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明礼仪800字

所谓文明礼仪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而在当今这个社会,讲文明讲礼仪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大问题。

学生的出口成“脏”,问路者的“冰冰”有礼,道路的垃圾遍地,公交车上的争夺拥挤等等的一切都在述说着我们所丢失的宝贵。古人说的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古代的一个小故事:孔融让梨,就告诉我们礼仪的重要性。

孔融,鲁国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而另一个故事:程门立雪,则告诉我们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一个手势、一句话语。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像这种讲文明、有礼貌的小故事,可谓是数不胜数的!

一个小小的文明举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多少笑容和快乐啊!如果人人都讲文明,我们的社会该会多么和谐、快乐呀!

所谓畸形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枯燥荒漠之上,游离着无数迷茫的沙,那些高高在上的白云,你们在干嘛?

——题记

话说,昨日被我妈叫去店里,很不幸的,也让我看清了这个社会。

“时光穿梭回到童年时光…”“时光…”“嘟……”“

喂,嗯,好,一会就去。"大清早的,老妈便打电话叫我去店里,说是要陪我去买新衣服,其实呢,她的真正目的,我比谁都清楚,唉,知道能怎样,要我帮忙,也是理所应当的嘛,所以咯,走起~~

等了大概一两分钟的车,便上车出发了,很快的,便到了不远的店里,此时正是中午,人甚是繁多,我也没空多说什么,只是会意的上去埋头苦干。

慢慢的,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一排排座位也已经寥寥空空了,走廊里的人,也零零散散的,看不到几个了。这,就意味着,今天下午,又是一个枯燥之煎熬,哎呀,熬吧。

晕晕乎乎的,逛了一下午街。不知不觉得,已经晚上八点了。

吸了慢慢一肚子的冷气,突然只觉胃略有不适。便开始催促爸妈,赶紧回家了,其实,我只是想回去,玩会网络游戏。刚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也有觉的有些不懂事,但是那网络的诱惑,实在是大。

可是,爸妈始终未理睬我的催促,没办法,我只能默默的,烦躁的,等着。

又是漫长的,枯燥的,一个小时过去,现在,已经九点多了,眼前空廖的座位上,已经看不到光了,只是这厨房的微弱之光,还持续着,里面,妈妈还在不住的忙碌着,洗菜,炒肉。突然间,竟然觉得那身影是如此动人,只是种感觉,感觉,不错。

眼光再投向门口处,此时,我再次惊奇的发现,那里正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大叔在向里面走来,步履僵硬,看上去极其可怜,唉,第一感觉就是,他没吃饭。

不一会,又一场景,令我更是感触颇深。

老爸和大叔交流过后,得知他是从延安来这打工的工人,家里共五口人,迫不得已,自己一个人外出打工,但是,很不幸的,包工头到年末却跑的无影无踪,如今,他连回家的车票钱都没有,甚至吃饭,穿衣的钱都没有。此时此刻,我也是无比同情,唉,不过一会。老妈就把一大份焖面给大叔端了上桌,拿了三块大饼,倒了一大杯热水给他,很明显的,我看到了大叔眼角的晶莹在闪烁,却一直未掉落。

我也随之递上筷子,那一刻,我分明听到了他那声微弱的‘谢谢。。’那么微弱,却是那么的令人心寒。

再次偷偷的望向他那双眼,总是那么晶莹,那么的令人心痛。我知道,他家的孩子,应该和我差不多大吧。他应该是想家想亲人的吧。此时,我多么想去抱抱他啊,给他点安慰。可是,当时,由于面子问题,我终是没有去,我为自己而羞愧。

又过了很长时间,他吃完了全部的饭菜,慢慢的起身,努力的用双眼环顾着我们,似乎想把我们刻入双眼,我知道,他是在表示感谢。

而我,此时,也想对他说声,谢谢!

后来,我把家里的不穿的旧衣服给了他,只是想用这衣服,来安抚他那绝望的心。我还想说,大叔,谢谢。

从某种角度上谈,我则又是一番痛心。

如此‘畸形’的社会,有人发现了么?有国人发现了么?

如今的社会上,这样的人,大概还有许多吧,可是,好人又有多少呢。我只是希望,好人多一点,善心多一点,社会正规一点。不要在如此畸形。

不要让‘畸形’,成为中国社会的代名词,好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