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在我的家乡荆门,过春节就是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按照我们荆门的习俗过完冬至大家就要准备买年货了,灌香肠,晒腊鱼、腊肉、腊鸡……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色香味俱全的香肠了,想想都流口水。
到了腊月二十六左右,我们大家都快忙坏了,爸爸、妈妈都忙着买年货,爷爷、奶奶就忙着做具有我们荆门特色的鱼糕,蟠龙菜、肉圆……还有就是要做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房间,把家里整的干干净净的,好来迎春节。
到了春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贴春联,窗花有许许多多的形态,贴春联也很讲究,每门必贴。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大家都特别重视。在我们家早上起床也要做这些事情,每年爸爸妈妈都会叫我来贴窗花,贴春联,我很喜欢。今年我们家的春联是我写的,我写的是:吉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安康。祝福我的家人们身体健康,年年富有。大家都夸我写的好,是个小书法家。
中午十二点钟,爷爷还要放鞭炮,放完以后就是大家吃团圆饭的时候,是多么的温馨,我们会在餐桌的正中间摆上一条鱼,但是我们都不会吃,这代表年年有余。
到了晚上我们家也会包饺子,看春节年欢晚会。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还会拿上先前买好的烟花,手里提着灯笼,去空旷的地方放烟花。看着五彩斑斓的烟花我们大家心里都开心极了,虽然天气冷冷的,但是我们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
元宵节的时候我们还会吃汤圆、看灯会,虽然现在我们这的灯会越来越少了,但是我们大家依然没有减少对辞旧迎新的愿望和对来年的美好期盼祝福。
动物园游记
星期天,我和朋友们去京山的太子山文化主题公园游玩,里面有松鼠、狮子、黑熊、蛇、白狐……
我最喜欢的是骆驼和马,所以我首先去喂骆驼。看着它们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我喂的食物,我就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而马就不一样了,我喜欢听它们嘶叫,那嘹亮的声音,听起来八面威风,叫人好生骄傲。它们也好像很喜欢我,我一走到它们面前,它们就亲切地叫起来。
黑熊也有趣,它浑身黑黑的,体形很大,还可以站起来向游客要食物吃,样子看起来憨态可掬,可爱极了!
再让我给你讲一下孔雀吧,你们能分辨孔雀的雌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雄性的孔雀有长长的、美丽的羽毛,喜欢比美。而雌性的孔雀没有漂亮的羽毛,想必动物母亲也是朴素无华的吧。
通过这次和动物们的亲密接触,我懂得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关爱它们!
相似题目
-
我们家的春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四大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绵长,所以,大小节日,也是数不胜数。但其中最隆重的,在中华儿女心中分量最重的就要数春节了。有人说,有父母的地方,哪里都是家。所以小年过后,数以千万计的同胞们,与我们的脚步一样匆匆,只希望能早点回家--与爷爷奶奶团聚。一大桌垂涎三尺的年菜在爷爷奶奶、老爸老妈的手中诞生了。请祖辈分岁、烧黄灿灿的佛经,等到一切都办妥我们全家才会围坐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而每年陪爷爷奶奶看春晚成为了我们家固定的娱乐节目。对于春晚,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应该是世界上连载时间最长的电视娱乐节目啦,自1983年起就从未停过,一年一次,都有36载了呢。渐渐地,我发现看“春节联欢晚会”早已不是一种娱乐,不是一种单纯的看电视,这已经成为了大江南北,华人儿女团圆守岁的一种习俗,一种快乐祥和的习俗。只要没有要事,哪怕远在他乡,只要是黑眼睛黄皮肤,便一定会回到老家,陪伴着父母。想象着:一家人团聚一堂,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想象着再次品尝妈妈的菜肴,想象着大家伙边吃边看的“春晚”,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跨年的电视节目。而接下来大年初一的一早,南方地区便会迎来吃汤圆的习俗。你听,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嘶嘶声,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噼啪噼啪抖落汤圆的声音……掀开锅盖,水蒸气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整锅的汤圆在沸水里翻滚、旋转,旋转、翻滚,一如闹腾的小精灵,伴着甜丝丝的糖味,穿越每个人都骨髓,植入每个南方人的心底,只为这是家的味道。说句实话,我并不喜欢吃汤圆,一颗颗小小的,粘牙、费劲,嚼也嚼不开。所以,每年的这一天,都是我妈连哄带骗地让我吃下一碗。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壮着胆子,向爸爸提出“我可不可以换换口味”的请求。但爸爸一听,立刻拒绝:“不行!”我十分不解:“为什么呀?这汤圆又不是我喜欢吃的。”“因为这是你奶奶亲手做的,代表了团团圆圆。”这下,我豁然开朗,原来吃汤圆还有这么美好的寓意呀!虽然心有抵触,但还是“埋头苦吃”。这,就是我的春节,团团圆圆,也是我们家的春节,和和美美!800字 初三
-
我们家的春节新年的脚步近了,这天我们来到新丰江边的艾田采摘香艾。新丰人似乎永远离不开艾草,他们做艾糍,用艾煲药,用艾泡脚,把艾捣碎疗伤……我们乘车来到艾田时,已是正午时分,艾田人山人海。一推开门,一股清新的艾香扑面而来。我顿时感觉整个人都抖擞起来。田野的风迎面吹来,吹乱了我的头发,拂过了我的脸颊,河岸边,一棵棵小小的艾草迎着风,轻轻摇曳着,微笑着……孩子们开心地跑着,我们有说有笑地进了艾田。手执小刀,将一株株成熟的艾草割下。一中午很快便过去了。我们拎着满满一袋的艾草,载着满满一车的快乐归去。夕阳的余晖映在我们身边的道路上。朝霞穿过密密的树冠,将斑斑驳驳、宛若铜钱般的碎影折射在地上,漾出了过年的欢乐时光。终于回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将满满一袋艾草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药桶中,开始了漫长的艾草洗涤过程。姨夫过来了,他告诉我:“你别看着艾草小,它的作用可大哩。艾草有清心益神健脾的作用,用它来做饺子皮,再合适不过了。”噢!我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艾草有这么多神奇的妙用呀!我望着正“泡药浴”的艾草,眼里倒多了一丝敬重与钦佩。终于,洗涤完成,开始捣艾。把泡完药浴的艾草放进药盅,用木椎捣成糊状。此时已是深更半夜,夜枭的鸣叫更给屋中忙碌的气氛披上了一层梦呓般的轻纱薄雾。窗外小孩放炮的声音已消失不见,整个夜晚透着祥和、美好的气氛。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昨夜的艾皮已然成型,厨厅里散发着浓浓的艾香,大人们已经在忙活了,切、搓、揉、捏,动作一气呵成。甜甜的年味和浓浓的艾香这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化作一种深深的情……不一会儿,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艾糍出炉了。一只一只,凝聚了我们对新年的憧憬与希望,哪知,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耳畔边,响起了欢天喜地的鞭炮声,我夹起一只饱满的艾糍粑粑,放进嘴中。舌尖上顿时萦绕着千丝万缕的乡情,而心田里,回荡着馥郁美妙的年味!750字 六年级
-
我们家的春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家每户都有独特的欢度习俗。今年寒假时,我就对我家春节的习俗做了一个全面的观察、走访和调查。真是不注意不知道,一注意就开了眼界啊!我们家春节的习俗真是丰富多彩,按照时间顺序共有六种。风俗一:祭灶。我们家的春节,一般都是以祭灶拉开序幕的。民谣中的“二十三糖瓜粘”指的便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了那天,奶奶一大清早便请来了灶王爷纸像,又是熬糖,又是煮小豆饭……这一切完毕已是傍晚,可还是要等点烛、敬香、供奉这一系列程序后才算结束。听奶奶说啊,祭灶为的是能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我们家幸福平安。风俗二:扫尘。举行祭灶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每年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人们把这段日子称为“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扫尘,顾名思义,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清洗器具。风俗三:贴春联大年三十这天,人们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甚至自己铺纸泼墨挥毫,而我们家的春联便是我这位学习书法将近四年的的小书法家提笔书写的啦!鲜红的春联成功将原本冷冰冰的大门装点一新,有了些许蓬勃的朝气。风俗四:贴“福”字。贴完春联,人人都不忘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是倒着贴哟!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其实啊这是谐音“福到”的意思,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风俗五:拜年。拜年,是春节里一项重要的活动,我几乎大半个寒假都跟着爸爸妈妈走街串巷拜年,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之间都互相祝贺新年,到处一派热闹的景象。风俗六:接财神。听家人说,正月十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大年初一,最重要的就是接财神。这一天,我跟邻居的小朋友们一起点着各式各样的鞭炮玩耍,街上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笑声,商家们也都开业了,生意甚是红火。好一个热闹的春节!750字 五年级
-
我们家的春节在我们家过春节不仅能吃到肇庆春节传统食物裹蒸粽,还可以看到铜梁舞龙。这是因为我爸爸是重庆铜梁人,妈妈是广东肇庆人。大年三十的清晨,大伯背着他的舞龙服装去舞龙队做最后的排练。出门时,爸爸给了他一个裹蒸粽,笑着说道:”中午吃,可香了!”这是广东肇庆大姑婆寄来的,早上刚快递到。一个个裹蒸粽像金字塔似的,有人脸那么大。每年收到裹蒸粽时,妈妈都会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包裹蒸粽的情景,那是她最美好的回忆。裹蒸粽是广东肇庆家喻户晓的传统食品,也是春节探亲的必备礼品,寓意着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晚上,我们一吃完年饭就赶往人民公园广场观看舞龙。广场上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八点十分,舞龙正式开始。只见几十个身穿黄衣红裤,头戴着黄头巾、黄布带的壮实青年已做好了准备。我迅速搜寻大伯的身影,朝他招了招手!随着音乐骤然响起,一条近五十米的彩色巨龙登场了!全场一片哗然!这条龙真是雄伟霸气,一双黑黑的巨眼炯炯有神,一绺白花花的胡子迎风飘扬,逼真的龙爪威风极了……不一会,这条龙便舞起来了,它一会儿围成一个圆圈转个不停;一会儿缩成一团趴在地上来回蠕动;一会儿龙头腾空,身体伏地而行;一会儿龙身腾空,龙头掠过地面,整条龙上下翻飞,千姿百态。节目渐渐到了高潮。铁匠把原先准备好的铁水装入一把勺子,轻轻抛起;随后另外一个人用木板狠狠打击,顿时火花四溅,冲上天空,犹如天上璀璨的繁星,与火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龙游星海的画面。全场又一阵喧哗。这壮观的画面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突然,一黄一白两条龙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上下翻腾,显得格外有生气。只见舞龙者脱下黄衣,舞着巨龙在火花中穿梭,仿佛在驱赶所有邪恶,什么也不顾了。仔细一瞧,那不是大伯吗?我激动得尖叫了起来,伴随着火花慢慢熄灭,音乐渐渐变弱,舞龙结束了!今年的春节是我度过的又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我不仅吃到了带着浓浓亲情味的裹蒸粽,还欣赏到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结晶的舞龙艺术,真是美不胜哉!800字 五年级
-
我们家的春节我们家的春节是在老家度过的,这个美好的节日过得十分难忘。接下来我就给你们说说吧!腊八节到来时,差不多春节就开始了。这是今年来最寒冷的一天,人们一个个都添了衣服,变成了“胖子”。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美味的腊八粥喝。另外,这一天还得泡腊八蒜,我把蒜瓣放到醋里面,封住。等泡到年底,蒜瓣就像绿色的孔雀石一样,再配上饺子吃一口,那真是美味!爷爷还给我买了许多烟花爆竹,各式各样。到了除夕,大家都做年菜,香味把整个村子都浸在香味之中。不仅要做菜,还要穿新衣服,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天我最骄傲,因为门上、墙上的春联都是我用毛笔一笔一画地写下来的,让我很有成就感。除夕还要贴年画,各种各样的,很好看。我和家人们都会吃团圆饭、守岁。转眼到了正月初一,我和姐姐、爸爸去亲戚家拜年,用我们这儿的话说就是串亲戚。我们这儿有人举办庙会,小贩也都摆起来了。等到了初五,我们去逛庙会,可好玩儿呢。那里有许多表演,赛马呀什么的,我很少见马,所以显得格外高兴。我最期待的日子到来了——正月十五。我起了个大早,和家人去老家。在路上,我一直都怀着高兴的心情。到了家里,我迫不及待地向爷爷要炮,想把大家都“炸”醒,嘻嘻!“滋!”我点着了炮,赶紧跑开,捂住耳朵,等待着响亮的一声发出去。"嘭”的一声,炮炸了,这声音就像小型炸弹一样响彻云霄。到了晚上,我和家人共进晚餐,吃汤圆,有黑芝麻味儿、苹果味儿等各种不同的元宵。再加上晚上人们放炮,我开心极了。到了正月十七,我们又该上学了,大人们也正式工作了,但我不会忘记这次春节。600字 四年级
相关推荐
-
我们家的春节每个家庭的春节都有不同的过法,我们家当然也是独一无二的啦!农历腊八必须要熬腊八粥,这个粥是表示今年收获有多少的一次大展出。这粥还要给邻居尝尝,评价一下。据奶奶的说法,粥里要放一点糖,这样新的一年才甜甜蜜蜜!大概再过几天,考试结束后,这时我会到爷爷奶奶家去,过一个晚上。其实可以在自己家过夜,只是为了第二天的事。第二天,我就会来到奶奶家那边的超市。这种日子,超市的广播里播的都是一些有关于过年的曲子。在这种时候,你会被带进这种过年的气氛,忍不住就买了很多的春联、“福”字、文具等……这些东西只有一小部分是给自己的,其余都是给亲朋好友的。第三天是我与妹妹的“吃货解放日”。晚上我们会吃一些平常被“封杀”的食物,最典型的三个就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这时候大人也不会来管了。哎!春节嘛!开心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第四天,我和妹妹开始准备年初二的家庭晚会。呃……如要详细介绍请继续看,暂时不剧透。除夕前一天,要拜拜祖宗,这时候大鱼大肉就开始从菜市场来到我们家了。什么鸡、鱼、大条肉都来过年了。这一天,还要买肥肉熬猪油,过年炒菜可香了,剩下的油渣早上拌面吃。除夕是中国最热闹的一天。第一件大事——吃年夜饭。不要吃太饱,年夜饭会持续到十二点。第二件大事——老的看春晚,小的看微信。其实你想干嘛就干嘛,工作了一年,放松一下还要规定吗?第三件大事——迎新年。十二点到了,我们就出去放鞭炮。好刺激啊!年初二就是我们的家庭晚会。恰好,这也是我们奶奶的生日,所以我们边过奶奶的生日,边玩游戏,这是一年中最有趣和开心。元宵又掀起了春节的一个高潮!这天,奶奶家那边会“猜灯谜,赢汤团”。汤团有大有小,大人吃大的,小孩吃小的。晚上还要看灯会,非常精彩哦!元宵过后,春节结束了,可是大家依然对春节念念不忘。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我们家的春节我们家的春节照我们家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五开始了。腊月二十五我们家开始准备过年的用品,去买年货,买对联。腊月二十八大扫除,把所有不好的东西都扫出家门。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那一天,我们家可忙了。早上妈妈要逛花街,买漂亮的年花放在家里,会有一种万象更新的感觉。爷爷奶奶就蒸年糕,从很远的地方就闻到那香味。我和爸爸贴对联,挂年画。一幅幅年画挂在家里,可漂亮了,令人赏心悦目。下午我们家还要去拜祖先。到了晚上,我们家要吃年夜饭,也就是团圆饭。有鱼、鸡、螃蟹、排骨……吃年夜饭时大人们聊天,互相祝福。我和妹妹放烟花。大人们说过霉运怕光,放烟花可以把它们吓跑。我们家除夕到处都不能关灯,要放烟花。那烟花喷出一道道漂亮的火光,五颜六色,汇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除夕夜要守岁。守岁时我们一家都沉醉在那精彩的节目中。十二点终于到了,我们要放鞭炮,以庆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而我却连忙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睡了。正月初一,早上我们要吃斋。中午和下午去拜年。正月初二,妈妈回娘家,去婆婆家吃开年饭。正月初三,早上去喝茶。中午去庙里拜神。下午去拜年。正月初三到初六还可以去拜年,逛公园。正月初七是人人的生日,要吃年糕庆祝,只有这天才能拆红包。正月十二大人上班,小孩上学。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五吃汤圆,过了正月十五春节就结束了。这就是我家的春节。六年级:健康亮晶晶5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我们的春节当我又打开老舍的文章-----《北京的春节》时,心里暗暗赞叹北京的春节如此热闹。可又转念一想,我们黄石的春节也不逊色呀!你不相信?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我们在十一月份就开始腌腊肉、烤香肠了。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腊肉和香肠的香味。那个馋啊,甭提了!而且啊,这一年月份里还要备足年货呢! 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了。这时便有了春节的味道。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大人们都开始忙了起来:给全家买新衣服和过年时吃的、喝的、用的。这代表着万象更新的气象。小孩子们也欢乐,随着父母买自己的新年礼物和零食。最重要的还是要买鞭炮呀!小年就像是为我们过的一样。我们个个放着鞭炮,个个在大声叫喊:“年兽快跑!年兽快跑!”腊月三十是除夕。家家户户都开始为团圆饭做准备,所有的人都穿起了新的衣服,屋里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切都焕然一新。吃团圆饭时晚辈要向长辈祝词。饭后就开始看联欢晚会。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不能睡觉,必须守岁,灯火通宵。到了午夜十二点就要开始放鞭炮,意思是辞旧迎新。鞭炮声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去亲戚家拜年,并表示祝福。中午去奶奶家吃团圆饭,团圆饭也很有讲究,团圆饭上总会有火锅。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饭桌上不仅有火锅,还有一条鱼。“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有喻示“年年有余”的意思。而且,这条鱼不能吃,俗称“听话鱼”。这条鱼在桌上听人们讲述着这一年里的事情以及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另外,萝卜也是饭桌上的常菜。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鲍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亨油”。这天还会有人舞龙,或腾云驾雾,或直插云霄。听说钻龙头还可以一年吉祥,年年有福呢!元宵节不仅又是一个春节的高潮,还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很多小区都挂满了灯笼;超市里也挤满了人,都是来买元宵的。饭后,全家人边吃元宵便看元宵晚会。那电视上的小品令人开怀大笑,这白胖胖的元宵令人回味无穷。在晚上还有灯展呢!当你刚走到文化宫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里灯光四照。灯有各式各样的。五颜六色的灯光美丽至极。怎么样,咱们黄石的春节不比北京逊色吧?800字 六年级 书信
-
我们的春节新疆库尔勒华山中学六三班贺雨欣指导老师:刘小丽春节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春节是一个喜庆吉利的日子,春节也是一个阖家欢乐的节日。春节一来,人人都准备置办年货,大扫除,贴对联,寓意着辞旧迎新。我们库尔勒的春节大约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那一天就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早上很早就有人放鞭炮了,晚上也响着几声零零碎碎的鞭炮声,在告诉人们:年快到快准备迎新年吧!到了春节的前一天,这天大人小孩们谁都忙,小孩子们准备买过年放的炮仗,大人们把鸡鸭鱼肉都从冰箱里拿出来放着,把门外的对联换成新的,把红包早早准备好。除夕的可热闹了!才早上7.8点,放炮声就不停歇。到了中午,人们就更忙了,简简单单的做个午饭,就要开始忙晚饭了。晚上,一个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坐在一起吃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听着窗外一阵阵的鞭炮声。到了11点50左右,大家都开始放炮了:花炮、礼炮、擦炮、摔炮等等各式各样的鞭炮响彻云端。我们家虽然不守岁,但也熬到四五点钟才睡觉。过了春节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家家都在拜年,小孩们也十分开心,收了大把大把的红包。除了这几个隆重点的节日之外,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这一天也有许多人放炮,但家家都几乎要吃元宵,猜灯谜。我家比较传统,每次的元宵节都会制作谜语在灯笼上猜。库尔勒的春节从正月十六就结束了,大人们又开始上班挣钱了,而小孩们在放寒假,过年不用写作业,而到了正月十六又要开始写作业了。这就是我们库尔勒的春节,怎么样,年味还不错吧,可还是不如以前那么的传统啊!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我们的春节照我们揭阳市的老规矩,立春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一次,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腊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腊月二十七至二十八,家家户户制作各种果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那天,家家户户便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掉,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秧然一新。除夕外出家人都行赶回家团聚,除夕月全家吃团圆饭,不管多忙的人都得赶回家。送压岁钱是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赚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初一拜年,又称“拜正”。初一一 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晓以期望,拜年的人,无论带了什么礼物,其中大吉是不可少的。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若有儿女,亲戚必需掏腰包给他们,到了初三在去人拜年,会被认为礼节欠周。所以,有句俗掺:“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正月初七这天,家家户户都吃“七样菜”。“七样菜”即由七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窝吃。相传,宋朝有位官遭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的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车温暖感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决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复职高升,亿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命也菜工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采”而食,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期望。我们的春节怎么样?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我们的春节春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每到这时人们都要忙忙活活的包饺子,小孩们则放着鞭炮,在楼下自娱自乐。哦,对了,关于春节,还有一个名称叫“过大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每到春节,人们都要在屋子里躲起来,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物会出来杀人、搞破坏。后来,人们发现“年”的弱点:“年”特别怕红色和巨大的响声。于是人们想到了对付“年”的方法。“年”又来了时,家家户户的窗户、门口等都挂起了鞭炮与灯笼,贴上了春联。噼噼啪啪声让“年”收到了惊吓,春联和灯笼让年感到害怕。于是,“年”便逃走了。后来,这个过春节的习惯就被人们的祖祖辈辈延续了下来。自然,我们家也不例外,除夕夜可忙坏了我和妈妈,贴春联、贴门神。对了!今年是羊年,妈妈还特地买了几个羊年的贴画和窗花。然后爷爷陪我下楼放了几个烟花,上楼之后我开始学奶奶包饺子:揉面、擀皮、包馅子。由于我是第一次包饺子,所以我的饺子都是圆的,于是我给它起了个名字:“自制元宵”。晚上,我陪奶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是我们过春节的一顿“年夜大餐”大年初一的早上,我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喊”醒,然后带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扑腾”一声跳了起来,然后飞快的穿好衣,冲出屋子,对全家人大喊一声:“祝大家新年快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笑了,纷纷往我手里递红包。我们吃了在饭后就去给楼上楼下的长辈们拜年去了。我逢人就说:“过年好!”大家互相送出祝福。600字 五年级
-
我们的春节我的家乡过春节啊,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 腊月二十四,妈妈一大早就把全家人叫起来:“今天可是腊月二十四,要扫尘,是‘除陈布新’的意思,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哦!”全家人个个卖力,忙个不亦乐乎,一会儿擦桌,一会儿扫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除夕夜。我们一起来到了奶奶家,爷爷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奶奶呢,给我们泡茶端水迎接我们的到来。吃团圆饭了,大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那一道道色味双美的菜,让人看了垂涎三尺。“1,2,3,4……”我心想:咦,爷爷数什么呢?爷爷说:“哦,这个年夜饭的菜啊,一定要成双的,来年可以好事成双!”原来是这样。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菜真丰盛,有红烧蹄膀,有清蒸鳜鱼、糖醋带鱼……吃完饭,奶奶发红包啦,我拿了那红彤彤的压岁包,便问奶奶:“奶奶,在压岁钱外面为什么要包一张纸?还要拆开来,多麻烦啊!”奶奶说:“从前有一只怪兽叫‘祟’,老是来害小孩,但它却怕红色,所以用红色来‘压祟’,后来就叫‘压岁包’。”哦,真是不可思议,发个红包也有那么多讲究。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接下来就是守岁了。全家人坐在火炉旁聊天,灯火通宵,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岁能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正月初一的早晨,爸爸在家门口燃放起爆竹来,“噼里啪啦”一阵后,地上满是红碎纸片。一向爱干净的我拿起扫把正准备去扫,被妈妈看见了,她立刻阻止了我:“千万不可以扫,这个‘开门炮仗’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红运滚滚来’,寓意为今年开门红!” 时间过得真快,过了元宵,春节结束了,但春节的快乐、喜庆、传统我永远忘不了。6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春节回家在复杂的心理作用下,我从老家飞来了这个我过了将近一年的地方,一年里我没有好朋友,能算上朋友的只有两三个!春节即将到来,零星的鞭炮声勾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门前的梧桐树,度过春秋的朋友,有一点唠叨的奶奶,热闹的外婆家……一切的一切都在催促我赶快回去,于是---背上书包,说服老妈,跳上飞机,飞向了故乡。回到家中,发现一切如故,一年前用过的东西竟还在老地方,一觉醒来仿佛觉得这一年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梦醒了,我还在老地方,连奶奶的微笑都凝固似的,一点没变,这让我很高兴,出外游子回乡却发现一切物是人非的场景一点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新年的前一刻,坐在家中和亲人一起倒记时,欢乐的笑声久久回荡在老屋上空。见到朋友的那一刻,内心涌出的是从来没有的感受,一点喜悦,一点忧伤,拥住她们却是无比的塌实.很幸运,她们一点没变,还是那种没心没肺的样子,所以我可以和她们一起疯笑一起打闹,不必像在那边一样,有人在身边却找不到话说.到了外婆家,还是一样的热闹,表弟还是一样的调皮,在嘲杂的声浪中我却感到无比的宁静,很安心.坐在公园画石膏,望着一点点生动起来的小房子,回想自己的一年,什么都没做,惶惶忽忽一年又一年,便感到自己是活在梦里的人,在大家的呵护下永远不愿醒来!春节回家得到的惆怅却多于快乐,还有对Ag的思念!像大姐姐的汪,甜蜜到有一点像恋人的Ag,暴力的title,我想我的快乐只在老家的那个梦里,在这个学校,我是得不到友谊的,至少得不到我想要的那种!过完年回家,又要开学了,我又要回到噩梦中,但我相信随着时间流逝,只存在于老家的那个好梦终会来临!600字 初二 日记
-
我们家我们家不是有着严格规定的家庭,所有的家风家训都包含在平凡的小事中了。我小时候爱跟邻家姐姐一同外出,玩上一个中午,赶到家人下午回来之前,便就瞒过去了。后来被妈妈发现了,说是以后只有每周六玩到两点之前回家,这之前的事情也就一笔勾销,如果没有遵守这个约定,就怪不得她打我。我思索了一下,发现不亏,就点头答应了。我是个意志不坚定的人,被诱惑几下就跟着跑了。下午到点时,我一路狂奔,背上的汗浸湿了我的衣衫,却也不敢停下来。到了家门口,我却有些胆怯,调了调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看上去像是慢悠悠走回来的样子,脑中一连浮现了好几个理由,才勉强赶进门。刚一进门,就看见妈妈黑着脸。我有些畏缩,怯怯喊了声“妈。”却见我妈走了过来,眉毛皱在一起,眼中的怒火怎么也顺不下去。她抓着我的胳膊,一脚踢在我的屁股上,又连着踢了几脚。不疼,可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失约过。别看我妈凶,我不乖;就以为我们家里成天大、小吵不断。我们家可和谐的很哩!我经常同长辈开些玩笑也无妨,我们几个小的疯疯闹闹在姑姑家里的沙发蹦蹦跳跳,毯子掉了一堆。我姑却一脸惊恐的说到“咦!赶紧下来,别把你们摔着了”。一边说一边递给我们刚洗好的水果,姑父还因为我们的到来买了好大的蛋糕。因此,我们在姑姑家最为开心。家里没事就爱聚在一起吃饭,把正在跑车的二伯劝了过来,让他好好吃点。拍一个视频给正在大学想家了的姐姐。我们有说有笑,不断给对方碗里布菜,时不时为我们的烦心事出谋划策,一起解决问题。这大概是最幸福的家庭了吧。600字 初二
-
我们的家家是一个筐,装进去的是你我他……家是温馨的小屋。妈妈疼我,爸爸爱我,我是在家的呵护下长大的。考试前,爸爸妈妈左叮右嘱咐,只怕我不认真。晚上,夜风悄悄地吹,我在灯下复习功课。听,又是电话铃,八成是妈妈打的!刚接上,妈妈的话一泻千里:“记着,明天去时带上面包、饮料。今天晚上别胡吃西瓜,小心明早肚子疼。呀,我给忘了,明天你奶奶给你做饭,想吃啥就买啥,听见了吗?”“妈,我知道了,谢谢关心。”我挂了电话,回味着妈妈那质朴的话,觉得心中如小溪在欢乐歌唱。虽然妈妈没有亲自照顾我,但母爱却顺着那细细的电话线跑进了我心房。啊,温馨啊,我的家。家是浪漫的小屋。我生性活泼开朗,喜欢又蹦又跳。笑不露齿,我不认识它,它也没见过我。节假日时,我会去地里摘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用来装扮我的“玫瑰园”。瞧,沙发上的“坐垫”,绿绿的,郁郁青青,是我的“杰作”。花瓶内的鲜花被换下来了,插上了黄色的“小太阳,”不用问,是我的新发明。对于这些,爸爸不但不反对,反而帮着我瞎闹,经常美其名曰:“我这‘千金’将来是建筑设计师的总指挥呢!”,嘿,瞧爸那得意劲儿!哟,浪漫啊,我的家!家是理解的小屋。哥哥成绩特棒,被誉为“标准大学生。”可报志愿时,哥哥选择家乡的一所大学,爸爸和哥哥谈了很久。最后只听爸爸吼了一句:“好儿子!有志气。家乡就靠你们建设了!”哥哥真是好男儿,能够舍小利顾大局。门上的风铃仿佛也懂了,转呀转,转出了全家人的欢声笑语。理解,不需要太多的话语。有理解的地方就会有灿烂的明天。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夜风吹弯了爸爸的腰,星光染亮了妈妈的发,爸爸妈妈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正努力着。家啊家,你是我避风的港湾,是我成长的摇篮,更是红日升起的地方!600字 初三 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