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梵高传》1200字以上

读《梵高传》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梵高,这位生命短暂却用一种蓬勃向上的意志力捍卫了生的尊严的画家,他已不仅仅是因为作画而为人所知,更多的是他的对命运毫不奴颜婢膝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了一代代人。他的生命是连续不间断的,很少像普通人一样遇见一点失意就自甘堕落。

他主动的向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真情,丝毫不忸怩不安。也不像奸佞之人用心机和花言巧语来骗取对方的爱情,而如一辆大显身手的坦克在无望无际的草原上长驱直入,这种看似盲目的表达方式丝毫不鲁莽,因为爱有时会令人失去理智,变成一头狂躁的狮子逼迫别人四下逃窜。珍重的是当风暴在一阵风驰电掣之后还会在静穆中保持一种庄严吗?在享受了那一种被压抑十多年的懵懂的爱的饥渴之后,还会有人一如既往的爱她吗?答案不言而喻,如梵高一样的人当然会做到。但是他丝毫不懂浪漫及没有计谋去循序渐进的展开爱情,而是他一旦猛然意识到自己所爱着的那个人就必须向她倾诉,否则下一秒就兴许要被关在疯人院度过,他丝毫也忍受不了把秘密藏在心中,爱上了就不会默默藏在心底。

但厄运总要冷不防的为那些可怜的人开一些玩笑,她面对梵高的如暴风雨般的示爱方式,立刻就由惊吓转而惊恐万状的逃窜。对于料想不及的打击,梵高并没放手。他追去她的家门,但她的父母也深恶和讨厌梵高其人,撒谎说她不在家,但这骗不了梵高。梵高立刻就把手搭在燃烧的蜡烛上面任凭烧灼,她的父亲瞬间被惊吓晕倒,过了十多秒,直到别人把蜡烛扑灭之前梵高都浑然不变色的一直伸着发出嘶嘶皮肤冒烟的手。他一直都没有半点深思熟虑的去向命运发出控诉:我将要睥睨天下,而是他的与生俱来反抗命运的不屈精神在起初就藏在躁动的性格之中,己身如火就不会惧火的威严,是只在生与死之间做出选择的与生本能让他迅速的让自己觉醒。

你在任何时刻都不会见到一种倦怠的忧愁般的平静落到他的灵魂里,不管什么坎坷磨难对他的前进之路都只能弄巧成拙,决胜是必然的。缺少爱情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还毁灭不了他。直到世间真正爱他的人出现,他才懂得曾经的追求是多么渺小,是别人的拒绝与藐视让他无所畏惧,生活的失意没有惊扰到他,只会令他更爱他所爱的人。他寻找到了一种表述内心向往的东西——在大自然中领悟生的意志,将快乐的向往光明的激情通过画带给世人。

他不知不觉的处在生命里的震颤不已里,那些老于世故的居心不良的乡里乡邻假如还能从从容容的在拽着无数的船儿中乘风破浪,他们的深信不疑也定会在梵高周遭的熊熊大火中被连根拔掉。刁钻奸诈尽情的想嘲弄玩于鼓掌手中的为人君者结果却无功而返,带回来的只是一阵无力的冰屑。因为自始至终梵高都显出一副单一的思想,他不会问自己:今夕是何年。他不问自己的年龄几何,他想做的什么也阻止不了。他的命运完全被掌握在自己手中,纵然是生命,他也不想让上天夺取。他是通过自杀向强悍的命运展现自己的不屑。命,不该由上天来结束,当他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在世上再也无所事时决然离去,对于那些躺在床榻上呻吟着期盼一种幸福留恋人世的人梵高有一种理智上的超然。离去是在另一个地方等待,他匆忙的来到人世然后又急匆匆的把生命的真谛带给世人就转身、回头,至于是否流芳千古他没在意过,他来不及思考,他就像完成一个任务一样的度过。

蜜蜂以尾刺为武器,大肆掠夺那夏天的丝绒般的花蕊,无人察知。那些光和热从遥远的星球奔赴世上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块开裂的土地再次受到重创。在波涛汹涌的汪洋里,四处乱射的太阳笼罩着威风凛凛的舰队,而它的锦旗迎风招展,这群庞大的舰队如一群洪荒猛兽向海洋的深处奔去。与他们所携带的利剑相比,梵高的英雄气概更为锐利,不需要商讨就能遗世而独立。那些围在他身上的乌鸦,遮盖了骄阳,它们的表情让人心生敬意。因为坚持,磨难的深厚只能加速他前进的步伐。黑暗和痛苦只是他的傲然的衬托,在风暴中永远如一缕清风发出轻微的响声,长鸣不息。

旁观者有如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凝神静听,而当事者往往已习惯一种生活,在嘈杂的夜幕里长忆平生。人间何处问多情,梵高的选择在别人看来是悲哀的,只有他知道这是他必然的选择,每一个人幸福的方式不一样,有人的生活方式怪异。但不会商榷的是,他们所处的生活就是他们一生所追求和喜爱的,无论平坦与否,每一个人都向着心中的期望进发,外人应该尊重,或者他带给自己的只有惋惜。

梵高在自己的文里写到:我能够在那些不幸的岁月中活过来,是因为我必须画画,是因为我必须表述我心中燃烧的东西。但是现在,我心中没有燃烧的东西了,我只成了一个躯壳,难道我还要如可怜虫一样继续活下去,等待某桩意外事故把我从地球上除掉吗?

因而他不等那即将降临的荣誉就开枪自杀了。

他的一位朋友说:梵高的画的特点,在于极度的力量和粗犷的表现,在他对事物的根本特性的绝对肯定中、他的形式之通常的轻率的简化中、他要直面太阳的傲慢愿望中,以及他的描绘色彩的热情中。显示出他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一个男子汉,一个勇敢的人——有时粗野,有时天真的幽雅。

人,不求苟且的活着,每一刻都要像火球一样力争放出它的能量,像一滴水毫无怨言的落入太阳中,蒸发。这正是他活着的理由、方式,他用一生去践行了。

一旦意识到活着的理由,就要拿出一种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该被命运战胜的勇气,那将会成为最终不悔的理由。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700字 初三 读后感

《毁树容易种树难》一文,短小精悍,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了发人深省。杨树竖着种、倒着种、折断后再处都能活,可是十个人种树却抵不住一个人毁,岂不怪哉?怪么?不怪,因为“毁树容易种树难”。

生活中也有许多与包含这道理相仿的事。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问他的臣子们创业与守成孰难。有的说创业艰难,有的说守成艰难,到底哪个更难?---创业艰难守业更难。

不是吗?明末农民领袖闯王李自成身经大小几百战,虽然其间有过挫折,有时甚至只剩下几十人,终于推翻了统治了200多年的明王朝。可是进入北京城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内部不和,军纪涣散,只有40余天,就又匆忙披上刚刚卸下的战甲,仓促应战,最后竟败于吴三桂手里,叫后人扼腕长叹。

李自成为什么会那么快就失败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不懂得守业更难的道理,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更长,道路更艰难,以致他这个本来握霹雳、挟雷霆,高瞻远瞩的人,变得目光短浅,坐不稳金銮殿。

回顾我国建国的历程,正如陈毅同志所写的:创业艰难百战多。无数先烈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过20多年漫长的岁月,才推翻群魔乱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黑暗世界,建立了光明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以后,我们就加紧了经济建设,医治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但是,某些领导在胜利面前开始不谨慎了,致使10年的“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一伙钻了空子,造成10年浩劫,国民经济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壮丽江山几乎毁于一旦。

这就是“种树”与“毁树”。从这两个例子里,我们看到了创业与守业这“种树”的艰难,看到了政权、国家崩溃这“毁树”的容易。

我们应该从“毁树”的容易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车之辙”,在胜利的面前要慎之又慎。

既然“毁树”易而“种树”难,我们更要努力“种树”,并设法用“篱笆”把“树”围起来,或“派人守护”,莫让“毁树”者手触到“树”,让“树”茁壮成长。

我们青年人应该努力学习,为我们今天的“种树”出力,给“树”浇水、施肥、使“树”快快成长,扎下深深的根,永葆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