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在哪里650字

终点在哪里

650字 高二 散文

当你以为收获了一份友情时,陡然发现付出的真心换来的只是谎言。才明白原来有些虚伪戴着真诚的面具,有些卑劣打着高尚的旗号。真诚显得弥足珍贵。

当你以为收获了一份爱情时,蓦然察觉付出的痴心换来的只是虚假。才明白原来绚丽的花朵只是昙花一现,迷人的风景终将消逝不见。真爱这般遥不可及。

你想躲进亲人的怀抱,想要找寻温暖的依靠。走近了却发现这让自己更加沮丧。

无可奈何,你只有在寂静的黑夜,独自释放内心的痛楚,细数着岁月馈赠的一道道伤疤,你说那是不屈的暗示,你说那是不悔的写照,你说那是在沧桑中成熟的必然。

还有什么驻足的理由让你一味地执着?你的坚持能换来什么?

还有什么不舍的留恋让你还孜孜以求?你的等待是否会值得?

其实你几乎一无所有,还有什么能够让你用心去丈量?

你总是记着古人说: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平和,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你以为你能做到如此吗?你终究无法达到这种境界。所以你的愁苦忧伤不可能变成落英缤纷。

如果可以,我想与你一起倾听莺歌笑语,与你尽情放飞心灵;

如果可以,我想伴你一起欣赏夕阳余晖,伴你感受美丽忧伤;

如果可以,我想陪你一起闲散漫步枫林,陪你雀跃欢呼嬉戏;

如果可以,我想携你一起逐风踏雪寻梅,携你走遍天涯海角;

真的好想好想,可惜没有如果,我也不能。只因,我就是你,你便是我。我无法改变已成定局的事实,我无力挣脱那些无形的束缚。

是的,我选择一味地执着。倘若我只是那一枚飘落枝头的叶子,我依然要滑出美丽的弧线;倘若我只是那一株迎接风雪的小草,我依然要挺直我的身躯。因为,这是我的选择!

我继续长途跋涉,历经坎坷。只是仿佛已经走到了尽头,却看不到终点。

终身误

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之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每念至这,我总看见一位女子,孤单地倚在窗口,她便是薛宝钗。

在《红楼梦》中,更多人喜爱林黛玉的纯情,从而对夺其挚爱的宝钗产生仇恨。她,一个弱女子,怎受得住世间非议。孰知她有多少夜晚单独在房内哭泣。

如果宝钗是自由的,我相信她不会选择宝玉的,更不想成为他人口中的阴险的“小三”。她也是无奈的。还记得她初进贾府就受到了黛玉的仇视。黛玉认为她会夺走自己的一切,宝钗便是一笑,假装不知道,谁知道她承受多少压力,她这样聪明的女子,又怎得不知道这种事呢。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的豪迈怕是许多男子都不及的。但在看见她的这句诗后,我却只看见了她的无力,她的无奈。她也是感性的,她何尝不想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性。但她不行,她是封建社会中的一员,须遵三从四德,这无不禁锢着她。在书中的氤氲中,我仿佛也看见了那个被压抑的,感性的,纯情的她。

可喜的是,她在大观园中找到了知己,造化弄人,这个知己不是别人,恰是林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这章似乎被看成宝钗“诡计”的达成,骗了天真的林妹妹。其实不然,她们两个,在宝钗的豁达下渐渐地成为的是真正的神交知己,她们的友情在书中是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我不禁为她们感到欣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终于,宝钗出嫁了,黛玉含恨而终。我极不喜欢高鹗的续写。我为黛玉感到伤心,也为宝钗感到难过。宝玉失去了自己的林妹妹,黛玉失去了自己的宝哥哥。但又有谁看见玉钗失去了什么,她既失去了知己,又失去了对婚姻的选择。不知有没有人在她出嫁时唱《桃夭》呢?听见后她又会怎么想呢?她一定不会想出嫁的吧。我看见了她在洞房花烛夜,一个人默默地哭泣。为自己,更为黛玉与宝玉的缘分吧!

宝钗婚后一定很不幸福。失去了黛玉的宝玉恐早已看穿红尘。她没有《氓》中那女子的果断离去,更没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有的仅仅是一间空房。惟待红颜老去,真正地花落人亡两不知了。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士。”我愿为你唱最后一支挽歌,来人祭奠你被封建压垮的心。“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之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每念至这,我总看见一位女子,孤单地倚在窗口,她便是薛宝钗。

在《红楼梦》中,更多人喜爱林黛玉的纯情,从而对夺其挚爱的宝钗产生仇恨。她,一个弱女子,怎受得住世间非议。孰知她有多少夜晚单独在房内哭泣。

如果宝钗是自由的,我相信她不会选择宝玉的,更不想成为他人口中的阴险的“小三”。她也是无奈的。还记得她初进贾府就受到了黛玉的仇视。黛玉认为她会夺走自己的一切,宝钗便是一笑,假装不知道,谁知道她承受多少压力,她这样聪明的女子,又怎得不知道这种事呢。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的豪迈怕是许多男子都不及的。但在看见她的这句诗后,我却只看见了她的无力,她的无奈。她也是感性的,她何尝不想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性。但她不行,她是封建社会中的一员,须遵三从四德,这无不禁锢着她。在书中的氤氲中,我仿佛也看见了那个被压抑的,感性的,纯情的她。

可喜的是,她在大观园中找到了知己,造化弄人,这个知己不是别人,恰是林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这章似乎被看成宝钗“诡计”的达成,骗了天真的林妹妹。其实不然,她们两个,在宝钗的豁达下渐渐地成为的是真正的神交知己,她们的友情在书中是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我不禁为她们感到欣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终于,宝钗出嫁了,黛玉含恨而终。我极不喜欢高鹗的续写。我为黛玉感到伤心,也为宝钗感到难过。宝玉失去了自己的林妹妹,黛玉失去了自己的宝哥哥。但又有谁看见玉钗失去了什么,她既失去了知己,又失去了对婚姻的选择。不知有没有人在她出嫁时唱《桃夭》呢?听见后她又会怎么想呢?她一定不会想出嫁的吧。我看见了她在洞房花烛夜,一个人默默地哭泣。为自己,更为黛玉与宝玉的缘分吧!

宝钗婚后一定很不幸福。失去了黛玉的宝玉恐早已看穿红尘。她没有《氓》中那女子的果断离去,更没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有的仅仅是一间空房。惟待红颜老去,真正地花落人亡两不知了。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士。”我愿为你唱最后一支挽歌,来人祭奠你被封建压垮的心。“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初二:y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