两棵树在向我飞来,猛烈的气流冲击着我的全身,我飞起来了!抬头望眼,是无边的天际;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毫无惧色。兴奋与惊喜从心底涌遍全身,我伸展翅膀,享受这种我毕生所求的感觉——是如此的自由、欢畅。迎面而来的一株株花草,一棵棵树木,闭上眼,感受着飞行的感觉。梦想、希望与勇气交织在一起,无边的骄傲包裹着我的心灵,这就是我毕生所渴望的自由!我的一生在这样的经历面前暗然失色,穷尽一生只为追求这如昙花一现般的体验。落地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如淡泊的湖水般宁静,粉身碎骨,在乱石之中,离开这个世界,仅仅像是针尖的一滴水滴在湖面,体验过了这宝贵的自由,人生又何曾值得我留恋呢?我并不后悔。若干年后,人们来到这里,来到这个悬崖边,海风轻轻的掠过山林,海浪仍就冲刷着岸边的乱石,谁又会记得这里,曾几时生活着一只渴望自由的几维鸟呢?800字 六年级
-
自由与束缚方向盘控制了一辆车行走的方向,它就像一个操控者,指挥着车轮,车轮就是永远被方向盘控制着、束缚着,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也许,方向盘给车轮一点空间,它就能打造出一个辉煌的舞台。方向盘永远希望车轮走那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不希望它走弯路,甚至不允许它走弯路,可是如果方向盘放松一点,也许会有惊喜。宽阔、平坦的大道虽然舒服,可它的风景却是单一的,而车轮选择的崎岖小路,即使再艰苦,它也不会后悔,因为这是它的决定,而且崎岖小路带给车轮的道路也意义非凡,风景也比平坦大道要美丽。走小路还能磨练车轮的性能,让它更加坚强,即使走了小路,最后到达的也是目的地。可能,方向盘给车轮空间,也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也许车轮在磨练性能时无意间就走上了歪路,就把自己带入了一个死角,让自己无法脱身,陷入困境,到时候,它就会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听方向盘的话,没有寻求它的意见,可那时候想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它已经选择了,不能回去了。或许方向盘和车轮互相给对方一点空间,它就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道路,更好的磨练自己,挑战自己,自己去发现生活的美丽,车轮听方向盘的话,听一听它的建议,车轮就有可能拥有更好的人生。也许,它们互相宽容,互相理解,就能更好。500字 六年级
-
自由与不自由人要走出沙漠,这是生存的前提条件,也是自由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的首要考虑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自由之前,首先有着不自由的束缚。旅行者常视穿越沙漠为一种束缚,一种被迫接受的任务。而人们对于不自由也常常抱有抵触的情绪。但“不自由”也是纪律的代名词。黑格尔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人生活在群体中,若要保证和谐共存。在发展自我时又不干涉他人的发展,就必须有纪律或是规则在其中起作用,并且在必要时让渡权利。倘若自由不被套上“不自由”的枷锁,那么它就是非理性的,或者说,是一种令人生厌的任性。诸如人们有追求物质的自由,但若官员无视规章以权敛财,记者收钱模糊事实、胡乱报道、医生凭红包大小决定看病态度,那么其他公民的自由与权利就被破坏了。因此,若没有不自由,自由也无从谈起。若他们接受物欲被控制的沙漠,他们就能在此过程中,实现自己为民谋福利、报道真相和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价值,达到道德之境,从而自我实现。明确要走出沙漠后,方法就是多样的。我们若在不自由之上加诸创造力,那么自由就能够被达到,人作为人的身份是绝对的,其能力也是被限制的。但在萨特的观点里,人对其本质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西班牙古谚亦有云:“做什么事,成什么人。”即我们有改变与成长的自由。而陶身体舞团则在人体的大部分保持静止的情况下,不断挖掘每个部分运动的可能性,提高其自由度。词人填词亦是如此,在同一个词牌下,词人运用不同的手法与内容进行填充,所得之物可以是家国之思,也可以是儿女情长。可见,不自由并不一定会限制自由。对绿洲的渴望能激发其前进,合理的不自由能促进自由的实现。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自由便是言论自由。互联网让言论的自由程度前所未有的高,这也得益于匿名的发言制度。那么,又为什么会有人呼吁网络实名制去限制这种自由呢?因为过分的自由让言论容易变得偏激,许多不实言论无法被追究责任,造成许多批评变成抹黑,科普变谣言的现象。当然,处理这种情况并非只有实名制一途。值得强调的是,对自由的限制有时能提升自由的品质。自由与不自由,并不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后者并不否定前者,甚至可以使前者有序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谐但多元的状态,两者是相互依存且辩证统一的。900字 初一
-
自由与秩序秩序,只有秩序才有自由。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并不完全自由,如果没有一根线牵着它,它便会在这天地间随风飘荡,无所适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话听起来非常自由,事实上无论是鸟还是鱼,他们的自由也都有底线,鸟必须约束自己,不可飞到海里去。鱼也一样,它只能在海里自由,一旦跳到陆上来,便不能生存。在人们心里,美国是一个民主而且自由的国家,公民的权利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比如枪支的使用。只要有持枪牌照就能购买枪支和使用枪支,这是比中国自由。但美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枪击案发生,人的生命的自由得不到保障;而在中国,公民不得私自持有枪支,这种限制让一部分人觉得很不自由,但结果是我们很少听到社会有什么校园枪击案发生,不自由的枪支管理让生命的自由存在得到保障。庄子在《逍遥游》中曾写到鹏程万里,却仍需借助海运。相比与蜩与学鸠,鹏的视界无疑开阔许多,却仍有所束缚,“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所以说,小到尘埃,大到鲲鹏,都无法达到绝对的自由。那么,为什么做不到绝对自由呢?老子云“物极必反”,自由也是如此,过分的自由便与放纵无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秩序的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可以随意进入别人的家,拿别人的东西,你可以随时插别人的队……这是一个人的自由,却侵犯了更多人的自由。完全的自由不仅不可能,还会造成完全失去自由这样的情况,因此,人们决定舍弃一部分自由,从而保证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实现一定的自由,而又不妨碍他人实现一定的自由。秩序,便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秩序的存在,限制了自由,却也保障了自由。自由离了秩序无法存活,同样,脱离了秩序的自由也无法存活。秩序虽然是用来保护自由的,但过分的秩序也会摧残自由,试想一下,身边全都是苛条律令,喝杯水,上个厕所也要严格按照法律条约,处处受束缚,谁受得了?中国很多朝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立有不少的律法,但当秩序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便容易激起民怨,导致社会动荡,这样的秩序,也便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自由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天下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也不会有绝对的秩序。900字 高中 议论文
-
生活与自由记得一位比我大十几岁的女人曾对我说:“还没入世呢,就已经想着出世。”对于这样的质问,我无从辩解。生活的努力和对自由的向往,一直把我置身于入世与出世的边缘,难以择其一而行。但随着自己对自由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深刻地体会到,生存本身也是自由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无数矛盾的聚集体。本身自有的矛盾,自身创造的矛盾,外部强加的矛盾,一股脑地向你涌来。不能说是烦吧,当然你也不能说成刺激。这些东西把你弄得最后变成一个不再看清自己的人。看不清自己会不会很可怕?我不知道。但看不清生存的道路和自由的方向却时刻会让我陷入无尽的思考中。我也喜欢一股子洒脱,一腔子的真性情。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胡闹咱们绝不含糊。但喜欢绝对不是我们所单纯理解的那个喜欢。如果我们去始终如一地坚守一些本性里单纯的东西的话,那么在这个俗世中我们会失去比我们预想中还要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却在俗世中显得如此重要。我喜欢在无聊的时候写写诗,我不敢去写文章,因为我怕我写不好,写文章时我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焦虑感和无法置身其中的不适感。在这个快餐时代,一切长的东西都让人有种排斥感,就连诗歌我也不喜欢太长的。有时我会想,你费那么大的力写那么长,谁会去看!但当你把自己从这个快餐文化中抽离出来之时,你又会感觉到,其实我们写诗,不管是长的还是短的,都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写给自己的,某一时刻的自己,某一阶段的自己,另一个自己。当然,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这来自现实的生活与无法舍弃的对自由的向往。我也是一个走得很慢的人,不管是从身边人的眼中,还是从自己的眼中,我都很慢。这种慢,既让我焦虑不安,又让我更加清楚地明白生活的不易。入世如何,出世又如何,只是让人能够更好地生活,称心如意地生活。生活如何,自由又如何,既然不能择其一而走,哪为何不能将它们同时兼顾呢?我从来不去想生活能够把我怎么样,而是我能够把生活怎么样。我能够自己向前迈一步,那就是我的胜利。生活和自由让我遇见了诗歌,而诗歌让我学会了思考。突然想起康德说的一句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越是思考得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这段话亦可用来表达我对生活与自由的热爱。900字 初三
-
牵挂年轻的母亲,见儿子发烧,慌了手脚,抱着儿子往医院跑,却忘了同样发烧在家的老母。当她把儿子抱回家时,却不慎摔了个跟头,等她睁开眼,年迈的母亲正拥她在怀,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女儿的第一句话是儿子怎么样,老母笑着告诉她外孙没事,她喝完汤无意中碰到老母滚烫的手,才想到老母也在发烧,泪水在女儿的脸上滑落,她心中牵挂的是她的儿子,却忽略了老母,而老母牵挂的却是自己的女儿,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外孙只不过是女儿的一部分,是女儿生命的延续!生活中的我们就象这样,我们习惯于被父母牵挂,却不曾怎样仔细地牵挂过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的是无尽的付出;而我们对父母除了索取和依赖又有什么?跚跚学步的婴儿紧抓父母不放,是因为依赖;孩童于别人打架吃亏哭着去找父母还是因为依赖;年轻的夫妇三天两头回家给父母又带来了什么?无非是索取,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心又全到了孩子身上,而生他们、养他们、一直牵挂他们的父母却抛在了脑后。偶尔想起,才发觉自己对父母的牵挂几乎没有或者是那么的浅薄!朋友,请正视父母对你的牵挂,再想想你对父母的牵挂如何,如果做的不够,那就要作出情感上的补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的亲情是不完整的!小时侯的我,身子瘦得简直像一根藤儿,皮肤黄得胜过那烧焦的蜡。邻居们常拿我开玩笑,说我过不了几天就可以用来喂蚂蚁了。母亲的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的身体,她带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医院的门口,尽管每次检查的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从没查出过什么毛病,但母亲却仍然放心不下……岁月的风霜让母亲那高大的身影日渐消瘦,令母亲那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不知不觉,我已13岁了,我的身体一天天地壮起来,母亲的脸上也开始挂满了微笑——可以这样说,在我已走过的13个春秋里,无一个日日夜夜不是伴着母亲的牵挂度过的。我和母亲说我要去夏令营,母亲开始是不让我去的,在我的执意要求下,母亲无奈只好答应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母亲自然放心不下。临行前,她千叮咛,万嘱咐:“外出游玩要小心,紧跟着老师走,吃饭不要挑食,睡觉要盖好被子……”一串串的唠叨,一阵阵的罗嗦,开始让我不耐烦了,我甚至感到有些讨厌。本来早就说好,她不去车站送我的,可就在汽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刹那,我却清晰地看见,车站的一个角落里,分明有一个模糊而熟悉的身影,一双关切的眼睛正凝视着我。我的眼泪在眼睛滚滚转动。温建营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廊坊市香河县第一小学900字 初三
-
牵挂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牵挂我们,我们也会有牵挂的人。每一年冬天,我的手面都会生冻疮。奶奶为了这事急得不得了,她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在手上擦一些动物的血,用生姜煮过的热水泡手……可都不见我的手有所好转。去年,奶奶给我买了很多药膏擦手,她总是告诉我谁谁谁擦这个有效,用完了手上就不会再生冻疮了。虽然我提前好些日子就擦了这些药膏,可还是没有用。我的手面上还是长了一些小疙瘩,特别的痒。尤其是用了热水洗过脸之后,我总是忍不住去挠。奶奶总是用她的手握住我的手,给我搓搓,为了给我止痒,也为了不让冻疮被我抓的更严重。奶奶给我搓手时,经常会说,你啊,就是天生的冷骨头,怎么样手也暖和不了,你看看你这双手马上又要变成紫萝卜样了,我傻笑地看着她。今天气温格外的低,还伴着西北风呼呼的吹。放学后,我走出教室,冻的直打哆嗦,心想:这么冷的天,奶奶应该不会来接我了吧,因此我走的也比较快,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身影很像奶奶,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在寒风中四处张望在找人,再走近看看,果然是我的奶奶。我上前去叫她并略带斥责的说:“天气这么冷,你还来接我干嘛呀。”她爱惜的对我笑笑说:“奶奶放心不下你。”边说边给我暖手……回到家,我冷的直发抖,奶奶给我拿来了热水袋让我暖暖手,我看见奶奶的手也是冻的发紫,便让她早点睡了。我坐在床边写作业,奶奶望着我,眼神里带着心疼,那样子很想让我去休息,却始终没有说出口,便对我说:“你别写的太晚了。”我应了一声。我的家庭并不富有,家里的生计都靠着爸妈在外打拼,但我们各自都很努力地做着我们该做的事,爸妈努力挣钱养家,我努力学习好让他们放心,我们彼此牵挂着,鼓励着!妈妈也是很疼我的,每次跟妈妈视频通话,她都会唠叨个不停,问我一些学习、生活的事,叮嘱我这、那的,同样的话她要说几遍,唠叨个不停,自我懂事来我知道这是爱我的方式。爸爸则是在一旁笑……亲人的爱会使人有动力,有前进的力量。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般,九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得奖。那时候的我还不太懂事,对爸妈教育的话没怎么放在心上,越大我越努力学习着,我想做他们心中骄傲的孩子,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就像他们从来不会让我失望一样!牵挂是甜蜜的,幸福的,温暖的……900字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