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荔枝600字

好吃的荔枝

0
0
600字 五年级 叙事

炎热的夏季到了,我爱吃的水果都上市了。其中,我最喜欢吃荔枝了。当然,以前我不知道,还不要吃呢!

有一次,妈妈买来一大串荔枝。我看到那一大串梗枝上有许多一颗颗大大的荔枝。这荔枝外面的样子非常不好看,非常粗糙,一个个尖角突出,摸起来有一点扎手。我想这么难看的东西一定不好吃,你看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桔子,它们都是非常好看,而且十分好吃。妈妈让我吃,我还直摇头,不要吃呢!

妈妈也就不再对我说什么了,她自己拿起一颗荔枝剥开皮,露出了光滑晶莹的果肉。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时,我改变了对它的一点看法,它看来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不好吃了。我不等妈妈再催我吃,自己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颗荔枝把那丑陋的外皮剥去,露出了白润的果肉。还没有等到我把果肉放到嘴里,那汁水就往下滴。我不及细想,立刻把它放进了自己的嘴巴里面。啊,那汁水是那样地甜。真是,吃到嘴里,甜到心里。我细细地辨别着它的味道,觉得这味道好得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说也说不出来。一颗荔枝还在我嘴里嚼,另一颗荔枝已经给我剥好了。我马上把嘴里的小核吐出把肉咽下去,迅速塞进第二颗荔枝。我吃了一颗又一颗。妈妈立刻叫我少吃一点。我表面上答应了。等到妈妈有事情走开以后,我就大吃起来。我把妈妈买来的两斤荔枝全部吃光才停止。虽然这时,我还想再吃,可是家里已经没有了。我想等一会儿让妈妈再去买荔枝来吃。

晚饭以后,我就开始拉起了肚子来了。妈妈说我是贪吃的后果。我想是呀,好东西也不能多吃,否则会变成坏事的。我又想到做人就是要做这样的人,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好象落花生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做一个像花生、像荔枝一样的人。

读《中国人的历史误读》有感

350字 五年级 叙事

看过《中国人的历史误读》这本书后,我感到既遗憾又有些迫不及待,遗憾的是,中国人在错误的历史中陷得太深了,迫不及待的是,我想让所有中国人都看看这本书,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为什么呢?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想必大家都学过《赵州桥》这篇课文吧!大家也都知道,赵州桥是隋朝着名工匠李春于公元595年到605年用十年的时间修建成的。可是“赵州桥本是鲁班建”到时下已经进入最广阔的通俗文化领域,成了歌唱家的一句唱词。唱词来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即老人们讲给孩子们听的鲁班的故事。

稍有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美丽的误会,常识的谬误。因为鲁班是春秋时代的人,何以修建一千年后的桥呢?

然而,中国人的历史思维就是靠这些尝试的谬误积累起来的东西支撑的!在我们自称善向历史学习的文化中,其实总在不自觉的误读历史。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不要为了一时的实用或为了创建一个所谓的新的历史标准,不惜篡改,删削历史,这样就会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种几不可治的痼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