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粉笔里的爱600字

藏在粉笔里的爱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同学们都说世界上最平凡的东西莫过于粉笔,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它是伟大的,我们敬爱的老师就是用一根不平凡的粉笔为我们撑起了一座知识的大殿堂。

老师每天在讲台上用粉笔一字一划地写出我们所要学习的字,粉笔牺牲了,变成一朵朵雪花,落在教室里,变成了“银川”;落到老师的头上,把老师的青丝染成了白发;落到我们身上,变成甘露,留进我们的心中。

上课玲声响了,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给我们讲课,从老师那嘶哑的声音,我可以判断出老师身体不舒服。但老师仍面带笑容,用粉笔构画出我们学习的内容。你看你看,粉笔灰又飘落到老师的头发上,头发又白了一根。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了,老师不知用了多少盒粉笔,也不算不清楚有多少粉笔灰落到老师头上,搞得老师原本乌黑发亮的头发掺杂了好多好多根白头发。而粉笔构画出来的内容却变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滋润着我们这些花朵,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越开越红,越开越灿烂!

望着老师头上的一根根白发,眼角旁的一道道邹纹,我流下深情的泪水。我、我、我恨粉笔,恨它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试问一句:老师值得吗?老师用汗水用心血换来了我们的知识,可自己呢?却被粉笔灰染白了头发,被粉笔灰飘走了自己的青春。我赞叹老师,因为老师为自己这份工作抱怨,他仍每天站在讲台上,用粉笔为祖国的花朵灌溉阳光,灌溉雨露,不求回报,总是默默无闻的。

噢!原来我理解错误了。我不再恨粉笔,我爱粉笔,因为我读懂了粉笔,读老师,更读懂了老师那份藏在粉笔里的深情,那份深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你读懂了吗?

高州市·新垌中心小学六年级:邓子园

弘扬先人精神——乐善好施

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每当看到灾难无情人有情的一幕幕,每当看到一个个失学儿童返回校园的情景,每当听到《爱的奉献》这首歌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村前的那尊李五雕像,村里的李五纪念馆,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乐善好施的一幕幕。

洛阳桥是闽南大福州的跨江重要通道,经历了三百七十多年的风浪和沧桑,海沙日积,桥墩下沉,遇到狂大风潮时,潮水漫桥,行人不能涉过。李五出资万金,把整座洛阳桥的桥墩增高三尺。他又捐资重修六里陂水利工程,所受益的水田,约占当时晋江县钱粮仓的四分之一。浙江省宁波府鄞县连遭饥荒,李五出资布施。又逢时疫流行,用于治病的砂糖一时价格昂贵,穷人无力购买服用,李五立刻派人倒糖入井,任人汲取治病。泉州一带饥荒,李五在泉州东岳庙捐米150石赈灾济饥民……“恩公井”、“恩公祠”、朝廷钦赐的“乐善好施”匾额就是他一生的慈行善举。

李五是池店的祖先,他这种乐善好施的精神鼓舞了池店村的子孙。李祖荫老爷爷捐建“池店中心幼儿园”、“池店中心小学”、“池店中学”、修建“东贵路”,李佩治老奶奶为我校捐建读书长廊,橡胶跑道,重病时还捐150万建“科技楼”,黄励生伯伯捐建教学楼……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家乡的学校环境,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

李五的这种乐善好施的精神扎根在老爷爷老奶奶心中,扎根在父辈心中,也扎根在我们少年儿童心中。在学校举行的“为海啸献爱心”、“为汶川献爱心”、“为青海玉树献爱心”、“为云南四川献爱心”、“为残疾人献爱心”等活动中,涌现出大批的“爱心小天使”,他们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其余同学也踊跃的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有的同学甚至抱来小猪罐,我也瞒着爸爸妈妈捐出所有的零花钱……虽然我们的钱不高,但我深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众人的帮助下,她们一定能度过难关。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乐善好施的精神不仅扎根在李五心中,扎根在他的子孙心中,还将扎根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