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初三的路口650字

站在初三的路口

650字 初三 写景

向左走,这个忧伤而自卑的我。

向右走,这个自卑而忧伤的我。

向前走,这个带着微笑充满自信的我。——题记

时间如白驹过隙,感觉只是一眨眼的时间便已度过了初中两年的生活。懵懂的我们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着,牵引着,不知不觉中就把我们带到了初三的路口,身后是时间“哐哐”驶过的声音,无情中夹杂着严厉,严厉中夹杂着希望。

站在初三的路口向左转,是初一。记得那时,小学升初的变化并未将所有的懵懂蛹化成蝶,进入初一的我仍是按照以往的路子不紧不慢地走。看电视,始终是我最大的乐趣。家庭作业寥寥几笔便完成了。在学校,上课时心就飞到了一片大草原,写作业时与同学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没有一点上进心。直到一张张刺目的鲜红映入眼帘中,才忽然发现心里有东西在疯狂的萌芽,——是自卑和忧伤。我发现与我同一天攀登高山的同学都已在我的前方很远很远。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于是,我下定决心,我要追。

站在初三的路口向右转,是初二。长期的追赶让我身心倦疲,但终于让我看到了成果:我在他们的前头了!我竟爬到了我从未想过的也不敢想的高地。我高兴,我得意。但这或许就是骄兵必败的道理,我竟疏忽了,高地下满是荆棘,我越爬越高,将来若是跌下,就会越来越惨不忍睹。但我已无退路,我只能向上爬。但我在占尽优势的同时却在放慢速度。直到有一天我不经意一抬头,发现很多人跑到了我前头。我开始努力的跑,尽管自己是多么努力的赶,还是赶不上了。别人也在跑啊!我自卑,我忧伤,我要反弹。

站在初三的路口向前看,前方雾气迷蒙,不知其内部是否别有洞天?那只能通过我自己在未来的一年里去探索发现。“要加油啊。”老师家长的叮咛嘱咐仍回荡在耳边。我对初三的路充满期待与好奇,我热切的盼望我要向前走,自己能登上理想的高度。

初三到了,站在初三的路口,很坚定的,带着微笑和自信向初三进发。

秋之韵

900字 高一 写景

枯藤。落叶。菊花。霜。

一片凄凉,只剩下思绪在徜徉。

日历上撕下了立秋一叶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丝毫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示数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留得残暑的余威,强弩之末,终挡不住秋匆匆的脚步。

我喜欢秋,深恋着秋,喜欢她的深沉,深恋她的执着。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吟出了秋的千姿百态,赋予了秋的万种情愁。

秋是一位少妇,“悲之为气”,多愁善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深陷囹圄之际,亡国之君李后主,面对再美的秋色也只能“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豪气万丈的易安居士之于秋,也暗自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即使“佳节重阳”,“东篱把酒”,终难挡“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至于落第的举子,漂泊的旅人,在“夕阳西下”之后,“月落乌啼”时分,感到的只能是不尽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是一位青年,豪放健壮,血气方刚。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壮哉!子美言,极目山河,“决眦荡胸”。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豪哉!黄巢诗,放眼黄花,几多威风。

如果我们跟随曹孟德“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目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遥想“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心中涌起的何止是豪迈!

如果我们陪伴辛稼轩“挑灯看剑,梦回连营”,观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阵势,亲睹”沙场秋电兵“的场面,那心中奏响的又何止是悲壮!

秋是一位老者,饱经沧桑,心境恬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流动着秋的清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凸显着秋的淡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铺陈着秋的丰富。

聆听秋的乐章,时而悲愁,时而壮烈,时而恬淡。但在我看来,秋始终是壮烈永恒的。我一直都反对把秋当做悲凉甚至死亡的代名词,尽管其时充满天地的是“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可我明明从“寂寥的秋意”中得出了“秋日胜春潮”的意蕴。

诚然,春天是美好的,它滋润着旺盛的生命,喷薄着无限的活力。然而之于秋,她便有些稚嫩,秋放飞着一种成熟,张扬着一种恬然。那恬然的心境如同平静的大海,能容纳所有的浪涛,所有的失落与磨难。秋意它深邃的洞察一切的双眸,在生命的尽头深深凝望这山川,这森林,这河流,他懂得珍惜,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好!

秋来了!他缓缓的从容的走向生命的终结,走向大地,有着一股迷离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永久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

秋是枯藤,老练;秋是落叶,情深;秋是金菊,芬芳;秋是霜叶,灿烂。

秋是丰收的季节,秋是成功的岁月,秋是自我的体现,秋是生命的升华。

没有春的活泼,没有夏的热情,没有冬的洁净,秋所有的,只是那一份深沉与执着。

秋便是人生,一种多姿多彩而又执着深沉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写景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