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秋天350字

我爱秋天

350字 五年级 散文

《我爱秋天》

秋天来了,天气慢慢变凉了,小朋友们脱了夏装,穿上了长袖衬衣。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农民伯伯们在金色的海洋里来回穿梭,用锄子把稻子割下来了。“咯咯”声不断。秋风吹来,掀起层层金浪,飘来阵阵的芳香。农民伯伯们不时地擦着汗珠。他们把收割的稻子一桶桶挑到晒谷场。瞧!晒谷场一堆堆金黄的谷子堆成小金山,真令人心旷神怡。伯伯们站在田边,望着用劳动换回了的稻子,心里别说多甜蜜呀!

我喜欢秋天,还因为菊花开得旺盛。

菊花的色彩有很多,为秋天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有一种菊花在我心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它的花瓣是粉红色,花蕾像被芝麻点过似的,有一粒粒小黑籽。黄色的花蕾上有一丝丝粉红的,细细的丝。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跳舞的菊小姐”。它的花瓣仿佛是它的迷你裙。花蕾是它的腰带。菊花与秋天相衬相映,平添了几分色调。

我爱秋天,不仅是它的美丽打动了我,更因为我是秋天生的。

《赵氏孤儿》观后感

1000字 高二 读后感

经历从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惨痛失败后,现时的陈凯歌已经聪明了许多,肯低头示好,不过骨子里的高傲贵族气还在。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兰芳,再是中国古典悲剧,相当亲民,又不降格调。比之国师的偷工减料顺手拈来,他还是有认真做事的地方,一丝不苟。只是在《赵氏孤儿》里,当频频出现的女高配乐从背景飘荡而来,好似咏叹、好似悲泣,我就仿佛看到了陈凯歌抚胸长叹——他依然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头,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悲剧感当中,无法自拔。

纵观这些年的贺岁档片子,《赵氏孤儿》当然不是一部太坏的电影,但也绝对不是一些人吹捧的好电影,没有惊世更没有回归。陈凯歌能拍出动人心魄的大场面,像宫廷上赵氏蒙冤;能点上一两个很妖的配角,像晋王和谋士,而光有这些,他却还是只能拍出三分之一的好电影,就跟《梅兰芳》一样,让你享受一段直奔高潮而去的前戏,岂不料中途马上停下,说麻烦先生下次再来。该做的没做完,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最大毛病。这必然到来的复仇没完,就好似断掉了一口气,它本该比开场还有画面感,更能感染人心。不说儿戏化的“三人连环刺”处理,整个复仇过程没有悬念,打得轻飘飘,简直毁掉了葛优在前面几十分钟的忍辱负重。即使除去这个,有那个灵魂出窍的超现实结尾,《赵氏孤儿》仍旧是一本烂尾戏,好似号召大家赶紧围观程婴的悲剧命运,家毁人亡好悲惨。我直接就联想到了《和你在一起》,一堆人围着看小孩拉提琴,看似煽情,实乃做作矫情。

再者几个人物立不起来,先不说既毁容又毁掉电影的黄晓明,他的韩厥角色基本起到了娱乐效果,大大冲淡了片子的悲剧色彩,真不知是陈凯歌开的玩笑还是黄晓明的自我发挥。真正立不起来的人物是程婴,影片把太多笔墨浪费在了生活琐细上。由于他的被动,《赵氏孤儿》始终无法交代出他的真实动机,更无法表现出人的崩溃。由于程婴受制,赵武也不停摇摆,他如何接受事实并向义父刺出剑,这些都表现得太想当然了。电影给出的逻辑是这样的,程婴跑到屠岸贾面前,赵武自然会帮程婴,没有为什么。影片有意不断强化赵武的矛盾遭遇,他一边是养父一边是义父,本该有一个精彩的内心斗争乃至于自我溃败,然而这些在《赵氏孤儿》里都是消失不见的,多了徒劳无益的外景打斗,基本可以说是功亏一篑。

说到底,《赵氏孤儿》还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大片。你会有相似的笑场经历,更会有片刻的穿越错觉。那些一望便知的影视基地搭景,那些灰头土脸的群众演员,那些践踏史实的各种漏洞。所以,《赵氏孤儿》并没有能让陈凯歌脱胎换骨,更无法在这个时代里脱颖而出。

这就是命。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高二:杨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散文
350字
栏目热门