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品酒
没有诗的人生是暗淡的,没有酒味的诗是干涩的,难道品诗真的需要天生高雅的人吗?
我爱诗,爱那浓浓的诗韵,我爱品诗,仿佛梦回唐朝那般感觉。予,独爱李白那种诗中酒鬼,酒中诗仙的浪漫主义情怀。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
儿时,常搬着那本带画的《唐诗三百首》总是翻到《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以及《望天门山》,它们总能带给我超凡脱俗的感觉,果真有那淡淡的酒味。
不知何时,我爱上了那篇李白的《将进酒》,它的气势已被浓浓的酒味混染的磅礴,大气。我自己也已经注入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思想,又有那“五花马,千金裘,忽而将出换美酒”的意识,好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
李白的诗充满了“香醇白兰地”,“五色鸡尾酒”,“朴素二锅头”的味道。因为他的豪爽,才有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因为他的正直,才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为他的视酒如命,才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月下独酌,他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对饮,但见那“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行路艰难,自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相伴,临行饯别,会有“愁来饮酒二千石”开怀。,还有那“笔落惊风起,诗成泣鬼神”的佳句,使李白永垂千古。
后来的日子里,我开始试着自己写诗作词。目的是为了再进一步接触诗词。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在杂志,报刊上刊登,在网上发表。现小露一手:
西江月饮湖上雨后初晴
漫步西子湖畔,雨中水光潋滟。身向湖中相思亭,遥望山塔镶嵌。雨后天空放晴,天边一抹彩虹。星星点点下凡间,欲求插翅高空。
他们都说,我的骨子里已经拥有了太白的“DNA”。所以,我过得如此潇洒,如此自在
我家有一本《毛泽东诗词》,经过多次的阅读,使我惊奇的发现,毛主席的诗词与李白的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那《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还有《为女兵题照》,同样挥洒着诗人的理想,境界;同样吸引着我细细品读。
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增加了我的阅历,也使我对人生有独特的理解――人生,就是一杯酒,只有细细品味,方知酒浓,越品越有味。
读者,您不妨试着品诗,品酒,品人生!
品读·感悟
一杯好茶,细细品味,沁人心脾;一本好书,细细品读,如同茶水,缓缓流淌过我的心扉……
——题记
清晨,面对书橱,打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细细品读,鸣叫的小鸟和我一起被故事所折服……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生活在一个黑暗、艰苦的世界里。为了维持生计,保尔开始了艰苦的劳动生涯。他做过童工,“看到了社会最底层的肮脏世界,那股霉烂味儿扑面而来”,他在心里憧憬着一个未知的清新世界。后来,经过朱赫来的影响,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战场杀搏、感情波折、病痛折磨……都不曾让他倒下,他一次次经受住了考验,让我明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午后,面对书橱,打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细细品读,和煦的阳光为我照亮心灵前行的路……你看,保尔之所以能够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各种痛苦和折磨,是因为他心中一直坚定地信仰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着共产主义。他不会被困难吓倒,不会向恐吓低头,不会对信仰不忠!他把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读完全书后,我想:这又是一位将改变祖国命运为己任的无产阶级大无畏的英雄。
黄昏,面对书橱,打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细细品读,灿烂的晚霞领我在智慧的花园散步……你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多么平常但又多么深刻地哲理啊!是的,生命是宝贵的,但保尔却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拯救祖国,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深夜,面对书橱,打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细细品读,迷人的星星陪我将哲理的人生感悟……你想,能写出如此有哲理得文字的作者,会是多么伟大的作家。“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想,这位伟大的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一定有着与保尔相似的经历。后来我查阅资料,才发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作者以自身为原形创作的,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哦,原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样“炼”成的。
“每当清晨的时候,你像朝阳;每当黄昏的时候,你像夕阳;每当夜晚的时候,你像星星和月亮……”在这浓浓的书香中,自然万物一直在陪我品读、感悟。
相关推荐
-
品诗品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爱上了古人的文笔。不可想象,需下工夫论述一大篇的观念、情感、风景……仅用如此少的篇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概述完整,实属难得。除篇幅外,古人还善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且把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却把感情抒发到一个精妙。我坚定地相信,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或凄凉、或悲惨、或欢乐的故事。我爱读凄凉的故事,因为诗的文字虽然将凄惨二字掩藏得滴水不漏,但却依然能嗅到一股莫名的悲伤,仿佛是空气中一缕淡淡的香气,清清楚楚地闻到,但却神秘不可捉摸。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诗中表现了诗人一颗愁却矛盾的心,将苦闷戏剧化,说不得别人,只能说给笔听。“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是纳兰容若悼念亡妻的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怀恋意中人的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李商隐感叹错过的凉。很喜欢纳兰容若的诗和他的名字。纳兰容若,似乎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给人很轻的感觉,仿佛虚无缥缈。他的文字,又像一个个并无别事的小精灵,排列在一起,却成了无边的苦涩,一股悲伤直冲上心头,紧扣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不由自主从心里为纳兰悲伤。品诗,细嚼慢咽着凄楚的字字句句,嗅嗅那股浓烈的忧伤味道,带着味蕾,将无边的苦涩下咽,却成了一种享受。我会为诗人的悲怆落泪,但永远也只是把泪藏在心里,因为诗人也只是把愁苦说给笔听。550字 初一
-
品诗我认为,诗的韵味胜于歌曲。诗的情感更加浓厚,更加感人肺腑,诗的意境更加长远,更加耐人寻味。李白酒后借诗抒情,曹操观海借诗壮志,王维过节借诗托思……诗,它是抒情的精灵,打动了每个读者的心。“黄河之水天上来,”啊!多么壮丽的景象,多么广阔的胸怀!这句诗出自诗仙李白的《将进酒》。我们的母亲河在李白的笔下显得十分富有气势,十分富有庄重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出自曹操的《观沧海》。曹操观海时,沧海那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与曹操内心深处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发生了共鸣,曹操内心一震,写下了这千古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时,王维远在他乡,可王维是多么想和自己的家人相聚呀!可是,他身不由己,只能深深地思念着他们,这时,一幅幅与兄弟一起登高,一起插茱萸的画面渐渐地浮现在了他的眼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那高尚的品格震撼到了我。在“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笔下,我感受到了竹的坚贞不屈,坚韧不拔。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便会想起这句诗,竹,是它给了我打倒挫折的信心与勇气,是它让我重新振作了起来,是它帮助我招生了困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毛泽东主席在长征快要结束的时候,写下的《七律。长征》。本首诗记录了红军遇到的重重困难,可见红军爷爷们长征时的艰苦卓绝!啊,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时代!他们值得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敬佩!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声声诵读,津津有味。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像诗一样,多姿多彩,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像诗一样,余韵悠长。650字 初一
-
品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爱上了古人的文笔。不可想象,需下工夫论述一大篇的观念、情感、风景……仅用如此少的篇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概述完整,实属难得。除篇幅外,古人还善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且把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却把感情抒发到一个精妙。我坚定地相信,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或凄凉、或悲惨、或欢乐的故事。我爱读凄凉的故事,因为诗的文字虽然将凄惨二字掩藏得滴水不漏,但却依然能嗅到一股莫名的悲伤,仿佛是空气中一缕淡淡的香气,清清楚楚地闻到,但却神秘不可捉摸。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诗中表现了诗人一颗愁却矛盾的心,将苦闷戏剧化,说不得别人,只能说给笔听。“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是纳兰容若悼念亡妻的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怀恋意中人的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李商隐感叹错过的凉。很喜欢纳兰容若的诗和他的名字。纳兰容若,似乎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给人很轻的感觉,仿佛虚无缥缈。他的文字,又像一个个并无别事的小精灵,排列在一起,却成了无边的苦涩,一股悲伤直冲上心头,紧扣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不由自主从心里为纳兰悲伤。品诗,细嚼慢咽着凄楚的字字句句,嗅嗅那股浓烈的忧伤味道,带着味蕾,将无边的苦涩下咽,却成了一种享受。我会为诗人的悲怆落泪,但永远也只是把泪藏在心里,因为诗人也只是把愁苦说给笔听。500字 初一 散文
-
品诗味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却要说:“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快乐”。阅读中国这本厚厚的历史长篇,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前年光辉历史积淀了东方文明的文化精髓,而我国的唐诗宋词却展现出世界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魅力。《诗经》开创了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先河,屈原的浪漫主义诗风带给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先秦、两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和元曲和明清的小说都展现出中华民族古代鲜明的丰富情感与智慧,堪称祖国内蕴丰厚的思想文化瑰宝。古代的中国文化底蕴深厚,而现代的文化更是名扬四海,由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就看到了伟人心中的辽阔,从它的时钟看出他远大的抱负集中化的气壮山河。当他面对困难和国家兴亡之时,他有着斗志,他有远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小小的一首诗中他谈吐出自己意气风发的革命豪情。这首诗不愧是中华一绝。面对这样慷慨激扬的诗,那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确没有这样刚劲有力,但去精雕细刻,用词精致华丽,这是真正的佳酿,必是经过诗人心血酿造,感情的发酵,再在岁月的窖中尘封一下,使它在经验催化下渐渐浓缩,最后才会绵绸轻柔的像游丝一般,牢牢的把人的心拴住,使你再也无力逃脱,从此深深地沉醉在世人美丽的意境中,久久的回味。我喜欢有一些仙风道骨,不然半点烟火气息的佛道之诗,浪漫,飘逸卓尔不群,让人读后如清泉煮茗,如钦饮玉露,让人神清气爽,灵台一片澄净,静静的就把自己融入了诗中与诗人一起体会着酸,甜,苦,辣的生活。而岳飞的《满江红》让人读后又种气血翻腾,热血上涌的感觉,可谓悲壮至极,他是英雄负屈,侠士衔愚,一腔悲愤无以发泄,只得仰天长啸,慷慨悲歌。对于诗歌,我确实没有多少经验,所以只会读。而对于外国诗歌我更是不深知,不知作者的心思。但听老实说过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景点。但我却只略知一二。所以,我以为读诗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悠久的文化,若偏要去追究它的结构,层次,阶级立场的话,就好像在冰糖莲子中硬要掺入一大勺猪油,再用大葱去调味一样扫兴了。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品诗味800字 初一
-
品诗之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像轻纱,像烟岚,挂在树上,绕在房脊,一会儿像奔涌的海潮,一会儿又像白鸥在翻飞,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的了。只见一个人从对面徐徐靠近,原来是大诗人杜牧,他侧着脑袋,似乎被什么吸引住了。哦,原来是歌女在酒馆旁唱着亡国之音。品到这儿,我似乎看到了杜牧那忧伤的面容,看到了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我不禁被他忧国忧民的感情所吸引。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曲曲折折的河塘上面,是一片片沾满露水的荷叶,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子,荷花和采莲女的两颊相映争艳。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里透红的荷花,有婀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啊,这是多么美的境界啊!最妙的是,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王昌龄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让她们夹在荷叶和荷花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使采莲女与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令我感动于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暮春三月,杂花似锦,天空中下起了牛毛细雨,那雨像丝线一样细,像面粉一样轻,在天空中飘洒着,扬落着。借住在老百姓家房檐的燕子妈妈们忙碌了起来。它们在雨中穿梭着,一点一点地衔着春泥,为雏燕宝宝造舒适的房子。等到巢建好了,雏燕长大了,燕子们与老百姓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品完这首诗,给我一种温馨的感觉。燕子们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表现了它们的高尚的品质。品不一样的诗,会有不一样的享受。品“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会让我感受到春的朝气蓬勃;品“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会让我感受到夏的绿树成荫;品“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会让我感受到秋的秋风习习;品“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会让我感受到冬的残冬腊月……总之,品诗能给人以最大的乐趣。750字 初一 散文
-
品酒一袭白衣的青莲居士,似乎是每个中国人所熟识的吧。从“举头望明月”的思乡之情,到“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再到“铁杵磨成针”那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从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诞生的每个龙的传人,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认识李白了吧。李白嗜酒,他不是个醉若烂泥的酒鬼,却终日抱着酒坛。常言道:“借酒消愁。”李白啊,真的是太过忧愁了么?所以才会终日在梦境与现实间挣扎,所以才会“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在李白的“斗酒诗百篇”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生潇洒的诗仙的另一面。我想李白是执拗的,“天子呼来不上岸,自称臣是酒中仙。”像小孩般执着的脾气,只因不愿当个只属于皇上的诗人;李白亦是清高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没有那样自由散漫的个性,没有那样明净的心,恐怕是很难说出这样的诤言的吧;李白应是个乐观积极的人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的豁达,并不是假君子真小人的戚戚妄语,而是诗仙骨子里的洒脱大气啊!但就是这么个满腹经纶的“文曲星”,因那“可怜飞燕倚新妆”的千古佳句,和贵妃娘娘的一句轻怨,而被李隆基流放到了荒蛮之地,唉,可悲,可叹哪!450字 初三 议论文
-
品诗刘禹锡《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这句诗,所表达的,也是如今我的疑惑――人心难测。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伪装的,相貌有一定的欺骗性,内心没有人能触碰到,或许说有些人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太过复杂的内外,迷惑着别人,劳累着自己。在我发现一切之后,蓦地感觉自己蒙蔽很久的心得到释然,但又有一种伤怀,不在原谅他,只为了不在受伤。张谓《题长安主人壁》“世人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一个世态炎凉的世界,建立在金钱上的友谊,的确值得去怀疑,只是在利益的熏诱下,太多的人选择了投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像所有的人所认为的,古人也有感,延续千年,可见不得不佩服他了。太多人感慨青春易逝,怀念童年,因为对人生的了解愈多,忧愁也愈多。但后半句显然是他开玩笑的,以为伟人壮志,只是难酬是怅惘。毕竟充实,足矣。李清照《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两人。”冷清,寂寞,像我现在一样,正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太多无奈,这就是现实,被割得鲜血淋淋也不能有所怨言,残酷地不给弱者一点点怜悯。无人可诉,没人把你当回事,永远不可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那样只会自恋得受伤。在一个不可莫测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除了冷漠还是冷漠,一丝的感情,因为你有价值。在所有人离开时,不要伤心,更不要落泪,要从自身出发,那是你没用了,要为自己创造价值。自我感伤是于事无补的,反而会堕落。一切……500字 高三 议论文
-
诗品品诗议论文参考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曹操,魏武帝。《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有记载曰“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的诗歌受汉乐府影响,诗风纵横豪迈,慷慨悲凉,反映了那个丧乱的时代,可代表“建安风骨”的特色,却在《诗品》中被置于下品,后人多有异议:陈延杰《诗品注》中有:“惟觉曹瞒之悲壮,彭泽之豪放,当列上品。与阮亭若甚符合。其余名家,不劳改置,差可为定品焉”,王士桢《渔洋诗话》中:“嵘以三品诠叙作者,自譬诸‘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乃以刘桢与陈思并称,以为文章之圣。夫桢之视植,岂但斥鷃之与鲲鹏耶!又置曹孟德下品,而桢与王粲反居上品。他如上品之陆机、潘丘、宜在中品;中品之刘琨、郭璞、淘潜、鲍照、谢眺、江淹、下品之魏武,宜在上品;下品之徐幹、谢庄、王融、帛道猷、汤惠休、宜在中品。而位置颠错,黑白淆讹,千秋定论,谓之何哉!”和《艺苑卮言》里:“曹公屈第乎下,尤为不公”,曹丕在《典论》中亦有对曹操的叙述,“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可见当时大多数士人对曹操的推崇。在这里仅对曹孟德之于下品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钟嵘《诗品》中记录:“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睿不如丕,亦称三祖。”钟嵘在《诗品》中对于重要的诗人单独立传、评论和分析,次之则几个诗人归入同类评论。我认为此处把曹操和曹睿归入同篇多有不妥。世人皆可吟咏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又有几人会把曹睿的句子挂在嘴边?试比曹操和曹睿的《苦寒行》,曹操的苍凉、悲壮该是无人能及的,令人望尘莫及。曹睿的“徒悲我皇祖,不永享百龄。赋诗以写怀,伏轼泪沾缨”和“顾观故垒处,皇祖之所营”从文学和军事上对武帝的高度推崇。《诗品》中“品”为“品评”之意,所以钟嵘的《诗品》不仅对诗人的性格、品性、人品和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褒下优劣做了品评,同时区分流派,并追溯起渊源,指出诗人作品的特点,属于哪个流派,其流派的特点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又追本溯源,区分流派的源头。钟嵘没有对曹操的流派进行分类,可见曹操的“古直”确是他的首创。“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的评语,恰当地概括了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元稹的“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陈沆的“曹公苍莽古直苍凉,其诗上继变雅,无篇不奇”,沈德潜的“苍劲萧瑟”,“沈雄俊爽,时露霸气”,杨慎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陈延杰注“借言冰雪鸣谷之苦,尤其是悲凉者也”。可见曹操的古直、悲凉是占有相当高的地位,为大多数士人所推崇。魏晋时期是古代文论真正走向自觉、成熟,是文论史上的重振。随着玄学的应运而生,道家的文论变得比较突出,同时又不排斥儒家的文学思想。因此许多的文论家都在主张文章写作追求自然、清新之美。多部文论家都倾心研究文章审美规律和文学审美特征等文章写作内部规律,而只在说到文学外部规律时才认同儒家文论观点。考察文论家的身世可以研究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来把握他的文学观念、阶级意识和理论思想,至于钟嵘则能了解三品论诗形式间关系的前提和出发点。对于钟嵘的出身,曹旭博士曾亲身考察。根据《钟氏家谱》:“钟嵘高祖钟靖,字道寂,为颍川太守;曾祖钟源,字循本,后为魏永安太守;祖父钟挺,字发秀,为襄城太守,封颍川郡公”由此推翻了嵘祖、曾祖、高祖三代“史无其名”和“不可考”。又结合《新唐书》、《南史》、《三国志》、《梁书》诸正史来看,钟嵘出身士族是无庸置疑的。又说到钟嵘十一世祖钟?是魏太傅,封定陵侯。至晋与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士世祖钟雅为晋侍中:故其士族地位是不容动摇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指出诗人的性情来自外物的感召,外物之所以活动又因为大自然的气吹拂感荡的结果。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他的灵感来自大自然,来自自己身边的感悟。他的南征北战,他的丰富的生活阅历,决定了他的古直,奠定了他的悲凉。他不似曹植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不象陶潜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也不似张华的“巧用文字,务为妍治”,更不象谢灵运的“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觉到他的英雄气概。哪怕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带终极关怀的意味。钟嵘在《诗品》中明确指出“嵘今所录,至乎五言”,“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备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备管弦,亦何取於声律耶?”由此看出钟嵘是肯定曹操的诗歌成就的,不过《诗品》中主要是评论钟嵘前历代诗歌中的五言诗,而曹操的诗歌今存二十余首,五言诗只占其中九首;而且由于当时韵律、节奏等因素的限制在当时已经不能吟咏歌唱了,由此推出不能入流太过牵强了。1200字以上 议论文
-
门外品诗_从前有位雅人,落拓之后,作诗自嘲:“棋琴书画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件全都变, 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诗为雅人所好,俗人如我者亦爱之。只不过,雅人能赏出雅兴,我这俗人只是看看热闹而已。在俗人眼里诗是什么?诗,是一种美感,一种情调,一种意境,一种品味。那些写出来,吟出来的诗,不是原汁原味、真正的诗,最多只能算作诗的照片。再逼真的照片也只是照片而已,它不是真的人,真的物,真的景,真的情。诗,给人的感觉是很难具体描摹的,就像饮酒的感觉一样,善饮者品出甘醇,不善饮者只感到苦辣。这只是初饮,若是饮到酔的临界点时,只感到晕晕乎乎,飘飘悠悠,迷迷瞪瞪,谁还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或写出,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所以说,诗,这种灵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若是诗“酔”心头,无以名状,便只能勉强吟出“天凉好个秋”了。一一这就是诗的照片。请看,照片与真实悬殊何其大!正如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的道理。真正的诗,只存在于诗人的心头,我们所赏的诗人留下来的诗篇,只是赏它的照片。再以赏诗来说,对同一首诗,不同怀抱的人,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鉴赏者的诗的素养、赏诗时的心情不同,品出诗的况味也各不相同;正如有人品评莎士比亚的剧作,说是有一千个人读莎剧,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的道理。另如赏花,如是喜庆之人,他便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赏尽长安花”的快感。而面对安史之乱,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亲人离散的杜甫,眼前的良辰美景,给他的感觉只能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再如读李煜的词句(诗词同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不同阅历的人读出的感觉深浅不一:年轻人除非失恋,很少有那么多的愁绪的,而“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中老年人,加之遭遇坎坷,便有感同身受的苍凉之味了。总之,诗是一种主、客观互为作用的、美妙的最难解说的审美感。门外人妄自置评,贻笑大方。750字 议论文
-
品酒论伊人古有曹操“煮酒论英雄”,今有我“品酒论伊人”。此女既无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娇容,又无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多愁善感。论貌——相貌平平罢了。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再加两只眼睛,倒是人模人样,脸上常挂微笑,套用此女一句话“只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是啊,面对着更大的挑战,她知道通往梦想的路,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所以她要更勇敢。不管流多少眼泪,只要笑一笑,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No thing I will be afraid.努力吧!冲向成功的那一刻,有一种感觉像甜蜜的发酵,那是幸福的味道。微笑编织了每一个奇妙,只有她明白。论品——乐在奋斗。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古之成大事者必须历经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也。”这种养生的绝学也许此女并不能释怀,但她乐于奋斗,积极向上,永于追求,因为她知道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400字 初三 议论文
-
品诗古人说得好:“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很多事情都如此,看似寻常,却深藏诀窍,比如:李白的诗歌读起来经常给人冲口而出的感觉,用词似乎平淡,实则大有技巧,非语言大师而不能写出! 我们来看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四句诗语言非常浅白,看似寻常,却饱含深厚的语言功底,尤其是第三句,用潭水之深作比来形容友情,仿佛信手拈来,却比喻贴切,真挚感人,可谓妙句。就这么一首诗,却传诵千古,看似如此寻常的诗句,居然是传诵不衰的名篇,从中不能不佩服作者的笔力! 再看一首: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更似冲口而出,不事雕琢,却朗朗上口,别有韵味,最能代表李白诗歌的风格,看似寻常的四句话,组合一起却诗意盎然,难怪被人称为天籁! 看似最平常,却又流传最广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仿佛是李白的信口吟作,不事任何雕饰,却千古流传,它语言非常自然明快,比喻贴切,看似寻常,却非李白不能吟出,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应了杜甫所说的:白也诗无敌!如此圣手,除了李白,没有第二人! 最后再看一首: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诗意境高远,却字字浅白,没有一个生僻字,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语言风格,而且一个“暗”字真是暗含生机,一个“散”字让全诗皆活,果然是笔力非凡!李白就是李白,这样的诗歌天才旷古少有,读李白的诗,我们仿佛跨越千年,在天国与诗人面对面交流,令人兴奋不已!这样的诗歌看似寻常,却最为奇崛璀璨,不愧为盛唐诗歌的瑰宝!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800字 高一 诗歌
-
品诗泡一杯香茗,翻开那本古朴的诗词集,让茶香和书香融合,萦绕在我左右,伴随我的思绪飘向古典的诗的国度。先秦汉魏诗言辞豪迈潇洒。荆轲刺秦,便有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楚汉相争,便有了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感慨和项羽“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惋惜。秦汉——诗词文化的开端!到了唐朝,诗歌盛行。在盛唐时期,伴随着对美景热爱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李白走来了。这位诗仙留下许多令人称颂的诗歌。有体现童真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有孤独寂寞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热爱祖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紧接着,安史之乱使唐朝走上了下坡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出现了。看他“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看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孤傲,看他“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的孤寂。于是,就有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落寞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殷切盼望。当唐朝被历史车轮碾过后,建立起一个词的国度——宋朝。一开朝,就迎来了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盼。宋朝战乱不断,有多少人背井离乡,盼望祖国统一?陆游僵卧孤村,贫病交加,又有几人能懂得他为何“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代抗金元帅岳飞精忠报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宁死不屈,舍生取义,坚持要“留取丹心照汗青”。数万将士埋尸沙场,有多少人见利忘义,出卖国家?实在是人之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却颇遭众议,留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警示自己。辛弃疾心怀报国之志却不受重用,只能挑灯看剑,梦回连营,可惜双鬓已白,年事已高,报国之志终于破灭。龚自珍罢官回乡,仍心系朝廷,自比落花,激励后生努力报效国家。闭眼合上诗集,几首诗词的画面在脑海里一一呈现。诗词确实是历史的产物,它就像这香茗,慢慢品味,就能品出其中的真谛。诗词的确是中华文化的独特象征,它定会像这香茗,永不消散!800字 初三 散文
-
诗中品四季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为四季作下诗篇,对它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阵阵春风,和着新吐绿的柳枝,摇动着嫩腰起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月季那油绿的新叶子,从鼓鼓的叶苞里出来。窗台上的吊兰似一个个花篮,轻摇着初醒的孩子;君子兰那碧绿的叶子,承载着春天的希望;雪白雪白的梨花竞相开放;粉红的桃花开满枝头,真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又一次从千里深的底谷穿越而来,站在山顶之巅,仰望春天的活力风采。“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即使春已过,但夏天仍然可以清幽。棵棵绿树成荫,像无数把绿伞似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夏之精灵的美艳清幽真是别具一般风味。夏雨则更清新滋润,雨后的山涧便似人间仙境,缥缈幽深,可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样绚烂的夏季,却使“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夏末秋初,梧桐的枯叶在秋风中纷纷落下,好似飞舞的彩蝶,苍翠的冬青树下,壮健的青松郁郁葱葱,经霜的枫叶似天边镶嵌的红霞,这斑斓生气之景,怎能不让人心醉呢?“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这落叶之景更是让人赞叹:“却道天凉好个秋。”满地落叶,形成的地毯柔软舒适,似一幅精致逼真的油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冬天是四九天气,冷飕飕的。当“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时,到处一片白茫茫,既像仙女散花,又像蝴蝶漫舞,还像漫天卷地的柳絮。天地之间笼罩着一层轻纱,那是雪后的迷雾,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冬天的寒风,似一只狂啸怒吼的狮子,被关入牢笼,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仍见梅花“凌寒独自开”,沁人的清香竟是因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多希望那片刻的精魂传颂世间呀!这眼中的四季是美的,而那诗中饱含诗人情愫,让四季更美!800字 初三
-
品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就像那幽静的村庄,呈现着它自己的色彩。远方的树不曾到过那极远的边塞之地,我们却过早地认识了那一排排白杨。它们有伟岸的身躯,有婆娑的姿态,有绝不旁逸斜出的枝条。它们紧紧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它们在朔风中演绎一种坚持,在风雪中散布一种美丽。凛冽的冰与雪只足以触及它们的肌理,而它们的虔诚,近乎固执,却足以消融冰雪,唤来春天。我曾经一度质疑家们笔下那些远方树的意义,然而现在终于明白,除去远方的树作为保护林的作用以外,远方的树最大的意义是它之于远方的人们。从来没有离开家漂泊的人始终都缺少了一种对家的眷念。人们的心里总是有一种东西是无法割舍的,就算经历再多,我们依然惦念不忘,并且心甘情愿地受其折磨。家就是这样一种东西。而在远方,有一些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需要坚持地站在那里。人的心不是树的心,树的心可以承担地老天荒的孤独,而人的心却忍受不了万水千山的思念。于是树成了唯一的寄托,树的作用就是让人的心归于平静,归于安定。如果你暂时没有家,或失去了家,请你安于这一种无奈,请你学会坚强。远方的树,它们有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你身边的树看一看你的身旁,在现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树与天空的交集注定构成一种最朴素的风景。景色不变,可是你的心情会变,于是在不同的文章里不同的人品出的是不同的树。心情不是一根单一的杆,它是一根树枝,枝条向上蔓延,有的地方光光滑滑,有的地方疙疙瘩瘩,其实这就是心情,这就是人生。难道你看到一棵树时,不会有所感悟吗?若暂时抛却心理的烦扰,抛却身后被忙碌踩乱的日子,让眼前的这一棵树、一片天撷来一缕明静,心灵一定会焕发出鲜活的光芒。不同于远方的树,你身边的树磨掉了自己的尖利,收敛了自己的锋芒,它甘心融入这一片城市之景中,甘心为每一个驻足的人带来舒悦之感。你身旁的树,它们有一种无比恬静的美丽。远方的树,身边的树,从不一样的树里,我们品位一样的人生。或许仅以一棵树的品性,我们根本无法完美地掌好人生之船的舵,但请你学会那一种坚强,那一种宁静。品,树的品性。永恒的缄默是树最高的品性,在它坚韧的缄默中,我们应该有所成长。800字 初二
-
品上帝厌倦了天堂的锦衣玉食,便想下凡体验一下人间百味。但为了不让身份暴露,便请随从天使为他出谋划策。经过天使的一番精心乔装,上帝在人群中丝毫不引人耳目,完全是个不足为奇的普通人。游荡在大街上,上帝从未发觉人间也别有风情,便把所到之处的一草一木都仔仔细细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欣赏着这天下太平的美好景象,心中无比欣喜,这就是我的世界,他欣然一笑。忽然,一群人涌来,上帝倍感疑惑,于是赶紧拽住其中一个人,和气的问道:“你们这是往何处去?”那人定了定神,接着急匆匆地应道:“饭店呀!”上帝犹豫片刻,但为了更熟悉民风民情,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奔向饭店。打算一探究竟。进入了饭店,几个醒目的大字挂在墙头“圣上宫”,里面金碧辉煌,金光灿灿。上帝不禁情由心生。一翻菜单更不得了,“乾隆御用葆颜汤……哎呀!”一个端庄清秀穿着汉服的服务生款款走来,她口舌如簧,“您好,还有乾隆浓香煲,汉传秘法汤……”许多人想都没想,“点!”就脱口而出,一点立场都没有,看到只有上帝没点菜,那服务员便大步流星地走来,面对她的软磨硬泡,上帝丝毫不动摇,接着不耐烦地大吼道:“只要一杯茶!”那服务员只得无可奈何地走开了。再次看了看上帝,絮语道:“有品味的客人真难缠,但愿下次别碰见!”说完便悻悻地走开了。“哎!你们为什么要来这家饭店?”上帝亲切地问道。“唉,就是听见三个人在喊,就跟着来了!”上帝大跌眼镜。“那你们点了什么菜?”上帝继续问道。“没什么,她说什么我点什么!”上帝更无奈了,一种可悲油然而生,“难道仅仅因为三个人喊就过来了吗?这是我亲手造出的人类,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的,几千年的智慧积淀就仅仅为了他人的只言片语而改变?我造出的人类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品味!在缤纷世界中必须有人站在风口浪尖,是呀!他是主导者,我们应该跟随他,可不能盲目的跟风。下次造人时我一定要把品味装入大脑!”上帝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叹道。世上人挺多,有品味真少。若没有品味,人类怎会好?上帝随口一说,一首打油诗便出来了。然后默默无闻地走开了,根据《上帝自传》最新报道,经过上帝的民间一日游,十分失落。打算再造一些有品味的人来服务世界。800字 五年级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