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肩膀1000字

苏轼的肩膀

1000字 高一 散文

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挚意挥洒成形云流水的文字,他用厚实的肩膀承担起生命的重量……

在这个有着惨白月色的夜晚,他独坐短松冈,一壶清酒伴着泪千行,他的面容在月光下憔悴而又落寞。他一定是赶了好久的路后才回到这里,来不及洗去脸上的浮尘,来不及整理泛白的鬓角,他只想快快回到这里,再好好看看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他仿佛又看见她凭轩倚窗,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可如今,只有那棵棵松树掩映下的坟冢默默地回应他的呼唤。他的手轻轻抚过坟头,将清酒缓缓撒在坟前,深深凝望后毅然转身。这是怎样的悲痛,曾经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下他自己形单影只,但他没有沉沦,他用他坚实的肩膀撑起这份悲痛,撑起他残落的家,用他的肩膀撑起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化作一首千百年来被人传诵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对亡妻的思念。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策马奔腾,锦衣华服,骑匹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过平冈,他弯弓射箭,呼啸声间射透天边云朵,霞光万丈,那是他对豪迈忠义的褒奖和勇敢无畏的勋章,他在军帐中揣起一琬酒,二话不说干脆饮下,一擦嘴角,再度斟满酒。他的双目微涨,全然忘了鬓角的银丝,他口出豪言——誓将大宋统一吾王!他再一次用肩膀撑起报效祖国的铁胆丹心,用肩膀承担统一大宋的豪情壮志,一杯酒,映着发红的双颊,将忠心与道义用肩挑!泼墨写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对祖国的忠心。

他满腔的报效祖国的热血被一群小人破坏殆尽,他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甚至到了荒凉的海南,他却执著地挂念天下苍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朝廷待他不好,但他从来待百姓不薄,他把民生扛在肩膀上,兴修水利,解缓灾役,他如此坦荡的胸怀,没有装下半分勾心斗角的邪气,却将社稷与百姓放在比得失宠辱还重要的位置。他用他的肩膀,撑起热爱生命、关怀百姓的爱民之心,用他的肩膀担起“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园乞儿”的豪言壮志。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民计民生的大任。古代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很多,但拥有如此厚实肩膀的人只有苏轼一个。陶渊明只愿躲进精神的桃花源,却把一片污浊留给世间,自己独享清闲;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慨叹的确沉重,但却放弃了用肩膀承担为民造福的重任;陆游和辛弃疾却把挫折放在第一位,不免惆怅满怀,壮志未酬鬓发先白,给人的感觉是肩膀弱不禁风……只有苏轼有如此厚实的肩膀,上承百姓国家,下承相思之情。

仰望苏轼的肩膀,那是一座山……

家乡的竹林

400字 五年级 写景

家乡的小河边上有一片竹林,那里是我们的乐园。

各种名堂的竹子千奇百怪。有一节节挺着大肚子的,叫佛肚竹;那楚楚动人、身上泪痕斑斑的叫斑竹;那修身挺拔、浑身青碧如玉的叫青竹;还有那坚硬倔强、昂首挺胸的鞭竹……大的竹子约摸有大海碗的碗口那么粗,它们饱经风霜、参天耸立;纤细的嫩竹虽然略显柔弱,但却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节节向上,力争上游。

竹林里有一些茵茵绿草,绿草上有一些星星点点的野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粉的……真像一块美丽的大花布。竹林深处有两、三张石桌,老人在那儿悠闲地乘凉、喝茶聊天。小孩在那追逐、打闹。青年躺在草地上,听着清脆的鸟鸣声,望着蓝蓝的天空,享受着。我也在抓着柔韧的竹子,在竹林里荡着,好似在荡秋千,有似“武林高手”在竹林里穿梭。此时此刻,竹林仿佛和蓝色的天、白色的云连为一体,真是一种既开阔又闲暇自得的美。

竹林在雨后是最美的。当每一阵细雨过后,竹林都焕然一新。竹子被洗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草被洗得格外清新,还透着一丝泥土的芬芳。这一切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家乡的竹林让我难以忘怀,家更时刻牵动着我的心!

五年级:清淡出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