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君子吗?900字

刘邦是君子吗?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楚汉相争,项羽被围垓下,最后只好拔剑自刎,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李清照《夏日绝句》中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项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刘邦少时嗜酒如命,经常喝酒不给人家酒钱,甚至在当了皇帝衣锦还乡时,还欠别人酒钱。有一次县令招待客人,他说大话,说送一份厚礼,结果是一分钱都没送。他生性狡黠,油猾,爱吹牛皮,如此一个市侩算得上君子吗?

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力能扛鼎,年轻时就带了一支由八千江东子弟兵组成的军队,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士兵有病时,常亲自持汤喂药,赏赐衣物、食品,但由于对有功的贵族封赏较少,所以他们纷纷倒戈,以至于项羽后来败给刘邦。如此一位体恤士兵的好将军,竟被刘邦及其部下嘲笑为“妇人之仁”。

人才方面,刘邦有萧何、曹参、张良、韩信、蒯越、英布、陈平、周勃、樊哙、灌婴等一大批文臣武将为其出谋划策,这些人皆当世之英豪,有如此强大的智囊团不胜就有悖天理了。

而项羽呢,仅范增一人而已。韩信、英布、蒯越等原为项羽部下,后投奔刘邦了。表面上看是项羽刚愎自用,不懂得礼贤下士,不懂得驭下之术,实则刘邦阴险狡诈、无耻圆滑而已。当时韩信握有十万重兵,举足轻重,曾向刘邦提出封自己为假齐王,就帮助刘邦一同对付项羽。刘邦为了壮大抗击项羽部队的力量,勉强同意了,但心里一百八十个不愿意。得天下后,还不是随便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栽赃韩信,把他送上了断头台,一首脍炙人口的临刑诗应运而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这不是韩信的真实写照吗?高祖皇帝还加强中央集权,先后消灭了英布等异性王,要知道他们曾是与高祖同生死、共患难的好兄弟啊!

在新丰鸿门,刘欲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进攻刘邦十万人马。刘邦害怕了,就笼络项羽季父项伯,以兄弟相称,并对项羽称臣,使项伯在鸿门宴上,常以身子挡住刘邦。如此无耻行为,恐怕只有刘邦一人能做到吧!

而项羽被围垓下时,也不曾有过诸如此类的无耻行为。项羽垓下突围后,走东城,仅二十八骑,而汉追兵数千人。此时乌江亭长已准备好了快船,准备把项羽接回江东,而项羽不肯。念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壮诗句,最后拔剑自刎,血洒乌江。倘若霸王接受乌江亭长的劝慰,渡过乌江,回到江东,亦可重整旗鼓,再拉起一支队伍,与刘邦一决雌雄。而项羽却认为这很可耻,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死亡。刘邦苟且偷生,奴颜媚骨。试问刘邦、项羽谁是君子呢?

刚下“考场”又进“学堂”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六月,蝉儿在树上拼命的叫着。我们坐在教室拼命的学着。

6月26、27日这两天,可是关键的两天--期末考试。这次的期末考试不同于之前的期末考试。它既是初一的结束,又是分班考试。同学们毫不松懈,与时间赛跑,希望给初一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据考试结束还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检查姓名、班级、座位号是否正确,马上交卷。”……“交卷!”监考老师一声令下,收试卷的同学从后往前有条不紊的收着。“试卷都交了吧。好,辛苦了一学期,老师祝愿大家暑假快乐!再见!”听完监考老师的话,整个教室就炸开了个,“欧耶,考完喽!”同学们如释重负,脸上紧张的神色没有了,个个脸上笑开了话。“考完了,可要好好放松了。”同学们像疯了似的,迅速的往教室跑。书包顿时轻了许多,原先疲惫不堪的身体也充满了活力。“暑假,我来了!”

七月刚开始,告别了初一。迎来了暑假、补习班和火辣辣的太阳。

9点20分,我匆匆忙忙的从物理补习班赶到“精益学堂”。一打开门,嗬,舒服啊!一股凉爽的风迎面来,掠走了头上的汗珠。找了一个位置,做了下来。看着慢慢一黑板的文言文,今天学习文言文啊,我高兴极了。在跟朱老师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仿佛坐上了时光机,穿梭于古代与现在。学习文言文知识,吸取古人教训,学习古人精神品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次的学习,每一次的收获,都为我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跟朱老师学习的时间总是很短暂,下课的时候总是意犹未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天一次的学习时光,我倍加珍惜。

从“考场”到“学堂”,地点的变化,变不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求,每一次进“学堂”,都有不同的收获。走出考场,告别初一,迎接初二,我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我们的世界才会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