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中学习“和”800字

在文化中学习“和”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和则两利,敌则两害。”这是前些天,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对中美两国关系的看法。

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的思想。中华民族历来有“友谊之邦”的美称,“和”始终贯穿于民族的发展中,以至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都能看到关于“和”的表演。

从小,我们的老师就教育我们要“以和为贵”,要我们像鲍叔牙对待管仲那样对待别人。相传古代有鲍叔牙与管仲这两个人。年轻时,两个人合伙做生意,管仲总想占小便宜,但鲍叔牙不以为他无赖,知道这是因为他家里穷。之后,管仲出了不少馊主意,导致生意几乎做不下去,但鲍叔牙不认为他蠢。后来两人分别投奔齐国的小白和纠。管仲因为纠死而成为阶下囚,但却在鲍叔牙的力荐下,成为齐桓公(小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功臣,官位甚至在鲍叔牙之上。这应该是中华文化中“和”的经典范例。我们不难看出“和则至贵,和则兴家,和则强国”的道理。若鲍叔牙因为管仲的一些过失而各奔东西,怎么会有后来共同辅佐齐桓公;若不是鲍叔牙不计较管仲在自己之上而力荐,怎么会有后来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难怪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生活中,我们常说“和气生财”。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则故事。相传大学士李英一天收到一封家书,信中家人称与邻居因三尺宅基地而闹得不可开交,希望李英帮忙疏通下关系。李英看后笑了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送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见状,也让了三尺,也就有了后来六尺巷的故事。的确,“和气生财”。邻居之间为何非得闹僵呢?抬头不见低头见。若非“和”,又哪里来的六尺巷的佳话呢?

“和”在过去,当今以及未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小到处理邻里关系,大到外交事务,“和”文化都有其存在的身影。

如今,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也不难看到和谐的重要意义。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和”文化更不可缺少。家和则宁,国和则兴!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和”融入到我们的文化中,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只有以鲍叔牙,李英等人为榜样,从我们中华文化中汲取“和”的精髓,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和则至贵,和则兴家,和则强国!

汕头市外马路291号聿怀中学高二8班 姚颖杰

雪影阑珊

250字 初二 诗歌

水中楼合,旧堤残月,阴阴十里黄叶。无心西风,清波寒烟,冷冷几步石阶!湖边灯火,点点成绵,总是留人歇。那时风景,潸潸泪语凝噎。问青松明月,别时圆缺,可旧棚故里,纷纷草屑!又多情些许,却怪香重酒烈。纵长亭十里,最难是离别!望渺渺何处,尽点点霜雪,空待归来时节!

沿边衰草,田间雏菊,漠漠一色秋装!夕霞晚照,小径斜阳,明明半池寒光!岚山苍苍,夜风成霜,莹烛留影墙。今日情节,单思梦里成双!念南楼轩窗,深院闱房,却空楼人去,时时凉凉!纵多情种子,怎生相思谁想?恐画眉负镜,朱颜辞红妆。知夜夜如此,总怕良人忘,如是忽然牵肠!

晚风轻轻凉,南楼小格窗,灯照双人饮,月映瓦上霜!何事照花镜,空负美人妆。此中佳影去,幽幽暗浮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议论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