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初政治家、军事家,西汉开国元勋,
张良
[1]
史称“汉初三杰”之一。至今,安徽庐江、陕西汉中、河南兰考、张家界,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等都说有张良墓,令人真假莫辨。
张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生平
愿从赤松子游图轴
[2]
张良先祖原为韩国颖川郡贵族其祖三代为韩丞相本姓姬。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古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l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申徒。以韩申徒之职率军协助平定关中,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史书中出生地的记载
……其先韩人也。【索隐】:良既历代相韩,故知其先韩人。顾氏按:後汉书云“张良出於城父”,城父县属亳州,即今日安徽亳州城父镇.【正义】: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城县东三十里,韩也。”
[3]
反秦复韩圯上受书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
游戏《三国志》中的张良
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约合现在50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现在原阳县的东半部),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见此情景,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椎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
然而,被大力士击毙命者为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秦始皇幸免于难,下令在全国大肆搜捕凶手10天不得,后来不了了之。古博浪沙从此一举成名
张良椎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不得不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
张良题跋全身像
[4]
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
张良题跋坐像
[5]
?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此名为讹传,实为《素书》)。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降宛取蛲佐策入关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共商大事。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
张良题跋像
[6]
”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于是,他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这一年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接着,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刘邦兵威大振,南阳郡的其它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
同年十二月,刘邦率军抵达蛲关(今陕西兰阳东南)。蛲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张良劝谏道:“目前秦守关的兵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刘邦惟恐项羽大军先入关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说:“我听说蛲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市侩小人,只要用点财币就可以打动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队,预备5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间上增设大量军队的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事情就可能成功了。”刘邦依计而行,蛲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刘邦大喜,张良却认为不可。他冷静地分析道:“这只不过是蛲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于是,刘邦率兵向蛲关突然发起攻击,结果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蛲关,穿越蒉山,大败秦军于蓝田。然后,大军继续西进,于公元前206年元月抵达霸上(今西安市东25里)。
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仅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婴眼见义军兵临城下,大势已去,只好似绳系颈,乘素车白马,捧着御玺符节,开城出降。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内的大秦帝国灭亡了。
刘邦从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到进人关中,迫使子婴投降,历时仅一年,由于他采纳了张良的计谋,保证了军事上的顺利进展,从而赢得了时间,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
谏主安民斗智鸿门
刘邦大军进入咸阳,看到那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大量的珍宝异物,使许多人忘乎所以,昏昏然,以为可以尽享天下了。连刘邦也情不自禁,被秦宫里的一切倾倒,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武将樊哙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然而,刘邦根本不予理睬。部下的一些贤达志士对此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道:“秦王多做不义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现在大军刚人秦地,您就沉溺在享乐中,这就是所谓助纣为虐了。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沛公听从樊哙等人的话
张良辞朝
。”张良语气平和,但软中有硬,尤其是话中对古今成败的揭示以及“无道秦”、“助桀为虐”等苛刻字眼,隐隐地刺疼了刘邦近乎沉醉的心。这种紧打慢唱的手法,果然奏效。刘邦愉快地接受了这卓有远见的规劫,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通告四方:“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安诸如故。凡吾所以来,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结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要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
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采取的这一系列安民措施,争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率诸侯兵抵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刘邦命令守军紧闭关门,阻止诸侯兵进关。项羽得知刘邦已攻下咸阳,十分恼怒,正赶上刘邦部下曹无伤密告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项羽立即命令英布督军强攻。同年十二月,项羽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涧东北),要与刘邦决一死战。
幸亏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曾有旧交。在项羽大军决定进攻刘邦的前夜,项伯悄悄骑马来到刘邦军中私见张良,把消息告诉了张良,并邀他一同潜逃。张良说:“我奉韩王之命,送沛公人关,而今沛公身处危难之中,我悄悄逃走,是不合道义的。我必须去向他辞行再走。”随即,张良来到刘邦的营帐中,把项伯所说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忙问张良:“这可怎么办?”张良没有直接回答,反问刘邦:“您估计我们的军队能抵挡住项羽的进攻吗?”刘邦有气无力地说:“确实不能。可是事已至此,又怎么办呢?”张良一想,当务之急是打消项羽对刘邦的疑虑,使他放弃进攻刘邦的计划。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项伯是个关键人物。审时度势,张良给刘邦出了个釜底抽薪的主意:“请您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王。”刘邦问:“项伯和你,谁的年龄大?”张良说:“项伯长我几岁。”于是,刘邦对张良说:“你替我把项伯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再三邀请项伯入帐见刘邦。项伯进帐后,刘邦亲自为项伯斟酒祝寿,并结为了儿女亲家。当项伯酒酣耳热之时,刘邦委屈地说:“我人关以后,秋毫无犯,吏民都造册入籍,府库财产严加封存,专门等待项将军来接收。之所以派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宁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并防备有非常的变故发生。我守在这里,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请您千万向项将军转达我的心意,我决不敢背弃将军的大德。”一席话,说得项伯信以为真,便交代刘邦:“明天一定要早一点亲自来向项羽谢罪。”项伯连夜驰回鸿门,把刘邦的话都转告给了项羽,并百般疏通,使原已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所缓解。
亲赴鸿门,已势在必行;刘邦明知此去如虎口做客,危机四伏,但又不能不去,真是前后为难。张良知己知彼,精辟地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其人,决心深入虎穴,谨慎而灵活地保护刘邦的安全。
第二天,刘邦仅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从骑来到楚营。刘邦一见项羽,忙上前说道:“臣与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不料我侥幸先入关破秦,得以在此复见将军。今有小人进谗,致使将军与我结怨。”项羽见刘邦只带百余从骑前来赴宴,而且一副谦恭委屈的样子,不禁动了“妇人之仁”,脱口说道:“这都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说你要在关中称王,令子婴为相。不然,我何至于如此。”刘邦先入为主,努力从精神上压倒对方,项羽自知刘邦依楚王约,先行入关并无非份之处,自己对刘邦如此这般倒有违约之嫌,顿觉有些理屈词穷。
项羽款留刘邦会饮。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块,暗示他速下决断,杀死刘邦。项羽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只好又从帐外召来勇士项庄,授意他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项伯看出破绽,拔剑对舞,时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张良一看情况不妙,赶快起身出帐去找樊哙,命其速去护驾。樊哙二话没说,持剑拥盾闯入军门,直奔帐下,两眼怒视项羽,头发上指,大有万夫不挡之勇。项羽不禁骇然,忙问:“这是什么人?”张良答道:“是沛公的随从卫士樊哙。”项羽说:“一条好汉,赏给他酒!”左右的侍从捧上一大杯酒,樊哙站着一饮而尽。再劝再饮,并借题发挥地数落项羽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接着,便厉声陈述刘邦的劳苦功高和忠义,指斥项羽疑心太重。项羽一时竟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所震慑,无言以对,只是招呼樊哙说:“坐!”樊哙乘势坐在张良身边。过了一会儿,刘邦见情势已渐好转,便借口人厕,招呼樊哙出帐,张良随之而出。三人商量对策,决定由樊哙保护刘邦赶快脱身,张良留下来应付局面。
再说刘邦留下车骑,在樊哙等四将的护卫下,轻骑简从,经骊山、过芷阳、抄近路,不辞而别,秘密地返回霸上。而身在虎穴的张良沉着冷静地与项羽等周旋。此刻他估计刘邦已回到军中,便进帐辞谢道:“沛公不胜酒力,醉不能辞,o谨使张良奉上白璧一双,敬献大王足下;另备玉斗一双,敬献范将军足下。”项羽无奈,只好收下白璧,不了了之。范增气得把玉斗摔到地上,拔剑击得粉碎,愤怒地说:“唉!竖子(对项羽等的轻蔑称谓)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必将成为他的阶下囚!”
张良在这次生死攸关的斗争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帮助刘邦安全脱离虎口,又使项羽内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祸根。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他“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并违背楚怀王“谁先攻人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约定,把刘邦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而把实际的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用以遏制刘邦北上。刘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击项羽,后经萧何、张良一再劝阻,这才决定暂且隐忍不发。
天下分封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刘邦赐金百镒,珠二斗。而张良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项伯见利忘义,立即前去说服项羽。这样,
张良
刘邦建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东北),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刘邦依计而行,烧掉了沿途的栈道。张良此计,可谓用心良苦,它为刘邦的巩固发展和日后东进,取得了重要的保证。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张良早已料到这一点,于是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同时,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说是“齐国欲与赵联兵灭楚,大敌当前,灭顶之灾,不可不防啊。”意在将楚军注意力引向东部。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的毫无生气的腐朽力量。张良的信从侧面加强了“明烧栈道”的效果,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方,从而放松了对关中的防范,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久,项羽于彭城杀死了韩王成,使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同年冬,张良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终于回到刘邦的身边,受封为成信侯,此后便朝夕相随汉王左右,成为画策之臣。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的确,项羽杀韩王成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下邑奇谋画箸阻封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印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振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着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楚军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汉王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
张良
,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并问此计得失如何。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他沉痛地摇摇头接着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要坏了。”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致其死地吗?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表商容之闾(巷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意在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贤的时候吗?第三,武王散钱发粟是用敌国之积蓄,现汉王军需无着,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第四,武王翦灭殷商之后,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第五,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第七,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张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他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张良鞭辟入里的分析,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难怪1700年之后,还被明人李贽情不自禁地赞叹为“快论。”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尔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不能不承认,张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
六年级:陈逍
儿子是父亲的脚
我一直嫌弃父亲,甚至很少叫他父亲,每次开家长会,父亲要去,我总是将他拦住,只让母亲去。
我嫌弃父亲,不只是因为这个人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我的父亲,在五岁时就去世了,还因为现在这个叫父亲的人是个瘸子。在我眼里,他是个没用的人,他只会对着一堆木头,又削又推,弄得满屋子木屑,而一家人的生计,只靠母亲一人忙活,犁地插秧,无论天晴下雨,都在田地上任劳任怨。我是心疼母亲,我看到母亲渐生的白发,看到母亲劳苦下渐渐躬下的背,想到母亲背着沉重的背篓在泥泞中摔倒的样子……我对他的恨就愈深。我想,要是这个人不是嗜酒,不是因为喝醉了摔下山崖,要是他能像人家的父亲那样照顾整个家,我也不会被伙伴嘲笑。
他是个木匠,他会给我削各种玩具,家里摆满了木偶、木剑,全是他雕的,但我从来不玩,我甚至将它们扔得远远的,是母亲又一一捡了回来。母亲训斥我,但每次他都说,算了,小孩子嘛,等他长大了,自然会懂的。
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城里的高中。高中三年,我给家里写过很多信,但信里只提母亲,对他却只字未提。但他从不计较,我写一封,他就回一封。信里,写了很多关心的话,但都在开头加上一句:“***说的。”
高中毕业,我收到了外省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临行那天,他把一块珍藏多年的表悄悄塞进我的书包。
母亲把我送出村子,到镇上的车站时,我说,妈,等我读完大学,我挣钱养您,我带您去城市里生活。母亲含着泪送我上车,但我又忽然转身,把藏在心里多年的话说了出来:“妈,跟那个人离婚吧,那个废物……”话没说完,一记响亮的耳光就落到了我的脸上。母亲哭了,她对我怒吼道:“不许说你爸是个废物,你知道他是为谁瘸的吗,是为你。你八岁那年,在学校跟人打架,被人从楼上推了下来昏死过去。那时你爸在外县帮人做工,听说你的事后,他连夜开着借来的拖拉
机往医院里赶,心里急,开得快,没想到半夜又下起了大雨,车才翻下了山谷。找到他的时候,车身紧紧压住他的双腿,但他睁开眼,最先问的却是你有没有危险……”母亲哽咽着,“那时你还小,不懂事,你爸怕你知道了心里难过,就一直没跟你说,只是说自己喝醉了摔下山崖的。”我听着,愣在那里,眼泪哗地流了出来。
那天,我没上车,我是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山路跑回家的,我看到父亲坐在门口,还是送我走时的那个姿势。我不顾一切地跑上去抱住父亲,大声喊着,爸,我错了,爸,儿子错了。爸,我背您到处转转吧。我背着父亲到田里、地里、山上,父亲自从断腿后就没出过家门了,我说,爸,以后您想去哪我就背您去哪,从今天起,儿子就是您的脚了
相关推荐
-
儒家文化“温故而知新”仅仅五个字,但却包含了千千万万的哲理,教会了我们如何读书学习的方法,反映圣人孔子在教书育人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温故而知新云南省红河洲蒙自市第二小学王延洲古代儒家思想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孔子说曾说过一名话:“温故而知新。”以前,我总是对句话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经常装着有学问的样子说:“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人们读书往往只读一遍,这种读书方式,只能看懂了表面意思,却不能了解它在内在的意思和更多的知识。“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下山”,从表面理解是: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无比。而内在意思反映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共产党带领解放军牺牲了多少战士,才换来今天的幸福日子。而只要你再读一遍就会发现这个句子用词的准确。比如“纵身”这一个词表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无比和坚定报国的信念,如果你再读一遍,我坚信,你会发现更多的道理。读书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的,从肤浅到深奥。到现在我还读一些儿时觉得不好看的书,但现在的感受却与从前截然不同,虽是一本儿童读物,但写法和构思都有一种极其深奥的变化,就这样反复的读这些书,我受益匪浅,书就是这样的。现在我还不时地看《小儿郎》,因为他让我懂得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有远大志向。“温故而知新”仅仅五个字,但却包含了千千万万的哲理,教会了我们如何读书学习的方法,反映圣人孔子在教书育人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600字 六年级
-
作文 与张学良的对话众所周知,张学良,你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声威显赫,精明干练,富有传奇色彩而又颇具争议的头面人物之一,但你也为挽救濒临沦亡的中华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你与孙中山有过交往,与蒋介石有过联盟,与周恩来携过手,与墨索里尼的女儿女婿交过朋友,围剿过共产党,扣押过蒋介石……并因此成为一名囚徒。虽然你成了一名囚徒,但你像一颗流星,虽然转瞬即逝,但你在划破夜空时发出的耀眼夺目之光,人们将永不会忘记。虽然你的父亲是张作霖,是一个大军阀,但我相信,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从你父亲的永不向侵略主义者低头,从你的西安事变看出,你们都为中国的兴起做了铺垫,你们都是爱国的。二十八岁那年,你继承父业,成为全中国最年轻的军阀,成为闻明名海外的少帅。然而八年以后,你这位叱咤风云的少帅,便成为了蒋介石的阶下囚。在这其中,日本的一步步侵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强忍父亲离去的你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罪名,让刚过而立之年的你,仿佛变成了一位老人。我们都知道,你为了能挽救濒临沦亡的中华民族,一次次劝导蒋介石抗日,一次次的被拒绝,一次次的被骂……从这又看出你非同常人的勇气;你为了能够挽救濒临沦亡的中华民族,会了周恩来,从这看出了你非同常人的辨别是非能力。我们都知道,1936年12月12日的双十二事变,你为了挽救濒临沦亡的中华民族,放弃了自己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心甘情愿的成为国民党员的阶下囚。从一个顽童成长为一个革命者,仅仅三十六年,就能看出你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仅仅三十六年,你就从历史这个华丽的舞台上永远的消失了。在台湾过着自己被监禁的后半生,但你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游山玩水,和当地人建立了友好关系,从这里又看出了你非同常人的乐观态度。成了一个长寿的革命家,享受自己的晚年。一个北洋军阀的儿子,一个东北王,一个剿共副总司令,一个囚徒,张学良,你或许被世人议论,你或许被世人误会,但我想,历史会为你正名。你终是长成了比你父亲期待的样子更勇毅的男子汉,尽一己之力护着人民,撑着中国,半生足矣,传奇留史。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900字 六年级
-
良夜在那夜之前,以及之后直到现在,我再没经历过那样的夜。寂静、幽蓝、空茫,或者还有清冷,与永恒的错觉。有风,微微的,像是蓝色的精灵羽翅。天是紫蓝的,路面也是,路两旁更为深沉,还有树,树枝与叶,密处似是梦境。有声音传出,轻轻的,在耳边,又像很远,却不是物与物间的摩擦,只是单纯的、空蒙的、亘远的,风的声音,叹息,与低唱。没有车。这个夜晚,没有车声与灯光来破坏。路灯一路沉睡,转过十字路口踏上通往家的小道,行得不久,便一脚踏进了某个迷离的梦里。远远的前面有人,女生,三两个,清声地谈笑些什么,我都已不闻。身后愈行愈长的路上,居然没有人。没有人来破坏我一路走来的静美。我走在马路中间,闭目慢行,以最自然放松的姿态。只有脑中浮过诗句,却没有言诉的欲望。300字 六年级
-
神笔马良小时候,妈妈常常给我讲神笔马良的故事。我经常幻想着,假如我是神笔马良就好了,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就会带着那支神笔,去全国各地旅游,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去新疆旅游,经过一片沙漠,沙漠上的许多小树快枯萎了,他们低着头,呻吟着,好像在说:“我要喝水,我快要死了,我要喝水……”这时,我毫不犹豫地拿出画笔,在天空中画了一大片乌云。霎时,整个沙漠上下起了甘甜的雨水,小树小草贪婪地吮吸着雨水,变得生机勃勃了。我又忍不住在沙漠上画了许多小草和鲜花,沙漠中又出现了一片片绿洲。我来到我国甘肃沙漠中的酒泉卫星发射场,看着那巨大的火箭发射塔,我心潮澎湃。我情不自禁地拿出画笔,画出一枚枚火箭和一艘艘飞船让它们带着杨利伟叔叔到宇宙探索秘密,破解火星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我来到四季温暖、鸟语花香、阳光灿烂的海南岛旅游。咦!为什么这里太阳光这么强?噢,因为海南岛处于热带,每天太阳都很毒辣。我又拿出笔在海南岛上空画了几片白云,不让毒辣的太阳,照到建筑工人身上,让一栋栋大楼很快的建成。听说宝岛台湾风景异常美丽。有雄伟的阿里山和秀丽的日月潭,到那里旅游应该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我赶到机场,想登上飞往台湾的飞机。可是乘务员阿姨告诉我说:“大陆暂时还没有直飞台湾的航班,必须经过香港转机。”哎呀!这么麻烦呀!我拿出画笔,在大陆和台湾之间画了一座跨海大桥,我给它命名为“统一大桥”,让台湾和大陆人民自由往来,让台湾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去旅游的地方很多,同时,我做的事也很多。600字 六年级 状物
-
马良神笔从小华看了《马良神笔》的故事后,就十分羡慕马良有那么一支神笔。一天,小华在房间里迷迷糊糊地看到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小华见到了这位白胡子老爷爷,便恭恭敬敬地向老爷爷问道:“老爷爷,您能给我一支神笔吗?”白胡子老爷爷笑道:“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小华想得到神笔,便口口答应:“可以,当然可以。”“条件是十分简单,便是让你不可以干坏事。”老爷爷笑眯眯地说完一会儿便消失了。小华大吃一惊,自言自语道:“难道是幻觉。”可是,当他看见角落中的神笔时便相信了事实。小华走在大街,总想干点什么。他拿出神笔,画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让穷人们住进去,画了一片片草坪花坛,树木来美化环境,洁净空气。他又画了一架飞机来到边疆问候了边疆战士,还画了许多武器,如坦克、飞机、大炮……把这些武器送给了战士,让他们更好的保卫祖国。他画了许多熊猫、老虎等濒临灭绝的动物,好让这些动物繁衍下去。一天,小华发现抢了他的漫画书的同学王小明打骂小同学,他十分气愤,便让神笔画了一只老虎去教训他一下。神笔再三警告,可他不理会,神笔便不见了。小华看着自己画的大厦、鲜花等为人服务而画的画,哭了,深深地内疚着,眼睛都哭肿了。后来,他明白了,醒悟了,没有神笔也可以服务他人,也许这就是善报,恶有恶报吧!从此,小华用双手帮助同学,帮助老师,帮助残疾人……成了同学的好友,老师的好帮手,残疾人的志愿者。大家对他的赞美此起彼伏。不知白胡子老爷爷也知道了,他来到小华面前,十分高兴地对他说:“你真是个乖小孩,我要把神笔送给你。”小华委婉地说:“我已不需要了,因为我明白 没有神笔也要服务他人。”650字 六年级
-
说张良君子运筹帷屋于千里,唯张良是也。张良,西汉时期的谋略家、刘邦的得力助手。三万户,即便是军功第一的曹参也没有这样高的待遇,而他,张良,面对这样的高官厚禄,却只淡淡一笑,说封留足矣。留侯张良,千载美名。我对张良的了解少得微乎其微,甚至七拼八凑的连作文纸的半面也不到。但我就想写他,写我不熟悉的他。风动云变铁骑残阳儒裳踏尘来;秦时争鸣百家青衿壮志不曾改;敛眉沉吟睹乱世干戈寥落明月应犹在,闲来一笑望山川锦绣如画醉倚青石台。我与张良的初见是从沈乐平导演的动画《秦时明月》开始的。屏幕中的他,一身青衣,手执凌虚,驾马奔驰在山路上。对于秦国的铁蹄将要踏入人间最后一片乐土,他义不容辞地违背儒家的尊君道义,协助帝国叛逆。张良,家中祖上五代为相,原本是家中无忧无虑的公子哥却在未成年时看着秦国的魔抓伸向韩国。那是他在管家的保护下带着弟弟的尸体出逃,半路中不知什么时候把弟弟的尸体抛弃到荒野。待事情平息下来,他又变卖家产,广交英雄豪杰,等待蛰伏中给予敌人那致命的一击—博浪沙刺秦。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心思细如尘;文武知仁,谦逊温文,智者以身存;君子从容微言皆平心而论与世无争,故道万世青史问意气流芳,唯有他一人。“当一件事情变成天下大事之时,凡天下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不管他是否愿意。明主之道,在申子之劝独断也。本门尊长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君为轻。只有能够理解民为贵的君,才是我们天下的王。”他和我印象中的儒家弟子不一样。“子房不过是众多儒家弟子之一。”“硝烟飘到了遥远的尽头,战场已被风沙掩埋,呐喊在空寂里沉默,古剑在残风中腐朽,为战斗而生的灵魂,开始为生存而战斗,没有号角的年代里,生存,是唯一的长路。”古时的社会,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深处在高中的我们,何况不是这样。我们与同学竞争,我们使自己赶超他人,为的是三年后的一张通知书。我们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为实现目标努力。“当一个人脚下有更高的山峰去攀登时,就不会在意脚下的你泥沼,也才会以更平静的方式去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我们为了目标的实现,付出了自由。我们呐喊彷徨泪水,每次成绩的排名我们都暗自落泪,却还是以最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下一次考试、下一次竞争。犹记当年竹篁,苍翠如涛,天光随云彩;水影纵横,指点黑白,落子定尘埃;浮生歌,玉砌楼台,春去秋来,凭栏阅桑海;映日含章,道常参商,风华尽慷慨。犹记当年风萧,衣袂翩翩,纵马携长剑;胸怀天下,淡泊流连,潇洒歌一阕;浮生歌,玉砌楼台,春去秋来,凭栏阅桑海;映日含章,道常参商,风华尽慷慨。1000字 高一 写人
-
论张学良说起张学良,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吧?张学良,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人称“少帅”,民国四美男子之一。今天,我就来说说我眼中的张学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眼中的张学良,他不以自己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自居,相反,他刻苦学习,奋力求学,努力充实自己,并立志:“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是一个人生死于之外”,多么的有志气!他广泛的结交爱国青年,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有优点就发扬下去,有缺点就马上改正,力求精益求精。所以说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志在鸿鹄的爱国将领。我眼中的张学良是爱国的。张学良成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之后,马上开始正式统治东北,他本来可以像他的父亲张作霖一样成为一个“东北王第二”,独权统治东北三省,可是他没有,为了顾大局,他舍弃了个人利益,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吗?东北三省比台湾要大好几倍乃至上十倍,如果张学良想要选择独立,是完全可以的事情,但是他却选择了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相比起蒋介石占领台湾的举动,那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正是张学良的伟大之处!这也正是张学良的英雄之处!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评价:张学良是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江泽东主席也这样评价他: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都肯定了张学良的丰功伟绩,肯定了他是一个爱国勇士!我眼中的张学良,是一个重视教育的人。1928年8月,张学良亲自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他明确教育宗旨:“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以促成国家的现代化”。张学良不仅呕心沥血办大学,而且办小学、中学、女子中学等多所中小学校,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张学良重视教育、重视文化也就足见一斑了。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人民永远不会永远忘记他——他爱中国、爱同胞。他在执政的时候没有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反对内战,力保国土的完整。这就是我眼中的张学良,一个有志气、爱国之士,他把国家的兴亡当做自己与生俱来的重任,他重视教育,大力兴建学校,他值得我们千千万万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点评:行为描写用词讲究,准确到位,系列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900字 初一 写人
-
关于张良作文【忆子房】说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家应该都会想起诸葛亮吧?但是,今天我要说的并不是他,而是张良,张子房。张良,字子房,是战国时期的韩国贵族。韩国被灭后,为了替故国报仇,他散尽家财,请了一位勇士行刺秦始皇。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热血青年。但是,一意孤行的他失败了。他带着失落的心情隐居在乡村,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奇怪的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踢到桥下,让张良去捡。虽然十分不情愿,但出于对长者的尊敬,他还是捡好后帮老人穿上。老人再次提出要求,让张良第二天早上到桥上来见他,而且必须比他早到。结果连续两天,张良都迟到了。第三天,天刚蒙蒙亮,张良就到了,终于达到了老人的要求。当老人把那本失传已久的《太公兵法》递过来时,张良才意识到,这位老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黄石老人。试想,如果张良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实际行动尊敬老人,黄石公又怎么会传他那么珍贵的兵家秘籍?正是因为有了这本书,才有了他日后的成就。但是,当张良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后,却不愿做高官,只是做了个食邑仅百户的留侯,这是为什么呢?做大官,拿高俸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呀,可是他却拒绝了,因为他已经看透了官场的血雨腥风,也深深意识到“伴君如伴虎”的危险,切切实实地懂得了低位才实在的道理,看得非常透彻。而在当时,甚至是现在,又有多少人懂得这些,敢于放弃这些名利呢?在我看来,张良是一位沙场、官场上的智者、高手,他指挥过的战争大大小小几十场,都战绩辉煌,被刘邦称赞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其智堪比管子、孔明,他对功成身退有深刻的理解。在他身上,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高尚品质,他,永远都是我心中的一个传说!650字 五年级 写人
-
我的偶像是张学良如果你问我,我的偶像是谁,在过去的话,我可能会说出一些明星或者球星的名字,但,现在,我只会说三个字。——题记一九三一年,九月,那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平原。他紧紧地攥着拳头,在办公室里焦急走来走去,牙关被他咬的死死的。突然,他停了下来,一下子瘫在了沙发上,他呆呆地仰着脸,他的目光穿过天花板上的天窗,投向天空,阳光也透过天窗照耀他的脸颊,包括他眼眶里转动着的泪花。也许他是在思念天堂上的父亲,想向父亲求助,也许,他是想再看一眼养育他,包容他将近三十载的东北天空。几天后,他一步血一步泪地离开了东北,而庞大的东北军团却没有一丝损耗,因此,他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是,在他换上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徽时,就意味着他不能像过去一般鲁莽,要时刻为国家着想,当他面对如日中天的关东军时,他并不害怕,只是,他要为国家保存实力,他知道,国家不能没有这只虎狼之师,他随时可以去战场上,与关东军拼个你死我活,可是他没有去,只因,他是一名军人。孔子云:“三十而立。”他终于也站起来了。一九三六年,冬天,西安事变。他轻轻地敲了敲委员长卧室的屋门,然后静悄悄地走入了房间,他看着躺在床上的委员长,低下了头。他脱下军帽,立正站好,铿锵有力地说道:“委座,该走了。”西安机场。他跟在委员长的身后,将委员长护送到了飞机的登机口边,当委员长踏上飞机的那一刻,他也跟着委员长的脚步,登上了飞机的台阶,委员长扭过了头,用质疑的目光看着他,他行了个军礼庄重的喊到:“汉卿愿将委座护送至重庆。”说罢,委员长朝他冷笑了一下,挥了挥手,示意他登机。一阵寒风吹过,他加快了脚步,登上了飞机。他可能明白,飞机到站后,当他下飞机的一瞬间,会有人拿枪口对着他,也可能会失去终身的自由,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机。有人会嘲笑他这一行为不理智,但他没有后悔,只因他是一名军人。或许,天堂和地狱,没有他选择的权利,只有他被选择的命运。这,大概就是他的命运吧。他,姓张名学良,字汉卿,有人会叫他汉奸,懦夫,但在我眼里,他永远是少帅,永远是我的偶像。800字 高二 写人
-
“良”以后“良”以后浙江省平湖市东湖小学302班张思旸星期三,我们班进行语文单元检测。检测完以后,我就觉得这一次考砸了,因为我和同学对了答案以后,发现有许多地方都错了。果然,当检测卷发到我的手中时,我一看,眼前一片模糊,只看见一个大红的“良”,这下我要完蛋了。放学后,我回到家,妈妈拿出试卷看了看,她气得头发都要着火了,但是,她没打我。虽然妈妈没有打我,但我自己难过得眼泪都掉下来了。爸爸回来一看试卷,把我的书包打在我的手臂上,然后掉到地上。我哭着把书包放在凳子上,一声不响地就去做作业了。我希望下次能考好一点。指导教师:沈云平投稿:2005-6-421:01:35250字 三年级 写人
-
刘邦“借”张良张良向来被世人推崇,每次提起他,我的思绪就不由飘飞到两千多年前那风卷云翻的历史画面里。居“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封地不受、辞汉归隐,是他报了国恨家仇实现了抱负?是他身缠病魔体弱多疾?还是他信奉道家学说淡泊名利?也许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最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从而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策略。他的归隐揭示了封建社会谋士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这是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赞誉。张良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与他的历史贡献分不开。彼时,张良刺杀秦王不成,逃脱追捕四处躲藏,巧遇黄公石(姓崔名广,齐国人,因避秦时苛政暴虐,隐居湖北谷城黄石山),苦读《太公兵法》,成了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者。楚汉争霸前,张良还只是韩王手下一个普通谋士,郁郁不得志。各路反秦大军会盟时,萧何发现张良是个难得的谋国之才,就向急需人才的刘邦推荐,当时的刘邦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韩王借人,韩王同意借期3年。不料这一借,就为刘邦借出了一个汉家江山。刘邦为成就自己的霸业,与项羽逐鹿中原。张良辅佐刘邦,历经了智取宛城、攻破口关、鸿门历险、火烧栈道、广武对峙、鸿沟议和、修武夺印、移都长安、荐封雍齿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张良大智深谋、胜人一筹的才能和坚韧执着的性格,描绘了一幅幅楚汉争雄、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大汉一直沿用张良的策略从巴蜀走向全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夺取关中咸阳后,张良劝其不要迷恋富贵,贪图金钱美色,要屯兵灞上,以防重蹈嬴秦的覆辙。鸿门宴上,张良为沛公解围,避免了被顶羽所杀。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张良随其入蜀,并让刘邦联合彭越、英布等人抗楚,奉劝刘邦满足韩信封王的要求以使他效力。张良还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请求,主张追击项羽,不要放虎归山,这些建议保证了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夺取最后胜利。西汉初年,张良力谏刘邦封自己最不喜欢的雍齿为侯,起到了稳定人心军心的作用。汉初,大臣们都主张建都洛阳,因为他们多是中原人,而张良却力主建都关中,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的天国,既可固守,也可出击。刘邦最终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从而奠定了西汉的百年基业。西汉之初,刘氏和吕氏两大集团已初步形成,围绕着更换太子产生了争执。刘邦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懦弱,喜欢戚姬所生的如意。吕后急了,便请张良出谋划策。张良思忖,新朝刚立,需要稳定社稷江山,不能回避吕后所求,便出计让太子刘盈亲自去请秦时隐士“四皓”出山。“四皓”即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吴季实、夏黄公崔广4位白发皓须的老人,他们在秦始皇时期曾当过博士官,后不愿与暴秦合作,一直在商山隐居。4位老人德高望重,品行高洁,刘邦对他们非常尊敬,想请他们出山,但一直没能请动。最后,“四皓”陪同太子入朝,刘邦见了,知道刘盈深得民心,从此没再提换太子之事。此后,西汉王室的明争暗斗并没有结束,刘邦、吕后为翦灭异姓,滥杀无辜,彭越、韩信等一大批功臣惨遭诛杀,张良忘不了韩信临死前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被刘氏集团所用,必然会同吕氏集团作对;若被吕氏集团所用,刘氏集团也绝对不会放过他。想起历史上的谋臣们——李斯腰斩、韩非冤死、文仲自杀、屈原沉江——更使他坚定了归隐的想法,所以刘邦封张良三万户齐侯他不受。张良最终退隐山野,闭门谢客,不问政事,专习道家导引之术,云游山水之间,逐步从“帝者师”退居为“帝者宾”。1200字以上 初三
-
张良拜师读后感篇一:张良拜师的故事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篇二:古人尊敬老师的故事:张良拜师张良拜师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篇三:张良拜师张良拜师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起来给他穿上。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敬老人的典故。《张良拜师读后感》1200字以上 高中 读后感
-
儒家名言儒家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0、仁者无敌。 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4、其进锐者,其退速。 35、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4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7、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8、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1、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5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5、养心莫善于寡欲。 5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8、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6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3、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6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66、吾日三省吾身。 6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6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9、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0、尽信书,不如无书。 71、人皆可以为尧舜。 7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7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7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7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仲舒 7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1、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8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8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8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8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200字以上
-
张学良的诚实提起张学良,就不禁让人生出无穷的感叹。一个光明磊落的将军,出于国家民族的大义,为了促使蒋介石抗日,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又亲自送蒋回到南京,从此却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造化怎么会如此捉弄人呀!尽管张学良受尽了屈辱,但对造成自己悲剧的蒋介石并没有过多的怨言,在一些重大历史责任上也没有诿过于蒋介石,而是一直勇敢地坦承个人责任,其诚实的品质世所罕见。众所周知,东北是在“九一八”事变时让张学良不抵抗弄丢的。张学良当时为什么不抵抗呢?各种公开的说法是张学良执行的是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老蒋当时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正忙着对付共产党和红军,似乎下这个不抵抗命令就成了自然之事。就连历史教材上也这么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说到“九一八”事变时是这样写的,“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20万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不战自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中国人就在这样的教育当中,抒发着对蒋介石不抵抗的痛恨之情。然而,历史老人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九一八”事变的真相绝非如此。事变的真相是由张学良自己揭开的。??首先有张学良的日记为证。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东北父老对张学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使张很感动。次年1月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没起来,胡思乱想,想到东北的人们对于我个人的问题,这不单是感情的问题了,真叫我惭愧无地,难过的了不得。说起抗战阶段,我是毫无贡献。当年在东北时,以前是承老人的余润,后来我不过执政三年,不但对地方没有造福,因为我一意的拥护中央,依赖中央,才有了中东路问题,对俄盲目的战事。九一八的事变,判断的错误,应付的错误,致成“不抵抗”,而使东北同胞水深火热十四年,今天他们反而对我如此的热诚,这可真叫我太难过了!张学良的这一段日记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九一八”事变是由于他在战略战术上的一错再错,才导致最后的“不抵抗”。??其次,张学良在多种场合谈到事变的真相,蒋介石当时并未给他下不抵抗命令。1990年,张学良接受唐德刚访谈时曾“郑重声明”,“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他说:我现在就给你讲这个不抵抗的事情。当时,因为奉天与日本的关系很紧张,发生了中村事件等好几个事情。那时我就有了关于日本方面的情报,说日本要来挑衅,想借着挑衅来扩大双方的矛盾。明白吗?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情报。所以,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它,躲开它。当唐德刚谈到“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至此,张学良连连表示:“不是,不是,不是的。”“这事不该政府的事,也不该蒋公的事。”??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接受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等人访谈时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报刊文摘》2008年4月25日)在“九一八”事变这件事上,中国人竟然骂了蒋介石七十多年,说蒋介石冤深似海,一点也不为过。如果不是张学良主动澄清事实真相,这个黑锅蒋介石还得一直背下去。因不抵抗而失去东北三省,张学良的过失当然是大的。但如果少帅不自己说出这段尘封的历史,他的过失谁又能知道呢?况且少帅一经发动“西安事变”,已经成了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他何苦要自损光辉形象呢?要照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想法,少帅起码有两条路可走。一,保持沉默,闭口不谈这件事情;二,如果实在要谈的话,可以打擦边球,把一切都推到蒋介石身上,这样既可使自己落一个高扬时代主旋律旗帜的美名,又可大大出一口胸中的恶气,否则,这几十年岂不是白失去了自由。反正,蒋家父子已死,国民党已是日落西山,谁还能奈何张少帅啊!有这种想法的人应当不是少数。君不见,“文革”过去已经三十多年了,至今罕见有诚实之人能为自己当年的罪孽承担责任。那些英雄好汉们,要么对当年之事讳莫如深,要么就摆出一付自己也是受害者的苦大仇深样,把责任都推到了伟大领袖的失误、林彪的阴险狡诈、“四人帮”的为非作歹上。他们如果处在张学良的位置上,早就随波逐流把责任推到了蒋介石身上,一些历史真相宁愿随他们的身体一起烂死,也绝不愿告诉世人。在他们这儿,历史只好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娼妓——了。值得欣慰的是,张学良并没有去打死老虎,而是勇敢地把“九一八”事变的真相告诉了世人,毅然担当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即使为此可能受到世人的非议也在所不惜。因为他的人生准则是,“出处每怀心耿耿,是非谁较论悠悠”(明于谦《遣怀》),无论是进是退,张学良始终都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不会太在乎别人的说长道短。这样的赤诚之心,这样的诚实品格,放眼世界,又能找出几个人呢!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
张学良的诚实提起张学良,就不禁让人生出无穷的感叹。一个光明磊落的将军,出于国家民族的大义,为了促使蒋介石抗日,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又亲自送蒋回到南京,从此却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造化怎么会如此捉弄人呀!尽管张学良受尽了屈辱,但对造成自己悲剧的蒋介石并没有过多的怨言,在一些重大历史责任上也没有诿过于蒋介石,而是一直勇敢地坦承个人责任,其诚实的品质世所罕见。众所周知,东北是在“九一八”事变时让张学良不抵抗弄丢的。张学良当时为什么不抵抗呢?各种公开的说法是张学良执行的是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老蒋当时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正忙着对付共产党和红军,似乎下这个不抵抗命令就成了自然之事。就连历史教材上也这么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说到“九一八”事变时是这样写的,“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20万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不战自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中国人就在这样的教育当中,抒发着对蒋介石不抵抗的痛恨之情。然而,历史老人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九一八”事变的真相绝非如此。事变的真相是由张学良自己揭开的。首先有张学良的日记为证。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东北父老对张学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使张很感动。次年1月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没起来,胡思乱想,想到东北的人们对于我个人的问题,这不单是感情的问题了,真叫我惭愧无地,难过的了不得。说起抗战阶段,我是毫无贡献。当年在东北时,以前是承老人的余润,后来我不过执政三年,不但对地方没有造福,因为我一意的拥护中央,依赖中央,才有了中东路问题,对俄盲目的战事。九一八的事变,判断的错误,应付的错误,致成“不抵抗”,而使东北同胞水深火热十四年,今天他们反而对我如此的热诚,这可真叫我太难过了!张学良的这一段日记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九一八”事变是由于他在战略战术上的一错再错,才导致最后的“不抵抗”。其次,张学良在多种场合谈到事变的真相,蒋介石当时并未给他下不抵抗命令。1990年,张学良接受唐德刚访谈时曾“郑重声明”,“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他说:我现在就给你讲这个不抵抗的事情。当时,因为奉天与日本的关系很紧张,发生了中村事件等好几个事情。那时我就有了关于日本方面的情报,说日本要来挑衅,想借着挑衅来扩大双方的矛盾。明白吗?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情报。所以,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它,躲开它。当唐德刚谈到“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至此,张学良连连表示:“不是,不是,不是的。”“这事不该政府的事,也不该蒋公的事。”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接受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等人访谈时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报刊文摘》2008年4月25日)在“九一八”事变这件事上,中国人竟然骂了蒋介石七十多年,说蒋介石冤深似海,一点也不为过。如果不是张学良主动澄清事实真相,这个黑锅蒋介石还得一直背下去。因不抵抗而失去东北三省,张学良的过失当然是大的。但如果少帅不自己说出这段尘封的历史,他的过失谁又能知道呢?况且少帅一经发动“西安事变”,已经成了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他何苦要自损光辉形象呢?要照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想法,少帅起码有两条路可走。一,保持沉默,闭口不谈这件事情;二,如果实在要谈的话,可以打擦边球,把一切都推到蒋介石身上,这样既可使自己落一个高扬时代主旋律旗帜的美名,又可大大出一口胸中的恶气,否则,这几十年岂不是白失去了自由。反正,蒋家父子已死,国民党已是日落西山,谁还能奈何张少帅啊!有这种想法的人应当不是少数。君不见,“文革”过去已经三十多年了,至今罕见有诚实之人能为自己当年的罪孽承担责任。那些英雄好汉们,要么对当年之事讳莫如深,要么就摆出一付自己也是受害者的苦大仇深样,把责任都推到了伟大领袖的失误、林彪的阴险狡诈、“四人帮”的为非作歹上。他们如果处在张学良的位置上,早就随波逐流把责任推到了蒋介石身上,一些历史真相宁愿随他们的身体一起烂死,也绝不愿告诉世人。在他们这儿,历史只好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娼妓——了。值得欣慰的是,张学良并没有去打死老虎,而是勇敢地把“九一八”事变的真相告诉了世人,毅然担当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即使为此可能受到世人的非议也在所不惜。因为他的人生准则是,“出处每怀心耿耿,是非谁较论悠悠”(明于谦《遣怀》),无论是进是退,张学良始终都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不会太在乎别人的说长道短。这样的赤诚之心,这样的诚实品格,放眼世界,又能找出几个人呢!1200字以上 高二 写人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