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徐志摩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一眨眼,中秋便悄然而至。
晚上,一家人坐在窗前,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玉盘般挂在空中,给原本漆黑的夜空增添了一丝光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中总有一些缺憾,就像月亮一样,有圆满就就缺憾。不过何必太重视这些缺憾呢,我们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缺憾才变得精彩,不是吗?让我们向月亮学习吧,像月亮一样坦然的面对人生中的坎坷。当我们能淡定的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完美一些,我们也就离成功更进了一步。
不过,这中秋之夜最重要的还是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窗外的满月,是多么幸福啊。或许,你不能回到家里陪伴亲人,那么也不必伤心,因为到了晚上,不仅有那一轮明月陪伴着你,你的家人也在于你欣赏同一个月亮的美丽啊。
中秋,这个节日给了我们很多。或许是与家人团聚时的欣喜,也可能是身在异乡的惆怅,但是,我们都拥有这一个月亮,一个又大又圆,美丽无比的月亮。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不开心的理由呢?
不过,这一天最开心的不是我们,而是平日里孤单无比的月亮。这一天,它终于不再孤单,因为地球上会有很多人注意它,观赏它,呵呵o(∩_∩)o...
拥有一片空间
一段艰苦的跋涉之后
总需一片天地
舒展自己的心情
放逐自己的情绪
拥有一片空间
将疲惫不堪的心置于其中
一切的风风雨雨
成败得失
离情别意都将消融
心灵的伤痛得以抚慰
如甜梦初醒
重得亮丽心境
拥有一片空间
开启禁锢的思绪
想已所想
让思绪坐成悠然的姿态重温鸟语花香的春韵
再想热情如火的夏天
度回收获丰盈的金秋
走进深沉庄重的寒冬
拥有一片空间
装饰心灵的园圃
一支香烟
一杯清茶
一支笔
一叠稿纸
淡蓝的烟圈将思绪牵回从前
咂一口清茶足以感受一份宁静
一份畅然
铺开稿纸写下罗曼蒂克的初恋
月夜独思的心语
父母唠叨后的叹息
成功后的赞歌
失败后依然谱下生命诗行的每个音符
拥有一片空间
用粗旷的嗓音
吼几曲自编的调子
不参与尘世的明争暗斗
一切的风尘世语拒之心门之外
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美丽豁达
让自己的灵魂在净化后升华
相关推荐
-
志摩哭了昨夜志摩哭了那眼泪分明是蓝色的像一朵翡冷翠的花在眼角绽放绽放出无尽的缠绵和忧郁不竭的思想的源泉此刻冰凝了氤氲的灯光下苦涩的诗篇像一朵开满墨花的薄冰冰冷的寒气将时空封锁只那一朵蓝色的花开成一朵蓝色的火焰100字 初一 散文
-
《志摩的诗》春日溶溶时,我总喜欢用行囊装着《诗》来到明澈的小河边,或绿意盎然的草坪上,呼吸新鲜清晰的花粉气味。坐着或躺着,小心翼翼拿出《诗》,就像小心拿出贵重的水晶品。翻开书页,《诗》中全是文学巨人徐志摩的点点情怀:“夜幕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的多情友;风颺颺,柳飘飘,榆钱斗牛,是长相忆的歌喉。”那细腻的文笔,真挚的感情,使我忘却人世的虚伪,丑恶,顿时“幻化成天空中的一片云”或是“在半空中潇洒的雪花”,在幻想的似有若无的空间里插上翅膀翱翔。“我的哀思焉能电花似的飞驰,感动你天日遥远的灵魂;我泪洒向长风遥送,问何时能戡破生死之门?”《志摩的诗》犹如志摩的一生,实在太丰富。每当万籁俱寂,星斗纵横,我总喜欢抱着《志摩的诗》,在月华一泻千里下,在繁星点缀的庭院的灯光下,翻开《诗》,便是志摩在康桥写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月儿,休学新娘羞,把云遮住你的光艳首”;“我焉能不为他的才学而佩服,这时传来晓风的音讯”`````《志摩的诗》便成了慈爱的安琪儿,他安祥的望着我,挈着我的手,引领我在星云间穿梭,我可以与志摩的诗,噢!不,我可以与追求自由美丽的安琪儿乘风远去,访天堂之美丽。志摩的诗意韵很深,常把我带到另外的世界,但也催促我不能忘记世间的险恶,“``````只剩下一片焦黄的花蕊,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志摩就是用他的笔,像鲁迅的敏锐,又带着李白的几分酒醉,把人间疾苦谱成诗篇。《志摩的诗》一直伴我成长,它教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豁达,鼓励我走出思想的千山万水:“这里是古英雄的乡国,白云里投出不朽的灵光``````何必这无端的凄清、怆惶?”我喜欢《志摩的诗》,等同喜欢志摩的情怀!我在茫茫人海中还要撑一支橹,驶向有灯塔的地方:我与《志摩的诗》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700字 初一
-
班级志——徐欧篇对于小欧的第一印象我只能说无。欧。徐是我对她最深的印象我也不知自己为何如此喜欢她甚至成为闺蜜我也是迷迷糊糊的那一天我忘不了她望着我的眼睛淡定地道不做闺蜜了吧我们其实不合适我忘记了当时我的回答只记得当时内心翻涌成浪不知如何反应我真的喜欢她哪怕她和我喜欢同一人哪怕她毫不留情说这话她说寝室厕所曾有人死过晚上爱唱那些灵异的歌这些让室友不敢靠近她将自己伪装成蛹不敢绽放那美丽刹那没人注意到睡前她的淡淡而忧伤的语调:其实,我也很怕初一:2260010470200字 初一 写人
-
阅读让我明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认为李世民这句话欠妥,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读书,因为以书为镜,可以明己志。大概六岁以前我读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格林童话》,那时候我很淘气,可以说是顽劣不化了,我有着异于常人的思维,每当听到正义战胜了邪恶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等等,我认为俗套到不能再俗套的结局,我就会发疯般的撕掉,那令我极其不满的一页,然后对他进行改写,就比如说《小红帽》我将结局改成了――原来大灰狼受到了巫婆的蛊惑,他变做一个猎人,却被小红帽识破,从此大灰狼和小红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无厘头的改动,却让我获得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那时书带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作家。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再也没有小时候那么淘气,那么幼稚了。随着心智的成熟,我开始对读的书有所选择了。我喜欢上了哲学。“别人嫉妒你,说明你成功,你嫉妒别人,说明你无能。”这句话不知带给我多大的震撼,甚至睡觉时也会徘徊在我的脑海里。哲学这东西是最奇妙的,也是最扣人心弦的,我开始疯狂的阅读哲学书籍,它就像光,就像水,就像我的生命之源。书又带给我人生的期望。将来考入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成为一名超凡脱俗的哲学家。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我再也不像以前的我了。但是书依旧没有变,还是那么富有魅力,人也许就是这样,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有一段时间我很迷茫,很无助,也有对自己有个怀疑,我到底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一无所知,那种消沉和浑浑噩噩的生活,让我觉得很难受,直到那一本书――《信仰的力量》,他重新带给我希望。我认为其中有一句话值得我收藏,“什么天,什么地,我信的道,谁敢拦我?这世间我只信一个人,那就是我。任何人都不能坏我信念,对于那些逆境,我从不认输。只想对他们说,挡我者死。”书他打开了,我的心结,从此我的梦想只有一个成为真正的自己。自然界里喷泉的高度永远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最终能取得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他的信念,其实我们所读的书,不过是一柄剑。真正的取决权在于自己。书能让你明确志向,你只需要付出一点勇气,就能够斗破苍穹,笑看人生。800字 初一
-
志堂堂七尺男儿能因为挫折放弃梦想吗?这是男子汉的风度吗?居然比不上女子这有何脸面对列祖列宗呀!我发现我变了变成了一个“儒夫”。难道这不是吗?不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要用我的手改变命运东岸二中初一:陆梓滨50字 初一 散文
-
话说志摩古人的才情令我折服,他们生活的不同时代背景分别造就了他们自己的风格的诗作。古韵唯美,却难以入境,论才情,恕我冒昧,我却认为唯近代诗人徐志摩独尊。多数人以为徐志摩是个纨绔子弟,只会讨女人喜欢,那大概也是初读徐志摩时我最为深刻的印象。他从小生活富足,无忧无虑的生活造就了不拘一格,风流多情的性格,纯净真实的他具有一身才华和气质。他笔下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如此的柔情绵绵,试问世间那位人艳如花的才女不会钟情这位才子?正如林徽因爱上了他的浓浓诗香。我们真的要庆幸他俘获了林徽因的芳心,为什么徐在剑桥留学期间的诗情暴发?我想正是因为他认识了才貌并重林徽因。徐志摩追求爱情的自由,与林相恋时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可见他不顾一切寻找真爱的勇气。就是因为这样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像《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徐对在英国康桥这段有林徽因在的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在《草上的露珠儿》中他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的强烈情感,尤其是“嗤嗤!吐不尽南山北山的?瑜,洒不完东海西海的琼珠,融和琴瑟箫笙的音韵,饮餐星辰日月的光明!”这几句令我瞬间感受到志摩要做是人的热情。徐的诗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但也有它的不足。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来说,品读时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尽管这样,我还是敬佩他能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诗中,欣赏他的诗的同时更是在体会他的人生。他对爱情的执着注定了他是痛苦的,他毅然以结束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原配张幼仪离婚,这是他渴望恋爱自由的最高体现,也是我最为佩服的。但是他与林徽因的恋爱结果遭到破灭,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终不能实现,于是,使他忧郁、苦闷。因此,读他的《一星弱火》会是我感受到一种消极情感。传奇的爱情经历促使他的作品如今深入人心,谁能否定这位风流才子不羁的用情。在文学界里,他就是一颗璀璨但瞬间即逝的流星,先不说他对张幼仪的负情,我想大概也是因为这样他成就了后来的她。如果不是与他热恋,林徽因恐怕只是普通不为人知的建筑家,如果不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可能只是一时红热的名媛。有的人说,张幼仪活到八十岁,而徐志摩年仅三十六岁就告别人世或许是他的报应,自古才子多风流,也许只有任性活泼的陆小曼才适合与他生活。“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徐志摩微笑着走出喧嚣的繁华,从此,世上少了个他,让我倾慕他才华的他。多年后的康桥,有谁知道他来过,他在这里为爱伫立过。初三:潘晴晴100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
徐老师我最喜欢的老师是徐老师,她有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又是高高的鼻梁上还挂着一副眼镜。徐老师向父母、家人,一样关心我们,爱我们。有一次,我们全班同学在练字,徐老师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看到我们写字姿势不规范,徐老师说;''你们把腰弯的都成老爷爷、老奶奶了,听到这同学们赶快调整了正确的坐姿。还有一次我们在上语文课,有一位同学在和他前后桌说话,徐老师看见了没有说这位同学,而是说了前后桌,因为这位同学不是一、两次了,所以老师说了前后桌,老师说;''他和你说话你就说。从次以后全班同学没有一个是上课说话了。从这两件事上我明白了,我们要有一颗孝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50字 三年级 抒情散文
-
阅读好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了!好就好久了!也好久没有去看一些与中考无关的书籍了!貌似上了初中后,这种惬意的生活从此就在我的世界中消失!但是,最近接触了一本好书!我极力地向同学们推荐它,同学们也肯定了那是一本好书,更是给了我必须看完它的一种决心!昨天晚上,晚自习的时候,我允许自己看十分钟的那本书然后在预习。看到了一篇文章,不知不觉中,被那优美语句,被那略带几分忧愁的语句打动了!眼泪就开始打转!好久不这样了!现在,我多久没有捧着一本书,静静地下来,用心走进作者的心呢!?然后就哭地要死要活的!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我也很久没有让自己的眼睛湿润湿润了!语文老师的儿子刚好遇到一道难题想要求我解答,我又刚好陷入了那种意境中,还流了泪。生怕会被发现,头也不抬的草草的说了几句敷衍的话!他一直盯着自己,终究还是让他看见了我眼角的泪!或许他不会知道我之所以哭是因为那一篇文章的美字美句打动了我!或许他以为我又遇见什么烦心事了!只可惜,我烦心事没那么多呢!好久好久不这样了!考试啊考试!你究竟还想要夺走我多少呢!语文老师说,你不努力绝对不行的!有的人十七岁已经在读博士,而有的人三十七岁仍然在流浪!多年以后的同学聚会,你会是哪一个?我希望我是那个写了一篇又一篇打动像我自己这样的读者的文章的人呢!我希望将来办同学聚会的时候,可以遇见我的忠实读者又是我的好朋友的同学!我想,也只有为梦而斗了!55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阅读阅读是件让人快乐,又让人绝望的事。有太多的书要读。而时间却那么有限。正因如此,年初,我郑重其事地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一年内,起码要读60本书。连单子都开好了。其中有沈苇的《柔巴依:塔楼上的晨光》(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年6月版)、韩瑞祥选编的《巴赫曼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版)、艾柯的《开放的作品》(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版)。对了,还有兰德的《源泉》(重庆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那本厚厚的书,摆在我的书架上,像诱惑,又像挑战,让我多少次暗下决心:一定要早日将它啃完。年底逼近,如同以往,我的阅读计划再度偏离了方向。是懒惰?是忙碌?还是难以静下心来?这些原因兴许都有。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阅读本身。确切地说,阅读扰乱了我的阅读计划。想想,这也情有可原。比如,面对波德莱尔的《现代生活的画家》,你又怎么能一心照顾计划而将它搁置一旁?那是浙江文艺出版社“视觉读本”中的一种,今年一月刚刚推出。一本小巧玲珑的书,光外观就让人喜欢。再看内容,更会爱不释手。正是春节。人们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刻,我躲在书房,几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精致的书。享受波德莱尔的奇特思想。享受贡斯当丹·居伊的美妙画作。更享受郭宏安先生的精道译介。关于美,波德莱尔说:“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种,或是兼容并蓄。它像是神糕有趣的、引人的、开胃的表皮,没有它,第一种成分将是不能消化和不能品评的,将不能为人性所接受和吸收。”时隔一百多年,读这段话,依然能感到它俏皮中深邃的意味。我向来以为,理想的翻译建立在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之上。中译本《现代生活的画家》堪称一个典范。宏安先生的译序体现出了一个译者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水准。“在法国,波德莱尔是第一个对现代性有着深刻体验并加以描述的人,因此他成为后人论述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的参照。他所提出的现代性就是‘从流行的东西中提取出它可能包含着的在历史中富有诗意的东西,从过渡中抽出永恒’、‘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任何一个在群众中感到厌烦的人,都是一个傻瓜’等等观点,暗含着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着延续与对立的辨证关系,洋溢着对现代性乃至现代化的一种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清醒的批判精神,至今仍对我们有启发意义。”这就是深刻理解和研究之后的提炼。如此准确的提炼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贴近波德莱尔。专业的缘故,我禁不住被阿尔巴尼亚小说家卡达莱的《破碎的四月》(重庆出版社2007年1月版,孙淑慧译)所吸引。这部小说篇幅不长,人物不多,时间跨度也就一个月,却有着相当的力度和深度。年轻的乔戈,复仇之后,便踏上了死亡之路,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剩下了一个月。一颗致命的子弹时刻都会瞄准他。这是血仇的子弹,是世代传统的子弹,是国家机制的子弹,也是人类自身性格的子弹。残酷和生机均由此而生。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特征和悲剧性也在此显露。这是个高度集中和凝聚的故事,紧张到了极致,你不得不始终屏着呼吸,始终一眼不眨地追随着主人公的身影。因为,子弹随时都有可能射出,故事随时都有可能戛然而止。这样的故事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点,让你深入到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和一段历史的最深处。欲罢不能,读过《破碎的四月》,索性又一鼓作气,读完了卡达莱的另外两部小说《亡军的将领》和《梦幻宫殿》。这时,我发现,通过一个点,几条线索,不多几个人物,深入到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最深处,是卡达莱小说特有的艺术。一段时间,我又将目光投向了我的那些乡亲:朱文颖,荆歌和车前子。我读书向来慢。读朱文颖,似乎更慢了。是有意的慢,就想久久沉浸在一种享受之中。那种语调,那种氛围,那种节奏,那种叙述的方式,都十分合乎我的口味。文字充满了灵气和韵致。氛围又是极特别的。常常,像有一阵雾,浓与淡都在意图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似有似无。我惊讶于她营造氛围的能力。叙述又灵巧,变幻,含蓄,散发着现代气息。每个故事都讲得那么好看,耐看。意味总体上来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的。几乎在每篇小说中,她都要撕破和打碎一些东西。这让她的写作本质上具有一种“残酷的色彩”。但我又不想据此称她为“悲观主义作家”。这其实不是悲观不悲观的问题。而是一种洞穿。对世界和人生的“看透”。一种相对的看透。洞穿,看透,有时反倒能变成一种潇洒和自由。朱文颖的文字让我相信了这一点。小说集《龙华的桃花》中的十几个小说,各种人物,各种背景都有,作者都把握得那么娴熟。其中的几篇古意小说写得美极了,诗意,忧伤,贴着人的身心。荆歌完全是另一种面貌。与其说读荆歌,还不如说听荆歌。听荆歌娓娓地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与他的姿态有关:随意,自然,坦率,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仿佛同你面对着面。去年有几个月,我在家疗伤。时间变得单调而又缓慢。这时,捧起荆歌的小说,竟不舍得放下。许久没有读到如此有趣的小说了。后来,在不少场合,我总是乐此不疲地对人讲述荆歌的小说。尤其是那篇《滑脱》。那真是个天才的构思。我说过,荆歌小说中的那股“坏”劲儿恰恰是他最最天才的地方。那“坏”意味着幽默,夸张,变形,变幻,意味着想象力的游戏,意味着对小说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独特理解。语言是贴着时代和生活的,尤其是对那些习惯性语言的重新运用,有调侃和解构的意图。由于观念的先进,作品又绝对是现代的,甚至后现代的。这些都让他的小说有了无边的可能性。读他的小说,总会笑,有时简直笑死了。但也有些篇什,让你想哭。许多意味都在笑和哭之后了。荆歌太会讲故事了,不,应该说,太会把玩故事了。而这是需要智慧的。车前子写诗,写评论,写随笔,还画画。一个全面发展的才子。任何时刻,读他的文字,读他的画,都能觉出特别的味道。疼痛的时刻,读读车前子。他能用一个接一个惊奇让你忘了疼痛。没错,一个接一个惊奇,既是语言的,也是思想的;既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向的;既是南方的,也是北方的;既是中国的,也是外国的;既是方的,也是圆的……因此,我确信,车前子就是一种草药,有疗伤的作用。欢乐的时刻,也读读车前子。他能用一个接一个游戏添加你的欢乐。别小看游戏。游戏是需要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的。游戏就是想象和创造,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阅读车前子,你也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否则,你跟不上他的速度。你甚至还要有一定的姿态,一定的心境,一定的体魄,一定的力气,才能加入他的游戏。无边无际的游戏。规则随时都会被打破,或者根本就没有规则。彻底的放松。彻底的没有拘束。毁坏,再建设;解构,再建构。或者干脆开辟出一块空地。空地多好,有空地你什么都有了。彻底的自由。这就是天才。你不能和天才说什么规则,你只能接受他的一片天地。大地上摆满了蛋+一根羽毛在飞+而一根羽毛在飞+当大地上摆满了蛋+而另一根羽毛在飞+即使大地上并没有蛋+一根羽毛还是会飞+而一根羽毛在飞+大地上摆满了蛋……这就是车前子。用各种腔调、各种节奏、各种色彩和温度来读读车前子,你兴许会读出各种的滋味和意味。有时,读着读着,我忽然觉得,车前子是那么的忧伤。不可否认,阅读乡亲,能给我带来格外亲切的感觉。已不仅仅是阅读的需要,而是某种内在的呼唤。进入秋季,《河畔小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9月版)犹如金黄的宿命,成为我最重要的读物。阅读《河畔小城》,于我,还有另一种意义。那既是对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致敬,也是对中国翻译家杨乐云、刘星灿和万世荣三位前辈的致敬。三位前辈都已年逾古稀,却不断捧出一部又一部译作,让我们走近一位又一位捷克作家。近几年,捷克文学在中国的流行主要是他们不懈劳作的结果。克里玛,赛弗尔特,霍朗,聂鲁达,恰佩克,赫拉巴尔,这都是些捷克文学中闪光的名字。仔细盘点,这一年,计划内的书没读几本,计划外的书倒是读了一些。实际上,这种随意的阅读更得我心。或许,这就是英国作家卡内蒂所称赞的“混乱的阅读”。或许,这才是我所必要的阅读。阅读是件让人快乐,又让人绝望的事。有太多的书要读。而时间却那么有限。正因如此,年初,我郑重其事地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一年内,起码要读60本书。连单子都开好了。其中有沈苇的《柔巴依:塔楼上的晨光》(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年6月版)、韩瑞祥选编的《巴赫曼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版)、艾柯的《开放的作品》(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版)。对了,还有兰德的《源泉》(重庆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那本厚厚的书,摆在我的书架上,像诱惑,又像挑战,让我多少次暗下决心:一定要早日将它啃完。年底逼近,如同以往,我的阅读计划再度偏离了方向。是懒惰?是忙碌?还是难以静下心来?这些原因兴许都有。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阅读本身。确切地说,阅读扰乱了我的阅读计划。想想,这也情有可原。比如,面对波德莱尔的《现代生活的画家》,你又怎么能一心照顾计划而将它搁置一旁?那是浙江文艺出版社“视觉读本”中的一种,今年一月刚刚推出。一本小巧玲珑的书,光外观就让人喜欢。再看内容,更会爱不释手。正是春节。人们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刻,我躲在书房,几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精致的书。享受波德莱尔的奇特思想。享受贡斯当丹·居伊的美妙画作。更享受郭宏安先生的精道译介。关于美,波德莱尔说:“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种,或是兼容并蓄。它像是神糕有趣的、引人的、开胃的表皮,没有它,第一种成分将是不能消化和不能品评的,将不能为人性所接受和吸收。”时隔一百多年,读这段话,依然能感到它俏皮中深邃的意味。我向来以为,理想的翻译建立在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之上。中译本《现代生活的画家》堪称一个典范。宏安先生的译序体现出了一个译者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水准。“在法国,波德莱尔是第一个对现代性有着深刻体验并加以描述的人,因此他成为后人论述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的参照。他所提出的现代性就是‘从流行的东西中提取出它可能包含着的在历史中富有诗意的东西,从过渡中抽出永恒’、‘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任何一个在群众中感到厌烦的人,都是一个傻瓜’等等观点,暗含着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着延续与对立的辨证关系,洋溢着对现代性乃至现代化的一种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清醒的批判精神,至今仍对我们有启发意义。”这就是深刻理解和研究之后的提炼。如此准确的提炼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贴近波德莱尔。专业的缘故,我禁不住被阿尔巴尼亚小说家卡达莱的《破碎的四月》(重庆出版社2007年1月版,孙淑慧译)所吸引。这部小说篇幅不长,人物不多,时间跨度也就一个月,却有着相当的力度和深度。年轻的乔戈,复仇之后,便踏上了死亡之路,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剩下了一个月。一颗致命的子弹时刻都会瞄准他。这是血仇的子弹,是世代传统的子弹,是国家机制的子弹,也是人类自身性格的子弹。残酷和生机均由此而生。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特征和悲剧性也在此显露。这是个高度集中和凝聚的故事,紧张到了极致,你不得不始终屏着呼吸,始终一眼不眨地追随着主人公的身影。因为,子弹随时都有可能射出,故事随时都有可能戛然而止。这样的故事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点,让你深入到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和一段历史的最深处。欲罢不能,读过《破碎的四月》,索性又一鼓作气,读完了卡达莱的另外两部小说《亡军的将领》和《梦幻宫殿》。这时,我发现,通过一个点,几条线索,不多几个人物,深入到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最深处,是卡达莱小说特有的艺术。一段时间,我又将目光投向了我的那些乡亲:朱文颖,荆歌和车前子。我读书向来慢。读朱文颖,似乎更慢了。是有意的慢,就想久久沉浸在一种享受之中。那种语调,那种氛围,那种节奏,那种叙述的方式,都十分合乎我的口味。文字充满了灵气和韵致。氛围又是极特别的。常常,像有一阵雾,浓与淡都在意图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似有似无。我惊讶于她营造氛围的能力。叙述又灵巧,变幻,含蓄,散发着现代气息。每个故事都讲得那么好看,耐看。意味总体上来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的。几乎在每篇小说中,她都要撕破和打碎一些东西。这让她的写作本质上具有一种“残酷的色彩”。但我又不想据此称她为“悲观主义作家”。这其实不是悲观不悲观的问题。而是一种洞穿。对世界和人生的“看透”。一种相对的看透。洞穿,看透,有时反倒能变成一种潇洒和自由。朱文颖的文字让我相信了这一点。小说集《龙华的桃花》中的十几个小说,各种人物,各种背景都有,作者都把握得那么娴熟。其中的几篇古意小说写得美极了,诗意,忧伤,贴着人的身心。荆歌完全是另一种面貌。与其说读荆歌,还不如说听荆歌。听荆歌娓娓地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与他的姿态有关:随意,自然,坦率,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仿佛同你面对着面。去年有几个月,我在家疗伤。时间变得单调而又缓慢。这时,捧起荆歌的小说,竟不舍得放下。许久没有读到如此有趣的小说了。后来,在不少场合,我总是乐此不疲地对人讲述荆歌的小说。尤其是那篇《滑脱》。那真是个天才的构思。我说过,荆歌小说中的那股“坏”劲儿恰恰是他最最天才的地方。那“坏”意味着幽默,夸张,变形,变幻,意味着想象力的游戏,意味着对小说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独特理解。语言是贴着时代和生活的,尤其是对那些习惯性语言的重新运用,有调侃和解构的意图。由于观念的先进,作品又绝对是现代的,甚至后现代的。这些都让他的小说有了无边的可能性。读他的小说,总会笑,有时简直笑死了。但也有些篇什,让你想哭。许多意味都在笑和哭之后了。荆歌太会讲故事了,不,应该说,太会把玩故事了。而这是需要智慧的。车前子写诗,写评论,写随笔,还画画。一个全面发展的才子。任何时刻,读他的文字,读他的画,都能觉出特别的味道。疼痛的时刻,读读车前子。他能用一个接一个惊奇让你忘了疼痛。没错,一个接一个惊奇,既是语言的,也是思想的;既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向的;既是南方的,也是北方的;既是中国的,也是外国的;既是方的,也是圆的……因此,我确信,车前子就是一种草药,有疗伤的作用。欢乐的时刻,也读读车前子。他能用一个接一个游戏添加你的欢乐。别小看游戏。游戏是需要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的。游戏就是想象和创造,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阅读车前子,你也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否则,你跟不上他的速度。你甚至还要有一定的姿态,一定的心境,一定的体魄,一定的力气,才能加入他的游戏。无边无际的游戏。规则随时都会被打破,或者根本就没有规则。彻底的放松。彻底的没有拘束。毁坏,再建设;解构,再建构。或者干脆开辟出一块空地。空地多好,有空地你什么都有了。彻底的自由。这就是天才。你不能和天才说什么规则,你只能接受他的一片天地。大地上摆满了蛋+一根羽毛在飞+而一根羽毛在飞+当大地上摆满了蛋+而另一根羽毛在飞+即使大地上并没有蛋+一根羽毛还是会飞+而一根羽毛在飞+大地上摆满了蛋……这就是车前子。用各种腔调、各种节奏、各种色彩和温度来读读车前子,你兴许会读出各种的滋味和意味。有时,读着读着,我忽然觉得,车前子是那么的忧伤。不可否认,阅读乡亲,能给我带来格外亲切的感觉。已不仅仅是阅读的需要,而是某种内在的呼唤。进入秋季,《河畔小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9月版)犹如金黄的宿命,成为我最重要的读物。阅读《河畔小城》,于我,还有另一种意义。那既是对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致敬,也是对中国翻译家杨乐云、刘星灿和万世荣三位前辈的致敬。三位前辈都已年逾古稀,却不断捧出一部又一部译作,让我们走近一位又一位捷克作家。近几年,捷克文学在中国的流行主要是他们不懈劳作的结果。克里玛,赛弗尔特,霍朗,聂鲁达,恰佩克,赫拉巴尔,这都是些捷克文学中闪光的名字。阅读是件让人快乐,又让人绝望的事。有太多的书要读。而时间却那么有限。正因如此,年初,我郑重其事地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一年内,起码要读60本书。连单子都开好了。其中有沈苇的《柔巴依:塔楼上的晨光》(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年6月版)、韩瑞祥选编的《巴赫曼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荆歌的小说。尤其是那篇《滑脱》。那真是个天才的构思。我说过,荆歌小说中的那股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
徐小璐我站在走廊上,扶着锈迹斑斑的栏杆,耳畔萦绕着支离的歌,仿佛将自己置于世界的最高点,孤独而傲气地立在空气里。我听见风从身旁匆匆地逃走,朝还未来得及躲闪的树枝撞去。于是,有一两片哆嗦的叶打着旋儿慢慢滑落,分隔在树根的两端。落日映照着一切。它知道离去前,要留下些什么。于是,它把光化成影,跟随在你我的身前背后,好抚慰每一颗孤独的心,但没人知道。我看见一只斑斓的紫色蝴蝶奋力地向上飞,不知道它是否与落日有约,依旧飞着,直到消失……我忽然感知:每个生命的诞生、过程和结束,都是那么辛苦。飞蛾破茧成蝶不是生存的信仰,不是美好的感召,恰是一种对生命温柔地怀念,这不是前世的轮回,这不是无尽的思念,而是心心相印的因果。落日走过云彩的紫纱窗,留下一道浅浅的背影。天空好像突然好远好远。我知道那是一条未开的银河相隔着。余辉照进了我的眼睛,那是最最瑰丽而完美的颜色。光,是无形的线条,将一切化为空灵。那颜色相溶着、相呈着、相嵌着。我一个人仿佛站在世界的边缘。朦胧的眼中仿佛看到远方的浮云上飞翔着可爱的天使。我曾到过的地方,神的孩子在跳舞……星辰渐渐显现,落日的躯壳淡化了。氤氲的夜气笼罩着我。我一个人卧在床上,孤单的躯壳被置于一个小小的空间,还有那摇曳的梦。如果有灵魂的话,我一定曾到过天堂。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徐老师我们的班主任姓徐,同学们都叫她徐老师。别看她年纪大了,但是,她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可严了。记得有一次的模拟考试,我因粗心大意,不小心把“诗情画意”写成了“深情厚谊”。徐老师知道了,不但严肃地批评了我,而且还让我把两个词语写了许多遍。那时,我心里好像有团火在烧,难受极了,又羞愧得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下有一个洞,让我钻进去。我心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想着,想着,我就写完了这些遍,等徐老师去批改。徐老师一边认真地批改,一边用目光提醒着我,以后可别这样粗心大意,犯这样的错误了。从此以后,我便把这件事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不要粗心大意,要仔细。尽管徐老师在学习上对我们很严格,但是我们依然很喜欢她。无论是徐老师上的课,还是徐老师说的话,写的字,我都江堰市非常喜欢。特别是她上的课,不仅幽默风趣,而且内容丰富。每当徐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我就会有一种快乐的感觉油然而生。教师,是伟大的。就像细雨,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就像红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学生的心灵;就像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为学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我们的徐老师就是这样。我为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感到自豪,我爱我的老师!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徐馀清风馀迁,过林间。狼烟袅袅,转千年。杯茶涩,凉意沁人心涟。辗转千年,难以适逢在人间。风住尘间,袭卷半边山田。月色离乱,破碎往昔琴弦。伯牙断琴终梦散,渭城朝雨客肠断。东风应和,故人离歌,赤壁难拥,秋风萧瑟。众口铄金难销骨,清茶独风惘系缘。羽扇遥指千军骑,俯仰一世,暂得于己。忆古今兮岁月稠,愤于千古懑文中。亦知,亦否,莺燕争鸣浸谷透,清荣俊茂,难尝似年把酒临风后。千年往事情难鉴,复越明年。山河踏破尘封树,复初服,又何如?莲隐尘世,无独有偶,应是绿肥红瘦。沧海连天,放眼观见民烟,尘埃飞溅,边塞铮铮铁戟。乌江一战浪涛天,荆轲刺秦犹未反。人心惶惶,四面楚歌,大唐瑶池,粼粼微波。鞠躬尽瘁身死矣,衔觞歌咏雪染头,涩茶余留七里香,淡忘野史,千年徐馀。花前月下自难酌,枫叶荻花秋瑟瑟。离愁,情忧,杜鹃啼血悲空诟。茂林修竹,境迁难忆当年勇。春风十里难觅音,死生亦冗。畏途巉岩不可攀,蜀道难,亦动容?清茶淡水,不见霓虹,薄雾浓云愁永昼。鹊鸣林间,风拂先。民炊青烟,丝缕传。千杯不倒,醉意迷人头脑,俯察世品,终会意山翁姥老。高一:深海450字 四年级
-
老鼠摩摩的自述洗什么冤?当然是洗清偷东西的冤枉啦!听我说吧,我们老鼠根本不是你们说的什么“搬仓鼠”什么的,我们是从来不偷东西的,我们只是嗑桌子,椅子,粮食什么的那不是偷。现在,我知道,你们肯定要问:“嗑粮食还不算偷呀!”当然,那算。可是你们知道我们那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我们老鼠的牙爱长,一直长一直长,到最后我们走路时都被支起来了。然后我们就磨牙,所以才爱啃东西的。你们一定会问那为什么猫会吃你们呢?猫还吃鱼呢,这点你们怎么不说?我猜有些人会说那是因为我们老鼠和鱼一样腥。你们错了,那是因为猫是在夜间活动,它体内牛黄酸是提高夜间视力的必备物质,要是猫长期得不到这种物质的补充,夜视能力会降低。而鱼和老鼠体内含有大量的牛黄酸,所以猫爱吃鱼和老鼠。你看我们老鼠根本不是小偷。有些人说那你们也是坏蛋,黑死病,鼠疫总是你们传染的吧。没错,可是我们也为你们做了很多呀,你们的什么抗毒育苗都得先拿我们做实验后我们没死,才拿人做的实验。而我们呢?死了那么多兄弟,你们什么时候夸过我们那,所有的好处都给了你们,而我们却落下了坏名声。你说你们对得起我们吗?赶快把我们爱偷东西的称号拿下来吧。4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阅读阅读名人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可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阅读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阅读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阅读也是因人而异的。我喜欢幻想,整天沉浸在幻想的世界,这使我喜欢阅读名人。我阅读的都是我心目中的名人,有古往今来的名人志士,有虚幻的能人异士。我喜欢阅读名人,阅读司马迁,让我了解到他著《史记》的艰辛,了解他走南闯北的艰难经历,了解他因上书谏汉武帝而受宫刑的屈辱,了解他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了解他挫折后的成就。我喜欢阅读名人,阅读邓小平,让我了解到他经历文化大革命时的艰难,了解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了解他忍辱负重后一展才华的雄心壮志,了解他为建设自己的祖国而尽心尽力的奉献。我喜欢阅读名人,阅读贾宝玉,让我了解到他纨绔生活的奢侈,了解他女儿柔肠的似水柔情,了解他不可一世的少年才华,了解他遁入空门后的痛心悔悟。阅读可以让人了解许多事情,让人有不同的见解。阅读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阅读的内容,而阅读的内容又体现他的性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亲爱的读者,你阅读的内容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阅读,从阅读中感悟人生。450字 初三 散文
-
阅读在朱自清的笔下有一句话:杨柳枯了,有再清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在来的时候。可是时间却一去不复返。在朱自清笔下的时间是匆匆地擦身而过的。在朱自清的八千多个日子也在他的手中偷偷的溜走,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八千多个日子一转眼就没了。更何况我们的日子更是转瞬即逝。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学习越来越紧张,所以我们要向朱自清先生一样珍惜时间。朱自清笔下的时间无处不在。在他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流过,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溜过,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走过。时间真是无处不在啊,它随时随地都会岀现在你的面前,但是它想一阵风一样,你看不着也摸不着它。当你后悔浪费时间时,悔恨一些事情时,感到叹息和惋惜时,时间也会擦肩而过。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只有哪些争分夺秒去奋斗的人,才会在一秒钟得到收获,获得成功。不使自己虚度光阴,但却不付诸行动。可朱自清先生不仅会感到惋惜还会付出行动。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开心、满足与价值。读了《匆匆》这篇文章,我感到“时光易逝,岂容我待”这句名言,最适合朱自清不过了。如果之前我们不懂珍惜时间,从现在开始争分夺秒地学习会使我们终身受益的。我想这也是朱自清先生说的,“不让我们赤裸裸地回去吧”。450字 初二 应用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