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的糄米1200字以上

傣家的糄米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糄米是生活在河谷地带的傣家种植的一种传统水稻作物,属糯谷科。是傣家人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内容,也是馈赠宾客的土特产品之一。以其味细软、回甜、口感好,深受傣家人和其他各民族的喜爱。 

每年农历五、六月,是糄米成熟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采收糄米。收糄米的季节性(时间性)很强,它不像其他谷物一样要等到完全成熟才收,而是在谷穗青绿,米粒基本成型还带有米浆的时候采收为最佳,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做出来的糄米就不再细软,口感也就欠佳许多。采收糄米的季节,妇女们为收取糄米,都起得很早,大清早吃过饭就背上背箩到田里采收。采收糄米是很讲究的,不能乱采乱收,在田里,妇女们会根据糄米的成熟状况,一穗一穗的挑拣,一穗一穗的采收,可谓是精挑细拣。每到采收的日子,田园成了歌的海洋,妇女们唱起丰收的歌谣,歌词大意为: 

火热的六月 

是糄米成熟的季节 

上苍赋予傣家人的勤劳 

稻田一条一条长又长 

溪水清清鱼儿肥 

三天不吃狗肉眼会花 

河谷热啊米酒甘甜 

河谷热啊糄米飘香 

远方的客人 

请你到傣家来做客 

……啊…… 

妇女们经过精心采收,背回家中后用破碗将谷穗上的谷粒刮下,俗称“脱穗”,这是一道简单而富有乐趣的工序。记得小时候,我的祖母从田里将谷穗背回家后,我会搬一个小凳子,坐在祖母身旁与她一道“脱穗”,在碗口与谷穗的摩擦下,发出“喳、喳、喳”的响声,你一唱我一和的,好似一首生活协奏曲。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平生钟爱做的一桩劳动。 

脱穗之后,将谷粒放入清水中洗涤,洗去杂物和尘埃,滤去秕谷,只收取“饱满”谷粒,俗称“滤谷”。“滤谷”之后,将谷粒放入锅中焙炒,要把水分焙干,直到将谷粒焙熟直至微黄,以便于脱粒,焙炒这道工序与其它工序相比要复杂得多,也是最讲究的一道工序。首先火要用温火,不能用急火,用急火容易焙糊,如火候不够会浪费很多时间。常言道:“增一分则过之,减一分则不足”,要掌握好火候,并用锅铲来回地翻炒,直到将谷粒焙熟焙黄,以达到脱粒的目的。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是焙炒糄米的好手,只要她经手的,准能焙出上好的糄米。每当看见祖母额头上涔出的一滴滴汗珠,我就知道这是一道多么费劲的工序,祖母经常告诫我“糄米好吃,但要付出艰辛劳动的,不要浪费劳动成果,要懂得节约。”我也时常谨遵祖母的教诲,处处留心,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 

以上讲的几道工序,一般都是妇女们做的,男人很少参与。 

接下来是最后的一道工序是——脱粒,这是最具生活情趣的,男女老少皆可以参与。等到焙好出锅后,稍加晾冷,就要用当地传统的工具——碓(对谷物进行加工,脱去皮壳的工具。其构造利用杠杆原理,用一根长的木杠杆,架设于支点上,杠杆一头装有石制或木制的杵头,人以脚踏杠杆的另一头时,杵头抬起,当脚松开时,杵头即借重力自动舂下,使臼内的粮食得到加工。),来帮助脱粒,俗称“踩糄米”。“脱粒”是较为费劲的,舂了要用簸箕簸,簸好又再次放到臼内不断的舂,要反复的舂上好几次,簸上好几次,直到将谷糠滤尽,方可吃到可口的糄米,此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糄米了。每到糄米成熟的季节,整个村寨响起了踩碓的声音,从寨子头到寨子脚,弥散着欢快、祥和的气氛。而此时,歌声、碓声、笑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空,组成了一幕美妙、和谐的生活协奏曲,伴随着糄米的清香,在村子的上空飘荡……撩动了年轻的傣家姑娘的情愫,那婉转嘹亮的歌声悠然而起,歌中唱到: 

狭长的河谷 

金黄千里 

空气弥散着稻谷的芳香 

傣家人从远古迁徙到此 

是因为 

肥沃的田野吸引了他们 

果树成林 

四季花果飘香 

牛羊满圈 

五谷丰登装满仓 

溪河清清 

酸鱼满罐 

男人有酒啊!耕田犁地不会累 

女人手巧啊!缝衣刺绣夺天工 

……哎…… 

在这样收获的日子里,傣家男女老少有说有笑,一齐上阵,踩碓舂“糄米”,你踩累了换上我,我踩累了换上他,一家舂好了就接着舂另一家,直到把所有参与的人家都舂完为止。这是何等的和谐的场面,折射着邻里之间的友爱,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那些天真的孩子们,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在灿烂的阳光下追逐着、打闹着,用童年的欢笑堆积着天真地童年。年迈的老人,手持水烟筒,蹲在和熙的阳光下,悠闲地吸着烟,留下掉了两颗门牙的灿烂笑容,人们的心里充满了喜庆。 

糄米是傣家人接待贵宾的上乘特产。在那段时间里,随便到那家窜门,都能吃到“考毛”(傣语:糄米)。糄米的吃法很多,可以“生”吃,可以炖吃,也可以熬成稀粥喝。我最爱吃的是炖糄米,这是我平生最难以忘怀的吃法,炖的方法很简单,在碗中盛半碗糄米,再加点温水或者冷开水,然后将碗放入锅中,盖上锅盖,待水涨后炖上15至20分钟,便可食用。其味香甜、柔软、可口,是世间难得寻觅的上好美食。只要到傣家来做客的人,傣家人都要用芭蕉叶包上一包糄米送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是祝愿客人百事顺利,身体健康的一种表现方式。如果有远房亲友,傣家人都要亲自送到门下,与亲友们一道分享口福。这天,不管送到哪一家,也要杀鸡宰鸭宴请傣家朋友,回谢傣家人的祝福。真实再现了我国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的和谐,它不仅承传着时代的文明,更是以这样的方式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与团结。 

时间是流动的,向前的。二十年前我还是无知的孩子,参与着我能参与的劳动,分享着我该享受的劳动果实。而今我已走上工作岗位,面对繁杂的事务,每每会想起童年的旧时光,想起家乡的糄米,想起那段充满收获的季节。那些日子赋予我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我成长路上的一道插曲,它如同影子,无时无刻不在伴随我左右,为我的生活增添了绚烂的一笔。

傣族泼水节

700字 六年级 散文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一般傣历的六月中旬,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举行。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味和民族色彩。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了,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把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索性一头扑到江水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傣族人民为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间,相互用青松蘸水洒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泼洒,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

放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这些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成为傣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

北京延庆县第四小学六年级:李翔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