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中国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冷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说是丰富多彩,上到节日下到名胜古迹。这么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怎么去继承和弘扬呢?首先,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网站,然后写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类的一些文章,这样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想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先要请全中国人注意,我们可以适当的去了解别的国家的传统文化,但是不能丢掉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打个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对圣诞节比较感兴趣,而却越来越冷落了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以至于端午节的申遗产文化权给了韩国江陵,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所以,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请所有的国人多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最后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多多宣传,多多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千万不要冷落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我家的新鲜事
说起我家的新鲜事,那可真是如同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A:赶时髦
现在呀,人人都在追星、扮酷、赶时髦,不是吗?
你们看:大街小巷上那大姐大哥们、叔叔阿姨们……那个不“包装”得花枝招展、英俊潇洒?可是呀,哪些袒胸露臂“性感”的衣服妈妈是从来都不穿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太保守”。
这不,老爸从杭州刚出差回来,给老妈买来一件薄如蝉翼的非常漂亮的连衣裙。老妈很惊喜,拿起比试了一番,连试穿都不试,就把它扔到了一边。嘴里还唠叨着:“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穿这种衣服……”
这可把老爸给弄傻眼了,你看老爸那脸涨红得,嘿!甭说了……最后,在老爸的苦口婆心劝导和我跟哥哥的“怂恿”下,老妈很不情愿的穿上了。哇噻!太漂亮了!什么叫“人靠衣妆,马靠鞍”啦!太神啦!我们父子仨齐声欢呼。“胸太低了,太透了……”等我们回过神来,老妈已换了妆……
嘿!真是不会扮酷、赶时髦!
B:开空调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自然很多人开空调。可是,爸妈在这件事上,总是显得十分“矜持”。
一天,妈妈忽然感到十分闷热,就“下令”:“洗澡后立即开空调!”。
哥哥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笑得合不拢嘴——体积大的就是不一样!
哪知,爸爸说:“现在,不正刮着北风……”“那算了,不开了,就用电风扇吧!”妈妈接着说。这无疑是往哥哥的“火热”的心上泼了盆凉水。“为什么嘛?妈!开嘛……好吧!?”
妈妈在哥哥的软磨硬泡的“无赖行为”下,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开!”
C:打鼾
哥哥除“体积大”外,还有个改不掉的毛病——打鼾。每天晚上,房间里会有“雷鸣”响起。夜夜如此,天天如此。由于哥哥的毛病改不了,从而引起了老妈的极度反感。于是,老妈异常不愿大家挤在一起开空调,因为哥哥在晚上的鼾声影响了他人的睡眠。
但是呢,到了炎热的夏天,老妈又特别怕热。于是,老妈下达命令:“哥哥务必在睡觉前听英语磁带,而且必须坚持到我们睡着!”
这样,好了许多……
可是,日久天长。在老师的“训练”下,我开始睡眠不足,妈妈也在哥哥的“魔鬼训练”下,睡眠不足。终于,在一天夜深人静时,我们家“唱”起了“鼾声三重奏”——不知是否属实,此乃老爸所提供信息。
……
哈,我家的新鲜事——多!多!多!
相关推荐
-
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中国的经济文化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大众总会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事情,但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法。经济发展的迅速,生活的基本需求有了很好的保障,但精神的需求增加了。当于丹的《论语》讲座讲述了她对《论语》心得,我们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感受的真真切切。这件事反映出了社会问题是我们从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经济生活有了保障,追求高端的精神文化,这就需要于丹这样的人物来为我们打开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重点就是,我们不再简单的把现代化与西方的组织文明划等号,而是赋予了重要的内涵,有就传统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现在的中心任务,怎么吸收百年精华,学习外来优秀文明结合在一起,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的思想那是过去几千年的精神传统。把真、善、美、对自然的热爱和社会的和谐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最珍贵的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吸收精华,对我们的精神构成有着很大的帮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时间和时代的考验,不只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都是经典,是有原则的对当前有意义的,我们选择,要有扬有弃,加强对当前社会的关怀。国人需要传统文化来重构精神文化,我们既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吸收国外优秀的精神文明,现在的中小学课本的古典文学内容,也只是死记硬背,陶冶人情操的部分,美好的感情被忽略掉了,如果能让这些东西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教给孩子,现代人的心灵会健康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不断的寻找传统文化优秀思想资源的过程。650字 初一
-
传统文化静悄悄的新年像极了一个普通的周末。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那静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庙会的欢庆,有了昔日的味道。800字 初一 议论文
-
我国传统——端午(2)“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端午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__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端午要画门符。端午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端午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赛龙舟,是端午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端午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550字 初一 说明文
-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演讲稿_800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刺绣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针尖上的中国。 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去宣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当今忙忙碌碌快节奏的社会上,很难再有人去关注中华的传统文化。人们也很难再去徜徉在历史的海洋中淡淡浅品中华文化的醇香。前几天,我们去了首都博物馆,感受到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随之也尤为震撼。 刺绣,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起源于黄帝时代。那时,古人为了美丽,是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刺绣这一艺术文化便由此而来。 刺绣因此能够得到中华子孙世代的认可,它一定有它的奥妙之处——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讲刺绣的益处吧!在人们刺绣的同时,能使人心静如水,得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可惜,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沉浸于忙忙碌碌的上班与学习中,却忘了刺绣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因此,我们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中国母亲。 这些刺绣呢,很早就出现在我国,透绣、纸绣、平金绣等绣的种类更是在明朝就已出现。从这就能简单地看出中华人民拥有聪慧的头脑与灵敏的双手,这些传统项目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唐代诗人胡令能就吟过这样一首诗。名为《咏绣障》。此诗描绘出了刺绣的艳丽与逼真,连黄鹂都不由自主被吸引了过来。 外国人来到中国,总会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会异域的风土人情。自然,各种刺绣也被列入到了国家级保护文物。生长在如此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怎能不引以为自豪呢?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我们要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朋友!800字 初一 演讲稿
-
中国传统文化在南方,有香甜可口的汤圆;在北方有香脆多馅的饺子,不管是南方汤圆还是北方饺子,我都钟爱。妈妈告诉我饺子和汤圆有区别,但是我看不出有多大的区别,因为我的馋嘴都很喜欢吃,我的眼里只有吃,哪还能看出他们的区别。汤圆我喜欢在元宵的时候吃,代表团团圆圆,毕竟一家子在一起才是幸福美满嘛。每逢元宵时节,妈妈总会煮好一大锅汤圆,我在一旁看着那白白胖胖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往前去掐一口或者直接吞掉。汤圆们在锅里面沸腾,仿佛在里面狂欢似的,真令人喜欢。“开动啦,小馋嘴。”妈妈亲切地说。我已经等候多时啦,终于来了,我都要等不及了。我立刻拿起筷子往下面夹起来,可是顽皮的汤圆们不让我夹,油腻油腻的,一夹起来,就会滑下去。所以妈妈让我用勺子来吃,这样以来,他们就掏不出你的手掌心了。我们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都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着圆圆的汤圆。我喜爱白白胖胖的汤圆,因为,他让我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地在一起。到了冬天,唯有饺子令人喜爱,可口又多馅。有玉米馅儿的,有肉馅的,也有玉米火腿馅的,真是趣味多多。冬至的时候,虽然我们在南方,但是我也喜爱吃饺子,饺子给了我们温暖,让我们家庭温暖如初。当然了,饺子什么时候都能吃,因为随便去街上逛一逛,都能看见沙县等小吃餐厅,都把饺子列为特色小吃。我每次去都会来几份。每逢晚上我肚子饿了,就会去买几份饺子充充饥,顺便也让家人们饱满。我喜爱多馅的饺子,因为饺子解决了我们的温饱,让家庭美满。南汤圆,北饺子,我都爱,我都要;每吃几口口水流,家庭吃了幸福留,肚子饿了就找它。中国传统文化,我真的超爱呢。650字 初一
-
传统文化过年是每个小孩子最盼望的,因为可以一家团圆,可以放鞭炮,还有压岁钱;多么开心呀!可是同学们,你知道过年的来历吗?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它很凶;常常来吃东西,只要是牛,羊,猪,被它见到都得遭殃,“年”兽会把他们都吃了。人们为了不让“年”来破坏这些,于是外出的人都要回来保护家园。就有过年一家团聚的习俗。还有贴对联、贴福字、放鞭炮,都会吓跑年兽,于是过年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我喜欢过年,喜欢这种传统文化。冠华育才学校 三(2)班 张敏敏 指导老师:方彩云小学生儿童游戏网200字 四年级 抒情散文
-
继承革命传统发扬井冈精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雄伟,山幽壑深,奇峰峻岭,古木参天。70多年前,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政权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方面取得了具有独创性的重大突破,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率先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参观革命圣地,回顾历史,感受历史,是此次学习考察的重要目的。在井冈山之行中,我们参观考察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哨口以及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的旧居和两军会师旧址、小井红军医院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我们对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从中领悟到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积极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学习考察所到之处,学员们认真地听,仔细地看,时而提出疑问,并不时作好记录。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松柏叠翠的茨坪北山上,占地面积400余亩,由革命烈士纪念堂、诗词碑林、井冈山雕塑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组成。130多块由领袖人物、红军将领和知名人士书写的诗词碑林,风格迥异独特,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鲜花簇拥的山顶园中,由毛泽东、朱德等19座历史人物塑像组成的雕塑园,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既是革命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瑰宝,又是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堂。它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的英武气概。纪念堂里,大厅中央镌刻着毛泽东书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烫金大字。怀着崇敬、神圣的心情,12月16日下午3点,全体学员为死难烈士献上花篮,并三鞠躬,以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让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了。它集文献、文物、图表和美术作品为一体,以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再现了当年的历史风貌,诉说昨天血与火的故事。在这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从革命武装暴动、革命根据地的创立直到中国革命胜利的这一过程的曲折艰辛。里面配合文字对井冈山革命历史作以说明的是一些革命先辈留下的实物,譬如秋收起义时的松树炮,破烂的棉衣,缺边的锅子,其中有个玻璃橱里放着一些红米、南瓜、茄子等。“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让人不由想起当年井冈山流传的那首红色歌谣。走在革命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在群山连绵的“五百里井冈”模型前,学员们听着讲解,不由发出啧啧赞叹。博物馆中有张照片特别让人无法忘却,那是一张陈赞贤烈士遇害时的照片,图上烈士胸前的个个弹孔清晰可辨,全体学员无不从内心深处感到震撼。博物馆里,朱德的“扁担”,破烂的草鞋,一根灯芯的油灯,稻草的铺板,破旧的线毯……看着这些物品,想起那段历史,学员们都是同一种神圣、景仰的神情。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一个奇迹。1928年8月,红军以一发迫击炮弹击退国民党四个团的虎狼之兵。毛泽东在回师井冈山途中闻讯后,欣然吟成《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讴歌了井冈山军民团结战斗取得的胜利。走近黄洋界炮台,全体学员停步驻足,凝神倾听这开始震撼蒋家王朝的惊天动地的炮声。在黄洋界纪念碑前,我们低头默哀,伫立深思,感慨万千。“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而且是闻名遐尔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五指峰,朱砂冲,七里杜鹃林,龙潭瀑布群……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一代文豪郭沫若赞叹“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今天的井冈山,革命史迹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英雄业绩与旖旎山水交相辉映,传统教育与旅游观光共冶身心。井冈山是一座红色的山,井冈山又是一座绿色的山。红的是悲壮的历史,绿的是永恒的青山。井冈山,山因革命而高,地以人杰而大。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场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而反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一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精神,体现了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袭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记得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奥巴马也曾说“当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是我们攻打这个民族的时候”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淅淅小雨尽苦泣。初三:渊寒【镇涛】80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
学生应当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应当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叫黄子伟,来自六年二班。很高兴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参加这次演讲,和各位共同交流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有关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时代话题。我演讲的题目是《学生应当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之际,回首我们的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伟大力量,它是推动我们民族发展和复兴的强大驱动力。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当矢志不移地继承、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强、仁爱、勤奋、探索、创新、助人为乐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自强,包含民族的自强和个人的自强两个层面。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仁爱,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勤奋,是我们民族历来推重的美德之一。我们民族的传统认为,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和勤于劳作。“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言、立德和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佳话传说。正是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大学生洪战辉十二岁扛起家庭重担,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在背起妹妹上大学的故事里感动了世人,感动了中国;中国女排十七年磨一剑,自强不息,苦尽甘来,用辉煌的战绩诠释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更有华工的丁静教授苦心孤诣,潜心钻研,挥洒着华工的热血赤诚……他们是祖国的骄傲与荣耀,是我们的榜样。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现代化建设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今天我们相聚在立德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就应该形成助人为乐的崇高美德。来吧!让我们的爱心为之而拥抱吧!谢谢!!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我国的文学我中国的文学我国的文学,即中华民族的文学。中华民族,是汉民族和蒙、回、藏、壮、维吾尔等55个少数民族的集合体。中国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有大约5000年的文明史。有文字的历史至少要从商代算起,那时距今也有3500年。中国文学,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特色,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学异轨同奔。中国的文学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自己的理论批评体系。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和成就,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和交融。作为与汉族文学相对称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例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三部史诗,早已被列入世界著名的英雄史诗之林。还有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傣族的《召树屯》、《娥并与桑洛》,□族的《阿诗玛》,蒙古族的《嘎达梅林》,以及苗族、侗族的诗歌等,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由于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互相补充,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中国文学在其文字诞生以前就已经产生了。以汉民族文学而言,从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诗作《离骚》、《天问》、《九歌》中就能发现,中国曾经有过非常丰富的神话和传说。象“大禹传说”、“羿神话”、“女娲神话”之类神话传说,足以同世界上最优秀的神话传说媲美。可惜这些丰富的神话传说没有能在上古时代得到整理,大多散佚了。但是,在各少数民族中,却保存和传承了不少神话、英雄叙事诗(又称英雄史诗)、古代歌谣等。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某些空白,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展的体裁。《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是那一时代诗体的主要特色。紧接着,在南方的楚地又兴起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以伟大的诗人屈原为其光辉代表。自古以来,“风”“骚”并称。《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以创作方法而言,“国风”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随着楚辞逐渐向接近于散文的赋体演变,另一种诗体──乐府,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刚健清新的风格步入了汉魏六朝诗坛。乐府民歌无论是长篇还是短制,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汉书·艺文志》)。强烈的现实感,是它们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尔后诗人创作的“乐府古题”,以及唐代的“新乐府运动”。在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产生了象《陌上桑》(《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给“诗歌大国”增添了异彩。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了汉末佚名诗人作的《古诗十九首》出现,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了。到齐梁时期,中国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已经确认“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七言诗的产生稍后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经过了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在声律方面的充分准备,到唐代,近体诗确立了,诗歌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古体诗与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中国的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关系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以乐从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三个阶段。“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的结合。后来的词和散曲都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途径发展过来的。词,原被称为“曲”、“曲子”,或“曲子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词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到宋代,词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宋代艺术家在词中“言诗之所不能言”(王国维《人间词话》),表达其“动于中而不能抑”的欢愉愁怨情绪(陈子龙语,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上),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宋代的词,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一批大诗人,如苏轼等。南宋后期,词逐渐失去了和乐的能力。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不断传进中原地区,带来了“壮伟狠戾”(徐渭《南词叙录》)的粗犷的格调,引起了人们的新的兴趣。这种“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配入通俗化的语言,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散曲和传统诗歌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大量地吸收民间的方言俚语。散曲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通俗文学的色彩,大量的散曲作品还具有以往诗歌中所少见的诙谐和幽默,这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兴盛的体裁之一。当宋词、元曲在文坛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同时,传统的诗歌仍创作有大量作品。宋、元、明、清的诗,其数量十分巨大,并有自身的特色,但从总的成就上说,没有超过唐代。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的,还有另一重要文体,即散文。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几种不同的概念:1“散文”相对于“韵文”讲,是广义的,泛指一切无韵的文字。2“散文”相对“骈文”讲,也是广义的,指那些单行散句,不拘对偶、声律的语文体,即唐宋以后所称的“古文”。3现代的“散文”概念则与诗歌、小说、戏剧同为文学体裁之一,包括记叙散文、抒情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等样式。为了区别于古代的“散文”概念,也称文学散文。4单指记叙、抒情散文,这类散文,有时又称“纯文学散文”。因为中国作家讲究文采,即使是章表书奏之类应用文字,也决不苟且为之,而是精心结撰,充盈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所以要概括中国散文的发展线索,应以采用广义的散文概念为宜,同时又要把握住文学性这一基本特征。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是《尚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所收集的大都是一些誓词、政府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以及一些记述文字。据说原有百篇,年代“上断于尧,下讫于秦”(《汉书·艺文志》)。《尚书》的文字大都佶屈聱牙,不过已初具文学特质,并略能叙事。战国时代,七雄争霸,士人们纷纷著书立说,献计献策,谟猷筹划,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也在这种时代气氛里迅速地成长起来。首先得到较大发展的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诸子散文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不过,由于儒、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流派,所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最大的。这时期的散文基本特点是:1感情激越,论辩性强;2文章宏丽,辞藻华美,结构谨严;3多用寓言和比喻。到这时,散文的基本形式已经确定,散文史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奠基礼。汉代继承了战国时代的散文传统,但更讲究文采,而且偶句增多,有辞赋化倾向。在进入这个小高潮的同时,也暗伏着骈文的生机和散文的危机。然而,正是在汉代,产生了司马迁的《史记》这部巨著,达到了史传文学的高峰。《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规模宏大而又结构精严,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刻画人物性格、抒情议论,都获得极大成功。因此,《史记》不仅被视为史书的杰作,而且其传记部分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骈文兴盛之后,散文式微。直到唐代,韩愈、柳宗元大力提倡“古文”,反对“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的过于矫饰、渐趋空洞的骈文,散文才重新恢复它的生机与地位。唐宋散文(古文)基本上直承秦汉的传统,但在杂记文、书信、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游记散文,更显得清新隽逸、生动活泼。后世的纯文学散文一直沿着这条轨道前进。明清的小品文是纯文学散文的一种重要样式,这时期的小品文吸收了唐代以降游记散文的精髓,又融入了魏晋南北朝笔记文的谐趣和隽永,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赋与骈文,是中国文学中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两种体裁。赋导源于楚辞体,流行于两汉,它有诗的韵脚,尚铺张扬厉。骈文则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句式的整齐,强调对仗的工稳乃至音律的和谐,不要求押韵。现代的伟大文学家鲁迅曾说:“小说和戏曲,中国向来是看作邪宗的。”(《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中,分正宗的文学和邪宗的文学。“文以载道”所尊崇的“文”,指的是散文。曹丕所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也是对散文而发的。“诗言志”,抒发个人心中的情志,虽不能经天纬地,但也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功效,所以也还属正宗。至于小说,总是被当作街谈巷议之言,“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荛狂夫之议也”(《汉书·艺文志》)。戏曲一般也被当作不可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一直未受到重视。所以,中国的小说戏曲发展得比较晚。在元、明、清时代,小说和戏曲才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一些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如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戏曲中的《窦娥冤》(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牡丹亭》(汤显祖)、《桃花扇》(孔尚任)等,都是不朽之作;小说中的《三国志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聊斋志异》(蒲松龄)、《儒林外史》(吴敬梓)等也都是艺术中的珍品。《红楼梦》(曹雪芹)更是辉煌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它把中国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并可以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小说媲美。《红楼梦》对二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楼梦》研究已形成了一门专门性的学科──“红学”。尽管如此,小说、戏曲在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中,总的来说地位还是比较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尽管在不断发展,但其特点显得异常稳定和凝固化,与西方文学相比,表现出一种相当明显的统一性和单一性。这种特点是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紧密相关的。这种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命运:1中国文学大部分是在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土壤中产生的,并经过漫长的时间而获得了辉煌的成就;2中国文学几乎一直在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中,在重视文化思想、并对之实施严格控制的国家中获得发展;3尽管改朝换代,但中国文学在三千多年中始终没有中断过;4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相对说来比较少,在大部分时间里处于封闭的自生自灭的环境中;5除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外,总的说来与宗教的关系相当淡漠,主要是世俗的色彩。这样的背景和命运,使中国古代文学表现出凝重、稳健的性格。开始打破这种性格是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也就是近代。这个时期,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诗文,发展到清代中叶,作家作品众多,风格流派各异,但大都因袭旧的艺术形式,缺乏新的思想内容。因此,已走向末路。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陷入空前的危机,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本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弱点,文学上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派”;在戊戌变法运动的前后,中国文学在观念上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明确主张,同时还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由于和政治上的改良运动相配合,梁启超还特别提倡政治小说,主张用小说的形式号召人民起来革命;一方面产生了以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为代表的,以揭露当时的社会黑暗为主的“谴责小说”。与此同时,当时为了救国图存,出现了以柳亚子、秋瑾为代表的一群忧国忧民而慷慨悲歌的爱国诗人,形成了近代文学中新的文学潮流。经过近代文学阶段的准备,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五四”时期与“五四”以后的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阶段和特殊的部分,被称为“现代文学”。这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文学从一般的文字文章以至于文化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独立的,同时又是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2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替代文言),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的体裁。3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从未有过的强化,成为作家迫切的自觉的追求,并且相辅相成地结合在一起。4现代意义集中地表现在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的“仁”和传统的爱国主义)。现代的民主主义(包括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是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5作品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从20年代中期起,单纯着眼于宣传鼓动的作品大量出现。抒情文学在最初的10余年里有过繁荣,30年代中期以后却日见萧条,直到70年代末期才复苏过来。6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痛苦—抗争—解放、武装斗争(阶级的和民族的战争),是作品中最常见的题材。历史人物和事件得到新的描绘,外国题材比较多地进入中国文学作品,关于人物内心生活,包括潜意识的渲染也开始出现。7作家和读者之间有更为广泛和亲切的交流。大众化和化大众(教育群众)这既矛盾又统一的双重任务加强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广泛深刻的联系,并在现实生活(主要是政治斗争)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不过同时也相对地忽略了艺术本身的提高和文学多种功能(特别是审美作用)的全面发挥。8现代文学诚然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但也是广泛地接受了世界文学新潮滋养的产物。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学,并且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由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各种复杂原因,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自“五四”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处于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中,但这个时期的文学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群世界性的作家。这些作家中既有出身于汉民族的,也有出身于少数民族的。鲁迅创作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鲁迅以他具体的创造实绩,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伟大的旗手。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成了文化的主人。从此,中国文学便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它一方面发扬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一方面又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文学在更广和更深的程度上与人民相结合,新的作家带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表现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精神,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新的生活风貌,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文学停滞时期,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文学又出现新的转机,大群的新作家走上历史舞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获得恢复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获得多方面的开拓,文学内容获得很大程度的深化,这是中国文学新的繁荣,这种繁荣仍在继续发展之中。这个时期的文学通常被称为“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政治上和历史上的原因,台湾省的文学及港、澳地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也为丰富祖国的文学宝库作出了贡献。1200字以上 一年级 抒情散文
-
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还有重阳节。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到春节,我的家乡都要举行舞龙大会。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舞龙大会。我们来到广场,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龙灯,有火龙、有毛龙、还有板凳龙。有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还有一对漂亮的龙角,黄色的龙身闪闪发光,我伸手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是威风极了!这时,一阵阵锣鼓声响起,那条龙舞动起来了,时而在空中腾飞,时而在地面盘旋,真像一条鲜活的龙来到了我的家乡,给我们带来欢乐吉祥。锣鼓锣鼓声渐渐清了,舞龙慢慢地停了下来,人群中立刻响起了阵阵掌声。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逛灯会、猜灯谜。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春节和元宵节!350字 二年级 记叙文
-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的节日有很多很多,这是我们这个经历了几千年文明民族的宝库,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记得去年我在外婆家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里面的小品逗得我们一家人哈哈大笑。看着看着,突然有两声砰砰、砰砰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阳台一看,呀!真是好美阿,原来是烟花!回头一看钟,原来已经十二点了,这时听到外公在楼下大喊一声,说:“我们也快点放鞭炮和烟花吧!”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楼下去,看到鞭炮已经挂起来了,像一条红色的大蜈蚣,鞭炮挂在二楼,一直垂到一楼地上。这时我看见姨丈手拿着一根香,然后和我们一起异口同声说数完之后,鞭炮声音就震耳欲聋的响起,我高兴的大喊起来说:“新年到喽,新年到喽。”我和妹妹一人拿着一枝烟花,插到地上,点起烟花,一会就有烟花冲向天空,五彩缤纷的烟花漂亮极了。这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不是很有趣?3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传统文化春节到了,人们在家的大门上,贴了一张特别大的“福”字。旁边贴着两排对联,门上方贴着横幅。关于春节还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只“年”的怪兽,每当过年的时候,它都要下山去吃人们准备的吃的。这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老人 ,他拿着红色的布。到了晚上,年兽来了,它看见红色的东西就吓得到处乱跳。这位老人走到了村里,告诉所有的人这个方法。从此以后,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所以,我们过春节都要穿红色的衣服,挂红色灯笼。我看见了人们在放火炮,我听见了大家的欢声笑语。春节是个热闹的节日,贴窗花、贴横幅、穿红色衣服……每户人家门前都挂着一个大红灯笼,我家的灯笼是个圆形的,它的形状是两条鱼,它的故事是《鲤鱼跳龙门》我在想鲤鱼它们成功了吗?春节来临之际,祝愿我的爷爷,他的身体健健康康!我希望每一年的春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在一起贴横幅、挂灯笼。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吃团圆饭。350字 三年级
-
传统文化有一天,我梦见孙猴头和太上老君聊了起来,只听那猴头说:“常听人们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要不然咱们什么时候下凡看看。”“好呀!”我醒了过来,回味着梦中的内容,突然想起曾在一本书上看过的内容,年龄有礼貌的说法,如:不满周岁是襁褓岁是孩提、十岁是黄口,因为雏鸟这时嘴是黄的,有些名人说的话传承下来的,如: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的说法。还有花甲指60岁的老人、古稀指70岁的老人,古稀出自于苏轼的一首诗:人到70古来稀。相传花甲和古稀也有一副对联,乾隆指着一位141岁的老人说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有位叫纪晓岚的学者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是两个60岁是120岁,三七是21岁,合起来是120岁。古稀是70岁,古稀双庆指两个70岁是140岁,一度春秋是一年也正好是141岁。怎么样,传统文化很有趣吧!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好好的继承下去。3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春节传统文化千年古国,话说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春节爸爸妈妈爷爷和其他家人们都把红包互赠给对方,这是年年的传统。我在春节的时候吃完了年夜饭,就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放烟花。但人们吃得可爽了,每到春节,外婆会叫家人们去她那边吃年夜饭。这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听到过的一个故事,外婆曾经告诉我:在传说中,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年”会在夜晚看小孩子们放烟花,这时候它突然跑走了。有一年除夕,年兽又闯进村了,它往一位老婆婆家猛扑过去。这时候,“年”兽看见门前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赶紧跑了出去。从此,年兽再也没有出现过。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都会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350字 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