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的庇护600字

红十字的庇护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那天没有铃声,所有人都在学校。

飞机在天空盘旋,像恶龙般咆哮,老师继续上课。

“老师,不下课吗?”

文静的老师抽了抽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暝了一会眼睛,最后摇了摇头,继续回头写着黑板。

同学没有再出声了,他只是觉得头上的十字没有作用,真没用吗?谁晓得!

门口出现了一群妇女,怀抱着襁褓中的婴儿。

“刘老师,我们也来上课,可以吗?”

刘老师没有回头,只是朝黑板点点头,继续写着黑板。

学生抬头看了看那个十字,红彤彤的,像血一般的红,又像太阳一般的红。是什么在发着红光呢?耳边又响起了一阵咆哮,学生正了正身子,继续看着那布满裂纹的黑板。门往外又来了一群人,一群老人。妇女们忙搀着老人进了教室,孩子们让座,刘老师终究是一言不发,他在写什么?恐怕连他也不晓得,那战机似的字体一直在扭动着,不肯停下。当老人们坐下来时,刘老师叹了一口气,还是没回头。黑板上的字没有再增多了,反而被他抹掉了。

刘老师跪在地上,翻着膝下他早就堆满的书本,他捡起一本书皮写着《国语》的教科书,他翻开书,又开始写着黑板。

“老师,老师。”

没有应声。

“老师……”一女学生叫着,她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什么事,怎么了”妇女们吵吵。女学生站了起来等着刘老师的回答,结果没有应声!

红十字的大布是建校那天挂上去的,至于那块红十字也是东拼西凑的,妇女们的嫁衣,刘老师媳妇的红裙都凑到一起了,刘老师的妻子和妇女们一起缝的,白底红字,当它覆盖了整个学校是,全部人都欢腾着,出了那个女学生。她明白,这不会有用的,但同时她又想万一有用呢!鬼晓得。她是南京大屠杀中逃出来的,南京被血淹没的土地她也踩过,那些血像千万个冤魂拖着她一般,粘得她跑不了了,最后还是刘老师背着她逃出了南京。那时她13岁,她比谁都要清楚日本人,他亲眼看见父母被杀死,姐姐被强暴,刚出生的弟弟被烧死,她就躲在地道里,被吓得不敢啃声!但是,她对这个世界又怀有怎样的憧憬!

“轰~轰~”两枚炸弹掉在校外,激起了一大层泥,教室原本安静,此时却沸腾了。刘老师不再写了,他的粉笔掉到了地上。他继续装作镇定,当第三枚炸弹震晃了整个教室时他终于转过身来。他的眼睛红着,是十字映红的么?女学生也一样,她还知道,刘老师的妻子现在躲在那个小山洞里。门外又来了一群人,刘老师的眼很明显在那一瞬间睁大了!

“我们来上课,老师,能让我们进来吗?”一共7个其他的要么死了,要么跑了。现在在日本人来了,无路可逃,只好奔着十字来了。

刘老师的脸上恢复了原来的表情,又一枚站但在身边爆炸,这一次离教室只有一米。

“男人也来……”妇女说着:“看来这还是安全的”

刘老师冲下讲台,把女学生推了出去,关上门。女学生伸着长长的脖子,大叫着:“十字没有用,去山洞吧!”没人回应她。

女学生绝望般的跪下来,哭着,直到刘老师打开门。但是,老师却推了她一把,嘴里好像絮叨着什么。接着,女学生没有再犹豫,跑向了山洞!

“轰轰”沉重的爆炸声在山下炸开,女学生在山间,耳边还想着老师的话:“十字的庇护,只是一个天大的谎话,既然男人们都妥协了,又有何用!”

她站在山腰,泪水浸湿了她的脸——十字,没了!

红十字精神的百年传承与发扬

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在这人人都只为了自己的社会中有一群人,他们不分国籍、不分你我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那些被战争等威胁着的人。他们便是令人崇敬的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目的是为推动“红十字运动”。红十字会是由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HenryDunant)成立。红十字会将他的生日5月8日订为“世界红十字日”,而红十字几乎成为图腾的标志,是由他的祖国瑞士的国旗颜色翻转而成。如今红十字会早已遍布世界了。但红十字会已经不仅仅是救死扶伤了,它的精神在帮助很多贫困的人们。所以红十字会的精神——人道、博爱、奉献在一直传承着。而且现在不光只有红十字会的人传承着精神,医院里的护士、医生们,慈善机构的人们和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默默传承着这精神,虽然他们的奉献是点滴的,但聚少成多,最后就汇聚成了一条流传着许许多多人爱心的大河,令很多人都得到了帮助。

我是一名初中生。去年我参加了永丰街道举办的红十字会活动。我与同学们在大街上拿着捐款箱向路人解释了红十字会的精神,他们都慷慨地捐了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也仅仅能维持自己生活的普通人,最多也就是商人,但他们一听说是为那些现在还不能吃饱喝足的孩子们捐钱,都纷纷生出了援手,这让我很感动,我知道他们都是天使。这时,有一位穿着单薄且衣衫褴褛的人也向我们走来。我和同学们知道他是个乞丐。但不明为什么他会向我们走来。难道他也要捐款?不可能啊、他那么穷,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呢。难道他要来向我们乞讨?或许他只是路过?当我们心中飘出无数猜想时,他已走到了我们面前。他皮肤黝黑在这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他却用他那只布满老茧的手颤颤巍巍地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很多张1元、5元不等的纸币还有不少的硬币对我们说:“我……我要捐钱。这……这是……20元。我希望……你……你们能……帮我……我捐给那些孩……孩子们。”他费了好大力才说完。随即把他手中的那20元给了我们。然后颤颤巍巍地走了。我们站在那儿手中拿着那20元,心中感慨万千。那20元应该可以能使他吃2顿好饭的,但如今他却尽数捐给了那些在山区中的孩子们,也许他不是捐得最多的一个但他一定是最有心意的一个。是啊、捐款这种事从来都不是用捐了多少来划分你是否是最有爱心的而是用那份心意来划分的不是么。

红十字会的精神一直在传承着,它从未断过。天使总是平凡的,他们做过的好事也不会件件都为人传诵,而且我相信他们做好事也不是为了让人赞扬他们——这就是伟大的红十字会精神。

上海黄浦区李塔会学校六年级:赵雨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