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800字

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

800字 高一 散文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

的确,中华文明给人的印象的确如同一座大山,丰富、沉稳。但我认为,这种沉稳的背后是一种柔韧的弹性,是一种以最稳健的方式更新自己的能力。中华文明是山,但却是一座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的山,真正的中国人,既是仁者,也是智者。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阔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自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受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的确,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中国文明曾经趋于保守与自闭。当西方探险者乘风破浪,开辟新时代时,中国人还无虑地生活在自己季季葱郁的“山林”中。但,正是这在稳健中求发展,在更新与生长中永葆特性的“山”的品质,使中国人在经历时代震荡后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稳定发展的道路,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古印度的史迹早成为地底尘封绝缘的神秘印记,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我想,孔子不会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土底的沉淀仍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中国是稳健中发展的仁者。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智慧。寿哉,仁者!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读后感

4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是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假期里,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情节曲折跌宕(dàng)的童话故事。这部童话讲述的是两只小老鼠——舒克和贝塔离开自己的家乡,开创新生活的历险传奇,故事耐人回味,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舒克原本生活在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里,它不甘心当一只靠偷吃为生的被人瞧不起的老鼠,驾驶着“直升飞机”,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贝塔从它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只饱受小花猫欺辱的倒霉蛋,而且总也吃不饱,终于有一天,逮着机会开着“坦克”,走向了自由自在的新生活……

这两只小老鼠的生活境遇都很糟糕,身为老鼠,它们注定一出生就被人们看不起,遭受人们的鄙夷和唾弃,没有谁喜欢它们,没有谁同情它们,但是它们都不甘心被人摆布的命运,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开创出了美好的幸福生活。

静下来联想到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一生下生来所处的环境就不同,有的富贵安逸,有的贫穷悲苦,甚至有的生来连个健全的人都不是,但是我们的命运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自强不息,勇于与自己的命运抗争,我们完全有能力像舒克和贝塔那样,开创出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