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我的最爱800字

月,我的最爱

800字 初一 散文

街头凌乱的霓虹灯光,城市拥挤的水泥高墙,拼凑不了一个童话,我在草丛里找到了月亮遗落的双翼。于是,拥挤的街头擦亮希望,冰冷的城市上空飞跃浪漫的星轨。细数指缝间月光流泻的岁月,我陶醉在月亮营造的美丽而哀伤的意境之中。

这一轮月亮照过长城,照过洞庭,照过那些女子的美丽与哀伤。浸着泪的芬芳,野百合的清香,这轮月亮让人迷醉。它哀婉如一曲琵琶,冷艳如一缕云霞,让思念冲决泪堤;它冰冷如一道伤疤,美艳如一点秋红,让哀怨摇曳别离;它悲凉如秋水,纯洁如山花,让等待淹没回忆……于是,透过月亮深蓝色的眸子,我看到一个个女子美丽的哀伤。

月华如练,一曲催人泪下的琵琶散去漫天云霞。昭君一身水色长裙,独坐清辉之下。她泪光点点,闪烁百般无奈;玉指纤纤,拨出万般离愁。也许她眼里有一汪重洋,可滚落的只有点点泪珠,饱含苦涩的哀怨。我喜爱这轮月亮,因为它骨子里透出的美丽哀伤,像一曲悠长的琵琶乐催人断肠。

新月如钩,一曲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摇落一点秋红。杜十娘褪去铅华,魂归普陀。那枝原本饱满的犹如花蕾的狼毫笔已经褪色,变得枯干。那张比翼双飞的画稿不知被西风卷向何处。十娘悲痛欲绝,怒沉宝箱。十娘的清泪能否润开那早已风干的墨迹,在苍白的纸上勾勒出一双彩蝶?我喜欢这轮月亮,因为它全身浸满了美丽愁怨,如一道伤疤触目惊心。

盈月如盘,一双秋水,那是翠翠望断天涯的眼波。爷爷去了,梦里的人走了,那些歌声清晰又渺茫,飘荡在洒满月光的山径上。她像山径上一朵莫名的野花,夜夜闪着带泪的月华。唯有漫无目的地等待一切成为过去,然后回忆之城崩塌成满地的悲凉。我也喜欢这轮月亮,因为它闪动出的莫名哀伤,像一朵寂寞盛开的山花让人爱怜。

孤独攀附月色,带来那久远的回忆,倾听泣血的琵琶曲,遥望断肠的古址;哀怨借助一双月翼,摇曳那一点秋红,飘向那断肠的独弦琴,凝视烬灭的画稿;思念缭绕一丝清辉,轻抚那深沉的伤痛,滑向那触摸便崩塌的回忆,轻抚决堤的泪河。在曼陀罗花凋零的时节,在雪霰鸟啼破天空的日子里,在红樱伤逝的瞬间,在千千万万缕月光的缝隙中,多少女子怅惘地剪下一段又一段美丽的哀伤

,为月亮编织惆怅。

黑夜的角落里洒满哀伤的月光,那是我最爱的天堂。

月,阙也

650字 高一 记叙文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五的月亮照边关照在家乡……”自古以来,人们就和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歌颂她,追求她的圆满。   

“月亮的脸在偷偷地改变……”   

“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处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我陷入了沉思。

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不是的。    

什么是真正的圆?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枚镍币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测量仪器精确测量也不可能完美无缺。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好比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日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嫩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舒展手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放时,花在那里;当香消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在一场雨疏风骤过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还在那里;甚至当果实深埋地下时,花还在那里。    

或见与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整?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苏老夫子在千年前就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必须留一点缺憾。其实也是一种美,一种缺撼的美。如果人都太完美了,那么生活不是太单调了吗?抱有一种自然的心态,去欣赏人生的各种美丽的缺撼吧!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月亮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