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糍粑
“腊二八,打糍粑”,这是恩施土家族的民间习俗。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八,农家庭院热闹非凡,几家人合伙打糍粑。为什么要几家人合伙呢?因为打糍粑必须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几家人在一起打糍粑,你一定会担心弄错吧?别担心,他们自有办法。他们把自家的糯米放在自家的甑子里蒸,做完一家,再做下一家。
这一天,院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十分高兴,大家先分好工:妇女们负责蒸米,力气大的男人负责把蒸熟的米捣烂,老年人则负责定型,至于小孩子嘛,主要是帮忙递东西,或者在一旁“捣乱”。
分工完毕,大家各司其职。妇女们将头天晚上泡好的糯米用大甑子蒸熟,然后用瓢或盆把蒸熟的糯米端到碓房里,倒进碓窝,两个大力士各持一根棒杵,你一杵我一杵使劲捣。待捣烂成泥之后,两人人完成后续工作——定型和印花。值得注意的是,糯米粘性很强,容易粘在手上或搁板上,所以必须准备一些芡粉防沾粘。眼看糯米捣好了,几位老人连忙抓点芡粉放在手心里搓一搓,准备做糍粑。一位老人像揉面粉似的把米泥揉成条状,分成小团,几位老人连忙各抓一团去做。他们把米泥放在搁板上揉揉,拍拍,就像变魔术似的,几下子就把糯米团变成了圆溜溜的大糍粑。然后把糍粑交给“美容师”印花。给糍粑印花的盒子叫印盒,印盒底部雕刻着各种图案,有花鸟,双喜和“福”字,还有“龙凤呈祥”等,既漂亮又吉祥。只要把糍粑放在印盒里,用手板按一会儿,精美的图案就印在糍粑上了。
正月里拜年,别的可以不带,但糍粑少不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拜年拜年,粑粑上前“,意思是说拜年带上糍粑才成敬意。
糍粑的吃法跟年糕差不多,煎烤炸都行。土家人尤其喜欢把糍粑切成火柴盒般大小,放进甜酒里煮了吃。
糍粑的储藏方法也很简单,直接把糍粑泡在清水里,过几天换一次水,好几个月都不会变质。如果实在担心时间太长糍粑会坏,就把它切成薄片晒干,再用食品袋装着,放进冷藏室,以后炸了吃。
正月来到恩施,走进土家人的厨房,你一定能看到家家户户的水缸里,躺着白花花的糍粑,馋得让人流口水。
小巫师与小精灵第九章家庭讨论会
“你们怎么会在这儿?”
“发生了什么?”
“怎么了?”
乔乔和明明顾不上和他们说话,他们只想回家休息一下。
这时候,一阵喧哗。原来,记者也来了。不知道是谁打电话叫了报社的记者。
“该死哟!”明明又骂。
“请问,你们知道这儿发生了什么吗?”一名记者问。
“不知道。”
“那为什么有这么多鱼?”
“不知道。”
“这些鱼是哪来的?”
“不知道。”
记者们不大高兴,乔乔和明明想冲出去,没成功。
“你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要知道,这条新闻明天可要上我们《童话日报》的头版头条的。大新闻。”一名记者说。
“我们确实不知道。”明明强调。
“就透露一点儿。”
“好吧,”乔乔说,“天上下起了雨,这些雨不是雨水,而是鱼。”
鸦雀无声。
“今天是愚人节?”有一名记者大声说。
全场笑。
乔乔急了:“你问我们,我们不说,我们说了,你们又不信!”
没人相信。
记者们不再答理他们,纷纷赶回去发稿。热闹的场面刹时冷清下来。
明明说:“怎么一场鱼雨就弄那么多人来?”
“我怎么知道。”
说话的不是乔乔,是东东,他还没有走。
“我没有问你。”明明说,“你为什么不走?”
“鱼呀,那么多鱼,装在桶里不会坏。”他指了指那边的桶,“不然那么多鱼浪费就可惜了。”
东东是童话村的孩子里有名的“贪吃鬼”。
“那么贪吃呀?一堆鱼就让你一个人吃?”乔乔说。
“应该分村民。”明明也表示不同意。
“他们不吃也不装。”东东向远处的人点点头,“那就我们装吧。”
“你自己去装吧。我装一桶就好了。”明明说着把乔乔拉到一个桶旁,开始把鱼装进去。
东东嘟着嘴:“有便宜不捡是傻瓜。”
“占人家便宜的更是傻瓜。”乔乔头也不抬。
“占人家便宜?占谁的?”
“大家的。”
“大家的?”东东啼笑皆非,“这又不是大家的,是天上的人给我们的。”
“给大家的。”
“跟你说,你说不通,现在这个女孩子,理解能力也太差……”
“你说谁?”乔乔生气了。
“没……没说谁。”东东自知失言,赶紧说。
“你不装吗?”明明问。
“那么多,要装到什么时候呀?”
“你不是说放着浪费吗?”
“也是,可太多了,装到天亮也装不完。”
“好了。”乔乔像没听见似的说,“装好了,提回家吧。”
明明立刻和乔乔把桶提走了,东东在后面大叫:“喂!剩下那么多鱼呢?”
“你自己装或者吃吧!”
他俩蹒跚地走向家。
一进门,他俩就感到气氛不正常——爸爸妈妈一定也知道了这件事。
果然,妈妈开口就说:
“好啊你!干了什么好事!”
“你……你都知道了。还问……我。”乔乔胆战心惊地回答。
“好啊!下起了鱼……鱼雨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回家?在那儿出丑?”
爸爸说:“对啊!为什么不回家?”
明明看着妈妈那张扭曲的脸,说:“有鱼,我们想把鱼提回家,可来不及了。”
“哦?”
“现在我提回来了。”
乔乔这才知道他为什么要装一桶鱼,暗暗佩服。但她心里有一个疑问,想要问明明,但妈妈和爸爸在,就忍住了。
“哦。”妈妈口气缓和了一些,“是这样。可是报社明天要登这件事,这对两个孩子可不是什么好事,怎么办呀?江铭?”
爸爸叹了一口气:“得想个办法。”
“那……”
“对了,你们……我们明天带你们去你爷爷家。”
“这个办法不错……”
“去的路上可以买一份《童话日报》。”
“是啊……”
“但是不能让人认出我们四个中的一个。”
“那要怎么……”
“必须乔装打扮。”
“怎么打扮?”乔乔插了进来。
“我知道,”明明一蹦老高,“我最会化装了,比如,把一片树叶子插在头上,像乔乔的头发就可以,或着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像爸爸和我可以穿裙子出去……”
“胡闹!”爸爸怒斥明明,他不能当着家人的面出丑。
“哈哈……”乔乔和妈妈笑了。
“或着乔乔和妈妈穿男装,然后带上墨镜,再……呃……把脸打上一大堆粉底,头上插上三根树枝,然后不能穿靴子,也不能穿裙子……”
妈妈说:“那不是要热死了?”
现在是夏天,童话村的气温高达一百二十摄氏度。
到这里,读者一定会问:“一百二十度?那还不变成烤人?”
别急,我不是说过,乔乔的爸爸是发明家吗?那个温度记就是他发明的。在这里,一百一十七度就是百年难遇的高温了。
“是啊。”乔乔附和道。
“那你说怎么办?”明明反问。
“就这样办,委屈一回吧。”乔乔说,“我可不想被人群围着,更热。而且还有一大堆记者在——”
“向你提出数不胜数的问题,让你——”
“难以招架!”乔乔把被明明抢过去的台词再抢回来。
“对。”
爸爸说:“别争,明明。你这个主意还不错。但是我们是不是不能穿——”
乔乔抢着说:“可以。”
“确实可以。”妈妈说。
“安全起见。”乔乔补充道。
“最好要穿。”妈妈也补充。
“别跟唱戏似的,不知道我在乔装打扮方面,那是多么的有天分吗?”明明自我陶醉道。
“你在捣蛋方面很有天分。”乔乔笑着说。
“你什么都没天分。”
“谁理你。”
“明天坐什么车去呀?要知道,奶奶和爷爷住在奈比斯城,那儿距离这有二十公里。”
“坐摩托吧。不然坐汽车热死了。”妈妈说。
“不用紧,我有空调。”
“可是乔乔,”明明说,“她会晕车。”
“还是摩托吧。”妈妈表示同意。
“那就这样吧。”
“好了,你们两个。”妈妈的口气又严厉起来了,“回去房间睡个觉吧,我叫你们起床。”
“可是,妈妈,我们现在……”
“别说废话。”
“不想睡觉,躺着也是……”
“别说废话。”
“睡不着,怎么办啊,真不想睡……”
“好吧,你们既然不想睡,就站在这儿站一个下午。”妈妈说,“你们惹得祸够多了。”
乔乔辩解道:“我没有,是明明。”
明明偏要拉她下水:“她和我一起的,不能放她出去。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甘共苦’,这些鱼就留着晚上煮吧,鱼是让我们有福同享的,睡觉是让我和乔乔有难同当的……”
“少说废话,二选一。”
“睡觉!”明明抢着说。
“那就去睡吧。别说废话。”她看到乔乔还想说什么,便严厉的补充道。
乔乔没办法,只好跟明明进了屋。
相似题目
-
打糍粑每年的腊月,老家的大人们都忙着打糍粑。糍粑是老家的特产,它相当于年糕,但又不同于年糕。年糕是粳米粉做的,糍粑是用糯米饭做成,而且形状也不同于年糕的长条,糍粑是长方块。糍粑是过年中自家和招待客人的主要点心。打糍粑在夜里进行。早上将糯米浸泡在大水缸里,黄昏时将泡胀了的糯米放在大蒸笼,蒸熟后由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抱起装满糯米饭的蒸笼,将饭倒扣进大石米窑里,紧接着由三四个人用T形木棍捣那热气腾腾的`糯米饭,一个人喊着号子,其他人跟节拍围着米窑快速转圈,不一会就将糯米饭捣成粘糊状。这时候大人们开始给小孩捏糍粑团子,小孩们来看打糍粑就是为这时候能吃到香喷喷的糍粑团子。小孩们吃足以后,捣糍粑的人收起T形木棍,由一人抡起大石锤,使劲向石米窑里的糍粑打下去,并由一个人不时地将糍粑翻动。整个过程的作用相当于和面,将饭敲打成了和熟的面。打熟了后再平铺在撒有干米面粉的门板上。每打一米窑铺一层。第二天早上,糍粑干了,用切菜刀划成一个个大方块,糍粑就算做成了。老家打糍粑是集体互助活动,每家有一米窑或两米窑,打好以后,叠放在一个门板上,早上自上而下,等着各划各的,然后挑回自家。糍粑有各种吃法,油煎、水煮、火烤都非常可口,但我还是最喜欢火烤的糍粑。冬天的晚上在火宕的炭火上支个大铁火钳,再把糍粑放在火钳上翻烤,将糍粑烤得鼓胀鼓胀,然后在鼓胀的肚里灌进白糖,那不仅是小时候的美味,就现在我也没遇上比那更好的烧烤。现在每年春节前我都托人从老家带来糍粑,现在的糍粑跟从前的糍粑没有不同,所不同的是早已不用手工制作,而是用机器制作。那打糍粑的场面再也难见了。650字 六年级
-
打糍粑“年二十八,家家户户打糍粑。”妈妈告诉我,打糍粑是她家乡逢年过节时的一种地方习俗。说起这事时,妈妈的眼里不禁充满了对孩提时代的美好回忆。打糍粑是件力气活,一般是由男人来做。首先,把蒸好的糯米倒进石碾或结实的木桶里,然后用木杵连续不断地使劲锤打,即使是寒冬腊月,也会累得满头大汗。糍粑打好后,在场的每个人都可以领到一份又软又黏的热糍粑,然后铺成一个厚薄均匀的圆形,这就大功告成了。打糍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需要有力气,又很讲究技术。我听着妈妈的介绍,早就垂涎三尺,按捺不住了。妈妈瞧我那馋猫的模样,便提议说:“我们也来打糍粑吧!”我听了喜出望外,忙催妈妈去买糯米。妈妈笑了笑说:“我早有准备。”说着,连忙从厨房里端来一个盘子。我凑上去嗅了嗅,一股浓郁的糯香味扑鼻而来,竟忍不住沾了点儿往嘴里送。家里没有石碾和木桶,也没有木杵,我们就用米袋子代替石碾,用铁锤代替木杵。妈妈先把热气腾腾的糯米倒入米袋中,然后叫爸爸用铁锤往米袋上不停地锤打。我看着爸爸打得那么起劲,心里痒痒的,就嚷着叫爸爸让我也来过一把瘾。爸爸一边把锤子递给我,一边叮嘱我千万别砸到手。我接过锤子,左手扶着米袋,右手抡起锤子,打得不亦乐乎。可是,才打了几个回合,我就感到胳膊又酸又累,只好败下阵来向爸爸求助。经过爸爸的千锤百炼,糍粑已经见不到颗粒状了。这时,妈妈叫我赶紧洗手,并告诉我一个小秘密:洗好手后别擦,糍粑不易粘手。我洗完手,迫不及待地揪下一小团,放入口中嚼了一下。“啊,真香甜,真软糯啊!”我吃着父母亲手给我打的糍粑,吃出了家乡的年味儿。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打糍粑小作者详细记叙了自己在“乡里人家”的过程,习作按照“、搓糍粑、炸糍粑、吃糍粑”的顺序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劳作经历,条理清楚。其中重点介绍了的经过,抓好“打”的动作,巧妙穿插“我”和“他人”之间的对比,字里行间透露着参与劳动的新奇和快乐。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里人家”体验了一下的过程。(开篇直奔主题,一句话概括了事件的主要内容。)我们坐着车,一路颠簸,好不容易到了的地方。我下了车,只见有好多人围着一个用石头做成的桶子,还用木棒使劲儿往里砸。(“好多人围着”“使劲儿”“砸”,这一系列场景的描绘,让读者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成功地设置了悬念。)“妈妈,他们为什么都围着一个桶子呀?”我好奇地问妈妈。“大家是在,那个不是桶子,是专门用来的大石臼。”妈妈耐心地解答道。“哦,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三处提示语贴切又传神。我们在写对话时也要关注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这能让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带着极大的好奇,我兴致勃勃地走近大石臼,仔细观察起来。一个四五十岁、头戴厨师帽的男人端了一盆蒸熟了的糯米倒在大石臼里,拿了木棒的大人们便使劲儿用木棒往糍粑上打,打得热火朝天。我也跃跃欲试,待这一批打完,那个人又端上来一盆蒸熟的糯米倒在大石臼里,我眼疾手快抢到了一个木棒。(先是“观察”,接着“跃跃欲试”,最后“眼疾手快”抢木棒,这段抓住了“我”的行为变化来写,突出表现了“我”对的好奇。)蒸熟的糯米冒着腾腾热气,静静地躺在大石臼里,好像很惬意的样子。(作者笔下的糍粑已经悄悄变成了人,这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读来特别有趣。)大家开始有秩序地往蒸熟的糯米身上打,你一棍我一棍。可糯米好像很调皮,打了很久也没有变化,仿佛在嘲笑我们:“哈哈,太轻啦,简直就是在给我挠痒痒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糯米没有变化的状态。)大家一边打,一边喊起了口号:“一二,嘿哟!一二,嘿哟!”这声音惊天动地、响彻云霄。初次尝试这种体力活的我可受不了了,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滚到脸上,再滚落到地上。而我旁边的那位叔叔,他就比我轻松多了,只见他一只手悠闲地将木棒举起,又落下,仿佛是在做游戏,这可能就是熟能生巧的缘故吧。(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我”的汗珠滚落,“那位叔叔”的气定神闲,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呵呵,继续加油!渐渐地,这些调皮的糯米终于被我们折腾得气喘吁吁了,变成了糍粑粘在我们的木棒上。我的木棒被糍粑缠绕着,怎么也抽不出来,我一咬牙,心一横,用尽吃奶的劲终于把我的木棒从糍粑里解救出来了。(先是“缠绕”,后是“解救”,很是传神。)再看看那位叔叔,他居然也双手并用了,脸上也明显呈现出费力的表情,看来这一环节是颇费体力的活,我累得也心安了。(再次运用对比手法,还是突出过程的艰辛,让我们油然而生对劳动者的尊敬。)我们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糍粑打完,此时我们都累得够呛,只见人们有的用力甩着膀子,有的直接坐在了地上,有的甚至躺在了地上。几个力气特大的壮汉顾不上休息,齐心协力把木棒连糍粑从大石臼里提到了桌子上。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拿着一根细绳往木棒上一勒,再一扯,就把糍粑和木棒分开了。热闹的过后就是搓糍粑了。(一句话自成一段,很简洁的过渡。“热闹”一词高度概括了的过程,“过后就是”又巧妙地引出搓糍粑的场景。)大伙儿掰点儿糍粑下来,搓成一个小球,再把它压扁,糍粑就做好了。有些嘴馋的,不等糍粑做好就先吃上一块。一切准备就绪,就待上油锅煎了。“刺啦刺啦”一阵热闹后,黄灿灿的糍粑出锅了,再撒上白砂糖,嘿嘿,热乎乎的,甜丝丝的。我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加入自己劳动汗水的糍粑可比得上任何山珍海味了!点评: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Array。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打糍粑大年三十这一天早晨,我起得特别早,因为我要亲眼目睹一下爸爸妈妈是怎样打糍粑的。只见妈妈将洗净,泡胀的糯米倒进一个木桶里,盖上木盖,放在锅里用大火不断地蒸,蒸得粒粒熟透后,爸爸捧出热气腾腾的木桶,妈妈提着盛有水的小塑桶,招呼隔壁一个大哥哥一起打糍粑去。爸爸先将木桶里的糯米饭倒进一个专用的石臼里,接着用特制的大木棒使劲压糯米饭,而后反复捶打,妈妈手快速地沾一下水,见缝插针地把石臼里的糯米饭团弄匀。不一会儿,爸爸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接着换上大哥哥来捶打。随着“邦邦”声,两人不断地轮换着。我看得心痒痒的,也想上前试一试,我使出吃奶的劲拎起木棍,可木棍一放下去就再也拔不上来了,糯米的粘性太强了和木棍牢牢黏在一起,看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这是爸爸告诉我打糍粑要快、准、稳、狠,手中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爸爸接过我手中的木棍和大哥哥一直捶打,直到不见饭粒为止。然后在一块大砧板上撒上一层炒好的黄豆粉,再将打好的糯米团倒在砧板上,将糯米团压扁,做成薄薄的大圆饼,大如箩筐口,最后在表面撒上芝麻,根据个人口味撒上白糖或红糖,这就大功告成了。我赶紧切了一块雪白柔软的糍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你看了是不是也很想尝尝呢?5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打糍粑每到腊月底,老家都有打糍粑的风俗。去年回老家的过春节的时,我终于知道了怎么打糍粑。前一天晚上,爷爷把糯米用井水泡好。第二天早上,把泡得胀鼓鼓的糯米端上桌来,倒进木桶里。用熊熊烈火来蒸。我们则把事先准备好的石盆、木棒拿出来,摆在门外。等屋子里飘满米香时,糯米就粒粒熟透了。把火关掉,把糯米倒入石盆。爸爸爸和伯伯操起两根木棒,往里面使劲一捣,还喊起了号子。妈妈则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沾着水给糯米翻个身。每捣几下,就要沾点水,才不会粘。爸爸他们越打越有劲,糯米渐渐成了糊状。刚开始捣还挺轻松,后来,糯米不是颗粒了,十分粘手。一捣下去,就沾着不放。必须捣一下,就沾点水才行。不一会儿,爸爸他们就满头大汗了。好不容易干完了,爸爸累的头发都湿透了。妈妈把打好的面团放在竹筛上,上面铺了一层面粉。妈妈把面团扭成条状,不时揪下一团。我们则把面团做成糍粑。先在手掌心滚成球形,再用手一压,又用大指拇按住中心,顺着中心一边按一边转,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大家热火朝天地干着,忙的不亦乐乎。终于糍粑出炉了,我急忙抢了一个,咬了一口,真是香甜可口呀。我望着美味的糍粑,心想:正是我国这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才造就了糍粑这等美食啊。我们一定要继续把这传统文化传承下去。500字 五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
打糍粑家乡是我记忆深处美好又模糊的影象。寒假里我回到了家乡,那里的房子都修筑在水塘边,只要站在家门口眺望,目光所及之处哪里不是绿色?只要抬头仰望,天空便会在你的瞳仁中滴上鲜亮的蓝墨,或是俯身凝望水面,那真是好静好美的一幅画哟,是谁画的呢?画中有山水,也有人物,我们的存在给这画作添了不少生气。我们亲手制作了又香又糯的糍粑。打糍粑是个体力活,也是个细致活,李伯伯用三轮车拉来了石头缸,缸一着地,糯米就蒸好了,香喷喷冒着热气。木锤也洗净了,就开始捣米,捣了一会儿,重头戏来了,开始打糍粑。气氛一瞬间活跃起来,一下一下地锤,一声一声地喊,糯米变得劲道起来,也更加有粘性,拉拽的时候就更费力了。“哎呀,不好!”不知谁喊了一声,孩子们愣在原地,看见锤子上粘着一个白净净的东西,那不是糍粑吗?李伯伯接住了差点“毁容”的糍粑,人群里没有责怪声,反而传来一阵阵清朗的笑声。李伯伯笑着说:“打糍粑的确是一门手艺,你们几个年轻人没经验,让我来吧。”李伯伯一上场,糍粑像见了老朋友,乖乖听话,任凭李伯伯给它按摩,捶背,李伯伯果真是好手艺啊!在几个人的配合下,糍粑变得又软又糯,捶了那么久,依旧热气腾腾,香飘十里。几个嘴馋的小孩儿没等裹上面粉就掐下一小团,品尝着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里化开,大家笑得满足极了。之后我们把蒸好的糍粑送进里屋,郭奶奶给他裹上面粉,糍粑像穿上了新衣,姐姐还捏了一个糍粑小人,白白胖胖,样子可爱极了。我吃着香喷喷的糍粑,心里美滋滋的。糍粑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咸的,好比我们的人生,反复捶打,反复磨练。这门打糍粑的老手艺值得传承,下次我也要去学一学这门手艺。650字 六年级
-
作文打糍粑作文打糍粑如果说喝雄黄酒是端午的习俗,吃年夜饭是除夕的习俗,那么打糍粑就是清明节特有的习俗了。今年清明节,我就亲眼见到了糍粑的制作过程。做糍粑的第一步就是蒸糯米。把糯米洗净放入一个木桶中,将木桶放在一口盛满水的大锅上,下面生起火来,不一会,热气就冒出来了。经过一番蒸煮,木桶里的糯米熟了。热腾腾的糯米出桶时,白花花的雾气迎面扑来,一股糯米香直冲鼻孔。整桶糯米被倒到一个大石臼中,大人们开始用石锤击打。打糍粑可是一项体力活,那石锤少说也有几十斤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提不动,因此需要有好几个壮汉轮流击打。一锤子下去,即使是再坚硬的东西也会被砸碎,何况是这柔软的糯米,因此同时还需要一个灵巧的人来控制形状,添水揉糯米。开始时,身高八尺、力大无比的舅舅首先上阵。只见他两手一前一后托住石锤柄,与动作灵敏的叔叔互相配合,一起一落,仿佛在演奏一支富有节奏且欢乐流畅的乐曲。那锤子在舅舅手中得心应手,犹如金箍棒在齐天大圣手中舞动,毛笔在王羲之手中挥洒自如,不久,原本缝隙较大的糯米渐渐融为了一团。别看舅舅打得兴致勃勃,但没过几分钟,他就体力不支,败下阵来。于是,后面的人就自告奋勇地接上去,累了又轮下一个,如此交替、重复,充分显示出了集体的力量。待打得颗粒均匀时,糯米就变成了糍粑。热气腾腾的糍粑出臼后,倒入覆盖着一层面粉的面床上,用手和擀面杖扒平,然后划成一条条的形状,放入各种馅料,用刀切开,如同包饺子一般包起来,再拉长拉细。这样,香糯可口的糍粑就大功告成了,一口咬入,嚼性十足。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叙事作文打糍粑作文打糍粑“糯米珍珠粒粒匀,木棍石臼往来频。”大年初三这天,我随妈妈回到小陶镇上湖口村的舅公家。一进院门,就看到了眼前这幕打糍粑的精彩表演:刚刚蒸熟的糯米饭,一粒粒晶莹饱满,如珍珠般透亮,香喷喷;把糯米饭倒入石臼里,几个舅公就轮流上阵,挥动胳膊,手拿木棍,点入臼窝,转着圈儿将石臼中的米饭捣碎,间歇还“哟一嗬,哟一嗬”地喊着号子,声音伴着杵棍声有节奏地散向四周。好奇的我看着他们轻松的样子,也想动手试试。可木杵被石臼里黏稠的糍粑粘住,难往上提,即便有爸爸的帮忙,才打两下,我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舅公忙接过木杵,笑着告诉我,打糍粑可不仅是个力气活,速度要快的同时还要控制力道,速度慢了就米饭变硬,轻了糍粑又不能成形。看来,我只能站在一旁,静静欣赏了。刚刚打好的糍粑又软又黏,趁热依喜好裹上咸口的肉菜馅,或者甜口的花生糖浆,都好吃得不得了!你看,像奶酪一样还能拉丝呢!打糍粑、吃糍粑、闹新春、迎新年。妈妈告诉我,这糍粑早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食物,更是一份情怀和黏住友情与亲情之间的纽带。同学们,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一定要尝一尝!4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糍粑说到土家人,我们必然会想到糍粑。糍粑是土家人过年时用以拜年或食用的必备食品,是土家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是土家食品中的精品。有句俗语:“腊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浇蜡,还有个小小年猪也要杀”。因此,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糍粑。其实糍粑的做法也不能说容易,但却是融入了一年来的汗水。首先,将糯米用水反复淘洗干净,再泡好、蒸熟后,舀到碓窝里,由男人用粑粑棍轮番砸打,直至熟烂后,再捞到桌面上,由师傅揉匀,并分成均匀的圆坨,发给参加做粑粑的人,各自用双手揉捏蹭压、精心制作而成。糍粑的做法不仅是从河南到湖南——难上难,糍粑的纹式花样还是很多。有的在糍粑上印一条鱼,那是表示人们年年有余;有的再糍粑上点上四个点,那是表示人们四季发财;有的在糍粑上印五个五角星,那是表示人们热爱祖国……糍粑不但样式繁多,而且形状也不拘一格。圆形代表家人团团圆圆,永不分离;方的则表示土家人方方正正,直直爽爽。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寓意,不同的颜色代表不一样的意义。白色代表一个人的纯洁;红色代表土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青色和白色代表土家人清清白白……在过去,糍粑更是土家人拜年不可或缺的礼物,俗话说,“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因为糍粑是团圆、圆满、元宝等的象征,表示对主人家的恭喜和朝贺,没有糍粑,再重的礼物似乎也不够分量,不成敬意。土家糍粑与土家人过年是多么的密不可分。土家糍粑是土家人团结、文明、友谊、和谐的象征,但愿它与其他土家文化一样世代传承,长盛不衰,但愿土家糍粑给广大人民以美好的祝福,但愿人们借着改革的春风,将糍粑的香味带向五湖四海,更愿糍粑的香味在祖国的春风中越飘越乡……650字 六年级
-
糍粑盼啊盼,想啊想,终于到了中秋节,在中秋节里面,我们这里人不仅仅要吃月饼、团圆饭……还要吃糍粑。说起糍粑来,我记得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看见奶奶在门前打糍粑,那个时候我还是根本不知道糍粑究竟是什么,只是知道那时一团一团的面粉堆积起来的,吃起来可香了!这不,中秋节又到了,我们家又在打糍粑了。做糍粑,要选一些优良的白糯米,用水洗干净的之后再把白糯米泡涨来,用蒸锅把糯米蒸熟,一股清香的味道扑鼻而来,香极了!然后再把热气腾腾的糯米放在一个大大的容器里面,再用一个很大的锤子去打糍粑,一下一下又一下,等把糯米给打成团的时候,再把糍粑给弄出来,扯成一团一团地再撒上一层细细密密的糖,就可以食用了。这糍粑陪同我度过了12个春秋,无论走到哪,我都忘不了这浓浓的糍粑情!3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打糍粑农忙结束后,爷爷奶奶常会打电话叫我回家,说要打糍粑。糍粑要用糯米做,要用炒好的豆子磨成的粉、白糖蘸着吃。首先,头一天要把糯米淘好浸泡住,第二天把浸好的米放进蒸笼里蒸,很快糯米的香气便扑面而来;蒸好之后便把糯米倒进洗好的石臼里,用一根糍粑棒捶打,打糍粑时二人轮流,一人打,一人给糍粑翻身,等到石臼里的糯米变得光滑粘粘的就算打好了。打好的糍粑用盆装住放在桌上团成团,最后把团好的糍粑团去滚蘸豆子粉或白糖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吃着香喷喷的糍粑了。我每次回奶奶家都要问有没有打糍粑,要知道,那滚满香喷喷豆子粉的金黄的像小人儿似的糍粑,又香又甜。再配上一杯香浓的擂茶,那真是神仙般的生活啊!250字 四年级 叙事
-
打糍粑春节快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到奶奶家去玩,看见他们在打糍粑,只见叔叔在用力打糍粑,看起来很好玩,我也想试一试,没想到我使出吃奶的劲儿也举不起来粑粑锤,太重了!我最喜欢吃糍粑了,等他们打完糍粑,我马上把手洗干净,和奶奶、爸爸、妈妈捏糍粑。我不会捏糍粑,把糍粑捏变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妈妈笑着说:“捏糍粑不是这样捏的,来,妈妈教你,先把糍粑捏成一个球形,再用木版压在糍粑上面,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圆形糍粑。”糍粑做完了,妈妈送给我一个糍粑,我大口大口的吃,原来糍粑真好吃!200字 小学 记叙文
-
打糍粑今天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我和婆婆还有爷爷一起来打糍粑,虽然我吃过糍粑,但是糍粑是怎样做成的,我还真不清楚,今天我可要弄个明白。很快,我们准备打糍粑了,我仔细地询问了做糍粑的程序,先要把糯米洗净,放在温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糯米泡好后放在一个蒸锅里用旺火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大石臼里,用木棍反复捣。大人们开始打糍粑了,热火朝天的,我也忍不住加入了打糍粑的行列,刚开始捣起来非常轻松,慢慢地捣碎的糯米变得越来越黏稠了,捣起来越来越费劲了。我和婆婆力气太小所以共用一根木棍可因为我们加起来力气又太大,所以木棍被我们弄断了,但是大家还是很卖力的用劲捣,糍粑终于打好了,大家齐心协力地把糍粑从石臼里拉了出来摊在桌子上,我一看,好大一块糍粑哟!还冒着热气呢!我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糍粑那味真是又香又甜,软糯可口!我喜欢亲身体验各种有趣的事情,这让我感觉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三年级:程圣杰350字 三年级 叙事
-
打糍粑腊月里,妈妈怀念起外婆在世时最爱做的糍粑,她不去街上买现成的,偏要自己做。在外婆那间堆满杂物的房间里,妈妈翻出蒙尘许久的几个木杵和一个圆木槽,细心地把它们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干。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兴奋地拉我起床。六点多,天都还没亮,我和妈妈去看昨天晚上泡在桶里的糯米,每粒糯米都泡得肿胀饱满,银白如玉。妈妈把泡好的糯米倒进那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大木蒸桶,然后再把木蒸桶放到一口大锅上,在柴灶里架起柴火。我问妈妈为何放着方便的天然气不用,偏用这麻烦的旧物件,妈妈只是笑。柴火终于生好,接下来就是等着急死人的柴火把半蒸桶糯米全部蒸熟。等啊等,近一个小时过去,但糯米还没有要熟的迹象,我不停地抱怨妈妈:“干嘛不去买,想吃就吃,多方便。”妈妈则说,想吃好东西得有耐心。 又快半个小时过去,那半蒸桶糯米终于全部蒸熟,膨胀成大半蒸桶糯米饭。爸爸和外公把蒸熟的糯米,倒入圆木槽里,外公、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抡着木杵轮流夯打。打糍粑,就是要趁糯米热着的时候用力打,有点儿“趁热打铁”的意思。圆木槽里的糯米热气腾腾,弥漫着糯米特有的香味,也让人的眼睛几乎看不清目标,但他们三个人总能准确地将木杵砸向糯米团。妈妈还一边唱起歌谣:“腊月腊,打糍粑,打个糍粑月亮大,妈妈让我送家家,家家看到笑嘻哒……”惹得一旁观战的我笑得直不起腰。但看到外公和妈妈严肃的表情,我知道歌谣也是对逝去的外婆的一种怀想,也不禁沉默起来。过了一会儿,我也想学一学打糍粑。我抡起木杵,依着大人的节奏加入。打糍粑,是个技术活,打的时候,手里的木杵还得有一个旋转的动作,提起木杵时,拉得糯米团滋滋作响。人的身体,前倾、后仰,再前倾、后仰,很有节奏感。如果围着糯米团一边走一边夯打,那简直就是一种舞蹈。这样,动作自然就快不起来――所以要想吃糍粑,得有耐心。一开始,我还感到兴味十足,但夯打了十几下就觉得累了。一阵忙乱过后,渐渐把节奏放缓。因为糯米已经被“打”得柔软如泥,具有很强的黏性。我瘫坐在椅子上歇息,继续抱怨他们为什么不去街上买现成的。妈妈仍是笑着说,吃好东西要有耐心。 等到糯米团捣得均匀瓷实,然后就可以动手做糍粑了。手里抹了麻油,用力将米团拍打捏成圆形,一个糍粑成品就算大功告成。相比之下,我捏的糍粑厚薄不均,也不成形,而外公总能把糍粑拍打得圆圆如月,厚薄均匀。 三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把糍粑裹好蜂蜜递给我,我咬下去,软软糯糯的,糯米的清香、麻油的醇香、蜂蜜的甜香,甚至还有木杵的香味,混在一起,别提有多爽,这种味道是外边小吃店卖的油炸糍粑所不能比的。我满意地享受这长时间等待后的美味,一边咀嚼着妈妈的话――吃好东西要有耐心。我想,不仅打糍粑如此,世上许多事,也是这个理。你对时间有耐心,才会嗅到生活的芬芳。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打糍粑作文打糍粑作文600字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每年的腊月,老家的大人们都忙着打糍粑。糍粑是老家的特产,它相当于年糕,但又不同于年糕。年糕是粳米粉做的,糍粑是用糯米饭做成,而且形状也不同于年糕的长条,糍粑是长方块。糍粑是过年中自家和招待客人的主要点心。打糍粑在夜里进行。早上将糯米浸泡在大水缸里,黄昏时将泡胀了的糯米放在大蒸笼,蒸熟后由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抱起装满糯米饭的蒸笼,将饭倒扣进大石米窑里,紧接着由三四个人用T形木棍捣那热气腾腾的糯米饭,一个人喊着号子,其他人跟节拍围着米窑快速转圈,不一会就将糯米饭捣成粘糊状。这时候大人们开始给小孩捏糍粑团子,小孩们来看打糍粑就是为这时候能吃到香喷喷的糍粑团子。小孩们吃足以后,捣糍粑的人收起T形木棍,由一人抡起大石锤,使劲向石米窑里的糍粑打下去,并由一个人不时地将糍粑翻动。整个过程的作用相当于和面,将饭敲打成了和熟的面。打熟了后再平铺在撒有干米面粉的门板上。每打一米窑铺一层。第二天早上,糍粑干了,用切菜刀划成一个个大方块,糍粑就算做成了。老家打糍粑是集体互助活动,每家有一米窑或两米窑,打好以后,叠放在一个门板上,早上自上而下,等着各划各的,然后挑回自家。糍粑有各种吃法,油煎、水煮、火烤都非常可口,但我还是最喜欢火烤的糍粑。冬天的晚上在火宕的炭火上支个大铁火钳,再把糍粑放在火钳上翻烤,将糍粑烤得鼓胀鼓胀,然后在鼓胀的肚里灌进白糖,那不仅是小时候的美味,就现在我也没遇上比那更好的烧烤。现在每年春节前我都托人从老家带来糍粑,现在的糍粑跟从前的糍粑没有不同,所不同的是早已不用手工制作,而是用机器制作。那打糍粑的场面再也难见了。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800字 初中 叙事
-
糍粑清晨,刚到外婆家,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我立即冲到厨房,发现外婆正在做糍粑。只见外婆把和稀的面团沿锅边倒下,面缓缓渗到锅底,外婆舀了几勺油,沿着锅边倒下,“嗞嗞”立刻响起;“梅儿来啦”,外婆惊喜地说:“待会儿让你尝尝好吃的糍粑!”她说着,又用铲子把糍粑划成一块一块的,再在上面洒一些油,翻过去,盖上锅盖。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锅盖上腾起的烟,巴不得现在就能去吃一口糍粑,外婆揪了几根蒜叶,洗净后,切碎了,掀开锅盖,糍粑那浓浓的面香扑鼻而来,外婆加了一勺油,撒上蒜花,在锅与糍粑间的缝隙处倒上两勺油,轻轻翻几下,盖上锅,香味更加浓郁,我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外婆拿来一个精致的花碟子,盛了一碟,端上饭桌。我也没闲着,盛好山竽粥。外婆让我先吃,自己用大碗盛了好多饼,说是送给左邻右舍尝尝味。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两面金黄的糍粑,咬下去,好烫啊,我又松开牙齿。我使劲吹那块糍粑,这次,我吸取教训,只咬一小口,包裹在外面的两层又脆又酥的壳,中间的部分又软又糯,一口咬下去,两种不同的感觉,嚼一嚼,香味立即溢满口腔,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不老也不嫩,一点也黏牙。吃一口咸咸的糍粑,再喝上一口甜甜的山竽粥,一直暖到心里,一干一稀,一咸一甜,搭配得当,相得益彰,我一连吃了好几块糍粑,喝了满满一碗山竽粥,撑得快不行。吃完糍粑后,令人回味无穷,颇有余“味”绕梁三日不绝之势。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妈妈想减肥都减肥不了——外婆做的饭菜糕点太美味了。下周末,我还要吃外婆做的糍粑!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700字 五年级
-
打在我的小时候被爸爸打是很少发生的,就算被打也是因为太调皮了,但是打完了就像没发生一样,不知不觉也就忘了,可是那一次被打却终身难忘。记得那是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快到期末了,所以作业也就多了起来,可是不管怎么多的作业我一样是都写完了。可能是因为收作业的不负责任吧,那一次我的语文默写没有拿来学校,他也没有收就这样,我认为这有利可图,接连几天没默写。直到那个充满杀气的下午,老师应该是察觉到什么似的,突然来了个突击默写,老师在讲台上念生字,我就在台下直冒冷汗,“老师要是知道我没默写怎么办?叫家长来了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感觉到今天我完了。终于下课铃声响了,老师开始收听写的了。老师正一步步的向这边走来,我的心碰碰的跳着好像跳到嗓子眼上似的。老师还是走过来了,老师从桌子上拿起来了,我在一旁哆嗦的盯着老师,只见老师头上像着火了一样头发丨了起来,立刻一个如来神掌把我拥出了教师大声的喊出了六个字“给家长打电话!”。这好像几秒钟似得再有知觉是在老师办公室和我妈在老师面前站着了,我站在那里脸色发白,呆呆的站在那里。我一点也没听进去老师说的啥,再后来我们回家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妈什么也没说,回到了家爸爸坐在那里想着什么,看来妈妈告诉爸爸了,见我回来立刻像只猎豹一样刷的一下站了起来说了一句:“你还有脸回来,看我不打瘸了你的腿。”立刻就拿起了我从外面拿来的小竹条打我,“嗖--搜--”两声我就呜呜的哭了我像一只被老鹰追杀的小鸟在满屋子的跑,我哭着,叫着,声音在屋子里回荡。后来,爸爸打累了就不再打我了,叫我去写作业,写不完不许吃饭,我在哭着,过了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对我说“别哭了,你爸爸这是恨铁不成钢,让你好好学习。”听完这句话我不知道怎么的就不哭了,就去写作业了。从那以后,我就没在被打过了。六年级:晴空2014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我喜欢的风味食品“糯米糍粑”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美味。糖醋排骨、油炸鸡翅、骨头汤……在这些美味佳肴中,我唯独情有独钟于“糯米糍粑”。先看看做糯米糍粑所需要的材料吧:糯米粉若干(适量即可)、面粉少许、糖少许、食用油少许、喜欢吃芝麻还可以加芝麻。糯米糍粑的做法:先要把糯米洗净,放在温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糯米泡好后放在一个蒸锅里用旺火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大石臼里,用木棍反复捣。捣糯米是个需要时间和体力的工作,要一边翻一边捣,反复将糯米捣烂成团,糯米团会变得非常黏,并且完全没有米粒。这样就做成了制成基础糍粑了。捣好后把糍粑从石臼里拉出来摊在桌子上,在桌子上抹上食用油,防止糯米黏住桌子,先揉匀,并分成均匀的圆坨,再用双手揉捏蹭压做成一个圆形的饼,最后拿一个大板子一压,糯米糍粑就做好了。一般是用炭火烤,这样叫叫烧粑粑,用青菜汤下粑粑片,叫煮粑粑,与腊肉炒,叫炒粑粑。粑粑做得多,一时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内,这样可以储藏2到3个月都不会坏,有些爱讲究的土家人,还用蓼竹叶包成1对1对的,还在粑粑内放芝麻和糖,吃起来又甜又香,俗名叫“蓼叶子粑粑”。特别好吃。糍粑的样式有很多。有的在糍粑上印一条鱼,那是表示人们年年有余;有的再糍粑上点上四个点,那是表示人们四季发财;有的在糍粑上印五个五角星,那是表示人们热爱祖国……糍粑不但样式繁多,而且形状也不拘一格。圆形代表家人团团圆圆,永不分离;方的则表示土家人方方正正,直直爽爽。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寓意,不同的颜色代表不一样的意义。白色代表一个人的纯洁;红色代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青色和白色代表清清白白……在过去,糍粑更是拜年不可或缺的礼物,俗话说,“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因为糍粑是团圆、圆满、元宝等的象征,表示对主人家的恭喜和朝贺,没有糍粑,再重的礼物似乎也不够分量,不成敬意。看着我介绍,我都饿了,先不说了,我先去吃了。广西桂林灵川县八里街第一小学六年级:杨勇700字 六年级 状物
-
我喜欢的风味食品“糯米糍粑”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美味。糖醋排骨、油炸鸡翅、骨头汤……在这些美味佳肴中,我唯独情有独钟于“糯米糍粑”。先看看做糯米糍粑所需要的材料吧:糯米粉若干(适量即可)、面粉少许、糖少许、食用油少许、喜欢吃芝麻还可以加芝麻。糯米糍粑的做法:先要把糯米洗净,放在温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糯米泡好后放在一个蒸锅里用旺火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大石臼里,用木棍反复捣。捣糯米是个需要时间和体力的工作,要一边翻一边捣,反复将糯米捣烂成团,糯米团会变得非常黏,并且完全没有米粒。这样就做成了制成基础糍粑了。捣好后把糍粑从石臼里拉出来摊在桌子上,在桌子上抹上食用油,防止糯米黏住桌子,先揉匀,并分成均匀的圆坨,再用双手揉捏蹭压做成一个圆形的饼,最后拿一个大板子一压,糯米糍粑就做好了。一般是用炭火烤,这样叫叫烧粑粑,用青菜汤下粑粑片,叫煮粑粑,与腊肉炒,叫炒粑粑。粑粑做得多,一时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内,这样可以储藏2到3个月都不会坏,有些爱讲究的土家人,还用蓼竹叶包成1对1对的,还在粑粑内放芝麻和糖,吃起来又甜又香,俗名叫“蓼叶子粑粑”。特别好吃。糍粑的样式有很多。有的在糍粑上印一条鱼,那是表示人们年年有余;有的再糍粑上点上四个点,那是表示人们四季发财;有的在糍粑上印五个五角星,那是表示人们热爱祖国……糍粑不但样式繁多,而且形状也不拘一格。圆形代表家人团团圆圆,永不分离;方的则表示土家人方方正正,直直爽爽。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寓意,不同的颜色代表不一样的意义。白色代表一个人的纯洁;红色代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青色和白色代表清清白白……在过去,糍粑更是拜年不可或缺的礼物,俗话说,“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因为糍粑是团圆、圆满、元宝等的象征,表示对主人家的恭喜和朝贺,没有糍粑,再重的礼物似乎也不够分量,不成敬意。看着我介绍,我都饿了,先不说了,我先去吃了。700字 六年级 状物
-
打预防针在幼儿园时,几乎是每年都要打预防针。但第一次打针时的情景让我至今难忘。记得在我五岁那年,有一天小朋友们正在玩游戏,忽然有两位穿白大褂的阿姨推着一辆小车向我们走来。老师告诉我们要打预防针了,顿时全班的小朋友都惊慌起来,有些人因为怕打针,竟然哇哇大哭起来。我见这情景就把自己藏在桌子底下并暗暗自喜:我藏在这不出声,她们一定找不到我。可是,真倒霉,老师竟然第一个叫到了我的名字,但我没敢答应。心想:我不出声,也不动,看你们怎么找到我。但是,我还是没能逃脱“恶运”,最后还是被发现了。老师组织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大力士”,把我连拉带扯地拉到了两位穿白大褂的阿姨面前,我使出了吃奶的劲也没挣脱掉,哎——只好认命了。当针头还没扎到我的时候,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这时,几位平时非常坚强的小朋友也吓的哇哇大哭起来。接着,老师又点到了王迪、张天天……可是这些人早不知躲到哪儿去了。老师非常生气,正准备亲自动手去拉,却一下子又停住了。那时,得到小红花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这时,老师就象一个魔术师,不知从哪儿变出许多小红花,并大声宣布:“哪位小朋友主动打针,就可以获得一枚象征勇敢的小红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下小朋友们为了小红花都要拼了,一个个从桌子底下钻出来,掳起小胳膊,争先恐后的排起长队……不一会工夫,所有的小朋友都打完了预防针。我看着小朋友们胸前的小红花,真后悔刚才自己的懦弱。这时,老师走到我的面前,微笑着把一枚小红花同样挂在了我的胸前。看着老师那鼓励的眼神,看着胸前那枚象征着勇敢的小红花,我丝毫感觉不出刚才打针时的疼痛,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从那以后,无论遇到多难的事情,我再也没有退缩过,懦弱与我无缘。700字 六年级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