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眸,美文厦门1000字

凝眸,美文厦门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厦门,好一座简约、精致、秀美的城市!仿佛一帕散发着奶香的襁褓,随意地泊在浪花间,泊在我心湖上……

厦门是秀丽清新的。如果说雄踞九江边以清风为弦的庐山是一把别致的竖琴,那么在海浪中细语呢喃的厦门就是一支悠然的小夜曲;如果说在阳光下缱绻舒展的银沙滩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诗,那么在海鸥祝福声中迎着朝阳浅笑的厦门就是一篇珠圆玑润的小美文。或列成威武仪仗,或独自冥思苦想的棕榈、槟榔是美文里一行行活泼玲珑的文字;这一丛那一簇的奇花异草是这篇散文里一个个乖巧玲珑的逗点;湖里、思明、集美、同安是她密切相关却又独树一帜、支撑起篇章结构的过渡段;会展中心的瞩目寥廓、集美大学城现代化建筑是她着力渲染与铺陈的明丽意境;鼓浪屿则是悉心打造魅力无限的主题思想,被奖章般别在胸前,展演着昨天的沧桑、今天的姣好、明天的辉煌。

厦门是年轻英展的。如果说,海沧大桥是一张满弓,那么厦门就是在其弦的腾飞之箭,那风浪里出没起伏的一艘艘渔船,可是它飘落的一颗颗遒劲的箭镞?海沧大桥又如一道卧波长虹,改革的雷霆、追求的彩虹、梦想的云裳都在这里凝聚、整合,在这里豪迈地踏上厦门腾飞的新时代起跑线,起跑线上活跃着的是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时代健儿。陈嘉庚是厦门的缩影,厦门的骄傲,厦门的典范。鲁迅任教过的厦门大学是厦门的脊梁,是厦门的后背……这些都是挥写美文厦门的生花妙笔,是构建美文厦门的璀璨灵感,是升华美文厦门的光辉主题。

曾经高挂“远华电子”招牌的那座红楼也许是美文厦门唯一的瑕疵,红楼并不显眼,稍不留神,它就泯然众楼矣。华光路也并不繁华,路面也相当狭窄。面对它,我感觉这不是一堆秦砖汉瓦加水泥的原始拼砌,而是一部方方正正灵与肉、荣与毁的历史教科书。曾经叱咤风云的赖昌星从这里悄然远遁,加拿大引渡的路漫长而遥远(现已引渡回国)。董文华、杨钰莹《十五的月亮》、《轻轻地告诉你》的清声流韵,从一扇扇尘封的窗口款款流泻出来,在耳畔、在心头流连盘桓,久久不散……多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达官显贵、政客明星,无一不在红楼里被“心爱尤物”纷纷拿下——有的成为人们不齿的阶下囚,有的黯然走上了不归路……

玩物丧志,警钟长鸣。偏偏当今壮志囊酬者多玩之。玩之乐趣、玩之魅力可见一斑……我在楼前照了张相,明知这里是坟墓,却把它当作纪念碑立在身后……

瑕不掩瑜。美文厦门自有她闲适淡雅、优美妙曼的旋律,这是浪花与白云的絮语,是晨风与朝霞的摩挲,是马达与汽笛的和鸣,是你我他心灵与心灵碰撞的交响!

“步履秋髙莅厦门,几曾圆梦海天存”从厦门回来,我的心就被留在那片深邃的湛蓝里了……

凝睇生死的距离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于时光洪流中凝睇生死的距离,终当韶华逝去,尚存一脉念想。

--题记

那日的空气些许阴湿,我于山谷间踉跄而行,一任泥泞飞溅,随行的人们哭天喊地,沉重的悲伤有如繁密的雨丝,坠于天尽的深渊。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目睹生命的消亡。

唢呐声锦长不绝,我麻木地行走,跟随在被人高高举起的棺材之后。我微微昂首,望见沉重如斯的棺材里,那个枯萎的生命。太爷爷眉目安详地沉睡,有如一片枯残的叶片,靡靡躺在这料峭的春寒,那个曾手执衣架厉声呵责我的老头。此时离我那么近,而那因无可追寻的殒落的生命,确是透彻心扉地拉宽我与他的距离。

"好了,到这里停下吧。"爷爷苍老空远的声音传来,混合着我对死亡的恐惧,一并闯入心扉。唢呐声戛然而止。四周是寂静的凝固了的空气。只见爷爷以一双浑黄老眼,长久而沉静地注视棺材里的亲人,仿佛在凝望那透明外壳的,遥不可及的生死距离。默罢,取出一株与环境沉闷而格格不入的植株。望见爷爷如手捧明珠般摘下,在朝拜时负一心露水瀼瀼。当明丽的青藤终是一点一点映亮爷爷渐已蒙生的眼,我忽然地感到一种执念呼之欲出那是怎样的沉静,来以一株青藤象征生命的延续,于死亡中寻至生与死的距离。

凝睇。当清明又至时,我复登苍凉的山谷,忘见那生之绿已然繁密爬满冰凉的墓碑,回忆起那日的送行,曾以为死亡离我如此遥远,而如今却现于眼前。无数青绿的生命在在春里翻阅生命的印记,这鲜明的生,与苍凉的死,竟得以在蔓绿丛生中只生!心下轰然——

兴许,生与死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当一副老年的身体运往阴湿的太平间,一声明亮的初生儿的啼哭便复响起。人这一生,在不断失去,失去生命。失去一个个令人回想的瞬间,便以为这种消殒于生着人来讲,是一种遥不可望的距离。而他们却未曾想到,一个故事缓缓展开便突然结束,一首乐曲刚刚奏响便戛然终止,这并不意味着人事的死亡,却复是一种永恒。因为永恒,不是时间的漫长延续,也不是山水之外的亢长距离,而是某一瞬间,对于生死无限锁链的毅然挣脱。

曾读到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生与死,原本就如墓碑与春草共存,因有消亡,复有重生。如果我们注定是万千松子中的一颗,那么生与死的距离又何足挂齿?

如果我们是时光长河中的一粒微尘,那么即便时光带走亲人的生命。我们也需如爷爷一般,以与悲伤相反的沉静,凝睇生与死的距离。

如若我们还有机会享受四季的流,如若我们还可于生命灼灼中赏一帧景,读一首诗,那么我们何必在乎生与死的距离。

生死原是生命的常态,因有于人也中遭逢的记忆,不枉走此一生。我于生的一岸,在岁月的嬗变中,遍寻生命的意义。生与死的距离,想来并不太长,却足以令生着的人,且行,且珍惜。

步向,生着的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